喇嘛洞墓地论文-禺斤

喇嘛洞墓地论文-禺斤

导读:本文包含了喇嘛洞墓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骑具装,喇嘛洞墓地,重装骑兵,甲片

喇嘛洞墓地论文文献综述

禺斤[1](2013)在《喇嘛洞墓地甲骑具装的考古发现与复原 金戈铁马 北方重装骑兵再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晋十六国时期,战争频仍,骑兵往往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作战时人与马都会穿一套防御性的铠甲。但是,北方民族的重装骑兵形象一直掩映在历史的雾霭中,辽宁喇嘛洞墓地让我们有幸拂去时间的尘埃,重见这段真实的历史影像。(本文来源于《大众考古》期刊2013年01期)

田立坤[2](2010)在《论喇嘛洞墓地出土的马具》一文中研究指出1988年辽宁省北票县文物管理所在南儿家乡喇嘛洞村征集到一组叁燕文化铜鎏金马具,经了解该组文物出土于村西的墓地。1993~199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喇嘛洞叁燕文化墓地进行了五次主动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金属马具,其中包括马鞍桥包片3套[1]。1995(本文来源于《文物》期刊2010年02期)

陈山[3](2009)在《喇嘛洞墓地叁燕文化居民人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鲜卑族在中国史的研究中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曾建立过很多的政权,并且统一了中国的北部。对于鲜卑的一支——慕容鲜卑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喇嘛洞叁燕文化墓葬的发掘,为我们了解慕容鲜卑的历史提供了一批非常丰富的资料。本文是对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北票喇嘛洞墓地的叁燕文化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分析的研究报告,分别对喇嘛洞叁燕文化居民的性别、年龄及人口学方面、颅骨非测量性状方面、颅骨测量性状方面、种族类型方面、身高方面、古病理学方面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为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喇嘛洞墓地居民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并结合对于喇嘛洞叁燕文化居民的体质方面的认识,讨论了其族属的可能性、社会角色及生活方面的问题。为喇嘛洞墓葬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人类学的信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万欣[4](2004)在《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地理位置、墓群分布和发掘经过位于辽西丘陵地区大凌河谷地附近的喇嘛洞墓地,是我国北方地区迄今所见最大的一处以叁燕文化墓葬为主的大型墓地。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3’,北纬41°39’,海拔高度200米左右。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本文来源于《考古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张全超,刘政,朱泓[5](2003)在《北票喇嘛洞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的错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中牙列较完整的个体进行了错畸形的调查。初步探讨了我国魏晋十六国时期古代居民中错畸形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1)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错畸形的患病率为42 53%;在错个体中,前牙拥挤所占比例最大,为56 76%;在Angle氏错分类中,AngleⅠ类所占比例最大,为70 27%;2)错畸形的患病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人类经济类型所决定的饮食结构的改变与错畸形的发病原因有关系。(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陈山[6](2002)在《喇嘛洞墓地颅骨种族类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喇嘛洞墓地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南八家乡四家板村村西,一东西向的向阳坡地上,山坡下即为大凌河谷地,坡脚海拔143米,坡顶海拔171米。墓地中部有一条冲沟,将墓地分为两区,沟东为Ⅰ区,沟西为Ⅱ区。1993~1998年,历经5次发掘,共发掘墓葬435座,其中叁燕文化墓葬419座。本文即是对部分采集自叁燕文化墓葬的可测量的颅骨所作的人种学考察,现将初步研究结果刊布如下。(本文来源于《边疆考古研究》期刊2002年00期)

陈建立,韩汝玢,万欣,李延祥[7](2001)在《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是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中叶的鲜卑族墓葬,自1992年以来已进行5次发掘,共清理墓葬400多座,而每墓必出铁器,主要有农具、工具和兵器,特别是出土的全套甲骑具装更引人注目。作者对该墓地出土的32件铁器进行材质及制作技术的研究。这批铁器质量较好,制作技术较成熟,不排除原材料有来自中原地区的可能。研究表明,鲜卑族大规模使用铁器是在南迁西迁以后,在迁移过程中逐渐与汉族接触、交流,得到铁器或者铁器制造技术,并接受了中原地区先进的铁器文化。(本文来源于《文物》期刊2001年12期)

喇嘛洞墓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88年辽宁省北票县文物管理所在南儿家乡喇嘛洞村征集到一组叁燕文化铜鎏金马具,经了解该组文物出土于村西的墓地。1993~199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喇嘛洞叁燕文化墓地进行了五次主动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金属马具,其中包括马鞍桥包片3套[1]。199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喇嘛洞墓地论文参考文献

[1].禺斤.喇嘛洞墓地甲骑具装的考古发现与复原金戈铁马北方重装骑兵再现[J].大众考古.2013

[2].田立坤.论喇嘛洞墓地出土的马具[J].文物.2010

[3].陈山.喇嘛洞墓地叁燕文化居民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2009

[4].万欣.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4

[5].张全超,刘政,朱泓.北票喇嘛洞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的错畸形[J].人类学学报.2003

[6].陈山.喇嘛洞墓地颅骨种族类型初探[J].边疆考古研究.2002

[7].陈建立,韩汝玢,万欣,李延祥.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J].文物.2001

标签:;  ;  ;  ;  

喇嘛洞墓地论文-禺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