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颜料论文-潘国祥,徐敏虹,罗文钦,张玉建,孙璟玮

复合颜料论文-潘国祥,徐敏虹,罗文钦,张玉建,孙璟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颜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滑石,甲基橙,复合颜料,共沉淀法

复合颜料论文文献综述

潘国祥,徐敏虹,罗文钦,张玉建,孙璟玮[1](2019)在《甲基橙/水滑石复合颜料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取共沉淀法制备不同阴离子插层的锌铬水滑石(ZnCr-LDHs),通过ZnCr-LDHs吸附甲基橙(MO)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颜料。采用XRD、FT-IR和TG-DTA对不同阴离子插层的ZnCr-LDHs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剂种类、吸附温度、MO初始浓度和溶液pH值等因素对复合颜料中MO吸附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nCr-LDHs结构参数的差异与插层阴离子的种类、电荷和空间结构有关,并影响其对MO的吸附量。ZnCr-CO_3-LDHs的层间距最小,但对MO的吸附容量最大,ZnCr-CO_3-LDHs吸附MO至层板上形成复合颜料。当反应温度313 K,MO初始浓度为100 mg·L~(-1),吸附时间为2 h时,制备得到的复合颜料中MO吸附容量为88.56 mg·g~(-1)。酸性条件下ZnCr-CO_3-LDHs对MO的吸附容量明显高于碱性条件下,溶液初始pH值为3时,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值为190.93 mg·g~(-1)。(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杨岚涛[2](2019)在《ADTP/GO/CaO复合颜料的制备及环氧防腐蚀涂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腐蚀带来了大量的浪费和许多潜在的危险,给国家的经济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防腐蚀涂层是一种减缓金属腐蚀的有效方法,广泛的应用在桥梁、建筑、机械等领域中。水性环氧树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量为0,广泛地应用到防腐蚀涂料中。但是水性环氧树脂涂层中由于溶剂水的挥发,留下了大量的空穴和微小的通道,加速了水分的吸入和盐的渗透,需要填充微孔的填料提高防腐蚀性。叁聚磷酸二氢铝(ADTP)是一种优秀的片状防腐蚀微米颜料,跟基底金属离子络合从而形成钝化膜阻止离子继续渗入;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二维纳米材料,能够延长电解质的渗入路径,能够吸附金属离子促进颜料分解;氧化钙(CaO)是一种颜料改性剂,能够提供碱性环境,和磷酸盐结合生成更难溶的磷酸钙。将他们加入涂料中,起到物理和化学双重防腐蚀效果,展现出理想的协同效应。本文介绍了ADTP、GO、ADTP/GO、ADTP-GO、ADTP/CaO、ADTP/CaO-GO的合成,使用XRD、FTIR、UV-Vis、S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表明物质制备成功,分析了ADTP、GO、CaO杂化体系下的形貌变化和物质构成,发现GO复合ADTP比吸附ADTP更有利于防腐蚀,CaO改性ADTP生成磷酸氢钙和磷酸铝。另外,还制备了不同比例、不同含量的ADTP、GO、ADTP/GO、ADTP-GO和ADTP/CaO-GO水性环氧涂层,使用交流阻抗和塔菲尔得电化学测试方法进行表征,模拟出了各自的等效电路,分析了各个等效元件的变化,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发现了在所制备的防腐蚀涂层中,ADTP在含量为30%时防腐蚀性较好,GO在含量为0.1%时防腐蚀性较好,ADTP/GO在150:1时表现最差,ADTP-GO涂层防腐蚀性优于以上涂层,ADTP与CaO的浆液在比例为4:6时综合防腐蚀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3-01)

徐卓群,孙思佳,丁浩,周红,沈凯[3](2018)在《重晶石与TiO_2颗粒疏水聚团复合及颜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硬脂酸钠改性所得的表面具有诱导疏水性的重晶石和二氧化钛(TiO_2)粉体为原料,采用异质颗粒疏水聚团方法制备重晶石与TiO_2复合颗粒,对复合过程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和优化,并对颜料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重晶石-TiO_2复合颗粒具有和钛白粉相当的颜料性能及表面疏水性,含50%金红石和锐钛矿型TiO_2复合颜料的遮盖力分别达到钛白粉的90.81%和87.77%,接触角分别为115.6°和110.6°。重晶石-TiO_2复合颗粒以重晶石表面均匀包覆TiO_2为特征。(本文来源于《非金属矿》期刊2018年06期)

何选盟,李军奇,牛利军,王芬,刘辉[4](2018)在《TiO_2@CoAl_2O_4复合颜料的制备及其近红外反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iO_2微球为模板,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TiO_2@CoAl_2O_4复合颜料.利用XRD、SEM、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可见吸光度和近红外反射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_2@CoAl_2O_4复合颜料是由金红石型TiO_2核和尖晶石型CoAl_2O_4壳组成,TiO_2微球模板保证了复合颜料具有较好的球形形貌和颗粒均匀性.复合颜料分别在547、584和624nm处有叁个吸收峰,这与CoAl_2O_4颜料的吸收峰一致,因此复合颜料呈现CoAl_2O_4壳层的蓝色色调.复合颜料的平均近红外反射率为65.92%,较商业CoAl_2O_4颜料提高了16.4%.利用复合颜料制得的近红外反射涂层与空白聚氨酯涂层比较,使其玻璃基板温度下降了3.09℃,具有显着的隔热效果.(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洪新密,肖小亭,吴雅莎,杨洁,何穗华[5](2018)在《超声振动对闪光铝颜料填充HDPE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改进的超声波辅助的转矩流变仪作为聚合物超声处理装备,测量高密度聚乙烯/闪光铝片颜料(HDPE/Al)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并研究超声波强度对HDPE/Al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晶体结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提高HDPE/Al复合材料的流动速率,降低表观剪切黏度与口模压力;超声波强度越大,表观剪切黏度与口模压力的下降越显着,越有利于促进聚合物熔体的流动,当超声波强度为300 W,流变仪转速为5r/min时,表观黏度下降了61%,而口模压力下降了58%;超声处理提高了HDPE/Al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并细化了晶体片层的厚度;超声波强度在200W时能够显着提高HDPE/Al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黄金良[6](2018)在《改性海泡石复合颜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较于有毒性的色彩暗淡的重金属无机颜料,有机颜料由于其本身色泽多彩艳丽、着色度高、毒性低等优异特点广受市场青睐,而广泛应用在油墨、塑料、陶瓷、涂料等领域;但目前,有机颜料还存在流动分散性差、耐候性能及耐酸碱性能差等不足,大大阻碍了其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对有机颜料进一步的改性处理以改善其性能或开发新型的更稳定的有机颜料种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合成性能更优异的新颜料结构一直是一个相当低效的办法,而应用简单高效的改性技术来进一步改善现存的有机颜料种类更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采用海泡石作为无机核,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对偶氮类有机颜料进行改性处理,制备性能更优异的无机/有机复合颜料。本文利用改性后海泡石对亚甲基蓝偶氮染料进行包核改性,制备性能更优异的无机/有机复合颜料。首先采用一步水热法的方法,以有机酸改性海泡石,并用改性后海泡石对亚甲基蓝进行包核改性,制备了有机酸改性海泡石/亚甲基蓝复合颜料(CAA-Sep/MB),其中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是制备CAA-Sep/MB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适当的亚甲基蓝与海泡石的质量比以及球磨、焙烧温度和溶液pH值可以进一步提高改性CAA-Sep/MB的稳定性。实验发现CAA-Sep/MB相比较于海泡石复合颜料(Sep/MB)明显有更优异的性能,着重体现在颜料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耐有机溶剂性能等方面。通过BET,ZETA,FTIR,XRD,SEM和TEM等表征结果,可知亚甲基蓝分子被吸附于海泡石的外表层,凹槽,或孔道口,同时还证明了海泡石经过有机酸改性后结构发生了一定重排作用,有利于对颜料的吸附。本文利用包核法与包覆法相结合的方法,以海泡石作无机核包核亚甲基蓝,并在其外表面构建纳米SiO2粗糙面的同时以脱水缩合的方式嫁接低表面自由能的疏水基团以此形成包覆层,对有机偶氮染料亚甲基蓝进一步改性,制备了超疏水海泡石复合有机颜料。所制备的超疏水复合颜料在不同溶液下的接触角都高达161°,滚动角保持在4°以下。CTEOs、CHDTMs、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是制备该超疏水复合颜料的重要影响因素。相比较于亲水海泡石复合颜料,改性后的超疏水海泡石复合颜料的耐有机溶剂性、热稳定性、附着力强度、耐磨性以及抗压性等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TEM,SEM,FTIR,XRD,XPS等表征证明了超疏水复合颜料表面有烷基键(C-H)的存在。(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5-01)

陈俊,殷恒波,张明明,张甜甜,张萍[7](2018)在《高岭土/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颜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iCl_4为原料,采用化学沉积法在高岭土粉体表面沉积二氧化钛纳米膜,经900℃煅烧后,制备了锐钛型TiO_2纳米膜包覆的高岭土/TiO_2纳米复合材料。以煅烧后的高岭土/TiO_2复合材料为基底,偏钛酸为原料,采用室温直接沉积、加热回流技术在基底材料表面沉积TiO_2,进一步提高了高岭土/TiO_2复合材料表面的TiO_2含量。TiCl_4为原料制备的高岭土/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光散射系数是高岭土的2.5倍,白度略低于高岭土。偏钛酸为原料制备的高岭土/TiO_2纳米复合材料光散射系数是高岭土的6.5倍以上,具有良好的白度、亮度。制备的高岭土/TiO_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何选盟[8](2018)在《湿化学合成核壳结构复合颜料及其功能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机颜料一般都含有过渡金属、重金属等有毒元素,如何消除或极大限度的降低有毒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一直是颜料工业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同时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也是当今国家政策的要求与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方向。此外,无机颜料某些特殊呈色与功能性,仍然具有不可或缺性,而如何使其高品质和功能化,满足现代工业生产与装饰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是研究与应用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鉴于此,本文以SiO_2微球为模板合成了既具有着色功能又具有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功能的SiO_2@Cd S核壳颜料、空心CdS颜料;又利用无毒的BiVO_4替代Cd S,合成了既具有颜料功能和光催化功能又具有近红外反射隔热功能的SiO_2/BiVO_4和TiO_2/BiVO_4复合颜料。最后,以TiO_2微球为模板原位反应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TiO_2@NiTiO_3、TiO_2@CoTiO_3和TiO_2@Co Al_2O_4复合颜料,研究了复合颜料的呈色性能、高温稳定性和近红外反射隔热性能,分析了复合颜料的呈色机理和近红外反射机理,对降低颜料成本和实现颜料多功能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Stober法成功合成了粒径均匀的单分散SiO_2微球,并以此微球为模板,通过化学水浴沉淀法合成了SiO_2@CdS核壳颜料,利用碱液腐蚀制备出了空心CdS颜料。研究了CdS颜料的形成过程和呈色性能分析,比较了CdS颜料的悬浮性能,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CdS颜料为六方晶型Cd S,其晶粒尺寸约为3.4 nm。在合成过程中,氨水的量控制着反应体系中硫离子的释放速度,从而控制CdS壳层厚度。颜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均在470 nm以下有较强吸收,因此颜料呈现较好的黄色调。相比SiO_2@CdS核壳颜料,空心CdS颜料的黄度值有明显提高,增强了颜料的染色效果,在油漆中呈现较好的黄色调;与商业CdS颜料比较,合成的SiO_2@Cd S核壳颜料和空心CdS颜料的悬浮性均有显着提高,且空心CdS颜料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悬浮性。另外,CdS颜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RhB的作用,可作为着色剂制备的黄色光催化油漆,为实现其功能化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2)以SiO_2微球和TiO_2微球为载体,通过湿化学法负载BiVO_4纳米颗粒,制备出了SiO_2/BiVO_4、TiO_2/BiVO_4新型黄色颜料。研究了BiVO_4负载量、Bi/V摩尔比、煅烧温度、载体晶化处理等对复合颜料呈色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光催化和近红外反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入载体负载的形式提高了BiVO_4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并在合适的浓度下,SiO_2/BiVO_4的黄色调b~*值达到92.41,较纯BiVO_4(b~*=79.42)黄度值显着提高。Bi/V摩尔比影响复合颜料的组成,从而影响复合颜料的呈色,且600℃以上煅烧的复合颜料中出现液相,影响颜料的呈色。TiO_2/BiVO_4复合颜料中TiO_2的晶化对颜料呈色性能有重要影响,仅晶化后的TiO_2能够与BiVO_4复合制备出黄色复合颜料,但高温仍与BiVO_4形成固溶体,其呈色变差。光催化性能测试发现,以5%的复合颜料添加量制成的黄色油漆,经8 h可见光照射对有机染料RhB的降解分别达到44%和70%,显示了低温领域光催化颜料的应用前景。另外,其720-2500 nm的平均近红外反射率分别达到了80.69%和91.37%,表明可用于近红外反射隔热材料中。利用该颜料制备的隔热涂层,较空白涂层分别降低玻璃基板温度约为9℃和10.8℃,隔热节能效果明显。(3)采用化学沉淀法将Ni~(2+)沉淀在TiO_2微球表面形成前驱体,后经煅烧合成单分散的核壳结构TiO_2@NiTiO_3黄色复合颜料。研究了TiO_2@NiTiO_3的形成过程,以及煅烧温度和Ni~(2+)引入量对颜料呈色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入釉应用实验和近红外反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Ni~(2+)首先以Ni(OH)_2的形式沉淀在TiO_2微球表面,经750℃煅烧后形成了稳定的铁钛矿NiTiO_3壳层。复合颜料在蓝色区域(450 nm)有较强吸收,在绿色区域(490-560 nm)有弱吸收,使复合颜料呈现黄色。与纯NiTiO_3颜料相比,复合颜料具有高的黄度值和低的红度值,呈现出较高的亮黄色,更好的单分散性和悬浮稳定性,且复合颜料在陶瓷釉中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着色力。另外,得益于核体材料TiO_2对近红外光具有高的反射率,复合颜料具有高的近红外反射率,与空白聚氨酯涂层相比,利用该颜料制备的近红外反射涂层使玻璃基板温度下降了8.7℃,具有显着的隔热节能效果。(4)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TiO_2@CoTiO_3复合颜料前驱体,后经煅烧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TiO_2@Co Ti_2O_4复合颜料。研究了TiO_2@Co TiO_3的形成过程,以及煅烧温度和Co~(2+)引入量对颜料呈色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近红外反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前驱体溶液中的Co~(2+)以络合物的形式沉积在TiO_2微球表面,再经煅烧形成了Co TiO_3包裹层。在煅烧过程中,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复合颜料中CoTiO_3结晶性逐渐增强,在500-700 nm处的特征吸收峰增强,颜料的绿度值(-a~*)逐渐增加。但后期颜料颗粒的团聚明显,致使900℃以后煅烧的颜料-a~*值下降。研究发现:受CoTiO_3壳层厚度的影响,Co/Ti摩尔比<0.4时,对复合颜料的呈色性能影响较大,而当其≥0.4时则影响相对较小。分光光度分析表明,复合颜料的平均近红外反射率77.5%(Co/Ti=0.4)明显高于66.86%(Co/Ti=1.0),与空白聚氨酯涂层相比,复合颜料(Co/Ti=0.4)的近红外反射涂层使玻璃基板温度下降了8.6℃,与TiO_2@NiTiO_3相当,亦具有显着的隔热节能效果。(5)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TiO_2@CoAl_2O_4复合颜料前驱体,后经煅烧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TiO_2@CoAl_2O_4复合颜料。研究了TiO_2@Co Al_2O_4的形成过程,以及煅烧温度和Co Al_2O_4/Ti O_2质量比对颜料呈色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入釉应用实验与近红外反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前驱体溶液中的Co~(2+)和Al~(3+)是以层状LDHs的形式沉淀于TiO_2微球表面后,经煅烧后形成了Co Al_2O_4壳层。SEM和TEM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颜料具有较好的球形形貌和颗粒均匀性。另外,复合颜料分别在547、584和624 nm处有叁个吸收峰,导致其呈现蓝色发色,且当CoAl_2O_4/TiO_2质量比增加到0.4时,复合颜料呈现较好的颜色。但随着CoAl_2O_4/TiO_2质量比增加,其颗粒尺寸增加,且分布不均匀,呈色效果变化不明显。复合颜料入釉实验表明,复合颜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着色力。得益于Co Al_2O_4包裹TiO_2结构,复合颜料较低的钴含量能够在釉中呈现良好的亮蓝色(-b~((9))>30),具有显着的经济意义。分光光度分析表明,复合颜料的平均近红外反射率为65.92%,较商业CoAl_2O_4颜料提高了16.4%,但隔热效果不如TiO_2@NiTiO_3明显。(6)根据合成颜料的光谱特性,采用能带理论和晶体场-配位场理论分别对复合颜料的呈色机理和近红外反射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SiO_2@Cd S和SiO_2/BiVO_4复合颜料的呈色受其禁带宽度所控制。禁带宽度大小决定了其吸收边,从而其呈现色调存在差异。TiO_2@NiTiO_3、TiO_2@Co TiO_3和TiO_2@Co Al_2O_4复合颜料的呈色与过渡金属离子中的电子在配位场中跃迁有关,Ni~(2+)、Co~(2+)中的电子在不同配位场中的跃迁导致其产生不同的光谱吸收峰,从而呈现其颜色。另外,复合颜料得益于核体材料TiO_2高的近红外反射性能,其近红外反射性能较单一颜料均有显着提高。TiO_2/BiVO_4复合颜料的近红外反射性能与TiO_2颜料类似,禁带宽度越大,近红外反射率越高。TiO_2@NiTiO_3、TiO_2@Co TiO_3和TiO_2@CoAl_2O_4复合颜料的近红外反射性能受组份中配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配位结构所控制。NiTiO_3和Co TiO_3配位化合物在近红外区域的光谱吸收小于CoAl_2O_4,所以TiO_2@NiTiO_3、TiO_2@Co TiO_3复合颜料的近红外反射性能大于TiO_2@CoAl_2O_4。(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王增效[9](2018)在《富士颜料:新型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富士颜料公司已建成包含丙烯酸、聚乙烯、聚酯、聚丙烯与聚氯乙烯等树脂体系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复合材料(母料,图1)的制备工艺。目前该公司正致力于采用聚苯乙烯(PS)及丙烯腈(ABS)等其他塑料生产复合材料。CNF是一种可从树木中获取的木质生物材料,其可回收且可生物降解,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碳纤维制作复合材料的新一代低成本材料。它的原料来源(本文来源于《国际纺织导报》期刊2018年01期)

洪新密[10](2017)在《铝粉颜料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金属闪光效果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材料和新技术给塑料产品提供引人注目的金属闪光效果的外观。目前,塑料制品的金属闪光效果是通过在塑料产品的表面喷金属闪光效果涂料获得。喷涂工艺十分繁杂,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然而,采用闪光金属颜料作为填充粒子与热塑性塑料共混,再直接注塑成型金属闪光效果的产品可以克服这些问题。闪光铝粉颜料与热塑性树脂共混是一种典型的具有金属光泽的复合材料,可以直接注塑成型具有金属闪光效果的塑料产品,而几乎不用喷涂、考漆等后继的表面着色工艺。由于金属粒子难以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散,并且金属粒子和聚合物基体之间缺乏强烈相互作用的交互界面。因此,金属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已经受到了严重限制。然而,超声波辅助处理能够改善聚合物的加工性能,改善金属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显然,超声波也可能克服金属闪光铝粉颜料与聚合物共混后的缺陷,提高共混聚合物的机械力学性能。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金属闪光效果的铝(Al)粉颜料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HDPE/A1,ABS/A1),然后运用注塑成型工艺制造金属闪光效果的注塑件。此外,采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注塑件的表面形貌进行研究;表征注塑件的金属闪光效果则是通过利用分光光度计。同时,研究金属闪光效果与结晶度,以及热导率的关系。最后,以改进的超声波辅助的转矩流变仪作为聚合物超声处理装备,测量HDPE/A1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超声波处理对HDPE/A1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也被研究。主要开展了如下内容的实验研究:(1)研究了铝粉颜料的粒径和含量对金属闪光效果注塑件的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塑件表面的大部分区域的片状铝粉颜料被聚合物覆盖。但是在极少的局部区域,铝粉颜料或多或少随机地出现了“浮铝”。浮铝的周围区域被聚合物填充,聚合物熔体在注塑成型阶段存在着收缩效应;浮铝区域被铝粉颜料粒子填充,不存在收缩作用。这些诱导表面微收缩,并且导致表面微凹痕。同时,AFM的结果表明,这些也提高了注塑件的表面粗糙度。(2)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标准差的方法和分形信息维数的方法,定量分析铝粉颜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与分布。结果表明,HDPE/Al-100-3和HDPE/A1-40-5复合材料中的铝粉颜料的分散与分布性能最好,它们分形信息维数的值最大,分别达到1.85和1.78。(3)基于L*a*b*色彩空间,并采用明度,白度指数以及反射率表征注塑件的金属闪光效果。结果表明,铝粉颜料提高了HPDE部件的明度,白度指数以及反射率,并且能够促使HPDE部件获得金属闪光效果。加载3 wt%粒径是40μm的铝粉颜料,注塑件的表面反射率几乎是纯HDPE的两倍。同时,铝粉颜料提高HDPE的结晶度和热导率,这些对提高注塑件的金属闪光效果具有积极作用。(4)铝粉颜料对HDPE/A1复合材料的机械力学性有着显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铝粉颜料与HDPE基体之间的界面裂纹,导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韧性下降。铝粉颜料的粒径越大,含量越高,越容易降低HDPE/A1复合材料的机械力学性。(5)在探索HDPE/A1复合材料的基础上,研究ABS/A1复合材料的金属闪光效果和机械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铝粉颜料能够使ABS具有闪烁的金属光泽,但是它们的明度,白度指数以及反射率反而比纯ABS的低。同时,铝粉颜料也降低了 ABS/A1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韧性。(6)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毛细管流变仪研究HDPE/Al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主要讨论超声波强度,铝粉颜料含量和粒径等对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改善了铝粉颜料的分散,使其分布得更加均匀;超声波提高HDPE/Al复合材料的流动速率,降低表观剪切粘度与口模压力。当超声波强度为300W,流变仪转速为5rmp时,表观粘度下降了61%,而口模压力下降了58%;超声波提高HDPE/A1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结晶度,并且能够细化晶体片层的厚度。(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复合颜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腐蚀带来了大量的浪费和许多潜在的危险,给国家的经济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防腐蚀涂层是一种减缓金属腐蚀的有效方法,广泛的应用在桥梁、建筑、机械等领域中。水性环氧树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量为0,广泛地应用到防腐蚀涂料中。但是水性环氧树脂涂层中由于溶剂水的挥发,留下了大量的空穴和微小的通道,加速了水分的吸入和盐的渗透,需要填充微孔的填料提高防腐蚀性。叁聚磷酸二氢铝(ADTP)是一种优秀的片状防腐蚀微米颜料,跟基底金属离子络合从而形成钝化膜阻止离子继续渗入;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二维纳米材料,能够延长电解质的渗入路径,能够吸附金属离子促进颜料分解;氧化钙(CaO)是一种颜料改性剂,能够提供碱性环境,和磷酸盐结合生成更难溶的磷酸钙。将他们加入涂料中,起到物理和化学双重防腐蚀效果,展现出理想的协同效应。本文介绍了ADTP、GO、ADTP/GO、ADTP-GO、ADTP/CaO、ADTP/CaO-GO的合成,使用XRD、FTIR、UV-Vis、S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表明物质制备成功,分析了ADTP、GO、CaO杂化体系下的形貌变化和物质构成,发现GO复合ADTP比吸附ADTP更有利于防腐蚀,CaO改性ADTP生成磷酸氢钙和磷酸铝。另外,还制备了不同比例、不同含量的ADTP、GO、ADTP/GO、ADTP-GO和ADTP/CaO-GO水性环氧涂层,使用交流阻抗和塔菲尔得电化学测试方法进行表征,模拟出了各自的等效电路,分析了各个等效元件的变化,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发现了在所制备的防腐蚀涂层中,ADTP在含量为30%时防腐蚀性较好,GO在含量为0.1%时防腐蚀性较好,ADTP/GO在150:1时表现最差,ADTP-GO涂层防腐蚀性优于以上涂层,ADTP与CaO的浆液在比例为4:6时综合防腐蚀性能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颜料论文参考文献

[1].潘国祥,徐敏虹,罗文钦,张玉建,孙璟玮.甲基橙/水滑石复合颜料制备与表征[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2].杨岚涛.ADTP/GO/CaO复合颜料的制备及环氧防腐蚀涂层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

[3].徐卓群,孙思佳,丁浩,周红,沈凯.重晶石与TiO_2颗粒疏水聚团复合及颜料性能研究[J].非金属矿.2018

[4].何选盟,李军奇,牛利军,王芬,刘辉.TiO_2@CoAl_2O_4复合颜料的制备及其近红外反射性能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8

[5].洪新密,肖小亭,吴雅莎,杨洁,何穗华.超声振动对闪光铝颜料填充HDPE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和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6].黄金良.改性海泡石复合颜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8

[7].陈俊,殷恒波,张明明,张甜甜,张萍.高岭土/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颜料性能研究[J].辽宁化工.2018

[8].何选盟.湿化学合成核壳结构复合颜料及其功能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

[9].王增效.富士颜料:新型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J].国际纺织导报.2018

[10].洪新密.铝粉颜料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金属闪光效果及其性能[D].广东工业大学.2017

标签:;  ;  ;  ;  

复合颜料论文-潘国祥,徐敏虹,罗文钦,张玉建,孙璟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