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800复合硅酸盐墙体保温材料的施工方法

HT-800复合硅酸盐墙体保温材料的施工方法

一、HT-800复合硅酸盐墙体保温材料施工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夏壮,朱黎明,韩乐雨,杜文风[1](2021)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体分类与研究现状》文中提出装配式外墙体系是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对近年来出现的大量装配式外墙体系进行梳理归纳,本文总结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按照构造形式及加工方式进行了分类,并讨论了不同类型墙体的制作工艺、优点、缺点和应用范围,最后提出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体应满足的共性标准和有待研发的问题,为后续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体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潘奕璇[2](2021)在《寒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文明不断进步,随之改变的是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居住条件的需求。除此之外,城市发展还面临着巨大而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破坏也将成为不能回避的话题。寒冷地区作为国家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地区,针对城市能源短缺问题,推进住宅建筑在寒冷地区的节能设计与研究,不仅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城市能源问题,同时也得到了市场和民众的认同。然而,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节能住宅标准和做法基本是建立在单体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当中,区域规划的节能设计理念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一味地进行单体节能设计与改造并不能完全适应未来城市实现全面超低能耗的要求,因此必须从总体规划出发,寻求区域性的节能新途径。本文在遵循以前从整体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的基础上,力求以较新的设计理念,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来解决寒冷地区未来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实际住宅建筑问题。首先通过查阅收集大量中外相关理论文献与资料,对寒冷地区相关住宅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力图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寻找能够适应寒冷地区的住宅建筑超低能耗设计优化方案;并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价,为未来城市超低能耗发展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全文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我国目前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发展的历程与概况,以及发展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对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参考西方国家与我国现如今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优秀设计案例,提出了寒冷地区的住宅建筑在进行超低能耗设计时应秉持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以节能性设计为主,辅以节能性材料来完成整个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设计过程。建立从建筑单体出发,进而影响总体规划设计的新思路,为超低能耗标准下区域优化方案做基础。第二部分重点研究阐述在寒冷地区超低能耗设计背景下的住宅建筑基础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实地项目考察,详细阐述分析当前我国在进行超低能耗设计时的具体节能措施与建筑做法,为未来最终实现超低能耗城市建设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选择相关的计算软件,对研究项目中的住宅建筑按照现行节能标准从模型建立、参数设置、结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涉及与计算,并分析当前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做法以及其节能效率,为未来住宅建筑在超低能耗标准下住的住区设计提供借鉴思路。第四部分针对第三章研究项目中同一建筑单体重新进行超低能耗标准下的相关设计分析,从住宅建筑单体的外墙、屋顶、门窗、细部构造等不同节点,分析住宅建筑在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具体节能做法。第五部分根据对研究项目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具体节能设计,对住区整体规划进行优化,对总图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根据相关软件日照分析计算,对住区建筑进行重新排列设计,分析对比总体规划中当前节能标准下与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容积率、绿化率等各项指标,为城市在未来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中提供有效可行的优化改造方案和总体布局规划思路。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全文针对寒冷地区,从节能角度出发对建筑单体到总体布局进行优化改造,为未来住宅建筑超低能耗发展提供较新的设计规划思路。

王若楠[3](2021)在《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热工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因采用高效的干法施工方法,可有效降低湿作业方式对于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对于环境的污染,符合现阶段绿色建筑发展理念。我国钢材产量较大,产品种类较丰富,材料的消耗速率远不及生产效率,且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优异,安全性能较高,推动钢结构建筑发展可为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由于外墙体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占比较大,使得外墙体保温性能的提高对建筑节能效果影响较大,因此提出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相配套的复合墙体构造做法,可有效降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文章围绕天津正通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中空挤出成型水泥纤维墙板(ECP墙板),开展当ECP墙板应用于寒冷地区钢结构住宅建筑中时,ECP外饰面复合墙体构造做法的研究。ECP墙板作为非结构性的装饰板材,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和隔声性能,因墙板在安装过程时采用“Z”型柔性连接,虽然可有效防止地震中墙板发生脱落现象,但通长角钢与钢构件的连接部位存在热桥隐患,降低外墙体保温性能。因此针对我国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墙体热工规范要求,结合FLUENT模拟软件和理论分析方法,对应用于钢结构住宅建筑中的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热工性能进行探究,最终确定出一套较为合理的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构造体系。首先对中空挤出成型水泥纤维墙板产品特性进行简要阐述,并对现有轻质墙板与钢结构连接方式进行总结与分析,确定适合于ECP墙板的“Z”型连接构造做法,绘制Z型连接件详细尺寸及安装工艺。通过比较分析三种不同墙体保温形式的优缺点,提出适合于寒冷地区的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保温构造做法,并绘制出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节点构造详图。其次针对我国寒冷地区,分别采用理论计算和软件模拟方法求出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的传热系数,对比验证该构造做法是否满足规范对于住宅建筑外墙体的传热系数限值要求。结果表明: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满足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过对比分析手工计算值与软件模拟计算结果,验证软件模拟的有效性,为后续热桥模拟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最后通过软件模拟热桥节点部位内表面温度,分析是否会发生表面结露现象,并确定出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构造中保温材料、保温层厚度和空气间层厚度的最优解。依次从改变间层厚度,从50mm幵始以5mm为间隔递增至80mm,改变保温材料,分别选取岩棉板、玻璃棉板、EPS板、聚氨酯板和XPS板等保温材料;改变保温板厚度,从0mm幵始以10mm为间隔递增至80mm出发,墙体其它组成材料不变,对不同工况下的热桥构造进行模拟分析,并给予经济合理的参考值。中空挤出成型水泥纤维墙板属轻质装饰墙板,防火性能和隔声性能优异,采用干法安装方式,施工效率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小,开展针对于寒冷地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研究,提供一套完整的复合墙体构造做法,可为ECP墙板的推广应用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贾福杰[4](2021)在《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抑制与温度收缩补偿研究》文中指出温度收缩问题从混凝土诞生起就一直存在,20世纪初人们已经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会由于水泥水化放热而导致温度收缩开裂。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开裂问题,大量设计、施工及材料措施已经被广泛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受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水泥超细化与C3S含量增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像隧道衬砌、地铁管廊侧墙、工民建地下室外墙等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中等尺寸结构由于温度收缩引起的开裂日益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本文针对中等尺寸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问题开展研究。发明了一种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Hydration Heat Inhibition Sustained-Release Microcapsule,简称HIM);揭示了HIM缓释作用机理,探明了HIM水化抑制效果,确立了HIM适用范围;建立了基于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协同的混凝土温度收缩调控技术及开裂温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工程实践。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发明了一种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针对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放热规律,创新性提出采用微胶囊的结构形式,使具有水化抑制功能的核材在混凝土中产生梯度释放效果,实现减缓水泥水化放热速率,持续调控水泥水化的作用。通过微胶囊设计与制备,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制备出了具有缓释通道的多孔球状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HIM)。(2)揭示了HIM对水泥水化放热影响规律,阐明了HIM缓释作用机理。HIM能够延缓水泥的水化放热速率,但对累积放热总量几乎没有影响。本文试验条件下HIM主要调节水泥矿物C3S和C2S的水化进程,对C3A和C4AF水化影响甚微。XRD、TG-DSC及SEM验证了HIM的缓释作用机理,在壳材的包覆作用下,核材缓慢持续的溶出到水泥浆体中,不断的吸附到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化屏障层,持续抑制水泥水化,使得水泥快速集中放热变成缓慢梯度放热,从而起到降低水化温升的效果。(3)确立了HIM的适用范围。HIM对于水泥类型的适应性良好,不同保温条件、环境温度和结构尺寸混凝土的模拟温升试验与有限元分析显示,HIM适用于具有良好散热条件的中等尺寸结构混凝土。(4)建立了基于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的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技术及开裂温度预测模型。协同调控在混凝土中产生了“1+1>2”的叠加效果,显着降低了温度收缩开裂风险。进行了协同调控温度应力试验,试验结果与预测模型符合良好,模型可用于工程混凝土开裂温度预测。(5)进行了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工程实践,开发了基于“互联网+”传感测量技术的温度/变形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移动端实时查看。采用协同调控技术,大兴国际机场剪力墙试验段混凝土裂缝从38条减少到4条,开裂风险显着降低,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中等尺寸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控制具有指导价值。

李元琦[5](2021)在《纤维/EPS颗粒对脱硫石膏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力度的日益增大,燃烧设备与规模也不断扩大。为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湿法脱硫方式可大量减少硫化物的排放,但湿法脱硫方式产生了大量脱硫石膏,由于其利用率低,导致大量堆积,加之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聚苯乙烯(EPS)具有轻质、保温、隔热、耐水性好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包装、物流运输等。但EPS降解困难,二次利用的难度较大,使用后经常被随处废弃,导致大量废弃的EPS板不断堆积,逐渐形成了恶化环境的“白色污染”。为解决上述资源问题,以煅烧后的脱硫石膏为主要胶凝材料、废弃EPS板破碎后的颗粒为轻骨料,掺入纤维进行增强增韧作用,并辅以部分外加剂的掺入,制成绿色、节能、轻质、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以煅烧后的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单掺试验的方式掺入EPS颗粒,根据力学性能变化趋势以及试块成型的难易程度,当EPS颗粒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9%时,质量可减轻37.98%,实现了材料轻质化。但由于EPS颗粒质量轻、表观光滑、憎水的性质,使得EPS颗粒在脱硫石膏浆体中出现上浮,导致EPS颗粒在石膏中分布不均匀现象较为严重。利用玄武岩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木质纤维素自身的特性,分别单掺到EPS颗粒/脱硫石膏中,改善强度并抑制EPS颗粒上浮。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1.6%时,EPS颗粒/脱硫石膏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可提高35.98%;PVA纤维掺量为1.2%时,EPS颗粒/脱硫石膏在干燥与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121.94%和71.93%;木质纤维素在掺量为1.4%时,EPS颗粒/脱硫石膏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提高了14.83%。以单掺纤维最优掺量为基础,研究复掺两种不同种类纤维与复掺三种不同种类纤维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当复掺两种不同种类的纤维时,PVA纤维与玄武岩纤维(2:1)、PVA纤维与木质纤维素(2:1)、玄武岩纤维与木质纤维素(2:1)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2%、1.2%、1.6%,复掺纤维效果优于单掺纤维的效果且复掺PVA纤维与玄武岩纤维对EPS颗粒/脱硫石膏强度提升效果最好。根据在EPS颗粒/脱硫石膏中复掺两种纤维性能对比,得到纤维最佳掺入量为1.2%。并以此为基础,对PVA纤维、玄武岩纤维、木质纤维素进行混合复掺,结果表明,当掺入比为1:1:1时,与复掺PVA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相比,干燥状态下的抗折与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4.76%和0.43%,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折与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6.86%和5.83%。在探究外加剂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影响试验中,因需要满足复杂工艺流程,对复合材料掺入了0.02%的柠檬酸缓凝剂。当增稠外加剂羟乙基纤维素(HEC)掺入量为0.4%时,提高了EPS颗粒/脱硫石膏的抗折强度,耐水性也得到改善,实现了颗粒更均匀分布;在掺入具有增稠剂的基础上,内掺10%由普通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68:32组成的无机外加剂,实现了强度与耐水性的提高;在掺入无机外加剂的基础上外喷固含量为15%的有机硅防水剂,抗折软化系数达到0.613。最终获得的EPS颗粒/脱硫石膏在干燥状态与吸水饱和状态的抗折强度为4.74MPa、2.91MPa;干燥状态与吸水饱和状态抗压强度为7.61MPa、2.76MPa;吸水率为5.25%;抗折与抗压软化系数为0.613、0.362;表观密度为:0.827g/cm3。

韩楚燕[6](2021)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努力争取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达目标,消耗全球半数能源的建筑行业势必要节能减排。其中,超过城市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的城市住宅建筑成为行业减排重点。目前,城市住宅短寿现象普遍,该现象伴随的建筑低性能运行和造成的拆建活动量的增加导致住宅全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强度增高。因此,通过延长城市住宅使用寿命来减少建筑碳排放对帮助实现国家减排目标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内在属性上分析住宅寿命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城市住宅长寿化的意义。通过对拆除住宅案例的调研及分析,结合城市住宅建设情况及城市化发展背景的研究分析我国住宅寿命现状。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建筑寿命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延长建筑寿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强度。其次,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建筑活动对建筑碳排放及住宅寿命的影响,指出不同阶段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间的关系,并总结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设计依据。本文在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结合建筑层级概念建立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构建框架。对长效住宅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对长寿住宅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长寿住宅特征。然后,在此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下,分别在建造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及拆解回收阶段提出降低住宅碳排放强度的、提升住宅适应性和可变性的长寿化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实际工程案例在不同情景下的建筑碳排放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对住宅的长寿化设计策略进行验证与优化。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提出是对降低住宅碳排放研究的重要补充,对建筑行业节能减排以及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城市住宅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李泽宇[7](2021)在《关中地区当代乡村公共建筑营建技术研究 ——以蒲城党定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例》文中指出乡村公共建筑是乡村公共生活的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等政策的重要实施内容。目前乡村公共建筑在经济、适用与文化传承方面多存在难以平衡的问题,使得乡村公共建筑难以发挥其实际使用与乡村振兴示范的作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其根源在于,在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制发展的经济模式下,受制于经济因素,乡村营建方式与理念对于建造体系工业化仍处于适应阶段。因此,在乡村经济短时间内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寻找适宜当代乡村公共建筑的营建技术显得至关重要。乡村公共建筑的建造活动多具有政府主导、专业参与的特征,且与乡村公共生活连接紧密,具有研究乡村营建方法的基础。本文依托的案例党定村社区服务中心,是此类典型项目,具有代表性。论文首先阐述了关中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结合对蒲城县苏坊镇各村公共建筑的调研走访,从营建主体、建材选用、构造处理于空间形式四个方面梳理了当前乡村公共建筑的营建现状,提出当代乡村公共建筑体现出基于传统建筑美学形式、实用理性与盲从心理的营建特征,发现当代乡村公共建筑存在围护结构缺乏基本构造处理、营建技术经济性差、建筑形式呆板等问题,提出结合传统经验与当代乡村营建体系的观点。其此,从营建材料的选型出发,对比传统营建材料的使用特征与当代不适宜因素,基于案例分析其当代的适用性。其次通过传统构造处理方式的回顾与梳理,分析关中乡村地区材料使用的基本特征,明晰其营建理念下的营建技术选用依据,为后文营建技术选型与探索做基础依托。最后,从营建技术的选用依据出发,从空间形式、构造技术两方面,提出适宜当代营建体系的营建技术选型。结合党定村设计实践,分析其营建技术的适宜特征,结合具体方案给出优化设计,完成研究闭环。本文全文约74000字,图、表150余幅。

杨威[8](2021)在《多功能生态建筑饰面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了三种多功能的生态饰面材料:水泥基柔性饰面板不仅能用于平整的墙面,并且能用于圆柱型、弧形等异形结构建筑工程;高光洁负氧离子释放饰面板块具有高光洁,能释放负氧离子;丙烯酸基轻质复合墙体保温材料节能、轻质、抗压强度好、施工性能好、表面光洁平整、成本低。本产品生态环保、安全健康、能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内外墙等领域。(1)研究了水性水泥乳液基柔性饰面板块的生产工艺,以水泥、粉煤灰、水性丙烯酸乳液为主要原料制备柔性底材并进行工艺涂装,通过实验探索水泥乳液的比例对柔性饰面板块的柔韧性和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以及各种助剂对板材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乳液比例的降低,柔性饰面板块的柔韧性越好,但是板材的拉伸粘结强度却越来越低,当比例达到2:1的时候,能够满足柔性和拉伸粘结强度的条件;加入减水剂可以减少实验用水量,加快水化速率,提高混合浆液的流动性,加入分散剂使混合料有很好的分散效果,各种材料混合均匀,利于板材优质成型,加入消泡剂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板材的强度,具有很好的消泡效果,三种助剂的掺入量为0.1~0.3%;获得水性仿石漆、磁漆、金属漆三种系列的柔性饰面板块并且在工程中得以应用。(2)本实验在水性UV涂料中加入了纳米二氧化硅,并将其作为导气剂,制备了一水性UV为主要成膜物质的负氧离子涂料,在保持板块良好观感的条件下,得到一种能大量释放负氧离子的内墙饰面板块,经过标准检测,样板的负氧离子的释放量高达24700个/cm3,光泽度能达到30度,平整度为0.95mm,远小于2 mm;以广元地区为例,研究高负离子释放内墙饰面板块的应用效果,广元市区自然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为35个/cm3到1747个/cm3,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高负离子释放内墙饰面板块工程应用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能达到29375个/cm3,最低为2371个/cm3,高负离子释放内墙饰面板块负氧离子的释放主要受温度、光强、风速风向、房间结构和沙尘等污染物的影响,温度越高和水蒸气浓度越大,负离子的释放量越大。高负离子释放内墙饰面板块能达到乡村田野到高山瀑布的效果,相当于在居住和生活空间营造一个森林氧吧,效果理想。(3)本文主要研究了丙烯酸乳液作为基体材料制备复合轻质墙体材料的配方,加入丙烯酸乳液使玻化微珠和水泥砂浆相容,不分层;在固定丙烯酸乳液的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玻化微珠、水泥、粉煤灰等主要原料的量对材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容重和导热系数的影响,同时添以少量助剂,如减水剂、消泡剂、分散剂等,制备成高分子聚合物水泥浆体。玻化微珠和粉煤灰的含量与抗压、抗折强度呈负相关,与导热系数呈正相关;水泥含量与抗压、抗折强度呈正相关,与导热系数呈正相关。通过对原料配比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制备得到的丙烯酸基复合墙体材料的最佳的原料配比为水泥50%、丙烯酸乳液1%、粉煤灰20%、玻化微珠10%、石英砂19%、减水剂0.2%、消泡剂0.05%、分散剂0.05%,其抗压强度为5 MPa,抗折强度为2.5 MPa,导热系数为0.4514W/(m K),容重为1054 kg/m3。

丁小蒙[9](2020)在《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粘结锚固及复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对建筑技术提出新要求,住宅建筑工业化向绿色装配式节能建筑发展是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课题组基于传统冷成型钢组合墙体提出装配式秸秆板轻钢高强泡沫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简称为FCCSS剪力墙结构。其建筑理念为:在秸秆板与冷成型钢骨架组成的空间内灌注高强泡沫混凝土,基于秸秆板与泡沫混凝土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达到结构保温与承重维护一体化;秸秆板变农作物废弃物为建筑材料,属绿色建材范畴;型钢骨架与部分秸秆板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属预制装配式建筑。FCCSS剪力墙在墙体抗压与抗震性能研究中发现如下问题:1)现场浇筑的内填泡沫混凝土分层、整体性差,浇筑质量的离散性导致其受力产生的裂缝分布不均匀;2)竖向冷成型钢与泡沫混凝土发生明显的粘结滑移,协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3)无法观察内填泡沫混凝土加载过程中的破坏发展,墙体受力机理不明晰;4)工业化生产程度低,预制装配工艺需改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泡沫混凝土材料-墙体局部复合试件-墙体构件层面进行多尺度研究,提出基于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提升与预制装配工艺改进的FCCSS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本文研究的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Cold-formed Steel-Foamed Concrete,CFSFC)复合墙体拟用于多层村镇住宅结构建筑,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内填泡沫混凝土性能提升研究为提升墙体的整体性与受力均匀性及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力,对泡沫混凝土进行性能提升。基于硅烷偶联剂的水解与弱碱特性,制备泡沫混凝土强度提升工艺;结合硅烷偶联剂提升工艺,外掺粉煤灰漂珠、硅灰、纤维等材料,按不同掺量制备A06、A07、A08、A09四个等级的泡沫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材料导热系数测定。基于试验结果得到新型轻质高强保温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此配合比制备的A07级泡沫混凝土的强度与导热系数分别相当于标准《泡沫混凝土》JGT 266-2011中A12级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和A06级的导热系数,解决了泡沫混凝土保温与强度不兼顾、易塌模、大面积浇筑易开裂的问题。(2)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研究通过粘结滑移单调推出与循环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泡沫混凝土强度、冷成型钢锚固长度、型钢腹板等间距开孔个数、型钢翼缘自攻钉个数、加载方式等因素对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单调推出试验表明:1)单调加载试件的破坏模式因构造不同而不同,粘结滑移工作机理存在差别;2)型钢腹板有卷边冲孔或翼缘有自攻钉的试件,其荷载-滑移试验曲线于极限荷载区存在明显的峰值平台,下降段平缓且无明显残余段;3)极限承载力随等间距开孔锚固长度与翼缘自攻钉个数的增加而提升,提升幅度略有下降,故等间距开孔锚固长度与自攻钉个数需考虑经济性进行配置。循环反复加载试验表明:1)循环反复加载作用下的试件破坏形态较相似,卸载时变形恢复滞后;2)受压极限承载力大于受拉极限承载力;3)同构造试件,循环反复加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比单调加载严重,极限承载力与平均粘结强度均小于单调加载作用。基于单调推出试验提出的四段式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试件粘结滑移曲线形状与特征值,循环反复试验基于坡顶退化三线型模型提出的粘结滑移本构预测精度有待提高。(3)CFSFC复合墙受剪性能试验研究改进CFSFC墙体构造和预制装配工艺,对9片CFSFC复合墙体、1片FCCSS剪力墙及1片传统冷成型钢组合墙体进行足尺拟静力试验,考察有无内填泡沫混凝土及其强度等级、冷成型钢腹板开孔与否和截面尺寸与形式及布置间距、覆板情况、轴压比、高宽比、开洞口等因素对墙体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1)CFSFC墙体受剪破坏实质包括竖缝连接片处秸秆板严重撕裂破坏;泡沫混凝土密布交叉斜裂缝、最终被压溃破坏,后浇带处泡沫混凝土与预制部分泡沫混凝土粘结良好,斜向裂缝仍可在两部分延伸发展;多数自攻钉凹陷,少数自攻钉被剪断,秸秆板未脱落;型钢端柱局部屈曲。2)CFSFC墙体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刚度和强度退化、滑移与捏拢特性,无明显屈服点;承载力最大值后出现峰值平台区,使墙体的受力破坏成为具有一定延性的剪切破坏。3)CFSFC墙体受剪承载力较FCCSS剪力墙提升18.2%,型钢-泡沫混凝土界面滑移程度比FCCSS墙体轻,说明卷边冲孔工艺可有效这提升型钢-泡沫混凝土界面粘结锚固性能,进而提升墙体的整体性与抗侧承载力。(4)CFSFC复合墙受剪承载力计算:软化拉压杆-滑移模型与承载力计算公式从CFSFC复合墙体的破坏实质出发,基于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软化拉压杆模型,考虑泡沫混凝土因交叉斜裂缝压溃破坏而与竖向冷成型钢接触面产生滑移破坏,提出结合泡沫混凝土界面直剪杆系模型而建立适用于低矮CFSFC墙体的软化拉压杆-滑移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CFSFC复合墙的受力机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度高。CFSFC复合墙体的破坏形态和受力机理与传统冷成型钢及轻钢轻混凝土墙体不同,秸秆板难以定量分析秸秆纤维分布间距,既有剪力墙承载力计算公式考虑水平钢筋分布间距的数学模型表达式不适用于CFSFC墙体。基于CFSFC墙体的软化拉压杆-滑移理论计算模型提出适于此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在±10%内,可较好地预测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利用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墙体各组成部分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得出结论:当竖向配钢率ρ≤ 0.5%时,型钢抗剪承载力贡献率为4.3%~9.6%,秸秆板抗剪承载力贡献率约22%~29%,进行CFSFC复合墙体工程设计时可忽略型钢抗剪承载力贡献;当竖向配钢率0.5%<ρ<0.86%时,秸秆板与竖向型钢的抗剪贡献率较接近,可将承载力计算值乘以折减系数用以工程设计。从经济性与抗剪承载能力综合考虑,建议竖向型钢配钢率最大限值为0.5%。(5)CFSFC复合墙体恢复力模型基于CFSFC墙体试验荷载-位移骨架曲线,采用离散坐标法,建立基于割线刚度退化的骨架曲线函数。割线刚度数学表达式中弹性刚度与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都是基于墙体软化拉压杆-滑移模型推导而来,计算精度高。基于墙体试验滞回曲线,进行墙体滞回规律的分析,得出上升段滞回环形状由历史最大位移控制的结论。结合捏拢点与滑移段起点,将上升段曲线分为刚度单调变化的四段,第一段卸载段与第二段加载段采用Richard-Abbott曲线模型表示,第一、三段加载段采用直线表示,建立能反映墙体刚度退化、滑移捏缩特性的四线段非线性滞回模型。利用Origin2020b软件识别各段数学模型中的参数,得到的模型计算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度高。由基于割线刚度退化的骨架曲线模型和四线段非线性滞回模型组成的恢复力模型,其表达式直观、参数易于识别,可为CFSFC复合墙体房屋非线性动力分析提供依据。(6)CFSFC复合墙体抗震设计建议基于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粘结锚固试验与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综合考虑CFSFC复合墙体的构造与受剪性能,提出墙体各组成部分设计建议,并对墙体施工工艺流程、防火与防水设计提出建议,拟为墙体工程应用设计提供参考。

周亚超[10](2020)在《EPS/石膏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与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绿色化和功能性需求的不断提升,研发绿色节能、低耗环保的建筑材料对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与水泥相比,石膏基胶凝材料具有能耗低、加工工艺简单等优点。石膏基胶凝材料应用于墙体材料不仅可发挥其储量丰富的资源优势,更具有绿色环保特性。同时,废弃EPS在建筑材料中的再生利用符合当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EPS/石膏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等优点,在轻质保温围护墙体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鉴于此,本文对轻质耐水EPS/石膏复合墙体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首先,对石膏胶凝材料进行耐水增强改性研究。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生石灰为改性剂,在单因素试验确定三种改性剂掺量范围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试验。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各材料掺量的最佳配比:石膏粉掺量69.98%、水泥掺量15.32%、粉煤灰掺量9.17%、生石灰掺量5.53%。并对优选组的抗压强度、软化系数等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石膏基体改性后的1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分别为5.50MPa、20.30MPa和0.45,相对于空白石膏组分别提高了48.65%、54.96%和21.62%。为了进一步改善石膏基胶凝材料的施工性、耐水性和强度,研究了水胶比、减水剂种类和掺量、缓凝剂和研磨时间等因素对上述改性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取0.25时复合胶凝材料的工作性、抗折、抗压强度等综合性能最好。不同减水剂的试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三聚氰胺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0.28%时,复合胶凝材料的1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分别为32.10MPa、53.70MPa和0.80,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492.59%、164.53%和77.78%。与三聚氰胺减水剂相比,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更好。缓凝剂试验结果表明,当SC类缓凝剂掺量为0.15%,复合浆体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达到47min、56min时,能够满足施工操作时间以及快速脱模的要求。通过对粉体进行研磨发现:加入聚羧酸减水剂的情况下,当粉体研磨20min时,石膏、水泥和生石灰的细度分别提高了39.02%、37.53%和22.35%;1d和28d抗压强度分别为33.50MPa、61.50MPa,与研磨前相比分别提高了24.07%、32.54%。试验表明,本试验范围内,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综合性能最佳对应的参数分别为:水胶比0.25、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0.28%、缓凝剂掺量为0.15%、研磨时间为20min。选用再生EPS颗粒为骨料,与上述石膏基胶凝材料复合,制备EPS/石膏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性能优化试验研究。首先研究了HPMC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Adobe Photoshop CC2018和Image-Pro Plus图形处理软件,对EPS颗粒在复合胶凝材料中的均匀程度进行定量表征。EPS粒径大小和级配对复合材料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EPS颗粒粒径取3~5mm时,相比3mm和5mm单粒级骨料对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提升更有利。研究了EPS体积掺量:40%、50%、60%、70%和80%,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强度和容重的影响,并分别探究了EPS/石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EPS体积分数的关系、EPS体积分数对其表观密度和和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此外,研究了PVA纤维对EPS/石膏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PVA纤维可以较好地改善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和韧性,此外纤维加入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EPS颗粒的上浮。本文系统研究了EPS/石膏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方法,制备出表观密度为855.20kg/m3、抗压强度为6.40MPa、导热系数为0.295W/(m·K)、软化系数为0.71的绿色轻质墙体材料,且保温性能较好,为废弃再生资源的利用和EPS/石膏复合材料在新型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HT-800复合硅酸盐墙体保温材料施工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T-800复合硅酸盐墙体保温材料施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体分类与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的研究现状
2 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的研究现状
3 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的分类
    3.1 砌块类
        (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3.2 板材类
        3.2.1 单一材料墙板
        (1)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ALC)
        (2) 真空挤出成型纤维水泥板(ECP)(金邦板)
        (3) 压蒸无石棉纤维素纤维水泥平板(汉德邦CCA板)
        (4)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GRC)
        3.2.2 复合材料墙板
        (1) 工厂预制条板
        ①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
        ②金属复合板
        (2)工厂预制复合大板
        ①钢筋混凝土绝热材料复合墙板(预制混凝土夹芯墙板)
        ②发泡水泥复合墙板(太空板)
        (3) 现场组装复合型墙板
        ①轻钢龙骨组合墙体
        ②发泡混凝土灌浆墙
4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体应满足的共性标准
5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体有待研发的问题
    5.1 外墙材料性能方面
    5.2 外墙建筑构造方面
6 结语

(2)寒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环境与能源问题
        1.1.2 住宅建筑能耗现状及发展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应用现状
        1.3.1 国外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研究概况
        1.3.2 国内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研究概况
    1.4 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点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相关基础理论
    2.1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概述
        2.1.1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相关理论
        2.1.2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分类
        2.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2.2 被动式住宅建筑
        2.2.1 被动式住宅建筑概念
        2.2.2 被动式住宅建筑发展历程
        2.2.3 被动式住宅建筑核心技术
    2.3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措施
        2.3.1 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
        2.3.2 门窗结构的节能措施
        2.3.3 地面层与地下结构的节能措施
    2.4 其它技术措施
        2.4.1 太阳能光伏技术
        2.4.2 地源热泵技术
        2.4.3 节能采光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阶段住宅建筑节能计算实例
    3.1 项目概况
        3.1.1 项目简介
        3.1.2 青岛地区气候特征
        3.1.3 设计理念与目标
    3.2 建筑设计及相关节能措施
        3.2.1 建筑方案设计
        3.2.2 建筑气密性设计
    3.3 住宅建筑模型节能计算
        3.3.1 节能计算软件的选择
        3.3.2 住宅建筑模型建立
        3.3.3 相关参数设置
        3.3.4 围护结构节能计算
        3.3.5 节能计算结果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超低能耗标准下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4.1 研究项目模型变参数分析
        4.1.1 变参数节能计算
        4.1.2 超低能耗标准参数设置
        4.1.3 变参数模拟计算与结果分析评价
    4.2 研究项目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4.2.1 外墙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4.2.2 屋顶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4.2.3 窗户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4.2.4 细部节点构造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4.3 超低能耗设计方案计算分析与评价比选
        4.3.1 设计方案建筑运行能耗计算
        4.3.2 建筑能耗分析与评价
        4.3.3 经济性指标分析与评价
        4.3.4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4.3.5 投资收益分析与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体布局方案优化与分析
    5.1 超低能耗设计方案总体规划分析
        5.1.1 超低能耗标准下总体规划分析与比较
        5.1.2 总体规划日照分析
    5.2 住宅群体层数优化设计方案
        5.2.1 建筑高度对日照影响
        5.2.2 层数优化方案
        5.2.3 层数优化方案后的日照分析
    5.3 总体布局优化设计方案
        5.3.1 日照优化设计原则
        5.3.2 总体布局优化设计
        5.3.3 总体优化设计方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3)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热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预制墙板研究现状
        1.2.2 中空挤出成型水泥纤维墙板发展现状
        1.2.3 间层应用于围护结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中空挤出成型水泥纤维墙板
    2.1 ECP墙板特性
        2.1.1 ECP墙板生产工艺
        2.1.2 ECP墙板产品特性
        2.1.3 ECP墙板尺寸
    2.2 ECP墙板的连接方式
        2.2.1 ECP墙板与墙板间的连接
        2.2.2 ECP墙板与钢结构的连接
        2.2.3 Z型连接件安装工艺
    2.3 本章小结
3 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构造设计
    3.1 空气间层的设置
        3.1.1 间层保温原理
        3.1.2 间层构造类型
    3.2 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构造做法
    3.3 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连接构造
        3.3.1 ECP复合墙体与框架梁的连接构造
        3.3.2 ECP复合墙体阴阳角构造设计
        3.3.3 ECP复合墙体窗洞口构造设计
        3.3.4 ECP复合墙体勒脚构造设计
        3.3.5 ECP墙板密封性能设计
    3.4 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安装工艺
        3.4.1 工艺流程
        3.4.2 质量控制
    3.5 本章小结
4 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热工性能计算
    4.1 围护结构传热过程
        4.1.1 热能传递形式
    4.2 围护结构理论计算
        4.2.1 围护结构热阻
        4.2.2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
        4.2.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3 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热工计算
    4.4 有限元数值计算及验证
        4.4.1 导热微分方程式
        4.4.2 单值性条件
        4.4.3 导热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4.4.4 计算环境的选取
        4.4.5 空气间层的设定
        4.4.6 材料热工参数及基本假设
        4.4.7 软件模拟结果分析
        4.4.8 模拟数据对比
    4.5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标准
    4.6 本章小节
5 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梁热桥数值模拟
    5.1 热桥影响范围
    5.2 热桥传热模型及材料热工参数
        5.2.1 梁热桥物理模型
        5.2.2 热工性能参数
    5.3 梁热桥热工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构造优化设计
    6.1 空气间层厚度
    6.2 保温材料
    6.3 保温板厚度
    6.4 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优化构造做法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本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抑制与温度收缩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研究
        1.2.2 水化热抑制材料
        1.2.3 微胶囊缓释技术
        1.2.4 膨胀材料补偿温度收缩及评价方法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原材料、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2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2.2.1 微观性能测试
        2.2.2 宏观性能测试
第3章 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设计及制备
    3.1 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设计
        3.1.1 微胶囊设计原理
        3.1.2 微胶囊核材选择
        3.1.3 微胶囊壳材选择
        3.1.4 不同核材制备微胶囊抑制效果
    3.2 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制备
        3.2.1 微胶囊抑制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3.2.2 微胶囊制备
        3.2.3 微胶囊结构与表面形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HIM作用机理、抑制效果及适用性研究
    4.1 HIM水化抑制作用机理
        4.1.1 HIM对水泥水化放热过程的影响
        4.1.2 水化动力学分析
        4.1.3 HIM对水泥单矿水化的影响
        4.1.4 HIM缓释作用机理研究
    4.2 HIM水化抑制效果
        4.2.1 HIM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的影响
        4.2.2 HIM对降低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风险的效果
        4.2.3 HIM水化热抑制效果对比
    4.3 HIM适用性研究
        4.3.1 HIM对不同类型水泥有效性
        4.3.2 HIM适用范围测定与有限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协同的混凝土温度收缩调控技术
    5.1 不同矿物源膨胀材料对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的补偿研究
        5.1.1 膨胀材料温度应力补偿机理
        5.1.2 不同矿物源膨胀材料温度应力试验研究
        5.1.3 HIM抑制水化对有效膨胀发挥区间的影响
    5.2 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
        5.2.1 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机理
        5.2.2 基于协同调控的混凝土开裂温度预测模型
        5.2.3 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协同调控验证
    5.3 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工程应用
        5.3.1 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地下室剪力墙概况
        5.3.2 “互联网+”混凝土温度/变形监测技术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纤维/EPS颗粒对脱硫石膏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仪器与检测
    2.1 试验原材料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试件成型
    2.4 试件检测
第三章 单种纤维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影响
    3.1 EPS颗粒对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
    3.2 EPS颗粒在脱硫石膏中上浮的机理分析
    3.3 单掺EPS颗粒对脱硫石膏均匀性的表征分析
    3.4 玄武岩纤维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
    3.5 PVA纤维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
    3.6 木质纤维素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
    3.7 单掺纤维对EPS颗粒/脱硫石膏均匀性的表征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纤维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影响
    4.1 复掺两种纤维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
    4.2 复掺三种纤维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
    4.3 复掺纤维对EPS颗粒/脱硫石膏均匀性调控与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加剂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
    5.1 羟乙基纤维素(HEC)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
    5.2 增稠剂(HEC)对EPS颗粒/脱硫石膏均匀性调控与表征
    5.3 无机外加剂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
    5.4 有机硅防水剂对EPS颗粒/脱硫石膏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背景
        1.1.2 国家减排目标与建筑碳排放现状
        1.1.3 我国城镇建筑发展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全生命周期理论及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现状
        1.3.2 国外长寿住宅建筑研究现状
        1.3.3 国内全生命周期理论及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现状
        1.3.4 国内长寿住宅建筑研究现状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住宅寿命及其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关系
    2.1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
        2.1.1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内涵
        2.1.2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影响因素
        2.1.3 城市住宅建筑长寿化的意义
    2.2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现状
        2.2.1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现状
        2.2.2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的影响因素
        2.2.3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长寿化
    2.3 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
        2.3.1 建筑全生命周期及其应用
        2.3.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2.3.3 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3.1 前期准备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3.1.1 前期准备阶段碳排放特点
        3.1.2 前期准备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3.2 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3.2.1 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特点
        3.2.2 建筑物化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3.3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3.3.1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特点
        3.3.2 使用维护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3.4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3.4.1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特点
        3.4.2 拆解回收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4.1 前期准备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4.1.1 长寿住宅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4.1.2 城市住宅长寿化实践活动分析及其意义
        4.1.3 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构建原则
    4.2 建造物化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4.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4.2.2 钢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4.2.3 木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4.2.4 不同类型结构特点对比与建筑施工方式优化
    4.3 使用维护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4.3.1 建筑系统划分
        4.3.2 建筑结构维护加固策略
        4.3.3 建筑维护结构长寿化设计策略
        4.3.4 建筑设备优化设计策略
        4.3.5 建筑平面长寿化设计策略
        4.3.6 住宅部品工业化发展
    4.4 拆解回收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4.4.1 建筑拆解方式优化
        4.4.2 建筑再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计算验证分析与策略优化
    5.1 工程案例计算
        5.1.1 工程情况简介
        5.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
        5.1.3 案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5.1.4 钢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估算
        5.1.5 木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估算
    5.2 不同情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
        5.2.1 不同情景下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5.2.2 不同情景下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5.2.3 不同情景下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5.2.4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及策略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7)关中地区当代乡村公共建筑营建技术研究 ——以蒲城党定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传统乡村营建体系的消失
        1.1.2 当代乡村营建体系存在困境
        1.1.3 当代乡村营建体系仍有较强生命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关中地区乡村社区服务中心营建现状
    2.1 关中地区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区位概述
        2.1.2 自然环境特征
        2.1.3 社会文化基础
        2.1.4 经济基础条件
    2.2 关中地区社区服务中心的营建现状
        2.2.1营建主体梳理
        2.2.2 空间布局形式
        2.2.3 材料选用梳理
        2.2.4 构造处理现状
    2.3 关中地区社区服务中心现状特征归纳
        2.3.1 现状特征归纳
        2.3.2 现状问题的具体体现
3.关中地区乡村营建技术的挖掘
    3.1 关中地区乡村营建材料的挖掘
        3.1.1 传统营建材料的挖掘
        3.1.2 现代营建材料的挖掘
        3.1.3 新型营建材料的挖掘
    3.2 关中地区乡村构造技术的挖掘
        3.2.1 传统构造技术的挖掘
        3.2.2 当代构造技术的探索
    3.3 关中地区乡村公共建筑空间形式挖掘
        3.3.1 传统公共建筑布局形式特征
        3.3.2 传统建筑单体空间形式特征
    3.4 关中地区乡村适宜营建技术汇总
        3.4.1 结构体系的选型因素
        3.4.2 结构体系的选用趋势
        3.4.3 营建理念的适宜性原理浅析
4.关中地区当代乡村公共建筑营建技术选型
    4.1 当代公共建筑营建技术选型依据
        4.1.1 复合功能下的空间形式需求
        4.1.2 经济技术限制下的构造处理需求
        4.1.3 乡村地域文化的回应需求
    4.2 空间形式选型
        4.2.1 院落布局形式选型
        4.2.2 建筑形态选型
    4.3 营建技术选型
        4.3.1 屋顶营建技术研究
        4.3.2 墙体营建技术研究
5.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社区服务中心设计实践探索
    5.1 项目概述
        5.1.1 项目背景
        5.1.2 党定村基本信息
        5.1.3 原党定村公共建筑现状及问题
    5.2 设计实践概况
        5.2.1 地域文化的回应
        5.2.2 营建技术
        5.2.3 方案的不足与优化
    5.3 总结与反思
6.总结与结语
    6.1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及成果
致谢

(8)多功能生态建筑饰面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1.3 柔性饰面板块的研究现状
    1.4 负氧离子研究现状
    1.5 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研究现状
    1.6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路线
    2.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1.1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2.1.2 主要内容
    2.2 创新点
    2.3 技术路线
3 水性水泥乳液基柔性饰面板块的生产研究及应用
    3.1 实验部分
        3.1.1 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3.1.2 水泥
        3.1.3 水性丙烯酸乳液
        3.1.4 粉煤灰
        3.1.5 助剂
        3.1.6 涂料
    3.2 柔性饰面板块的实验方法
        3.2.1 柔性底材的制备
        3.2.2 涂装工艺方法
        3.2.3 柔性饰面板块基本性能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泥与乳液比例对柔性饰面板块柔性和强度的影响
        3.3.2 助剂对柔性饰面板块的影响
        3.3.3 生产工艺研究
        3.3.4 柔性饰面板块的性能
    3.4 工程应用及成果
        3.4.1 工程应用
        3.4.2 经济应用分析
        3.4.3 成果与查新
    3.5 结论
4 一种高负离子释放内墙饰面板块的制备及应用
    4.1 实验部分
        4.1.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高负离子释放饰面板块检测结果
        4.2.2 广元市自然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状况
        4.2.3 负离子饰面墙板的工程应用的效果
        4.2.4 机理分析
    4.3 经济应用与成果
        4.3.1 经济应用分析
        4.3.2 成果评价与科技查新
    4.4 结论
5 丙烯酸基轻质复合墙体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5.1 实验部分
        5.1.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5.1.2 轻质保温墙板试验方法
        5.1.3 性能测定过程及方法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丙烯酸乳液的作用
        5.2.2 玻化微珠、粉煤灰、水泥配比对复合墙体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粘结锚固及复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现有住宅建筑结构体系
        1.1.2 装配整体式秸秆板轻钢高强泡沫混凝土(FCCSS)剪力墙
    1.2 FCCSS剪力墙研究现状
        1.2.1 FCCSS剪力墙的发展与应用
        1.2.2 FCCSS剪力墙存在的问题
    1.3 国内外泡沫混凝土、冷成型钢-混凝土粘结与复合墙体研究现状
        1.3.1 泡沫混凝土研究
        1.3.2 型钢-普通混凝土与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1.3.3 传统冷成型钢墙体与轻钢轻混凝土墙体抗剪性能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
    2.1 新型泡沫混凝土研发
        2.1.1 泡沫混凝土试验材料
        2.1.2 配合比计算方法
        2.1.3 配合比试验与结果
        2.1.4 泡沫混凝土性能提升机理
    2.2 粘结滑移性能试验概况
        2.2.1 试件设计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典型破坏模式
        2.3.2 荷载-滑移试验曲线及粘结作用机理
        2.3.3 荷载-滑移曲线特征值及因素影响分析
    2.4 单调加载试验粘结-滑移关系模型
        2.4.1 平均特征粘结强度回归分析
        2.4.2 特征滑移值回归分析
        2.4.3 (?)-S本构关系模型
    2.5 循环反复加载试验粘结-滑移关系模型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FSFC复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3.1 试验概况
        3.1.1 试件设计
        3.1.2 试件材料及性能
        3.1.3 试件制作及拼装
        3.1.4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3.2 试验现象
        3.2.1 墙体试件W80-1~5
        3.2.2 墙体试件W120-1~6
        3.2.3 试件破坏特征汇总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荷载-位移(F-Δ_s)曲线
        3.3.2 骨架曲线特征值
        3.3.3 抗剪承载力对比分析
        3.3.4 延性分析
        3.3.5 刚度退化分析
        3.3.6 耗能能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CFSFC复合墙体受剪承载力计算
    4.1 既有剪力墙体受剪承载力分析模型
    4.2 适用于CFSFC复合墙体的软化拉压杆模型
        4.2.1 传力机制
        4.2.2 力平衡方程
        4.2.3 材料本构方程
        4.2.4 变形协调方程
        4.2.5 求解流程
    4.3 软化拉压杆模型简算法
    4.4 计算混凝土界面直剪力的软化杆系模型
    4.5 软化拉压杆-滑移模型与验证
        4.5.1 软化拉压杆-滑移模型
        4.5.2 软化拉压杆-滑移模型验证
    4.6 CFSFC复合墙体受力机理分析
    4.7 CFSFC复合墙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7.1 既有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7.2 CFSFC墙体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CFSFC复合墙体恢复力模型
    5.1 恢复力模型研究
        5.1.1 恢复力模型特性
        5.1.2 基于试验统计法提出的恢复力模型
    5.2 CFSFC复合墙体恢复力模型
        5.2.1 CFSFC复合墙体滞回规律分析
        5.2.2 CFSFC复合墙体骨架曲线模型
        5.2.3 CFSFC复合墙体滞回模型
    5.3 CFSFC复合墙体恢复力模型验证
        5.3.1 骨架曲线模型验证
        5.3.2 滞回模型验证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CFSFC复合墙体抗震设计建议
    6.1 CFSFC复合墙体各组成部分设计建议
        6.1.1 泡沫混凝土制备建议
        6.1.2 竖向冷成型钢设计建议
        6.1.3 自攻钉与连接片设计建议
        6.1.4 墙体门窗洞口加强设计建议
        6.1.5 墙体与地梁、墙体层间抗拔连接键设计建议
        6.1.6 墙体层间位移角限值设计建议
    6.2 基于墙体热工性能的泡沫混凝土设计建议
    6.3 墙体施工流程建议
    6.4 墙体防水、防火设计建议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本文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附录 A 拉压杆-滑移模型应用算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EPS/石膏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石膏基墙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石膏基墙体材料及其存在的问题
        1.2.2 石膏改性的研究现状
    1.3 EPS基复合墙体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石膏
        2.1.2 粉煤灰与生石灰
        2.1.3 水泥
        2.1.4 EPS颗粒
        2.1.5 化学外加剂
        2.1.6 聚乙烯醇纤维
    2.2 试验所用主要仪器及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石膏标准稠度用水量
        2.3.2 凝结时间
        2.3.3 表观密度
        2.3.4 吸水率
        2.3.5 抗折强度
        2.3.6 抗压强度
        2.3.7 软化系数
        2.3.8 浆体的粘度
        2.3.9 导热系数
        2.3.10 干缩
        2.3.11 抗冻性
        2.3.12 SEM
第三章 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体系耐水增强改性
    3.1 响应曲面法
    3.2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体系耐水增强优化
        3.2.1 Box-Behnken试验设计
        3.2.2 二阶响应曲面模型
        3.2.3 水泥-粉煤灰对石膏基体性能的影响
        3.2.4 水泥-生石灰对石膏基体性能的影响
        3.2.5 粉煤灰-生石灰对石膏基体性能的影响
        3.2.6 参数优化及试验验证
        3.2.7 SEM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性能调控
    4.1 水胶比对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4.1.1 水胶比对复合胶凝材料凝结时间、表观密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4.1.2 水胶比对复合胶凝材料强度和吸水率的影响
    4.2 减水剂对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影响
        4.2.1 减水剂掺量对复合胶凝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4.2.2 减水剂掺量对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缓凝剂对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凝结时间的影响
    4.4 研磨时间对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4.4.1 研磨时间对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比表面积与流动度的影响
        4.4.2 研磨时间对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PS/石膏复合墙体材料的性能研究
    5.1 HPMC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1.1 HPMC掺量对石膏基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5.1.2 HPMC掺量对石膏基复合材料流变特性的影响
        5.1.3 EPS/石膏复合材料的匀质性调控与表征
        5.1.4 HPMC掺量对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2 EPS粒径与级配对EPS/石膏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2.1 EPS粒径与级配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基本物理性能的影响
        5.2.2 EPS粒径与级配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2.3 EPS粒径与级配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吸水率和导热系数的影响
        5.2.4 EPS粒径与级配对EPS/石膏复合材料抗冻性的影响
    5.3 EPS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3.1 EPS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表观密度的影响
        5.3.2 EPS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
        5.3.3 EPS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3.4 EPS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5.3.5 EPS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干缩性能的影响
        5.3.6 EPS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抗冻性的影响
    5.4 PVA纤维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4.1 PVA纤维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5.4.2 PVA纤维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表观密度的影响
        5.4.3 PVA纤维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4.4 PVA纤维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吸水率和导热系数的影响
        5.4.5 PVA纤维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干缩性能的影响
        5.4.6 PVA纤维掺量对EPS/石膏复合材料抗冻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HT-800复合硅酸盐墙体保温材料施工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体分类与研究现状[J]. 夏壮,朱黎明,韩乐雨,杜文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2]寒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D]. 潘奕璇.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ECP外饰面板复合墙体热工性能研究[D]. 王若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抑制与温度收缩补偿研究[D]. 贾福杰.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21(02)
  • [5]纤维/EPS颗粒对脱硫石膏性能影响研究[D]. 李元琦. 石河子大学, 2021
  • [6]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D]. 韩楚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关中地区当代乡村公共建筑营建技术研究 ——以蒲城党定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例[D]. 李泽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多功能生态建筑饰面材料的研究[D]. 杨威.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9]冷成型钢—泡沫混凝土粘结锚固及复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D]. 丁小蒙. 东南大学, 2020(02)
  • [10]EPS/石膏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周亚超.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HT-800复合硅酸盐墙体保温材料的施工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