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镧改性论文-赵娜英,卞洁鹏,杨雪健,杨庆浩

掺镧改性论文-赵娜英,卞洁鹏,杨雪健,杨庆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掺镧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nO_2,溶胶-凝胶法,掺镧改性,比电容

掺镧改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娜英,卞洁鹏,杨雪健,杨庆浩[1](2019)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镧改性纳米MnO_2》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掺镧纳米MnO_2活性电极材料,分别研究了酸处理、温度及硝酸镧含量对掺镧纳米MnO_2的形貌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与掺镧是有效提升纳米MnO_2电化学活性的手段,酸化可以减小颗粒尺度,提高松散程度,掺镧可以优化纳米MnO_2晶型结构,提升比电容;在焙烧温度为300℃,硝酸镧和乙酸锰的摩尔比为0.09∶1时,制备的纳米MnO_2电极材料的比电容最大,且充放电过程一致性较好。(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朱志斌,吴平伟,孙峰[2](2008)在《掺镧改性BaTiO_3纳米多晶粉体的综合性实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粉体的合成与掺杂改性研究为当今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为了让材料化学类本科生了解和掌握无机材料纳米粉体的制备、表征等研究方法,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关于掺镧改性钛酸钡纳米多晶粉体制备及其结构表征的综合性实验,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镧的BaTiO3纳米粉体,利用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粉体进行结构表征等实验内容。(本文来源于《现代技术陶瓷》期刊2008年04期)

高薇[3](2006)在《连续有序动态微液团混合法制备掺镧改性钛酸钡及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BaTiO_3材料具有铁电、压电、热电、介电等特性,广泛用于制造高介电容器、热敏电阻和换能器;YAG单晶是最重要的固体激光基质,在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YAG激光晶体相比多晶YAG透明激光陶瓷具有高掺杂、掺杂均匀成本低等优点。本论文首次采用导师周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近年提出的“连续有序快速微液团混合沉淀法”制备了钛酸钡镧和钇铝石榴石纳米粉。采用了透射电镜(TEM)TG-DTA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测试技术对制备的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并将粉体压制成素坯进行烧结,并考察了各实验参数对粉体及瓷体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确定制备纳米钛酸钡镧,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的实验参数;2.对所制备的纳米粉体进行TEM形貌分析,估算粒径及其分布情况,由本实验所得的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钛酸钡镧14nm—52nm;钇铝石榴石7nm—32nm;3.对所制备的粉体进行了XRD物相分析,确定纳米钛酸钡镧为钙钛矿晶形纳米晶、钇铝石榴石为立方晶相纳米晶;4.讨论了实验参数对于纳米粉体的形貌性质及瓷体的影响;5.对纳米粉体的制备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纳米粉体制备的各个因素从根本上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06-01-05)

刘静波,王智民,韩基新[4](2002)在《掺镧改性钛酸钡湿敏陶瓷元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a(OAc)3、Ba(OAc)2、Ti(OnBu)4为起始物,采用共溶-水凝胶法经陈化获得湿凝胶,干燥后制得干凝胶,研磨过筛和埋渗电极、加压成型为素坯,经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烧结,制得掺镧LaxBa1-xTiO3陶瓷传感元件系列(x=0.00,0.05,0.10,0.20,0.30),测试其阻-湿特性,从中获得了具有良好特性参数的湿敏陶瓷及其主要工艺条件(x=0.10,1350℃/1h),阻-湿特性在工作湿度范围内(相对湿度RH=32.8%~93.6%)的平均灵敏度S=5×104kΩ/RH(%),线性相关因子r=0.998,响应时间τ=110s,湿滞低于4%,湿敏选择性良好:对H2,CH4,CH2=CH2,CH3CH=CH2,CO,C6H6和CH3CH2OH(g)七种气体具有抗干扰性能.应用SEM,AFM及XRF对陶瓷的显微结构和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确定了陶瓷的显微组织,晶粒尺寸,晶相结构,表面粗糙度和全元素分析.讨论了掺镧改性的可能机理:La3+不等价取代Ba2+,引起Ti4+捕获一个自由电子而变价为Ti3+,该电子在适宜的陶瓷显微结构下受水分子影响易于进入导带,使掺镧钛酸钡得以半导化,半径较小的La3+取代半径较大的Ba2+,则降低四方晶相的晶格畸变度δ,即晶轴比c/a变小,使四方晶格的不对称性及各向异性降低,从而减少陶瓷烧结后冷却过程中内应力引起的破裂.(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02年06期)

王智民,韩基新,刘静波[5](2002)在《掺镧改性钛酸钡纳米多晶粉体的制备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a(OAc)3,Ba(OAc)2,Ti(On-Bu)4为起始物,采用共溶-水凝胶法制备掺镧改性钛酸钡纳米多晶粉体LaxBa1-xTiO3(x=0.00,005,0.10,0.20,0.30),利用正交试验对制备溶胶的主要工艺进行优化:溶胶是由总浓度为0.7mol/L的起始物逐步滴入蒸馏水进行共溶水解而得,其介质为氨水调节的pH=3.8和70℃的醋酸.将溶胶陈化和浓缩而得湿凝胶,干凝胶是将湿凝胶在烘箱中经50℃/24h处理而得.对干凝胶及其焙烧粉体进行了七项特性表征:首先取少量干凝胶进行TG-DTG和FT-IR测试,以确定焙烧温度范围和历程;然后另取一部分干凝胶在该温度范围内的不同温度点上焙烧,以便制得系列粉体试样,对其进行FT-IR、XRD、SEM、EDS、TEM及LRS表征,以比较各试样的晶相组成、原始晶粒尺寸、晶格常数及其四方相畸变度δ(即晶轴比c/α)、团粒形貌及微区金属元素含量等并从中优选工艺,探讨共溶-水凝胶过程及掺镧改性机理等.(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02年05期)

郑春萍,王智民,刘静波[6](2001)在《掺镧改性钛酸钡湿敏陶瓷传感元件的纳米组装与表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室温条件下,掺镧钛酸钡多晶陶瓷传感元件电阻随着湿度的增加而下降叁个数量级(相对湿度变化范围:33—94%)。采用溶胶-凝胶工艺,以醋酸镧、醋酸钡及钛酸丁酯为起始物,湿凝胶经50℃干燥制得干凝胶,部分干凝胶在800℃/2h的焙烧条件下制备纳米多晶粉体,另一部分干凝胶经研细过筛之后,埋渗电极和等静压成型为素坯,在1350—1400℃/1h的条件下烧结而成为陶瓷,再经封装和老化即组装成为陶瓷元件.元件的湿敏特性则采用RLC-直流电桥阻抗仪加以测试,其阻-湿线性相关系数r=0.9931,灵敏度S=R_(33%RH)/R_(94%RH)≥10~3。文中利用多种手段对干凝胶原粉、掺镧多晶粉体以及陶瓷进行了结构表征.FT—IR R R干凝胶含羟基,说明凝胶前驱体发生了水解反应。XRD证明掺镧多晶粉体及陶瓷具有四方晶相结构,原始晶粒尺寸为纳米级且随焙烧温度增高而变大(13.6-37.3 nm)。SEM对粉体及陶瓷的外观形貌进行了观察:表明粉体原始晶粒发生了团聚作用,形成了不同形貌的团聚颗粒,团粒疏松而多孔.团粒的尺寸属于微米级(1—10μm);多晶陶瓷的晶粒外观呈四方晶相,尺寸分布比较均匀,平均约0.8μm,具有清晰的晶界和空(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掺镧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纳米粉体的合成与掺杂改性研究为当今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为了让材料化学类本科生了解和掌握无机材料纳米粉体的制备、表征等研究方法,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关于掺镧改性钛酸钡纳米多晶粉体制备及其结构表征的综合性实验,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镧的BaTiO3纳米粉体,利用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粉体进行结构表征等实验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掺镧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娜英,卞洁鹏,杨雪健,杨庆浩.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镧改性纳米MnO_2[J].化工新型材料.2019

[2].朱志斌,吴平伟,孙峰.掺镧改性BaTiO_3纳米多晶粉体的综合性实验设计[J].现代技术陶瓷.2008

[3].高薇.连续有序动态微液团混合法制备掺镧改性钛酸钡及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6

[4].刘静波,王智民,韩基新.掺镧改性钛酸钡湿敏陶瓷元件[J].无机材料学报.2002

[5].王智民,韩基新,刘静波.掺镧改性钛酸钡纳米多晶粉体的制备和表征[J].无机材料学报.2002

[6].郑春萍,王智民,刘静波.掺镧改性钛酸钡湿敏陶瓷传感元件的纳米组装与表征(英文)[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

标签:;  ;  ;  ;  

掺镧改性论文-赵娜英,卞洁鹏,杨雪健,杨庆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