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定向论文-孔德浩,路明,苏益德

激光定向论文-孔德浩,路明,苏益德

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定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光束周视激光引信,引战配合,最佳起爆延时,最佳起爆方位角

激光定向论文文献综述

孔德浩,路明,苏益德[1](2019)在《多光束周视激光引信与定向战斗部的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定向战斗部对多光束周视激光引信的延时和方位要求,针对引战配合问题,依据激光探测原理建立了弹目交会过程中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角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最佳起爆延时与方位角模型正确,且与弹目视线角、目标初始方位角、弹目间距、弹目相对速度、破片飞散速度、目标和弹体外型参数等信息有关。根据多光束周视激光引信系统提供的信息参数,可计算出最佳起爆延时与最佳起爆方位角,能够控制战斗部适时定向起爆,实现对目标的有效打击。(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苍蓝[2](2019)在《激光武器上舰,海战开启“定向能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星条旗报》网站近日披露,驻扎在珍珠港的“普雷贝尔”号导弹驱逐舰即将成为美海军第一艘装备高能激光武器的现役战舰。该报道称,隶属太平洋舰队的阿里伯克级驱逐舰“普雷贝尔”号将于2021年配备“太阳神”激光武器。外界评论认为,该事件是未来海战进入“定向能时(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防报》期刊2019-06-18)

高少华,禹宣伊,宋筱,张玉娇,王佳艺[3](2019)在《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液晶面外区域定向技术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激光加工技术和液晶取向工艺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液晶面外区域定向技术问世。基于飞秒多光子光聚合激光直写技术制备出由聚合物条带构成的微结构,将其制成液晶盒,并充入不同种类的液晶,即可实现电光开关、磁光开关、光场调控等功能。每条聚合物条带的侧壁上都分布有表面浮雕光栅结构,使得液晶在聚合物条带通道内的定向成为可能。该技术不仅使不同区域内的液晶实现了物理隔离,还可以使液晶和聚合物实现完全的相分离。该技术快捷简单,在可调谐衍射光栅的实现、特殊光场的产生、光子晶体中的光场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5期)

王永明[4](2019)在《YHJ-500C 型激光指向仪定向过程中固定装置与定向方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YHJ-500C 型激光指向仪在屯兰煤矿12501工作面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定向操作繁琐、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指向仪固定装置,并基于归化放样原理设计了高效地定向方法。经应用表明:改进后的设备与方法将原本平均放样时间1 h降低至20 min,并且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可以满足掘进施工需要。(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03期)

张成洋[5](2019)在《激光诱导电弧增材制造过程能量定向传输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弧作为金属增材制造单一热源时,由于电弧稳定性较差,熔池的可控性也较差,容易产生熔池金属外溢及沉积结构坍塌等缺陷,影响增材制造构件的成形质量。而激光诱导电弧形成的复合热源综合了激光与电弧各自的优点,弥补了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的不足。但是目前对激光诱导电弧能量传输机理认识的缺乏限制了该复合热源在实际增材制造工艺中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铝合金材料建立了激光诱导电弧增材制造实验系统,对增材制造过程中的电信号及电弧形态等特征信息进行了同步采集,研究了激光对电弧熔滴过渡形式的影响,计算并分析了激光诱导电弧耦合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及电子密度数特征,最后探讨了激光诱导电弧能量定向传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诱导非脉冲MIG电弧时,其短路过渡频率相比于单电弧有所降低,但是电弧电信号波形更加均匀。当激光诱导脉冲MIG电弧时,发现激光能量能够减少不稳定的熔滴瞬时短路现象发生,并且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这种不稳定的熔滴过渡现象得到有效抑制,同时增材制造沉积层的表面成形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计算激光诱导电弧耦合等离子体物理参数特征发现,耦合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在电弧功率较小时相比于单电弧更大,当电弧功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耦合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变化不明显。另外,通过改变脉冲激光输出能量发现,耦合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及电子密度数都是随着激光峰值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固定单脉冲激光能量时,电子温度及电子密度数都是随着激光脉冲宽度的增加而降低。改变热源间距发现,耦合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数都是随着热源间距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通过高速摄像及电信号同步采集发现,激光的加入能够提高电弧起弧时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并且在脉冲激光作用期间明显改变了电弧能量传输的方向,电弧弧根部分偏向于激光作用点,电弧导电通道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表现出电弧能量传输的定向特征。最终通过对激光诱导电弧能量传输的方向性以及耦合等离子体物理参数特征的研究,建立了激光诱导电弧物理导电模型,认为激光诱导电弧能量定向传输的主要原因在于激光能量破坏了金属母材表面的氧化膜,为电弧提供了稳定的阴极斑点,并且激光致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参与了电弧的导电,使电弧燃烧更加稳定。(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9-03-25)

邢洁洁,徐丽明,马帅,袁全春,陈晨[6](2019)在《马齿形玉米种子尖端激光定向与胚面识别装置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玉米种子的尖端定向与胚面识别,该文以现有尖端定向装置输出的马齿型玉米种子为对象,基于激光开关和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尖端定向与胚面识别方法:依据马齿形玉米种子尖端窄大头宽的轮廓特征,利用激光开关传感器等部件对玉米种子的尖端朝向进行识别,并将大头朝前的玉米种子进行剔除;依据马齿形玉米种子胚面上有胚沟而反面较为平整的表面特征,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等部件对尖端朝前的玉米种子进行胚面识别。设计并搭建了玉米种子尖端定向与胚面识别装置,配合现有的尖端定向装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尖端定向与胚面识别装置的尖端定向成功率达到99.1%,相比现有的尖端定向装置提升了9.5个百分点,胚面识别准确率为96.4%。该方法基本可以实现玉米种子的尖端定向,同时保证胚面识别准确率达到较高水准。该文提出的玉米种子尖端定向与胚面识别方法可为后续玉米种子的自动化定向包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7](2018)在《京都大学利用激光二极管和“纳米天线”开发成功新一代定向白光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京都大学与照明厂商斯坦利电气(Stanley ELectric)组成的研发小组,成功开发出了新一代白色定向光源。照明光源方面,作为已广泛普及的白色LED的下一代产品,用蓝色激光二极管取代蓝色LED的高亮度白色光源已有一部分实现了实用化。这种类型的光源由蓝色激光和吸收蓝光发出黄色光的荧光材料构成,但存(本文来源于《中国照明电器》期刊2018年12期)

聂祥樊,李应红,何卫锋,徐凌志,罗思海[8](2018)在《DZ17G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的微激光冲击强化方法与疲劳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疲劳断裂问题,对DZ17G定向凝固合金模拟叶片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为了防止剧烈塑性变形导致定向柱状晶发生细化,提出基于微激光冲击强化系统的水下无吸收保护层高频冲击方法,采用短脉宽、微尺度激光降低塑性变形程度和深度,采用无吸收保护层的高频冲击方式获得均匀形变强化层。对比考核了未强化与强化态试样的显微硬度和高周振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DZ17G模拟叶片经微激光冲击后浅表层内仅形成了高密度位错和位错缠结等结构,未发生晶粒细化,而且位错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快速降低;高密度位错集聚缠结使表面硬度提高幅度达30%,但硬化层深度仅为180μm。DZ17G模拟叶片疲劳强度由257.00 MPa提高到302.00 MPa,提高幅度达17.5%,而且800℃下保温2 h后仍有11.7%的提高。其中高密度位错和位错缠结是疲劳性能提高的内在原因。(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张欣婷,刘喆,吴倩倩,李妍[9](2018)在《基于激光雷达的火炮定向束平行性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传统的火炮定向束平行性测量方法进行调研,在总结其不足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火炮定向束平行性测量方法。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达到0.2密位的测量精度,实现了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测量。(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8年04期)

胡勇,王梁,李珏辉,张群莉,姚建华[10](2018)在《定向洛伦兹力对激光熔覆熔池排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稳态磁场和电场耦合形成定向洛伦兹力,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原理及网格变形法建立了定向洛伦兹力作用下的熔池模型,采用离散元法模拟了熔池内的气泡运动过程。与熔覆工艺条件相同但未施加外场时比较,结果显示,定向洛伦兹力具有优异的气孔调控能力。当洛伦兹力向上时,熔池的最高流速被抑制了62.5%,气泡运动方向向下偏转,熔覆层的气孔明显增多;当洛伦兹力向下时,熔池的最高流速被抑制了25%,但气泡因所受浮力增大而逸出加速,熔覆层无气孔。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8年08期)

激光定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星条旗报》网站近日披露,驻扎在珍珠港的“普雷贝尔”号导弹驱逐舰即将成为美海军第一艘装备高能激光武器的现役战舰。该报道称,隶属太平洋舰队的阿里伯克级驱逐舰“普雷贝尔”号将于2021年配备“太阳神”激光武器。外界评论认为,该事件是未来海战进入“定向能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定向论文参考文献

[1].孔德浩,路明,苏益德.多光束周视激光引信与定向战斗部的配合[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9

[2].苍蓝.激光武器上舰,海战开启“定向能时代”?[N].中国国防报.2019

[3].高少华,禹宣伊,宋筱,张玉娇,王佳艺.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液晶面外区域定向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激光.2019

[4].王永明.YHJ-500C型激光指向仪定向过程中固定装置与定向方法的改进[J].机械管理开发.2019

[5].张成洋.激光诱导电弧增材制造过程能量定向传输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

[6].邢洁洁,徐丽明,马帅,袁全春,陈晨.马齿形玉米种子尖端激光定向与胚面识别装置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2019

[7]..京都大学利用激光二极管和“纳米天线”开发成功新一代定向白光源[J].中国照明电器.2018

[8].聂祥樊,李应红,何卫锋,徐凌志,罗思海.DZ17G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的微激光冲击强化方法与疲劳试验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9].张欣婷,刘喆,吴倩倩,李妍.基于激光雷达的火炮定向束平行性测量方法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18

[10].胡勇,王梁,李珏辉,张群莉,姚建华.定向洛伦兹力对激光熔覆熔池排气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8

标签:;  ;  ;  ;  

激光定向论文-孔德浩,路明,苏益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