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柴油论文-王一涵

轻柴油论文-王一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轻柴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镏程测定,蒸发性,使用性能,影响因素

轻柴油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涵[1](2019)在《论轻柴油馏程测定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轻柴油其实就是一种含有多种烃类和含有少量的烃类衍生物组成的一种比较复杂的混合物。通过镏程的相关测定,能够具体的分析出柴油馏中的所有组成成分,利用对装置的不同成分的操作,以及通过对油品的蒸发性鉴定能够判断出油品的具体使用范围以及使用的性能。因此对于轻柴油的馏程测定是否准确,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9年09期)

孙玉柱[2](2019)在《轻柴油中段发生器出口管道泄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210万吨/年原料加氢处理装置由中石化洛阳设计设计,中石化五公司现场施工安装。装置分馏塔侧线抽出轻柴油中段发生器(0203-E206)出口管道焊缝出现泄漏,经分析确认为管道内工艺工况变化,泄漏的除氧水汽化,高速的水蒸汽冲击管道应力相对相中区域的焊缝,造成焊缝开裂泄漏。(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许江,杨利斌,程中克,王小强,景媛媛[3](2019)在《轻柴油和加氢尾油共裂解降低柴汽比的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降低柴汽比是炼化企业满足市场需求、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轻柴油与加氢尾油共裂解可作为降低柴汽比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验室评价装置上进行轻柴油、加氢尾油的裂解性能试验,并在USC工业裂解炉上进行了不同裂解炉出口温度、混合比例的轻柴油和加氢尾油共裂解标定试验。结果表明:裂解叁烯和C_5&C~+_5收率总计达到76%以上,轻柴油裂解低碳烯烃收率远低于加氢尾油,但高附加值的裂解C_5&C~+_5收率高10%~15%;轻柴油和加氢尾油比为2∶5、在COT为835℃下共裂解,乙烯、丙烯和叁烯的收率分别达到31.48%、15.29%和53.05%;而轻柴油和加氢尾油掺混比例为1∶3、在841℃共裂解烯烃收率更高,即轻柴油与加氢尾油共裂解降低柴汽比技术经济合理。(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姚曦,姜思琪[4](2018)在《如何应对IMO限硫新规》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新规,2020年1月1日起,将船用燃料的硫含量上限从当前的3.5%大幅降至0.5%,除非船舶配备了洗涤器来净化硫的排放。IMO新规将为原油及成品油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其中对炼厂及航企的影响最大。IMO新规实施后,全球将大大(本文来源于《期货日报》期刊2018-12-06)

张庆,王学生,陈琴珠,刘子龙[5](2017)在《轻柴油汽提塔底T形翅片管重沸器工艺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T形翅片管用于重沸器中强化沸腾传热的机理及其性能特点,建立了T形翅片管重沸器设计计算模型。与HTRI计算光管重沸器相比,T形翅片管管外沸腾传热系数提高了约5倍,总传热系数提高了80.4%,重沸器面积裕量由原-26.58%增加为31.2%,工业应用证明T形翅片管重沸器很好地满足了装置提负后的生产要求,为T形翅片管重沸器工业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7年11期)

夏晓羽[6](2017)在《轻柴油检测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轻柴油作为石油化工生产中产量最大的产品,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极为广泛地应用,因而这就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借助于检测化验工作来保障好轻柴油的质量。对此,下文将基于轻柴油质量检验研究与工作实践重点围绕于轻柴油检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7年23期)

吴金花[7](2017)在《轻柴油质量检验中的相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柴油的应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加强检测保证轻柴油的质量。本文对轻柴油质量检验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对质量检验注意要点进行探究,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7年06期)

祁彩霞,王云霞,丁孝涛,苏慧娟[8](2016)在《Au/ZSM-5催化剂催化裂化轻柴油多产丙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叁十多年的研究与开发,金催化已应用到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精细化工合成和能源等领域,涉及的化学反应从简单的CO氧化和丙烯环氧化等扩展到加氢、羰化和缩合等各类有机合成反应,研究领域从多相催化到均相催化以及光催化等.然而金催化所探索的反应多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对于重油催化裂解这类高温和复杂混合反应物体系的研究几乎无人问津.催化裂化(FCC)过程由于具有能耗较低、原料低廉及装置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在增产丙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特殊孔结构的择形性、较强的酸性和低的氢转移活性以及良好的水热稳定性,ZSM-5分子筛是目前应用于FCC多产丙烯催化剂和助剂最为广泛的重要组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外开发的改性ZSM-5无论是对C_4烃类和石脑油等催化裂解或作为助剂用于FCC增产丙烯均有积极作用,但反应温度较高(大于510 oC);当降低反应温度后,其增产丙烯的能力将受到极大限制.本文利用纳米金低温催化活性高的特点,采用改进的沉积沉淀(DP)方法,通过调变制备参数和金载量,制备了系列金修饰的ZSM-5催化剂,考察了其对轻柴油催化裂解多产丙烯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透射电镜(TEM)和诱导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AES)等手段研究了纳米金的分散状况及其对ZSM-5物理化学结构的调变.结果发现,在460 oC的较低反应温度下,与微米ZSM-5母体相比,采用常规DP法制备的经过滤洗涤后未用Na BH4还原而是在300 oC下空气中焙烧,理论金载量分别为0.5,0.8和1.0 wt%的叁个纳米金催化剂的微反活性和丙烯选择性均增加.其中丙烯选择性分别提高了8.8%,2.9%和23.2%,微反活性指数分别提高了7.1%,4.3%和4.5%.这表明少量金的引入有利于在较低反应温度下催化裂化轻柴油增产丙烯,反映了其催化裂解烃类化合物的能力.TEM观察表明,Au/ZSM-5催化剂中金粒径分布非常不均匀(<10 nm–<200 nm).然而其中一些金粒子与载体呈扁平式接触,显示了两者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另外一些较小的金粒子可能嵌入到狭缝片状ZSM-5颗粒之间的孔隙中,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母体ZSM-5的孔结构分布及其催化裂化性能.XRD,N_2吸附-脱附和NH3-TPD结果表明,金引入制备参数及其载量的变化导致了母体ZSM-5载体的MFI结构、孔结构分布及强弱酸量的变化.上述丙烯选择性和微反活性因金的修饰而同时提高的叁个金催化剂,基本保持了完整的ZSM-5的MFI结构,并且其孔分布比ZSM-5窄.金的引入明显提高了ZSM-5母体的酸性尤其是低温弱酸的酸强度,然而,综合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其强弱酸量的比例相近.因此,金修饰导致微反活性和丙烯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取决于改性催化剂的MFI结构、孔分布以及强弱酸比例的协同作用,而金载量和金粒子尺寸的影响不明显.一般来讲,修饰的金属主要通过形成正碳离子而在B酸位上生成轻烯烃.高温水汽老化试验后,金修饰的ZSM-5比未修饰的ZSM-5保留了更多的酸位,说明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骨架铝的脱除.扁平状分布在母体上的金粒子与母体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部分电子从金属态金转移到(Si Al)O(OH)m上,增加了羟基中质子的流动性而提高了改性分子筛的酸性,有利于正碳离子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李国强,施金祥,杜宝良,燕来[9](2016)在《煤炭间接液化产品轻柴油高十六烷值的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煤炭间接液化产品轻柴油的十六烷值通常高于75,而目前的测试标准不能够准确的给出上述产品十六烷值的具体数值,本文针对该产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十六烷值测试方法。将高十六烷值轻柴油与低副标准燃料U-18按照不同体积比率配置一系列的混合油品,在标准操作条件下采用CFR F-5柴油十六烷值机分别进行测试,然后将混合试样与标准燃料进行比较,得出混合试样十六烷值的测定值,并计算出轻柴油的十六烷值。研究结果显示,所测轻柴油十六烷值的绝对误差是0.2,绝对偏差≦0.7,说明此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很高,完全适用于煤炭间接液化产品轻柴油高十六烷值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6年16期)

慕星华[10](2016)在《-35号轻柴油的调和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35号轻柴油调和的难点,中海石油炼化有限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在分析原有加氢装置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对比3种调和优化方案,通过优化原油加工品种、调整加氢装置工艺参数和改进调和流程,解决了-35号轻柴油调和周期长、十六烷值改进剂消耗大、方案变化大和流程不合理等瓶颈问题。(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期刊2016年01期)

轻柴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210万吨/年原料加氢处理装置由中石化洛阳设计设计,中石化五公司现场施工安装。装置分馏塔侧线抽出轻柴油中段发生器(0203-E206)出口管道焊缝出现泄漏,经分析确认为管道内工艺工况变化,泄漏的除氧水汽化,高速的水蒸汽冲击管道应力相对相中区域的焊缝,造成焊缝开裂泄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轻柴油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一涵.论轻柴油馏程测定的影响因素[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

[2].孙玉柱.轻柴油中段发生器出口管道泄漏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

[3].许江,杨利斌,程中克,王小强,景媛媛.轻柴油和加氢尾油共裂解降低柴汽比的技术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9

[4].姚曦,姜思琪.如何应对IMO限硫新规[N].期货日报.2018

[5].张庆,王学生,陈琴珠,刘子龙.轻柴油汽提塔底T形翅片管重沸器工艺设计与应用[J].现代化工.2017

[6].夏晓羽.轻柴油检测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化工管理.2017

[7].吴金花.轻柴油质量检验中的相关问题[J].低碳世界.2017

[8].祁彩霞,王云霞,丁孝涛,苏慧娟.Au/ZSM-5催化剂催化裂化轻柴油多产丙烯(英文)[J].催化学报.2016

[9].李国强,施金祥,杜宝良,燕来.煤炭间接液化产品轻柴油高十六烷值的测试方法[J].化工管理.2016

[10].慕星华.-35号轻柴油的调和与优化[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6

标签:;  ;  ;  ;  

轻柴油论文-王一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