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廓强度论文-孙强,孙月海

齿廓强度论文-孙强,孙月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齿廓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型齿廓,渐开线,少齿数齿轮,齿轮

齿廓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孙强,孙月海[1](2016)在《S型齿廓少齿数齿轮的几何建模与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渐开线少齿数齿轮副因齿面接触应力大导致承载能力低而难以广泛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凹凸弧齿廓啮合的基于正弦曲线齿条刀具加工的S型齿廓.给出了齿条刀具正弦函数的曲线方程,推导了S型齿廓数学模型,建立了S型齿廓少齿数齿轮的几何模型,分析了S型齿廓的诱导法曲率的计算方法,开展了齿轮副接触应力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并与渐开线少齿数齿轮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互共轭啮合的S型齿廓齿轮副具有相同的齿廓方程形式,能够用一把齿条刀具或滚刀加工,且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少齿数齿轮副的承载能力.(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6年07期)

谢琨[2](2012)在《大型渐开线斜齿内齿轮副强度分析与齿廓修形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能源战略提倡以新能源逐步取代化石燃料能源,是一种优先发展的战略。在各种新能源中,风能目前在很多发达国家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国际合作研究的不断进行,各种成熟的风能转换技术可以逐步满足各个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已成为引领当今社会绿色能源发展的潮流。齿轮箱在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对齿轮箱的设计的过程中,其最主要的传递动能的部件为齿轮,因此分析齿轮啮合过程的强度并对其进行优化是齿轮箱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结合风力发电机组安设位置,将客观因素考虑到齿轮箱设计中,对齿轮啮合过程中的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进行分析。文中结合沈阳鼓风机集团风电有限公司中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增速箱设计实例,吸收国外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增速箱结构设计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机齿轮箱,对齿轮箱进行整体和局部研究,改进设计方案,改善齿轮传动性能,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风力发电机组中减速箱内一级行星轮系的行星轮和内齿轮,运用叁维立体建模技术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应力计算,并结合修形原理选择合适的修形方法和修形参数进行修形。对按照修形方案修形后的齿轮进行应力分析,得出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修形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经典接触力学的方法,求解齿轮啮合过程中,齿轮的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分别与许用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进行对比,确定齿轮箱设计合理性。(2)运用Pro/E建立斜齿内啮合齿轮精确模型,利用无缝接口技术将其导入ANSYS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同样参数下的直齿内啮合齿轮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斜齿内啮合齿轮副改善接触应力的效果。(3)对一级行星轮系中的内齿轮进行齿廓修形,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其最大接触应力,确定了修形后齿轮传动性能和强度的改善情况。(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2-12-19)

邓纪辰[3](2008)在《基于接触强度的FA传动反弓齿廓优化与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具有传动比范围大、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和寿命长等显着特点,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摆线传动中的FA型行星传动减速器是当今世界最新发展的传动装置。与一般的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范围大、寿命长、刚度大、回转精度高、精度保持稳定、效率高、传动平稳等一系列的优点。该传动设计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一种创新的结构形式,因此该种FA型针摆传动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结构不足,提高了传递的功率和容量,提高了传递的精度。本文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摆线轮和针齿齿面受力分析理论方面,采用一种更加适用于工程实际的齿面有隙啮合受力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在整个传动过程中针齿和摆线轮齿面接触力的大小和变化范围。齿面修形理论与方法是国外保密的核心技术,本文在对修形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齿面接触状态最佳的原则,着重对以提高承载能力为目的的“反弓”齿廓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分析。由于FA型减速器针齿采用卧枕式结构,弯曲变形可不计。因此弯曲强度对其不起主要作用,而是接触强度对其起主要作用,而接触应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其接触强度,所以有必要以接触应力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理论获得了最佳的反弓齿廓所需要的“负移距+正等距”组合修形量。通过对几种不同修形方式的受力分析发现,最佳的反弓齿廓接触状态可以达到最佳的受力状态。为了验证摆线轮和针齿齿面受力分析理论,本文在研究有限元接触问题以及齿轮接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摆线轮与针齿接触的有限元模型,首次对针齿与摆线轮进行了动态的叁维接触分析,得出了摆线轮与针齿之间的接触状态,计算了摆线轮在整个传动过程中针齿和摆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大小和变化范围,并将接触应力通过计算公式换算成接触力的大小和变化范围。与本文提出的动态受力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结果趋势基本相同的结论,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动态受力分析理论及“反弓”齿廓修形受力状态最佳结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08-12-22)

肖望强,李威,韩建友,段东平[4](2008)在《非对称齿廓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理论分析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齿轮承载能力设计齿轮两侧压力角不等的非对称渐开线新齿形,推导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廓齿轮工作齿侧与非工作齿侧的渐开线齿廓方程和齿根过渡曲线方程,通过迭代计算和优化策略提出非对称齿廓齿轮疲劳强度解析法计算公式。编制生成非对称齿轮齿廓的参数化程序,在此基础上建立非对称齿廓齿轮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解析法对不同压力角组合的非对称齿廓齿轮弯曲应力和危险截面位置计算得出,随着工作齿侧压力角的增大齿根最大弯曲应力逐渐降低,单齿啮合区向齿顶偏移;通过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与解析法一致,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非对称齿廓齿轮齿根弯曲应力随工作齿侧压力角变化的计算公式。采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加工制造非对称与标准齿廓齿轮,在高频疲劳试验机上采用双齿脉动加载方法对其进行疲劳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非对称齿廓齿轮在相同寿命下比对称齿轮极限载荷提高了50%,非对称齿廓齿轮的应力值变化趋势与前两种方法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10期)

胡爱萍,朱伟,陈权[5](2008)在《利用齿廓综合曲率比作齿面接触强度的精确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渐开线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计算进行了研究,发现工程计算中,直接以节点应力作为接触强度的计算依据误差较大,埋下齿面早期点蚀的隐患大。给出了渐开线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廓综合曲率比,利用齿廓综合曲率比修正传统的以节点应力作为计算依据的接触强度计算公式,可实现既精确又简便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08年07期)

孙英时,关天民[6](2007)在《等效代换齿廓两齿差摆线齿轮的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应用解析法对修形后的等效代换摆线轮和针齿啮合时的初始间隙进行了准确计算,给出了一种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等效代换齿廓两齿差摆线轮与针齿有隙啮合时受力计算方法,接着利用力学计算的计算结果进行等效代换摆线轮强度计算。(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07年03期)

陆荣,刘杰,王世杰[7](2005)在《摆线针轮减速器齿廓强度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擦换向抽油机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高效节能产品,摆线针轮减速器作为重要的机械传动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的特点,其运行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抽油机的使用寿命.针对该种减速器,利用UG软件建立了摆线针轮的叁维几何模型,着重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其齿廓应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实件为例求取摆线针轮所受的最大转矩和压力,为减速器的进一步设计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赵韩,黄康[8](2001)在《微线段齿廓齿轮的弯曲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微线段齿轮的形成原理 ,建立了微线段齿轮有限元计算的力学模型 ,论证了计算中的奇点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一组算例并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 ,从而说明微线段齿轮的弯曲强度确实要优于渐开线齿轮(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01年03期)

张卧波[9](1999)在《叁维螺旋齿廓曲面接触强度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叁维螺旋齿廓曲面的形成得到接触强度计算模型。介绍改进的有限元齿廓曲面接触强度计算法,包括改进的计算方法、确定产生最大接触应力时啮合位置的方法等。提出计入齿面接触载荷非线性及啮合齿对数发生变化时的斜齿轮叁维接触强度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程序,给出应用实例。该方法使齿面接触强度计算更接近工况。此方法还可应用于圆柱螺旋齿轮、锥齿轮、蜗轮蜗杆等传动接触强度的计算。(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1999年06期)

段宣治[10](1985)在《谐波传动啮合齿廓及强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啮廓曲线谐波齿轮传动的理论齿廓是一种不能用初等数学描述的曲线,工艺上难以实现。为了便于制造和检测,必须采用一种工艺上易于实现的曲线作为工作齿廓以代替理论齿廓;两齿廓间的误差值控制在传动精度允许范围之内。目前,对于一般工艺水平,能满足此要求的齿廓有叁角形齿廓和渐开线齿廓。(本文来源于《机械》期刊1985年04期)

齿廓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可持续能源战略提倡以新能源逐步取代化石燃料能源,是一种优先发展的战略。在各种新能源中,风能目前在很多发达国家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国际合作研究的不断进行,各种成熟的风能转换技术可以逐步满足各个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已成为引领当今社会绿色能源发展的潮流。齿轮箱在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对齿轮箱的设计的过程中,其最主要的传递动能的部件为齿轮,因此分析齿轮啮合过程的强度并对其进行优化是齿轮箱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结合风力发电机组安设位置,将客观因素考虑到齿轮箱设计中,对齿轮啮合过程中的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进行分析。文中结合沈阳鼓风机集团风电有限公司中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增速箱设计实例,吸收国外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增速箱结构设计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机齿轮箱,对齿轮箱进行整体和局部研究,改进设计方案,改善齿轮传动性能,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风力发电机组中减速箱内一级行星轮系的行星轮和内齿轮,运用叁维立体建模技术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应力计算,并结合修形原理选择合适的修形方法和修形参数进行修形。对按照修形方案修形后的齿轮进行应力分析,得出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修形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经典接触力学的方法,求解齿轮啮合过程中,齿轮的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分别与许用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进行对比,确定齿轮箱设计合理性。(2)运用Pro/E建立斜齿内啮合齿轮精确模型,利用无缝接口技术将其导入ANSYS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同样参数下的直齿内啮合齿轮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斜齿内啮合齿轮副改善接触应力的效果。(3)对一级行星轮系中的内齿轮进行齿廓修形,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其最大接触应力,确定了修形后齿轮传动性能和强度的改善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齿廓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孙强,孙月海.S型齿廓少齿数齿轮的几何建模与强度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6

[2].谢琨.大型渐开线斜齿内齿轮副强度分析与齿廓修形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

[3].邓纪辰.基于接触强度的FA传动反弓齿廓优化与有限元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08

[4].肖望强,李威,韩建友,段东平.非对称齿廓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理论分析与试验[J].机械工程学报.2008

[5].胡爱萍,朱伟,陈权.利用齿廓综合曲率比作齿面接触强度的精确计算[J].煤矿机械.2008

[6].孙英时,关天民.等效代换齿廓两齿差摆线齿轮的强度分析[J].机械设计.2007

[7].陆荣,刘杰,王世杰.摆线针轮减速器齿廓强度理论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

[8].赵韩,黄康.微线段齿廓齿轮的弯曲强度分析[J].机械强度.2001

[9].张卧波.叁维螺旋齿廓曲面接触强度计算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1999

[10].段宣治.谐波传动啮合齿廓及强度计算[J].机械.1985

标签:;  ;  ;  ;  

齿廓强度论文-孙强,孙月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