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止咳胶囊论文-张钿钿,杨毅

千金止咳胶囊论文-张钿钿,杨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千金止咳胶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医药疗法,千金止咳胶囊

千金止咳胶囊论文文献综述

张钿钿,杨毅[1](2009)在《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6月-10月,笔者采用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同时设千金止咳丸为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标准》[1]拟定。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主证:咳嗽(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09年10期)

张钿钿[2](2009)在《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千金止咳胶囊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1.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为46.48±9.37岁;病程3~14年,平均5.95±2.91年,急性发作病程2~5天,平均3.18±0.81天。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为45.60±9.73岁;病程3~18年,平均6.38±3.55年,急性发作病程2~5天,平均3.45±0.96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药物用法治疗组千金止咳胶囊,主要成分为麻黄、甘草、杏仁、法半夏、黄芩、天南星、紫苏子、薄荷、桔梗、浙贝母、桑白皮、陈皮、紫菀,以千金止咳丸为对照组,具体给药方法为:治疗组千金止咳胶囊口服,1次4粒,1日2次,饭后温水送服,同时口服千金止咳丸模拟剂,1次3g,1日2次,饭后温水送服。对照组千金止咳丸口服,1次3g,1日2次,饭后温水送服,同时口服千金止咳胶囊模拟剂,1次4粒,1日2次,饭后温水送服。两组疗程均为10天。所有病例在试验期间不得合并使用其它抗感染和止咳平喘的中药或西药。3.疗效及安全性观测观察两组病例用药前后咳嗽、咯痰、喘息起效时间(指咳嗽、咯痰或喘息的程度降低一级的时间),咳嗽、咯痰、喘息缓解时间(指咳嗽、咯痰或喘息消失的时间),中医证候体征及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后进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ALT、BUN、SCR)、胸部X线检查及心电图检测等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综合评价。4.统计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证候疗效和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均有显着疗效,治疗组控显率(临床控制+显效)为80.00%,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为100%;对照组控显率为37.84%,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疗效相当,治疗组控显率优于对照组控显率。用药前后咳嗽、咯痰、喘息起效时间及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起效及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均无显着性差异,治疗组、对照组药物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结论:本实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实验方法,经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炎、抑菌功效,在总疗效率上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对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改善咳痰喘症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安全性检测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学院》期刊2009-05-12)

刘莎[3](2009)在《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量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不同剂量的千金止咳胶囊的祛痰止咳平喘的实验研究及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量效关系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动物实验部分: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灌胃给药,使用氨水引咳法,观察记录每只小鼠咳嗽潜伏期及3min内小鼠的咳嗽次数,进行统计分析。豚鼠一批,枸橼酸喷雾引咳法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灌胃给药,同法引咳并观察咳嗽潜伏期与5min内咳嗽次数,进行统计分析。豚鼠一批,磷酸组织胺引喘法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灌胃给药,同法引咳并观察记录豚鼠的引喘潜伏期与5min内咳嗽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灌胃给药,使用酚红法,记录OD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酚红含量,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研究部分:选取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风寒外感、痰热内蕴证)患者72例,采用随机双盲单模拟对照的试验方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口服千金止咳胶囊,每次服胶囊4粒,1日2次。低剂量组口服千金止咳胶囊,每次服胶囊2粒,1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病例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检查等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所有病例在试验期间不得合并使用其他任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治疗作用的止咳、平喘、化痰及抗病毒等药物。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动物实验部分:千金止咳胶囊可以显着抑制氨水所致小鼠的咳嗽反应,促进小鼠呼吸道腔内酚红的排出。可以明显抑制枸橼酸所致豚鼠的咳嗽反应,延长磷酸组织胺所致豚鼠哮喘的引喘潜伏期。上述主要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千金止咳胶囊具有明显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中低剂量组。临床观察部分:1.两组急性发作期疗效比较,高剂量组控显率为71.43%,低剂量组控显率为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高剂量组愈显率为80.00%,低剂量组愈显率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3.两组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千金止咳胶囊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风寒外感、痰热内蕴证)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结论:千金止咳胶囊有较广的抗病毒抗菌谱,并具明显的止咳、平喘、祛痰等作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风寒外感、痰热内蕴证)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无论是动物试验中还是临床试验中,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未见药物所致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5-01)

千金止咳胶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千金止咳胶囊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1.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为46.48±9.37岁;病程3~14年,平均5.95±2.91年,急性发作病程2~5天,平均3.18±0.81天。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为45.60±9.73岁;病程3~18年,平均6.38±3.55年,急性发作病程2~5天,平均3.45±0.96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药物用法治疗组千金止咳胶囊,主要成分为麻黄、甘草、杏仁、法半夏、黄芩、天南星、紫苏子、薄荷、桔梗、浙贝母、桑白皮、陈皮、紫菀,以千金止咳丸为对照组,具体给药方法为:治疗组千金止咳胶囊口服,1次4粒,1日2次,饭后温水送服,同时口服千金止咳丸模拟剂,1次3g,1日2次,饭后温水送服。对照组千金止咳丸口服,1次3g,1日2次,饭后温水送服,同时口服千金止咳胶囊模拟剂,1次4粒,1日2次,饭后温水送服。两组疗程均为10天。所有病例在试验期间不得合并使用其它抗感染和止咳平喘的中药或西药。3.疗效及安全性观测观察两组病例用药前后咳嗽、咯痰、喘息起效时间(指咳嗽、咯痰或喘息的程度降低一级的时间),咳嗽、咯痰、喘息缓解时间(指咳嗽、咯痰或喘息消失的时间),中医证候体征及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后进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ALT、BUN、SCR)、胸部X线检查及心电图检测等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综合评价。4.统计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证候疗效和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均有显着疗效,治疗组控显率(临床控制+显效)为80.00%,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为100%;对照组控显率为37.84%,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疗效相当,治疗组控显率优于对照组控显率。用药前后咳嗽、咯痰、喘息起效时间及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起效及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均无显着性差异,治疗组、对照组药物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结论:本实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实验方法,经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炎、抑菌功效,在总疗效率上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对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改善咳痰喘症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安全性检测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千金止咳胶囊论文参考文献

[1].张钿钿,杨毅.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

[2].张钿钿.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

[3].刘莎.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量效关系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标签:;  ;  ;  ;  

千金止咳胶囊论文-张钿钿,杨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