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入物论文-傅燕,揭国丽

内置入物论文-傅燕,揭国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置入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感染患者,保留内置入物手术,护理配合

内置入物论文文献综述

傅燕,揭国丽[1](2014)在《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进行保留内置入物手术予以护理配合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进行保留内置入物手术予以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2013年期间在我院进行的8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进行保留内置入物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在这些手术中对手术医生进行护理配合。然后,观察这些患者手术完成的情况。结果:这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其创面愈合且内置入物得以保留。结论:护理人员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进行保留内置入物手术中与手术医生进行密切配合,主动做好术中的各项护理工作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可以使患者的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内置入物得以保留。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4年15期)

焦庆丰[2](2011)在《高频电磁场治疗兔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制作兔内置入物术后感染模型,观察研究兔钢板内置入物术后感染的细菌培养及组织学变化,探讨高频电磁场联合药物治疗在内置入物术后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以日本大耳兔为研究对象,准备63只普通级健康成年日本大耳兔,将其中60只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5只,A、C为对照组,B、D为实验组。另取大耳兔3只,处死后完整取出双侧股骨,根据股骨的解剖形态,设计制作出钢板内置入物。3%戊巴比妥钠溶液1ml/kg兔耳缘静脉麻醉,在无菌状态下手术造成兔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内固定,在骨折处钢板周围即刻接种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6926)以造成感染。A、B组即接种的细菌量为1×104CFU,C、D组即刻接种的细菌量为1×106CFU。B、D组兔的实验肢体放置两对相互垂直的电极对,连续地产生相互垂直的高频电场。两对电极用无菌绷带固定于兔的肢体上,与金属电极相连的金属线外接高频治疗仪,高频电输出频率设定约为10MHz,,每8小时1次,每次3小时,共治疗一周。A和C两小组(对照组)不予高频电治疗。四组日本大耳兔均同时予以庆大霉素肌注,按体重1一1.7mg/kg使用,每8小时1次。结果治疗后一周。①一般情况:对照A组10只,对照C组13只,实验B组1只,实验D组3只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其中对照A组2只,对照C组5只伴有窦道形成,可见窦道有渗出物流出。②细菌学检测:对照A组80.0%(12/15)、对照C组93.33%(14/15)、实验B组13.33%(2/15)、实验D组26.67%(4/15)兔钢板内置入物感染,对照A、C组与实验B、D组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织学变化:HE染色示感染的内置入物周围充满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以炎性细胞为主;革兰染色示在内置入物感染的组织中分散存在大量的革兰染色阳性的葡萄球菌。结论手术致兔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固定后即刻接种1×10~6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6926),可建立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高频电磁场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治疗感染。(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1-03-01)

谢涛[3](2008)在《高频电预防兔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制作兔钢板内置入物术后感染模型,观察兔钢板内置入物术后感染的细菌量及感染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高频电在预防内置入物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以日本大耳兔为研究对象,准备51只普通级健康成年日本大耳兔,将其中48只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2只,A、C为对照组, B、D为实验组。另取大耳兔3只,处死后完整取出双侧股骨,根据股骨的解剖形态及长度设计制作出钢板内置入物。3%戊巴比妥钠溶液1ml/kg兔耳缘静脉麻醉,在无菌状态下手术造成兔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内固定及钢丝捆扎,在骨折处钢板周围即刻接种不同浓度的院内感染较常见的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以造成感染。A、B组即刻接种的细菌量为1×104CFU,C、D组即刻接种的细菌量为1×106CFU,同时以高频电治疗仪(小型高频电刀)作用于钢板内置入物,实验组术中接种细菌后立即予通高频电,术后每日通75瓦的高频电,共治疗一周,对照组不予高频电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检测X-线片、细菌培养、组织学变化以及C -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变化。结果术后叁周。①一般情况:对照A组8只,对照C组全部12只,实验B组1只,实验D组3只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其中对照A组1只,对照C组4只伴有窦道形成,可见窦道有渗出物流出。②细菌学检测:对照A组75%(9/12)、对照C组100%(12/12)、实验B组16.67%(2/12)、实验D组33.33%(4/12)兔钢板内置入物感染,对照A,C组与实验B,D组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③放射学检查:X-线片示内置入物感染的兔股骨骨折处无骨痂形成,骨折愈合不良;④组织学变化:HE染色示感染的内置入物周围充满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以炎性细胞为主;革兰染色示在内置入物感染的组织中分散存在大量的革兰染色阳性的葡萄球菌。⑤CRP、ESR测定:CRP检测结果表明,四组的兔血清CRP从术后第1天显着升高(P<0.05),对照A,C组CRP水平直至术后3周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B,D组从术后第2周CRP就明显下降,到第3周时接近术前正常水平。ESR检测结果表明,四组的兔ESR从术后第1天就开始升高( P<0. 05),第1周达到高峰。对照A,C组ESR第1周后缓慢下降,直至术后3周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B,D组第2周后ESR显着低于对照A,C组同期的水平(P <0. 05),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手术致兔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固定后即刻接种1×106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可建立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高频电治疗仪(小型高频电刀)能有效预防感染。(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08-05-01)

谢涛,尚希福,胡飞,李府[4](2008)在《高频电预防兔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术后感染是骨科内置入物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一期行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非常高。感染以院内细菌为主,由于感染性生物膜的形成及细菌的耐药性,使治疗相当困难,针对不同的患者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多数感染病例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内置入物,个(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08年04期)

谢涛,尚希福[5](2007)在《骨科领域内置入物感染》一文中研究指出骨科内置入物手术后并发感染是十分严重的并发症,感染以院内细菌为主,由于感染性生物膜的形成及细菌的耐药性,处理起来相当棘手。针对不同的患者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多数感染病例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内置入物,个别病例甚至需要截肢。内置入物术后感染发生的诊断及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给临床及时防治带来极大不便。了解内置入物术后感染的类型、细菌谱、诊断、特殊病理变化及恰当的治疗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07年21期)

俞守祥,孙明德[6](1990)在《眶内置入物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报道42例眼球缺失患者,采用高分子材料作眶内置入物,然后装配义眼。在随访观察中,有4例在术后3~6个月,出现置入物部分外露,2例眶内移位,7例在术后6个月,置入物脱出。作者讨论了置入物材料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本文来源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1990年02期)

内置入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设计制作兔内置入物术后感染模型,观察研究兔钢板内置入物术后感染的细菌培养及组织学变化,探讨高频电磁场联合药物治疗在内置入物术后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以日本大耳兔为研究对象,准备63只普通级健康成年日本大耳兔,将其中60只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5只,A、C为对照组,B、D为实验组。另取大耳兔3只,处死后完整取出双侧股骨,根据股骨的解剖形态,设计制作出钢板内置入物。3%戊巴比妥钠溶液1ml/kg兔耳缘静脉麻醉,在无菌状态下手术造成兔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内固定,在骨折处钢板周围即刻接种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6926)以造成感染。A、B组即接种的细菌量为1×104CFU,C、D组即刻接种的细菌量为1×106CFU。B、D组兔的实验肢体放置两对相互垂直的电极对,连续地产生相互垂直的高频电场。两对电极用无菌绷带固定于兔的肢体上,与金属电极相连的金属线外接高频治疗仪,高频电输出频率设定约为10MHz,,每8小时1次,每次3小时,共治疗一周。A和C两小组(对照组)不予高频电治疗。四组日本大耳兔均同时予以庆大霉素肌注,按体重1一1.7mg/kg使用,每8小时1次。结果治疗后一周。①一般情况:对照A组10只,对照C组13只,实验B组1只,实验D组3只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其中对照A组2只,对照C组5只伴有窦道形成,可见窦道有渗出物流出。②细菌学检测:对照A组80.0%(12/15)、对照C组93.33%(14/15)、实验B组13.33%(2/15)、实验D组26.67%(4/15)兔钢板内置入物感染,对照A、C组与实验B、D组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织学变化:HE染色示感染的内置入物周围充满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以炎性细胞为主;革兰染色示在内置入物感染的组织中分散存在大量的革兰染色阳性的葡萄球菌。结论手术致兔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固定后即刻接种1×10~6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6926),可建立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高频电磁场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治疗感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置入物论文参考文献

[1].傅燕,揭国丽.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进行保留内置入物手术予以护理配合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

[2].焦庆丰.高频电磁场治疗兔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

[3].谢涛.高频电预防兔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

[4].谢涛,尚希福,胡飞,李府.高频电预防兔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研究[J].医学综述.2008

[5].谢涛,尚希福.骨科领域内置入物感染[J].医学综述.2007

[6].俞守祥,孙明德.眶内置入物的临床应用[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0

标签:;  ;  ;  ;  

内置入物论文-傅燕,揭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