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俗文化论文-倪卓

朝鲜族民俗文化论文-倪卓

导读:本文包含了朝鲜族民俗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朝鲜族民俗文化,游客,东道主,旅游人类学

朝鲜族民俗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倪卓[1](2019)在《人类学视域下的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考察——基于游客与东道主互动关系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梳理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场域的形成,将互为他者的游客与东道主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建基于朝鲜族民俗村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展田野工作。通过访谈发现,作为凝视主体的游客,在观察和参与中产生了愉悦体验,但基于文化差异导致了与愉悦相反的记忆;凝视对象背后的东道主,在民俗文化旅游中占有主导性位置,但却面临着利益获取与文化传承的取舍,且其内部因资源分配等引发的问题依旧存在。正由于互为他者的双方对同一旅游事项的差异看待,建立起强化二者互动关系的契合点,进一步缩小彼此理解的差距,仍将被视为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未来发展所需关注的一个方面。(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晓宇[2](2019)在《朝鲜族民俗文化在朝鲜语教学中的缺失与对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知识相辅相成,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改革教学方法等,将朝鲜族民俗文化知识融入朝鲜语教学当中,是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符合社会对朝鲜语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毕业生增加就业筹码。(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6期)

[3](2019)在《民俗文艺舞翩跹 歌颂祖国歌唱党——吉林市第十八届朝鲜族民俗文化节侧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吉林市人民政府主办,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吉林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承办的吉林市第十八届朝鲜族民俗文化节,日前在吉林市北山风景区人民广场举行。本届文化节以歌颂党、歌颂祖国、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展示全市少数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动吉林市民族团结进步,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吉林市朝鲜族民俗文化节是集展演、(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9年08期)

魏宁[4](2019)在《感受文化魅力 增进彼此友谊》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与韩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互相往来历史十分悠久。累计举办9届的中国·抚顺中韩文化周是我市一项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好评。9年来,我市与韩国的首尔、春川、马山、东海、全州等多个城市进行了密切的文化交流,结出了深厚的友谊硕果,(本文来源于《抚顺日报》期刊2019-07-09)

魏青青[5](2019)在《基于IMC理论的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传播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心理变化以及体验经济的繁荣,文化产业逐渐兴起,民俗文化产品的整体开发和营销日益走上经济前台,如何充分的利用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开发民俗文化产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目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在充分借鉴民俗文化产品开发和营销及品牌传播理论的基础之上,从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视角来探讨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的传播策略,为区域内的全方位开发、保护和传承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下旬刊)》期刊2019年07期)

蒋忠良[6](2018)在《东北朝鲜族传统民居设计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居是老百姓居住的房子,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漫长岁月逐步演变至今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从全方位各个角度地反映出政治,文化,思想,生活情感等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民居是把社会方面,自然条件,生存环境,审美等结合到一起的。朝鲜族迁徙到此带来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内容。朝鲜族传统民居文化是朝鲜族人民在时间劳动中形成的硕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经历了漫长迁徙历史过程,在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积累而形成的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积淀,能够代表民族文化,还能作为标志性的印记,从中还能够反映出朝鲜族人民生活方式的特点和民俗文化的特征。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民居是最开始从朝鲜半岛迁徙到我国境内后,为了生存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当地其他民族文化相结合而后形成的民居型式,具有自己的民居形态。到现在,迁居的朝鲜族人民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了近叁百年,朝鲜族文化也已经融入了我国的大家庭中,已经成为了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朝鲜族的民居文化也成了我国民居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传统的民居样式中的一些元素已经不能适合人们的需求。通过对东北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民居的走访与调研,深度剖析受朝鲜族传统民居的构成要素,结合当下人们的需求,对朝鲜族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屋顶、立面形式、材料、建筑物的平面布局以及色彩搭配等重要组成部分在保留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同时进行设计创新改良,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生活的各项需求。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旅游的追捧,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传统民居的住宅形式有着更高的需求,住宅的平面布置和院落布局的合理化显得十分重要,外墙的保温材料有着可替代性。在设计创新新式民居后,可以供给朝鲜族人们居住生活,还可以部分对游客开放。再附带一些朝鲜族的民俗文化内容规划旅游项目,民俗村旅游方式。能够使其他民族的人群亲身的体会到朝鲜族文化,还可以给朝鲜族居民带来经济效益,提高生活水平。本文总共分四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阐明了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方法,再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东北朝鲜族迁徙历史及分布情况与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发展状况;第叁部分介绍了东北朝鲜族传统民居样式及特点,具体分析民居中的各个组成要素,主要从民居的平面形式、外形样式以及日常生活空间布局方面入手;第四部分对长春朝鲜族民俗文化特色小镇新式民居设计方案进行介绍,主要对新式的朝鲜族民居的平面、立面和构造方面进行改良设计创新研究。在根据当下朝鲜族人民对生活的需要作出设计方案,最后对本篇论文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期刊2018-12-24)

洪静娴,金成[7](2018)在《地域文化特征在延边朝鲜族民俗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产品包装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是民俗食品包装却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如何结合地域特征寻求适宜的民俗食品包装设计定位,是如今面临的问题。本文拟从民俗食品包装设计的特殊性着手,以地域文化背景为依托,从而探究地域文化特征在延边朝鲜族民俗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8年12期)

李成龙[8](2018)在《中国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身体运动体现着朝鲜族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和民族意识等,是最贴近于生活实践的身体文化。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凝聚了朝鲜族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民俗体育文化功能,对朝鲜族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与朝鲜族社会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因而它充满了热情、粗犷、淳朴的精神情感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在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而成的。但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由于城镇化、人口流动、西方文化的融入和民族认同意识弱化等因素,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出现了传承人断层、需求边缘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当等问题,使其现代发展陷入困境。为此,论文通过对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脉络、现状、困境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传承和保护的思路,以期在理论及实践上有所突破。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对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的解释,并对现阶段国内外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现状进行概括。第二章:论述了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以起源—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为发展脉络进行分析。朝鲜族社会以农耕文化为核心,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必然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因而农耕文化是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形成的基础。学校体育在民俗体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多积极作用,推动了民俗体育文化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家庭形式的改变和休闲时代的到来也对民俗体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第叁章:从体能类、智能类、儿童游戏类对朝鲜族民俗体育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从坚韧不拔、团结协作、包容共进等方面对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基本特质进行叙述。第四章: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和流传到至今,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当前中国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亦是困境重重,主要包括人口流动对中国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根基的冲击、全球化影响下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的边缘化困境以及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等。第五章:本研究所关注和要解决的就是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在新时代如何能更好传承和发展,为此在本章以建立自我再生机制来唤醒对朝鲜族民俗体育的文化自觉,以及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传承民俗体育文化;利用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中的呼吁政府力量挽救边缘民俗体育文化,把握好优惠政策机遇寻求多元化发展;秉承全民参与和学校结合的科学化,利用体育旅游产业推进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适时建立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保护区,通过梳理对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5-20)

杜娟[9](2018)在《打造全国最富盛名朝鲜族民俗旅游文化村》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16日,珲春市政府市长张吉锋就旅游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在敬信镇防川村,张吉锋实地调研了“东方第一村”古村落改造项目。走进该项目建设现场,各种机械发出隆隆轰鸣,正在紧张工作中。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43亿元,总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其(本文来源于《图们江报》期刊2018-05-17)

王阳[10](2018)在《浅析黑龙江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类型及影响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也是一个土地肥沃、自然地貌复杂多样的国家。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省份,黑龙江省内的人口分布较为稠密,其中有很多少数民族聚居,朝鲜族就是其中的少数民族。本文就主要研究黑龙江地区的朝鲜族民俗文化为主要方向,根据朝鲜族的民族文化类型展开分析,提出一些作者自己的看法,分析其民俗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期刊2018年03期)

朝鲜族民俗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知识相辅相成,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改革教学方法等,将朝鲜族民俗文化知识融入朝鲜语教学当中,是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符合社会对朝鲜语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毕业生增加就业筹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朝鲜族民俗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倪卓.人类学视域下的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考察——基于游客与东道主互动关系的讨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张晓宇.朝鲜族民俗文化在朝鲜语教学中的缺失与对策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3]..民俗文艺舞翩跹歌颂祖国歌唱党——吉林市第十八届朝鲜族民俗文化节侧记[J].参花(上).2019

[4].魏宁.感受文化魅力增进彼此友谊[N].抚顺日报.2019

[5].魏青青.基于IMC理论的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传播策略探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

[6].蒋忠良.东北朝鲜族传统民居设计创新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8

[7].洪静娴,金成.地域文化特征在延边朝鲜族民俗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文存阅刊.2018

[8].李成龙.中国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18

[9].杜娟.打造全国最富盛名朝鲜族民俗旅游文化村[N].图们江报.2018

[10].王阳.浅析黑龙江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类型及影响力[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

标签:;  ;  ;  ;  

朝鲜族民俗文化论文-倪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