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论文-王凤春,蒋侠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王凤春,蒋侠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民俗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重视角,广东,传统龙舟,民俗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凤春,蒋侠[1](2019)在《多重视角下广东传统龙舟民俗文化的构建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龙舟民俗起源于中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运动魅力,其中所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因为受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广东传统龙舟竞渡民俗文化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竞渡文化渗透着豁达开放、兼容并蓄的胸襟和血脉不断、亲族相连的情怀。在年复一年的盛大民俗节日里,龙舟竞渡维系着乡民之间的人际互动,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促成了地域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是广东各地域形成团结精神和集体力量的最良根基,也是广东城乡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文化软实力要素之一,同时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本文来源于《地域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孙敏[2](2019)在《桂林市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廉政文化资源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认知、信仰、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评价,是具体廉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桂林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四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廉政文化资源。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有助于培育良好社会风气;民间信仰中对鬼神的敬畏有利于约束腐败行为;家族文化中的家风家训能够涵养廉洁自律;接地气的民间文艺能够激浊扬清散播正能量。充分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廉政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的独特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对于推动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向炎涛[3](2019)在《发扬传统民俗文化 翠微股份助力蔚县旅游脱贫》一文中研究指出打树花、舞狮子、剪窗花、喝腊八粥……今年1月13日,一场“红红火火中国年”活动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拉开了序幕。作为精准扶贫项目,翠微股份子公司翠微文化联合翠微旅游发挥公司旅游资源,与当地一同启动了第二届张家口年俗国际旅游节暨第九届蔚县民俗文化旅游节。(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9-11-01)

雷军蓉,王世友,张嘉信[4](2019)在《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发展的历史定位,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继承、融和、创新,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肇始于农民生产活动和风俗祭祀的民俗体育植根于乡土社会,是一种典型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其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蕴含着一系列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然而,其在异域文化入侵、社会改革发展和竞技体育的挤压下,面临传承断代,濒临消逝的境地。此外,在建设文化强国和当代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厚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自信与话语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新时代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共识。因此,立足乡村振兴的基点,如何留住人民心中的"乡愁",重塑传统文化的"形",铸造传统体育文化的"魂",成为新时代传统文化发展亟待的新命题。为深层次的"解析—重构"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的"形"与"魂",并结合新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实现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换。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以"民俗体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等作为主题词和关键词,通过CNK中国学术期刊总库、国家数字图书馆和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实体平台,共检索2008-2018年相关文献233篇,其中硕博士论文76篇,相关着作31本,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2.2逻辑分析法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对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系列名词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词语定义、特点、功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结合民俗体育自身的特点对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要素、功能和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2.3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课题成员在参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大型民俗体育赛事现场、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和民俗体育生存的场域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查阅民族志、观察赛事、入户访谈等方法,获取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此外,结合调研整理的情况向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和探讨,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研究结果: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和文化的对位关系,立足新时代的民俗体育,传统的"已形成之物",应结合"新的历史方位"实现科学转换,并在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的目标指引下,以时代发展和国家发展的政治需求为定位,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为定向。3.1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线性关系,线性关系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浅层次的关系,显而易见且简单直接的。将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看成两个变量,通过研究其概念及其功能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从而推论出二者存在线性关系。民俗体育传统文化是由一定的民众创造和世代沿袭的体育活动中的文化形态,可以是物质形态也可以是意识形态。简单来说,民俗体育传统文化是民俗体育中的文化意识,等同于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而民俗体育文化传统是民俗体育中的精神内核,等同于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体育的功能主要是强身健体,促进身心与社会的适应,结合上文中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关功能的解析,民俗体育的传统文化功能归纳于凝聚、规范、调节叁种功能。本质上都是通过民俗体育活动来对人的心灵的影响,其差异性体现于动因的深浅,民俗体育传统文化的功能是表面较浅的动因,作用于人的行为形式和习惯方式,而其文化传统是较深的动因,作用于人的灵魂深处和精神导向。因此,民俗体育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在功能上具有"灵与魂"的线性关系。3.2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表象关系表象关系是研究事物在大脑映射出留影的关系。表象关系是分析变量间深层次的关系,触手难及而又复杂的,通过对民俗体育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要素及其本质的分析,来推论出二者的表象关系。民俗体育传统文化的要素主要是民族心理、社会意识,民俗体育文化传统的要素主要是蜕变意识、价值意识、实践认知。二者相似之处在于都是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使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思想习服,通过民俗体育这项载体在个体的认知及行为上产生教化效应。二者异处在于,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是依托于活动去传播某种思想或是行为,在感官世界中便是一种被动"文化用具"。而民俗体育文化传统是民俗体育活动中的精神本体,自发的某种思想或者行为去开展民俗活动,是推动民俗体育这个载体的动力源泉。因此民俗体育传统文化于文化传统具有"用与体"的表象关系。民俗体育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具有"法与道"表象关系。"道法"一词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里,其中"法"为动词是遵循的意思,"道"为名词是物质的本则。用"法与道"的表象关系形容民俗体育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基于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俗体育的文化传统是具有生命力的,是民俗体育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本源规则,导向其发展。因此民俗体育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具有"法与道"表象关系。研究结论:植根于乡土文明的民俗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社会价值。文章通过对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二者关系进行解析,厘清二者"形"与"魂"和"法"与"道"关系,提出其在民族团结维系,民族认同的增强,文化自信与软实力的提升,民众教化与心理调节,乡村建设与社会风气形成等方面的特殊价值。为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民俗体育的发展,要坚守民俗体育中文化传统的内核,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积极提炼民俗体育中的文化符号、科学塑造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的"形"、铸造民俗体育中文化传统"魂"的形象;充分发挥民俗体育中文化的教化、娱乐、健体、经济等社会功效,积极促进民俗体育中文化的多元交融、创新,为民族文化话语权和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李丽华[5](2019)在《挖潜民俗文化 培育传统美德》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优良的传统美德,五千年的厚重积淀为炎黄子孙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出一代代高素质的人才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当前社会处于一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涌现出来的许多新兴文化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一些传统经典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家长比较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情况,有时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往往忽略对幼儿进行美德教育。所以,对幼儿进行中华传(本文来源于《教育家》期刊2019年39期)

李文娟,许宁[6](2019)在《抚顺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悄然来临,并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便捷。抚顺作为满族文化和清朝的发源地,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抚顺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如何抓住机遇,高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表现出来,并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0期)

蒋平[7](2019)在《乡村治理视角下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以南方少数民族歌圩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乡村治理具有互动关系:一方面,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对加强乡村治理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新时期在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融合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有效因子,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品质;进一步营造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交往空间,创建安定和谐的乡村社区;进一步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生态美,维护好绿水青山人居环境;进一步开发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8](2019)在《探寻民族根脉 讲好中国故事 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展 辽宁省图书馆》一文中研究指出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展,配合系列民俗展演展示活动及公益讲座,为公众讲述了丰富多元、别具特色的"中国故事"。(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上半月)》期刊2019年10期)

梁文英[9](2019)在《浅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民俗节日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的国民教育资源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古老民族,传统的民俗节日包含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然而,随着人类历史的变迁、现代文明和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传统的中国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模糊化、边缘化的态势。因此,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让儿童初步认识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并且亲身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对中国传统民俗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传统的民俗节日文化如何融入到幼儿园的教学与活动中去,进行一系列探索和研究。(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38期)

吴晓敏,胡小芳[10](2019)在《我市中秋假期旅游市场供需旺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吴晓敏 通讯员胡小芳报道:据文旅部门统计,中秋假期,我市共接待游客31.98万人,同比增长20.36%,实现旅游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28.28%。中秋假期旅游特点是传统文化活动精彩,特色民俗活动扮靓重点景区,旅游市场供给充足、需求旺盛、(本文来源于《新余日报》期刊2019-09-16)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认知、信仰、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评价,是具体廉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桂林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四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廉政文化资源。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有助于培育良好社会风气;民间信仰中对鬼神的敬畏有利于约束腐败行为;家族文化中的家风家训能够涵养廉洁自律;接地气的民间文艺能够激浊扬清散播正能量。充分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廉政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的独特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对于推动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凤春,蒋侠.多重视角下广东传统龙舟民俗文化的构建与分析[J].地域文化研究.2019

[2].孙敏.桂林市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廉政文化资源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

[3].向炎涛.发扬传统民俗文化翠微股份助力蔚县旅游脱贫[N].证券日报.2019

[4].雷军蓉,王世友,张嘉信.民俗体育中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李丽华.挖潜民俗文化培育传统美德[J].教育家.2019

[6].李文娟,许宁.抚顺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与发展[J].传播力研究.2019

[7].蒋平.乡村治理视角下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以南方少数民族歌圩文化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

[8]..探寻民族根脉讲好中国故事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展辽宁省图书馆[J].鸭绿江(上半月).2019

[9].梁文英.浅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

[10].吴晓敏,胡小芳.我市中秋假期旅游市场供需旺盛[N].新余日报.2019

标签:;  ;  ;  ;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王凤春,蒋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