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船主论文-刘锦

沙船主论文-刘锦

导读:本文包含了沙船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船主,上海绅商,朱氏

沙船主论文文献综述

刘锦[1](2012)在《上海本邑绅商沙船主朱氏家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氏为沪上着名沙船家族,因子嗣兴旺,有"东门第一家"之称。开埠前一百多年人口过快地增长使得家族财富迅速消耗,朱氏各辈在捐输、慈善经营等方面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朱氏家族个案研究表明,在构成上海本邑绅商面对开埠后得天独厚的历史机遇却难以向近代工商业者转型的诸多因素中,人口问题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王莹莹[2](2009)在《从沙船起家到科举入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上海沙船航运业的兴起和发展,上海本邑崛起了一批沙船业主,葛氏家族在沙船航运业方面起步较早。该家族沙船航运业兴盛于乾隆、嘉庆年间,然而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其航运业逐渐衰落并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本文根据家谱、地方志、文集和日记等资料,讨论了葛氏家族六代人的变化,家族代表人物从经营沙船业起家到后代为科举而努力并走上官绅之路的衍变史。即讨论葛元祥(1729-1811年)、元瑞(1739-1803年)兄弟俩沙船起家,经历了第一代至第叁代的发展,后世子弟将读书应试作为家族出路的主要途径。至第四代葛学礼于咸丰二年(1852年)中举,作为葛氏家族第一位在科举上有所作为的子弟,主要叙述学礼的平生志行和他对子弟的教育。第五代“葛氏叁昆”——葛士达、葛士清、葛士浚各具特点的人生经历。士达在早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失意后弃儒从戎,于同治元年(1862年)入潘鼎新幕,之后随军北上剿捻,转战直、东、皖、豫几省,后以军功入仕,远宦山西,历任什贴镇转运使、榆社县知县,担任张之洞幕僚,任平定直隶州知州等职。士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而后四次参加会试未中,遇大挑列二等,以教谕回本省补缺,长期乡居的士清对地方防务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民团论”、“保甲论”等观点。士浚肄业上海龙门书院,并长期参与各大书院的考课,关心时务,辑成《皇朝经世文续编》和《洋务时事汇编》,并结识宋恕、冈千仞等。第六代子弟的人生追求主要是以投身教育和步入仕途为两大方向。作为上海本邑早期船商家族的葛氏,经营沙船业虽然为他们积累了财富,然而内心的追求并不在于将家业继承并发扬光大,他们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传统,希望有朝一日能在科举上有所作为,为家族赢得更高且更持久的声望和地位,也就是在传统的范围内寻求自身乃至家族的发展,而且父辈们将希望寄托于子辈身上,为他们延请名师,希望子辈们能走上一条比较顺利的科举之路。至道光年间,葛氏家业渐渐衰落,这样的期望便自然而然占据了全部。本文着重讨论葛氏第一代和第四、五、六代子弟的人生发展,探求在家族生存发展之路中所包含的个人、家族以及政治、社会因素在其中产生的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沙船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上海沙船航运业的兴起和发展,上海本邑崛起了一批沙船业主,葛氏家族在沙船航运业方面起步较早。该家族沙船航运业兴盛于乾隆、嘉庆年间,然而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其航运业逐渐衰落并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本文根据家谱、地方志、文集和日记等资料,讨论了葛氏家族六代人的变化,家族代表人物从经营沙船业起家到后代为科举而努力并走上官绅之路的衍变史。即讨论葛元祥(1729-1811年)、元瑞(1739-1803年)兄弟俩沙船起家,经历了第一代至第叁代的发展,后世子弟将读书应试作为家族出路的主要途径。至第四代葛学礼于咸丰二年(1852年)中举,作为葛氏家族第一位在科举上有所作为的子弟,主要叙述学礼的平生志行和他对子弟的教育。第五代“葛氏叁昆”——葛士达、葛士清、葛士浚各具特点的人生经历。士达在早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失意后弃儒从戎,于同治元年(1862年)入潘鼎新幕,之后随军北上剿捻,转战直、东、皖、豫几省,后以军功入仕,远宦山西,历任什贴镇转运使、榆社县知县,担任张之洞幕僚,任平定直隶州知州等职。士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而后四次参加会试未中,遇大挑列二等,以教谕回本省补缺,长期乡居的士清对地方防务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民团论”、“保甲论”等观点。士浚肄业上海龙门书院,并长期参与各大书院的考课,关心时务,辑成《皇朝经世文续编》和《洋务时事汇编》,并结识宋恕、冈千仞等。第六代子弟的人生追求主要是以投身教育和步入仕途为两大方向。作为上海本邑早期船商家族的葛氏,经营沙船业虽然为他们积累了财富,然而内心的追求并不在于将家业继承并发扬光大,他们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传统,希望有朝一日能在科举上有所作为,为家族赢得更高且更持久的声望和地位,也就是在传统的范围内寻求自身乃至家族的发展,而且父辈们将希望寄托于子辈身上,为他们延请名师,希望子辈们能走上一条比较顺利的科举之路。至道光年间,葛氏家业渐渐衰落,这样的期望便自然而然占据了全部。本文着重讨论葛氏第一代和第四、五、六代子弟的人生发展,探求在家族生存发展之路中所包含的个人、家族以及政治、社会因素在其中产生的重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沙船主论文参考文献

[1].刘锦.上海本邑绅商沙船主朱氏家族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

[2].王莹莹.从沙船起家到科举入仕[D].华东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沙船主论文-刘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