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地论文-李绒,角媛梅,刘歆

夜宿地论文-李绒,角媛梅,刘歆

导读:本文包含了夜宿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颈鹤,生境适宜性,MaxEnt模型,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夜宿地论文文献综述

李绒,角媛梅,刘歆[1](2018)在《基于MaxEnt模型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适宜性分析——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确定物种生境的潜在分布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的重要迁移地和越冬地,但是目前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分布较为破碎。本研究通过Arc GIS和MaxEnt模型,使用黑颈鹤夜宿分布点和环境特征变量预测了大山包保护区黑颈鹤夜宿地生境的分布,并进行了生境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AUC=0.975表明模型的评价效果达到优秀水平,其中通过对黑颈鹤夜宿地生境的环境因子敏感性分析可知,主要环境因子是距水源地的距离(54.8%)、坡向(26.1%)和海拔(17.2%);保护区中部和南部的水库及周边地区是黑颈鹤的主要夜宿地分布区;保护区黑颈鹤夜宿地最适宜生境和较适宜生境面积为23.7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35%,不适宜生境面积为68.28 km2。通过黑颈鹤夜宿地生境适宜性评价,为黑颈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需要对缓冲区和实验区的边界合理性给与更多的关注。(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钊,杨爱芳,谢宗平,谢以昌,谢全刚[2](2018)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夜宿地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模式及其成因,笔者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夜宿地生境,测定了19个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比较结果表明,夜宿地利用样方的坡度、乔木盖度、乔木胸径、落果密度、藤本密度与对照样方存在显着差异;夜宿地的海拔高度显着高于觅食地。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夜宿地和对照样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化。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选择坡度大、落果多、乔木的盖度和胸径大的地区作为夜宿地。隐蔽条件和食物等关键性生态因子的配置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行为,而人为干扰压缩了其可利用的适宜生境,降低了生境的利用程度。(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金朝光,杨士剑,李发良[3](2013)在《龙马山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夜宿地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1月17日至2月8日,在龙马山对黑白仰鼻猴夜宿地的选择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共调查20个夜宿地样方和20个非夜宿地对照样方,并对夜宿地13个生态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用非参数估计中的秩和检验对夜宿地与非夜宿地的13个生态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龙马山黑白仰鼻猴的夜宿地选择主要受乔木高度和松萝分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乔木冠幅、乔木胸径、海拔和人为干扰等其他生态因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和鑫明,黎大勇,周岐海,沈永生,赵卫东[4](2012)在《响古箐滇金丝猴对落叶阔叶林夜宿地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11月1日至28日,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东南端的响古箐,首次研究一群数量约480只的滇金丝猴对落叶阔叶林夜宿地的选择问题,共记录到该猴群4个位于落叶阔叶林中的夜宿地(一共利用了9次)。在这些夜宿地中,我们设置了16个20 m×20 m的植物样方。对这些样方13个生态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前6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6.7%。分析结果表明,在深秋,滇金丝猴选择于落叶阔叶林中夜宿主要受食物资源状况的影响,同时其他一些生态因子也影响了其夜宿地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向左甫,肖文,霍晟[5](2011)在《西藏红拉雪山滇金丝猴的夜宿地与夜宿树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树栖灵长类动物要在夜宿地度过半生以上的时光,因此选择合适的夜宿地及夜宿树对其存活尤为关键。影响夜宿地以及夜宿树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逃避天敌捕食,但对于栖息在温带森林的灵长类而言,还必须面对低温以及食物缺乏等因素的影响。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采用跟踪猴群,记录夜宿地并依据地面粪便颗粒数确定夜宿树,在西藏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对小昌都滇金丝猴的夜宿地及夜宿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要研究时间段196d夜宿地记录中猴群使用了101个夜宿地,使用2次以上的夜宿地有67个,夜宿162d。夜宿地全部位于针叶林中,冬季夜宿地主要分布在向阳、背风和低海拔处。比较重复利用夜宿次数多与夜宿次数少的树发现:夜宿多的树高大,底枝长,而与底枝高没有差异。比较夜宿和不过夜的树发现:夜宿树高大、底枝长。这些特点表明小昌都猴群夜宿地及夜宿树的选择可能受到逃避天敌和体温调节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谢浩,罗瑜,刘斌,杨杰,张贵权[6](2011)在《野化培训大熊猫夜宿地结构特征的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3~9月,我们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核桃坪基地野化培训大熊猫个体"祥祥"的夜宿地组成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471组夜宿地数据所涉及的7种结构因子(廊道、竹林、余竹堆、岩石、乔木、倒木、灌草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熊猫"祥祥"的夜宿地结构中,"廊道"、"竹林"和"乔木"是最主要的3个因子。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表明,在对地势的选择中,"祥祥"偏爱坡度5°~30°的缓坡竹林(P<0.01);环境温度增加是造成"祥祥"选择在树上休息的主要原因(P<0.05);在拐棍竹发笋期,随着活动的增加,夜宿地数量明显增多(P<0.01)。观察结果反映出"祥祥"对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对夜宿地的分析研究结果对今后的野化培训选址和培训方式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期刊2011年05期)

郭相保,王振龙,田军东,路纪琪,刘金栋[7](2010)在《河南太行山自然保护区猕猴夜宿地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3~7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辖的天坛山管理区(112°12′~112°22′E,35°05′~35°15′N),通过野外跟踪调查及样方调查法,研究了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一个种群的夜宿地选择。共发现猕猴的夜宿地18个,同时设置18个对照样地。在夜宿地和对照样地中,分别测定了15种生境因子,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太行山猕猴的夜宿地多选择在山坡(15/18)和山脊(3/18)(χ2=8.00,df=1,P=0.005),不选择沟地;位于山坡上的夜宿地均处于上坡位(11/18)和中坡位(7/18),而回避下坡位。对夜宿地和对照样地的生境因子进行t检验发现,太行山猕猴偏好选择有一定坡度、乔木密度较大和乔木层盖度较高、隐蔽度较高的地方作为夜宿地,而对夜宿地中的灌木层盖度和草本层盖度则未表现出选择倾向(P>0.05),其夜栖树主要为生境内胸径超过20cm的阔叶树,栖处高度通常在10m左右。对夜宿地生境特征的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其累积贡献率达到77.78%,可以较好地反映猕猴的夜宿地特征;影响太行山猕猴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乔木密度、隐蔽度、坡度和气候因素。(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0年06期)

黎大勇,任宝平,Cyril,C.Grueter,周岐海,彭正松[8](2009)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格花箐滇金丝猴夜宿地的季节性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南端的格花箐,对一群(约250只)滇金丝猴的夜宿地选择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整个调查历时13个月,确认研究群的夜宿点54个,共记录夜宿地的利用次数137次,提示研究群在其中一些地点多次夜宿。滇金丝猴夜宿地在平均海拔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猴群夜宿地的平均海拔为3352m,为一年中夜宿地分布最高的时期;春季猴群则多选择在低海拔地区夜宿,平均海拔在一年中最低(3082m)。猴群夜宿地集中分布于3200~3400m的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夜宿地数量和利用频次差异明显。虽然猴群夜宿地主要位于针阔混交林中,但是不同季节猴群夜宿地植被的组成明显不同。猴群明显偏好在位于南坡面和西坡面的地点过夜,在夏季和秋季尚未发现北坡向的夜宿地。研究还表明,不同季节,猴群都会不同程度地在少数几个地点多次过夜,但大多数夜宿地在一年中仅利用一次。滇金丝猴为什么会对某些地点多次利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郭宝华,张明海,李迪强,王彬[9](2009)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夜宿地选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5~9月,对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群黑叶猴跟踪观察,对发现的27个夜宿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黑叶猴夜宿地多位于常绿阔叶林中,表观类型以岩洞和岩缝为主,周围植被层以灌木为主。夜宿地坡度均≥60°,对坡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干扰生境中多位于中坡位,未干扰生境中多位于下坡位。影响夜宿地选择的定量生境因子夜宿地海拔、距最近人类活动距离、距水源距离、距河流海拔高度和距其所在悬崖顶部的高度显着差异(P<0.05),而距其所在悬崖底部高度、周围植被丰富度差异不显着(P>0.05)。(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期刊2009年02期)

蒋爱伍,周放,陆舟,韩小静,孙仁杰[10](2006)在《广西黑颈长尾雉对夜宿地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12月、2004年5月和12月、2005年4月,通过野外调查及设置样方的方法对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2个夜宿地,以夜宿树为中心做一个10m×10m和5个1m×1m的样方,记录夜宿树特征(种类、胸径、栖枝高度、栖枝直径、栖枝上方盖度),测量每个样方的11个生境因子(海拔、林型、坡向、坡度、乔木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距水源距离、距林缘距离、距道路距离和乔木密度);并随机设10个对照点,测量相同的生境因子。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夜宿地主要位于阔叶林中,一般,夜间在乔木上休息,一树栖息一只,也有2—3只同宿一树。黑颈长尾雉选择有一定坡度、林下灌木和草本较少以及在森林内部远离林缘并且乔木密度较大的地方作为夜宿地,其夜栖树主要为生境内的中等大小的阔叶树,栖枝直径约为2·5—4cm,栖处高度为2—5m,黑颈长尾雉夜宿地的选择与距水源距离的远近无关。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因素依次为:位置及林下植被、栖枝、天气。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最终原因可能是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换的方便程度。(本文来源于《动物学研究》期刊2006年03期)

夜宿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索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模式及其成因,笔者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夜宿地生境,测定了19个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比较结果表明,夜宿地利用样方的坡度、乔木盖度、乔木胸径、落果密度、藤本密度与对照样方存在显着差异;夜宿地的海拔高度显着高于觅食地。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夜宿地和对照样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化。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选择坡度大、落果多、乔木的盖度和胸径大的地区作为夜宿地。隐蔽条件和食物等关键性生态因子的配置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行为,而人为干扰压缩了其可利用的适宜生境,降低了生境的利用程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夜宿地论文参考文献

[1].李绒,角媛梅,刘歆.基于MaxEnt模型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适宜性分析——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刘钊,杨爱芳,谢宗平,谢以昌,谢全刚.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夜宿地选择[J].野生动物学报.2018

[3].金朝光,杨士剑,李发良.龙马山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bieti)夜宿地选择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和鑫明,黎大勇,周岐海,沈永生,赵卫东.响古箐滇金丝猴对落叶阔叶林夜宿地的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5].向左甫,肖文,霍晟.西藏红拉雪山滇金丝猴的夜宿地与夜宿树选择[J].兽类学报.2011

[6].谢浩,罗瑜,刘斌,杨杰,张贵权.野化培训大熊猫夜宿地结构特征的初步观察[J].野生动物.2011

[7].郭相保,王振龙,田军东,路纪琪,刘金栋.河南太行山自然保护区猕猴夜宿地选择研究[J].四川动物.2010

[8].黎大勇,任宝平,Cyril,C.Grueter,周岐海,彭正松.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格花箐滇金丝猴夜宿地的季节性选择[J].兽类学报.2009

[9].郭宝华,张明海,李迪强,王彬.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夜宿地选择的研究[J].野生动物.2009

[10].蒋爱伍,周放,陆舟,韩小静,孙仁杰.广西黑颈长尾雉对夜宿地的选择[J].动物学研究.2006

标签:;  ;  ;  ;  

夜宿地论文-李绒,角媛梅,刘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