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吲哚酮论文-万仲禹,盛广赏

取代吲哚酮论文-万仲禹,盛广赏

导读:本文包含了取代吲哚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QSAR,二取代吲哚酮,拓扑指数,BP-遗传算法

取代吲哚酮论文文献综述

万仲禹,盛广赏[1](2019)在《基于图论方法建立二取代吲哚酮类的拓扑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的二取代吲哚酮类衍生物对人转移胰腺癌细胞Hela有抑制作用,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通过计算该类化合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电性拓扑状态指数、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分子形状指数,得到153个分子描述符,对它们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得到四个最佳变量,其中R~2=0.908,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建立3-3-1型神经网络,得到的训练集的关联度R~2=0.968 5,验证了参数间的非线性关系,影响该类化合物抑制率的主要因素为电性与拓扑环境,影响分子的二维结构的是-CH_2-、=CH-、=C<等结构碎片。(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甘宜远,田坤,漆亚云,胡伟男,陈洁[2](2019)在《3-取代吲哚酮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吲哚酮结构是很多药物的重要活性基团,含这类结构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抗高血压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吲哚酮类化合物因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和潜在的药效研究价值,是药物研究的热点。按照结构分类,分别为亚胺类、硫脲类、酰腙类、亚甲基类以及联氨类3-取代吲哚酮衍生物,及其在抑菌和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类化合物的药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04期)

王瑞虹,于新章,孔祥鹏[3](2018)在《过渡金属催化烯烃串联反应合成3,3-双取代吲哚酮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3,3-双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理及生物活性,关于此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报道越来越多。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过渡金属催化烯烃串联反应这一合成方法在3,3-双取代吲哚酮合成中的应用,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总结这类反应的机理,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17期)

田坤,孟娇,甘宜远,李小琴,巫受群[4](2018)在《含1,3,4-噻二唑、硫醚、酰胺的1,3-二取代吲哚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吲哚酮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20个含1,3,4-噻二唑、硫醚、酰胺的1,3-二取代吲哚酮衍生物.采用噻唑蓝(MTT)试验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人转移胰腺癌细胞As Pc-1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N-(5-((2-氟苄基)硫基)-1,3,4-噻二唑-2-基)-3-(2-氧代-3-((对-甲苯基)亚氨基)二氢吲哚-1-基)丙酰胺(6l)和N-(5-((2-甲基苄基)硫基)-1,3,4-噻二唑-2-基)-3-(2-氧代-3-((对甲苯基)亚氨基)二氢吲哚-1-基)丙酰胺(6p)对He PG2、As Pc-1和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11.47±0.01)、(2.43±0.05)和(1.91±0.06)μmol/L;(14.32±0.01)、(1.61±0.04)和(2.77±0.05)μmol/L,其抑制活性均优于阳性对照吉非替尼[(16.41±0.05)、(5.19±0.02)和(7.89±0.05)μmol/L].(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10期)

田坤[5](2018)在《1,3-二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吲哚酮(靛红)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化合物和药物分子中的氮杂环结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含有这类结构的化合物通常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如:消炎、杀菌、抗病毒、抗高血压、抗肿瘤活性等。1,3,4-噻二唑、硫醚、酰胺不论是在药物化学还是在天然化合物中,都是比较常见的活性结构,含有这些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抗病毒、杀虫、消炎、抗肿瘤等活性。鉴于这些结构在药理学方面的优异性能,而被广泛的用于药物分子设计。本论文以吲哚酮为先导化合物,采用活性拼接原理,将1,3,4-噻二唑、硫醚、酰胺等活性基团引入吲哚酮分子中,共设计合成了4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3-二取代吲哚酮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HR-MS(ESⅠ)和X-ray等方式对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证。采用MTT试验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转移胰腺癌细胞AsPc-1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离体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系列Ⅰ化合物对所测试的肿瘤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50μM浓度下,化合物Ⅰ-3、Ⅰ-11、Ⅰ-13和Ⅰ-14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3.97±6.92%、71.79±7.27%、76.71±5.18%和83.31±2.97%,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化合物?-3和?-14对Hela细胞的ⅠC_(50)值分别为15.40±0.16和14.91±0.21μM,优于对照吉非替尼(16.63±0.25μM),但对HepG2细胞表现出低的活性。在浓度为50μM时,化合物Ⅱ-1、Ⅱ-7、Ⅱ-14、Ⅱ-17、Ⅱ-19、Ⅱ-20、Ⅱ-22和Ⅱ-23对HepG2、AsPc-1和Hela叁种癌细胞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Ⅱ-14和Ⅱ-19对上述叁种细胞的ⅠC_(50)分别为11.47±0.01、2.43±0.05、1.91±0.06μM和14.32±0.01、1.61±0.04、2.77±0.05μM,优于阳性对照吉非替尼(Gefitinib,16.41±0.05、5.19±0.02、7.89±0.05μM)。随后我们采用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Ⅱ-14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4的晶型为单斜晶系,晶体CCDC号为1838362,晶体的尺寸为0.21×0.18×0.15,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8.368(6)?,b=12.160(9)?,c=30.60(2)?,α=90.038(19)o,β=90.09(9)o,γ=105.83(2)o,单晶胞的体积为2996(4)?~3,晶体的密度为1.179 g/cm~3,每个晶胞含有四个化合物Ⅱ-14分子。(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林惠花[6](2017)在《3,3-二取代吲哚酮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与金属手性Lewis酸催化剂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3,3-二取代吲哚酮单元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分子中,其合成方法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其中,靛红衍生酮亚胺的不对称Mannich反应是最高效的合成方法之一。但要获得达到生物测试要求的光学纯样品,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含3,3-二取代吲哚酮核心单元的代表性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及其合成方法,并对方法的优劣进行评述。第二章介绍了新型铑手性Lewis酸催化剂在靛红衍生酮亚胺参与的不对称Mannich反应中的应用。首先,以N-Boc靛红亚胺为底物,在铑手性Lewis酸配合物催化下,以良好至优秀的产率和较好的立体选择性(94->99%ee,17:1->200:1 dr)获得3,3-二取代吲哚酮产物。之后,通过对保护基的筛选,发现以CO2Me作为N-保护基团,可以有效地提高反应速率及立体选择性:几乎所有的底物在1mol%催化剂用量下实现定量转化,并获得极好的对映选择性(98.4->99%ee)和非对映选择性(高达>200:1dr),产物为毗邻季碳-叔碳手性中心的3,3-二取代吲哚酮分子。该反应验证了铑手性Lewis酸催化剂在构建连续手性中心中的优势与潜力,也为相关的吲哚酮生物活性分子提供了有效的合成方法。第叁章介绍了我们在设计、合成苯并咪唑类新型铱(Ⅲ)手性Lewis酸型配合物(△-IrNPh)中的进展。该类催化剂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中表现出比同系列催化剂(△-IrS等)更出色的催化活性。虽然在不对称α-氨基化反应中仅取得12%ee的对映选择性。这可能是由于背景反应较强,以及β-酮酯的反应位点在中间不能有效地被催化剂上螯合配体的叔丁基遮挡,在进一步工作中需寻找合适的底物以实现高选择性不对称α-氨基化。第四章对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祝孔喜[7](2016)在《N-Boc保护的炔亚胺和C3取代吲哚酮的不对称Mannich加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有机合成化学中,Mannich反应因其可以有效的构筑C-C键,所以它是一类相当重要的化学反应。而吲哚酮类衍生物在天然产物化学和药物活性方面有着重要应用。本论文中主要阐述使用手性双功能叔胺硫脲催化剂催化由N-Boc保护的炔N,O-缩醛原位生成的炔亚胺与亲核试剂C3取代的吲哚酮衍生物发生不对称Mannich加成反应,从而生成一类具有吲哚酮结构的Mannich碱化合物。本文第一部分对Mannich反应进行了阐述并对近年来有关Mannich反应的相关报道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部分主要从不同的催化类型进行归纳介绍。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课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一本课题使用C3取代的吲哚酮衍生物和N-Boc保护的炔胺发生不对称Mannich加成反应,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筛选出最好的条件是以甲苯为溶剂,0.1eq的奎宁硫脲催化剂,在温度为75℃,反应72 h,获得高达95%的收率和高达92% ee值的Mannich碱。而且底物拓展的适应性很广,对吸电子和推电子的亲核试剂与亲电试剂都有很强的适应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们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方法,使C3取代的吲哚酮衍生物和原位生成的N-Boc保护的炔亚胺发生很好的不对称Mannich加成反应,而且产物是一类具有吲哚酮结构的Mannich碱化合物,这为很多药化分子提供了一种合成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6-06-01)

殷明星[8](2016)在《N-取代-2-吲哚酮-3-酰胺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N-取代-2-吲哚酮与异氰酸酯反应,以80%-88%的收率方便高效地合成了5种新的N-取代-2-吲哚酮-3-酰胺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谱(~1H NMR和~(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6年11期)

张鸿波[9](2016)在《偶氮类化合物氢化酰基化反应及全取代六氢异吲哚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对Br?nsted酸作为催化剂,催化偶氮类化合物的氢化酰基化反应以及催化合成药物分子与天然产物活性分子骨架进行了研究,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本章主要对氢化酰基化反应做了介绍,介绍了过度金属催化的醛类化合物在氢化酰基化反应中的应用。然后对近年来偶氮类化合物的氢化酰基化反应及共催化模式进展做了综述,以及利用离子液或水作为溶剂等的最新进展。本章后半段对共催化的模式做了介绍,重点介绍了Lewis酸和Br?nsted酸的共催化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第二部分:C-H键的活化和C-N键的构建是有机合成中最为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尤其是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骨架的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这之中,利用偶氮类化合物作为亲电试剂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共催化是有机合成中综合性最强的领域之一。而Lewis酸和Br?nsted酸催化是两种最基础的催化模式。我们使用简单易得的原料,以叁氟乙酸和碳酸钴作为催化剂,高效的实现了醛类化合物和偶氮类化合物的氢化酰基化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之中,我们结合了两种基本的催化模式作为共催化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反应适用性和效率,并且对机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醛类化合物的氢化酰基化反应中,这种自由基机理的证实在各类报道中还是第一次。第叁部分:本章主要对有机小分子催化的合成复杂分子结构的多组分串联反应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对叁级胺硫脲在有机催化的串联反应中的应用以及四步串联反应进行了重点介绍。总结了一锅法四步串联反应的最新进展。第四部分:异吲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不但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而且有很好的化学活性。但是由于位阻和环张力的问题,全取代的六氢异吲哚酮的合成一直没有报道。在这个反应中,我们从简单底物出发,利用了叁级胺硫脲作为催化剂,在一锅反应温和条件下实现了挑战性的四步串联反应,高产率高非对映选择性的合成了全取代的六氢异吲哚酮及其衍生物。而全取代的六氢异吲哚酮这种结构在以往的文献中从未被报道。并且,一锅法具有起始原料简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第五部分:C-C键的断裂已经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方法,尤其是环状化合物的开环反应已然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并引起了许多研究小组的兴趣。而环丁烷的化学键能和环丙烷相似,所以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反应,使用乙烯基环丙烷和环丁烷作为底物,将金属催化剂和小分子催化剂结合在一起,试图进行新反应的探索。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对这类催化模式和底物性质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反应探索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5-01)

唐石,邓佑林,王琼,甘亚兵,袁世亮[10](2015)在《无金属催化烯烃自由基环化合成多氟取代吲哚酮》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无金属催化的活泼烯烃与全氟碘代丁烷自由基环化合成含氟吲哚酮的反应被发展。在廉价易得的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介导下,多种N-芳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与全氟碘代丁烷发生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以53%~85%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的潜在生理活性的多氟取代吲哚酮。此工作为潜在药用价值的多氟取代吲哚酮合成提供了一条高效、廉价、绿色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5年11期)

取代吲哚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吲哚酮结构是很多药物的重要活性基团,含这类结构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抗高血压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吲哚酮类化合物因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和潜在的药效研究价值,是药物研究的热点。按照结构分类,分别为亚胺类、硫脲类、酰腙类、亚甲基类以及联氨类3-取代吲哚酮衍生物,及其在抑菌和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类化合物的药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取代吲哚酮论文参考文献

[1].万仲禹,盛广赏.基于图论方法建立二取代吲哚酮类的拓扑数学模型[J].广州化学.2019

[2].甘宜远,田坤,漆亚云,胡伟男,陈洁.3-取代吲哚酮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9

[3].王瑞虹,于新章,孔祥鹏.过渡金属催化烯烃串联反应合成3,3-双取代吲哚酮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8

[4].田坤,孟娇,甘宜远,李小琴,巫受群.含1,3,4-噻二唑、硫醚、酰胺的1,3-二取代吲哚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8

[5].田坤.1,3-二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8

[6].林惠花.3,3-二取代吲哚酮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与金属手性Lewis酸催化剂拓展[D].厦门大学.2017

[7].祝孔喜.N-Boc保护的炔亚胺和C3取代吲哚酮的不对称Mannich加成反应[D].云南大学.2016

[8].殷明星.N-取代-2-吲哚酮-3-酰胺的合成[J].广东化工.2016

[9].张鸿波.偶氮类化合物氢化酰基化反应及全取代六氢异吲哚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6

[10].唐石,邓佑林,王琼,甘亚兵,袁世亮.无金属催化烯烃自由基环化合成多氟取代吲哚酮[J].应用化学.2015

标签:;  ;  ;  ;  

取代吲哚酮论文-万仲禹,盛广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