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灰论文-苗利国,张淑玲,周晓莹

油页岩灰论文-苗利国,张淑玲,周晓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页岩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肥,专用肥,处理效果,油页岩灰渣

油页岩灰论文文献综述

苗利国,张淑玲,周晓莹[1](2019)在《油页岩灰渣有机肥在白桦地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探讨利用油页岩及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并根据苗木的营养特点适当添加营养元素,配制加工的有机肥及苗圃专用复混肥用于苗圃,对苗木生长及苗圃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其最佳的配方及施用量,为其在农业上规模化应用提供可靠的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用树种为白桦,试验地点在抚顺矿业集团林业处后腰(本文来源于《新农业》期刊2019年07期)

张巍巍,管爱武,肖健,刘明,石薇薇[2](2019)在《油页岩灰渣制备高聚PACS及其净水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800℃下用酸溶-微湿空气法从抚顺油页岩灰中提取γ-Al_2O_3。经铝酸钙、硫酸钠聚合,制得高聚PACS絮凝剂。结果表明,聚合的最佳条件为:铝酸钙投加量18 g,聚合时间12 h,盐酸投加量20%。当PACS投加量为40 mg/L、盐基度为65%、原水pH值7.5、SO_4~(2-)/Al~(3+)摩尔比15%时,净水效果达到最佳,符合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国家标准(GB/T 22627—2014)的要求。实验制备的PACS的净水效果优于市售PAC。(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谭丽泉,胡相红,余梅,黄敏,黄敏怡[3](2018)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油页岩灰渣吸附水中Cr(Ⅵ)》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聚二烯二甲基丙基氯化铵(PDMDAAC)对油页岩灰渣进行了改性,并将其用于模拟含Cr(Ⅵ)废水的吸附。对改性前后的油页岩灰渣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油页岩灰渣的BET比表面积增大(为50.75 m2/g),可为Cr(Ⅵ)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当Cr(Ⅵ)的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改性油页岩灰渣在常温和振摇转速180 r/min条件下,综合优化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30 min,体系pH为5.0,吸附剂投加量20 g/L,在此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到95.77%。改性油页岩灰渣对水中Cr(Ⅵ)离子的吸附作用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相比于Langmuir方程,其吸附等温模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且吸附过程可能受2个或多个速控步骤控制。(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李云飞,刘纪者,邓家平[4](2018)在《油页岩灰渣在建筑材料中的综合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巨大的油页岩灰渣,而建材行业又是能够大量消纳固体废弃物的大宗原材料行业,也就决定其必然会成为综合利用油页岩灰渣的重要领域。无论是干馏提取页岩油后产生的半焦,还是燃烧发电后产生的油页岩灰渣,都可以进行综合利用生产相应品种的建材产品。(本文来源于《砖瓦》期刊2018年07期)

王淑娟,雒锋[5](2018)在《油页岩灰渣作为水泥掺合料的复合活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油页岩灰渣活性偏低的弊病,采用物理机械和化学方法对油页岩灰渣进行活化处理。探讨了颗粒细度、化学激发剂种类及掺量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SEM研究了水化产物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通过物理机械和化学复合活化后,油页岩灰渣替代20%水泥制备的砂浆早期抗折强度提高30%,抗压强度提高31%,后期抗压强度提高17%。复合激发加快了水泥砂浆的水化速度,减少了水化产物中Ca(OH)2的含量。(本文来源于《粉煤灰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3期)

金烈,谭丽泉,余梅,周建敏,黄敏[6](2018)在《油页岩灰渣合成沸石及其对Cr(Ⅵ)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油页岩灰渣为原料采用碱融-水热合成法于不同条件下合成了沸石。利用扫描电镜以及比表面积分析仪揭示了合成沸石的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大小,并研究了其对Cr(Ⅵ)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以m(氢氧化钠)∶m(油页岩灰渣)=2∶1、n(H_2O)∶n(Na_2O)=40、室温陈化6 h后晶化得到的沸石对铬(Ⅵ)的吸附效果最好。通过SEM及BET分析可以发现,在此条件下合成的沸石颗粒表面更加疏松,出现了更多的孔道,因此有利于对铬(Ⅵ)的吸附,且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8年05期)

凌康,谢木和[7](2018)在《油页岩灰在加气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页岩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油页岩燃烧后的灰渣具有污染与利用的双重性,目前油页岩灰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实验以海阳市龙凤热电有限公司所产的油页岩灰为研究对象,取用华电国际有限公司的粉煤灰进行比较分析,着重研究油页岩灰在加气混凝土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发现,当取用油页岩灰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时,所需水料比大于由粉煤灰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且强度较高、铝粉掺量较少。油页岩灰与矿粉协同掺入,制备砌块的强度有所增加,且矿粉掺入量为50%时,强度最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混凝土外加剂研究与应用进展-2018年科隆杯论文汇编(下)》期刊2018-04-01)

陆佳,王欣,刘伟,王玉鹏,周闯[8](2018)在《油页岩灰合成NaP沸石对沼液中氮磷吸附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以废治污"科学理念,本文以废弃油页岩干馏灰渣为原料,采用碱熔融-水热法得到油页岩灰渣与NaP沸石复合物,经CaCl_2改性处理后作为吸附剂。实验表明,制备的吸附剂对沼液中的氮磷有良好的回收效果,对NH_3-N、磷的回收率分别达到45.7%~82.6%、65.3%~85.6%。对沼液中的NH_3-N、磷的回收分别在初始8h和2h内,吸附效果随吸附剂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吸附剂对沼液中NH_3-N、磷的去除回收机理分别是离子交换作用与沉淀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8年01期)

张胜全,孔繁繁,王胜,张茂林,王鹏[9](2017)在《油页岩灰渣制备空心陶瓷微球及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油页岩灰渣为实验原料,利用火焰喷枪熔射法制备了空心陶瓷微球。采用TG-DSC对油页岩灰渣进行热分析,采用SEM和XRD分别对油页岩灰渣和空心陶瓷微球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火焰喷枪熔射法制备的微球绝大多数为球状,极少部分为不规则形状,微球破碎后可发现其为空心结构;空心微球的形成机理为:油页岩灰渣粉末受热熔化、发气物质形成气泡、气泡合并、降温凝固、最终形成空心微球;油页岩灰渣自身疏松的结构、所含充足的发气物质和适宜的熔射温度是形成微球空心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7年12期)

谭丽泉,胡相红,余梅,周建敏[10](2016)在《油页岩灰渣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油页岩及其灰渣的成分,重点对油页岩灰渣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综述,包括油页岩渣在制备建筑材料、精细化工产品、农业肥料和废气和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6年10期)

油页岩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800℃下用酸溶-微湿空气法从抚顺油页岩灰中提取γ-Al_2O_3。经铝酸钙、硫酸钠聚合,制得高聚PACS絮凝剂。结果表明,聚合的最佳条件为:铝酸钙投加量18 g,聚合时间12 h,盐酸投加量20%。当PACS投加量为40 mg/L、盐基度为65%、原水pH值7.5、SO_4~(2-)/Al~(3+)摩尔比15%时,净水效果达到最佳,符合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国家标准(GB/T 22627—2014)的要求。实验制备的PACS的净水效果优于市售PAC。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页岩灰论文参考文献

[1].苗利国,张淑玲,周晓莹.油页岩灰渣有机肥在白桦地的试验研究[J].新农业.2019

[2].张巍巍,管爱武,肖健,刘明,石薇薇.油页岩灰渣制备高聚PACS及其净水效果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9

[3].谭丽泉,胡相红,余梅,黄敏,黄敏怡.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油页岩灰渣吸附水中Cr(Ⅵ)[J].水处理技术.2018

[4].李云飞,刘纪者,邓家平.油页岩灰渣在建筑材料中的综合利用[J].砖瓦.2018

[5].王淑娟,雒锋.油页岩灰渣作为水泥掺合料的复合活化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8

[6].金烈,谭丽泉,余梅,周建敏,黄敏.油页岩灰渣合成沸石及其对Cr(Ⅵ)的吸附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8

[7].凌康,谢木和.油页岩灰在加气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C].中国混凝土外加剂研究与应用进展-2018年科隆杯论文汇编(下).2018

[8].陆佳,王欣,刘伟,王玉鹏,周闯.油页岩灰合成NaP沸石对沼液中氮磷吸附性能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8

[9].张胜全,孔繁繁,王胜,张茂林,王鹏.油页岩灰渣制备空心陶瓷微球及机理探讨[J].硅酸盐通报.2017

[10].谭丽泉,胡相红,余梅,周建敏.油页岩灰渣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6

标签:;  ;  ;  ;  

油页岩灰论文-苗利国,张淑玲,周晓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