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关怀论文-易文杰

底层关怀论文-易文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底层关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第七天》,底层叙事,小说家

底层关怀论文文献综述

易文杰[1](2019)在《残酷景观与虚幻花朵——评《第七天》的底层叙事与彼岸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余华的《第七天》之中,他拼贴新闻般的现实叙事与虚无失根的彼岸关怀,似乎丧失了艺术家本人的那种"试图以一个句子终结一个事物"的语言锐气,失去了伟大作家应有的担当品格。拼贴新闻般的底层叙事,是一种对当代中国转型期复杂现实的残酷"景观"式展示,而缺乏对广阔现实的深入挖掘与底层丰富灵魂的不息探索。若我们以伟大作家的标准来要求余华,便不难看到他在新闻改编的叙事转型之中美学品质的流失:托翁与陀氏的巨作也大多取材于俄国的新闻事件,但他们并未喋喋不休地罗列当时沙俄的新闻景观,而是以巨笔深入(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1期)

田振华[2](2018)在《变革时代的形式创新与底层关怀——贾樟柯电影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贾樟柯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一方面,之所以"常说",是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他近乎以井喷之势持续不断地给影坛带来影片佳作,从上世纪90年代的《小山回家》《小武》,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站台》《任逍遥》《世界》《叁峡好人》《东》《无用》《二十四城记》,再到第二个十年的《海上传奇》《天注定》《山河故人》等,几乎每一两年都会有作品问世;另一方面,之所以"常(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8年06期)

蒋丽云[3](2018)在《底层世界的人性审视与人文关怀——论刘庆邦的矿区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长期书写底层的作家,刘庆邦始终站在"为底层代言"的立场,将目光投向矿区这个城乡结合部,以自身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充满温情地关注着底层生命,描绘出他们的生存镜像和人性景观,流露出一以贯之的人文关怀。(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李春雷,陈华[4](2018)在《《无名之辈》底层抒写的影像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够集中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信息,传达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时代观念的更迭和社会意识的变化。[1]随着华语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和观众观影需求的不断升级,电影的视听品质和情感描摹成为影片吸引观众的重要标准。社会转型及其引发的社会文化语(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8年18期)

王一帆[5](2018)在《山河深处的故人记忆——浅析《山河故人》的底层视角和人文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河故人》是一部典型的贾樟柯式的电影,影片聚焦于商品化浪潮下社会底层的生存境遇;关注时代更迭对于故土、故人的深刻影响。本文试从底层视角下的时空镜像和不断裂变的城市格局出发,反观当代城市人文精神,呼唤人心情感深处的至纯所在。(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4期)

李艳辉[6](2018)在《底层关怀与现实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毕飞宇作为当今文坛备受关注的作家,他的小说早期和后期作品都一直在关注人的问题,他的城市、乡村题材小说中都涉及到弱势群体这一底层人群。毕飞宇通过书写“弱势群体”,表现出对底层人群的生存状况以及精神困境的关注。无论是因男女两性关系的倾斜、女性特征的丧失、“母亲”的精神困境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女性,以及因视觉障碍而承受比正常人更多的生存压力、患有精神疾病障碍不断遭受他人伤害的残疾人,还有因亲情缺席而成长过程中充满悲剧性的儿童、孤独无助的“空巢老人”、失落和迷茫的学生个体,这些“弱势群体”在社会上处于劣势地位,都有着各自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毕飞宇都对他们予以关注,表达对于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当今文坛上关于毕飞宇及其作品的研究较多,包含各个方面。而对其“弱势群体”的研究存在一定空白,本论文试图以“弱势群体”为切入点,从毕飞宇与“弱势群体”的关系入手,选取作品中涉及“弱势群体”这一形象的经典小说来进行解读,通过文本找出答案:毕飞宇书写弱势群体的缘由,毕飞宇作品中存在哪些“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有何生存困境?毕飞宇书写“弱势群体”有何价值意义与局限等。(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6-01)

方玲玲[7](2018)在《城市空间对话:媒体底层关怀与边缘群体的自我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作为一种群体聚集与交往的空间,呈现了多样的人群样貌。其中的社会生活和惯常的媒介再现中,"农民工"等边缘人群被污名化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建构了公众对这一群体的常识性判断。在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争取言说的权力成为边缘群体争取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重要路径。本研究着重探讨城市中的边缘人群的媒介呈现与其主动书写的背景、现状及影响,以分析这种主动的发声所产生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传播》期刊2018年02期)

王春林[8](2017)在《思想能力、底层关怀与伦理内涵挖掘——张艳梅文学批评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倘若沿袭当下中国文坛业已成为惯例的代际角度来切入,那么,张艳梅教授毫无疑问称得上是70后一代批评家中的佼佼者。2004年,张艳梅博士毕业,她的博士论文《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曾经获得过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她博士论文的研究范畴,显然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范畴,但博士毕业在大学任教以来,或许与她那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迫切社会现实关怀有关,她的学术关注点,逐渐地由中国现代文学转向了正处于演变发展过程之中的中国(本文来源于《长江文艺评论》期刊2017年05期)

杨鸽[9](2017)在《论新世纪以来许鞍华电影中的底层关怀——以《桃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许鞍华的电影历经多种风格的变换,但始终贯穿在作品中的对底层人和事的人文关怀却不曾改变。她的电影对底层个体生存价值与命运进行表述,以一种纪实风格呈现普通小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同时许鞍华希望在平缓的叙事节奏中寻求生活的诗意,更好地表达出对底层关怀的情感。(本文来源于《电视指南》期刊2017年17期)

张超[10](2017)在《人文关怀与底层意识——观曹征路《那儿》中的新人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初,底层文学写作成为探讨的热点,它本身继承并衔接着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的传统,在新世纪新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下形成"新人民性"的文学特色。作为底层写作旗手之一的曹征路,所创作的《那儿》鲜明地展现了传统产业工人所携带的"神性"特质在今天的境遇,其批判现实的手法源自左翼文学的传统资源,以其"新人民性"的时代特征实现对左翼文学传统的衔接。(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7年07期)

底层关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贾樟柯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一方面,之所以"常说",是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他近乎以井喷之势持续不断地给影坛带来影片佳作,从上世纪90年代的《小山回家》《小武》,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站台》《任逍遥》《世界》《叁峡好人》《东》《无用》《二十四城记》,再到第二个十年的《海上传奇》《天注定》《山河故人》等,几乎每一两年都会有作品问世;另一方面,之所以"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层关怀论文参考文献

[1].易文杰.残酷景观与虚幻花朵——评《第七天》的底层叙事与彼岸关怀[J].北方文学.2019

[2].田振华.变革时代的形式创新与底层关怀——贾樟柯电影论[J].文艺评论.2018

[3].蒋丽云.底层世界的人性审视与人文关怀——论刘庆邦的矿区小说[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李春雷,陈华.《无名之辈》底层抒写的影像关怀[J].电影评介.2018

[5].王一帆.山河深处的故人记忆——浅析《山河故人》的底层视角和人文关怀[J].戏剧之家.2018

[6].李艳辉.底层关怀与现实展望[D].云南大学.2018

[7].方玲玲.城市空间对话:媒体底层关怀与边缘群体的自我书写[J].当代传播.2018

[8].王春林.思想能力、底层关怀与伦理内涵挖掘——张艳梅文学批评印象[J].长江文艺评论.2017

[9].杨鸽.论新世纪以来许鞍华电影中的底层关怀——以《桃姐》为例[J].电视指南.2017

[10].张超.人文关怀与底层意识——观曹征路《那儿》中的新人民性[J].参花(下).2017

标签:;  ;  ;  

底层关怀论文-易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