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绿洲论文-王志成,蒋军新,方功焕,陈忠升,蔡明

阿克苏绿洲论文-王志成,蒋军新,方功焕,陈忠升,蔡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阿克苏绿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适宜耕地面积,作物需水量,适宜绿洲规模,阿克苏绿洲

阿克苏绿洲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成,蒋军新,方功焕,陈忠升,蔡明[1](2019)在《水资源约束下的阿克苏河流域适宜绿洲规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克苏绿洲是中纬度干旱区典型的绿洲灌溉系统,制定绿洲适宜发展规模、明确适宜耕地面积,可为实现绿洲的生态稳定与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国西北干旱区的阿克苏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作物需水量和绿洲适宜面积模型的水热平衡法,借助典型绿洲结构模型,计算了阿克苏绿洲的适宜耕地面积。结果表明:2010—2015年阿克苏灌区的作物需水量高达740.3mm,较20世纪60年代的539.6mm增加了37.2%;考虑到山区来水和下泄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要求,阿克苏绿洲的可用水量为42.6×10~8m~3;阿克苏河流域绿洲已处于不稳定状态,耕地面积超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得出绿洲适宜规模为12 430km~2,与现有水平相当。基于作物需水量和绿洲适宜面积模型的水热平衡算法计算的阿克苏绿洲的适宜耕地面积分别为4 674km~2和4 211km~2,需要在当前耕地水平上退耕18%至26%。(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9年04期)

刘旭,贡璐,解丽娜[2](2019)在《种植模式对阿克苏绿洲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肥力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演变的方向和程度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探究农业种植模式与土壤肥力的相互关系对绿洲土壤生态系统的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塔里木河上游阿克苏绿洲为研究靶区,选择20年棉花连作、棉花/水稻轮作、棉花/茴香套作、棉花/打瓜套作4种不同种植模式的棉田为研究对象,综合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利用因子分析法选取13项土壤因子评价土壤肥力状况的优劣。结果表明:种植模式和作物种类均会影响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进而影响土壤肥力状况;4种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肥力评价值排序为棉花/打瓜套作模式>水稻/棉花轮作模式>20年棉花连作>棉花/茴香套作模式。(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8期)

本报评论员[3](2019)在《敢把荒漠变绿洲 共建美丽阿克苏》一文中研究指出昨日,地区正式拉开今春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的帷幕,标志着阿克苏又一次打响了荒漠绿化工程大会战,继续书写柯柯牙精神的新篇章。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本文来源于《阿克苏日报(汉)》期刊2019-03-28)

段峥嵘,祖拜代·木依布拉,夏建新,刘荣霞[4](2018)在《气候及土地类型变化条件下阿克苏绿洲耗水特征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和土地类型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区域水资源的利用.为探究气候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条件下区域耗水特征的变化,本文选取塔里木河流域上游典型生态脆弱区阿克苏绿洲为研究区域,基于1961~2016年的气象资料,对研究区域的气温、降水、日照、风速等气象因子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近25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分析了研究区绿洲的耗水特征演变.结果表明:(1)近年来,研究区的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趋势一致,呈明显的变暖增湿趋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变化较为显着,尤其是是绿洲耕地面积,由1991年的4 650. 74km~2增长到2016年的8 759. 74km~2,增幅达88. 35%;(2)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阿克苏绿洲径流量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度为1. 87×108m3/10a,但流经绿洲后泄入塔里木河的径流却呈减少趋势,绿洲蓝水(农业灌溉)耗水量呈增加趋势;(3)气温升高使得绿洲蒸散发明显增加,作物需水量增多,加之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阿克苏绿洲的绿水(绿水流)耗水总量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魏光辉,张洛晨,姜振盈,薛联青[5](2018)在《阿克苏流域绿洲适宜规模及其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阿克苏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热平衡原理构建绿洲耗散型水文模型,结合1960-2010年水文气象数据,分析了阿克苏河流域适宜绿洲规模和适宜耕地面积。结果表明:当前来水条件下,阿克苏河流域天然绿洲适宜规模约为1.37×104km2,人工绿洲适宜规模约为0.41×104km2。阿克苏河流域绿洲长期处于退化的不稳定状态,绿洲实际面积远大于绿洲适宜面积。研究阿克苏河流域绿洲耗水机理对合理配置有限的水土资源,保持绿洲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12期)

段峥嵘,祖拜代·木依布拉,夏建新[6](2018)在《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新疆阿克苏地区1991年、2001年和2016年TM/E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应用像元二分模型对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得到叁期植被覆盖度等级分布图,并通过转移矩阵,对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来,阿克苏地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植被覆盖度60%以上的高植被覆盖区域面积显着增加,面积占比由1991年的7%上升至2016年的12.33%,而其他植被覆盖等级区域的面积均呈减少趋势.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增加,但短期内植被覆盖变化的主导因素还是人类活动的干扰.(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段峥嵘,祖拜代·木依布拉,夏建新,刘荣霞[7](2018)在《近25年阿克苏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干旱区典型绿洲——阿克苏绿洲为研究对象,以1991年、2001年和2016年3期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野外考察数据,选取适宜的分类指标体系,运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分析阿克苏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影响绿洲LUCC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1991~2001年草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而林地和耕地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1 206.6km2和883.46km2.2001~2016年面积增加最多的是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别增加了3 225.54km2和243.1km2.在25年间,未利用地和草地一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分别减少了2 542.64km2和2 696.09km2;(2)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郭舒然,阿尔达克[8](2018)在《柯柯牙 植树治沙叁十载》一文中研究指出依马木·麦麦提打起了退堂鼓。这位塔里木大学林学教师和阿克苏一中校长已谈妥调动事宜,一来准备在学校3000亩果园里大展身手,二来可以回到城区与家人团聚。在从乌鲁木齐出差回来的路上,他被闻风而至的老同学——阿克苏地区林业处副处长艾斯卡尔·卡斯木逮个(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8-03-30)

彭雅婷[9](2017)在《基于格网GIS的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克苏绿洲地处我国干旱区,该地区生态非常脆弱并且自然环境条件差,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影响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阿克苏绿洲自然环境非常好,水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和强烈的昼夜温差,独特的自然条件,对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合适的,农业生产占到有利的自然状况。但近年来,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出现植被退化、土地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等现象,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于是,影响阿克苏绿洲生态环境的因素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并摸清地区生态安全的空间演化规律定量的评估区域生态安全态势,这对阿克苏绿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以阿克苏绿洲为研究对象,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引入研究中,通过遥感方法对阿克苏绿洲2006、2010、2015年这叁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土地利用数据和植被覆盖指数,再利用GIS技术创建渔网功能,创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格网化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数据的结构特征进行了优化,并对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拓展,采用量子遗传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模型。采用此方法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可以充分查清区域内空间生态安全状况,划定生态安全功能分区。最后从空间相关性方面进行了生态安全空间变化分析。分析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划定的生态安全功能分区。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格网GIS技术可以揭示行政单元内部的生态安全状况差异,采用该技术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相比传统方法中以行政区域为评价单元有很多优势,它使得地理信息可以精确表达,可以更好的为分析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依据。(2)量子遗传投影寻踪法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中人为因素较大的缺点,通过挖掘数字本身结构特征,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信。通过量子遗传投影寻踪方向向量,得到城市化率、植被覆盖度、水网密度指数、土地利用类型、粮食单产、海拔是影响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3)近年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更加频繁,对阿克苏绿洲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大,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虽然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但林地草地面积明显减少,林地面积由2006年的357268.80公顷下降至2015年的288376.01公顷,草地面积由2006年的38856公顷下降至2015年的32512.01公顷。且阿克苏生产主要作物侧重点由粮食作物转向果树。另外,阿克苏水域面积逐年减小,水网密度指数下降,2006年格网的水网密度指数最大为0.77,而2015年格网水网密度指数最大仅为0.48。(4)根据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可以在空间上将阿克苏绿洲划分为生态安全良好区、生态安全和缓区和生态安全脆弱区。生态安全良好区主要分布在阿拉尔市周边,沙雅县以及阿瓦提县东北部;生态安全和缓区分布在阿瓦提西南部,温宿县、乌什县南部和阿克苏市中部;生态安全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绿洲西南部、北部和东北部。(5) 2006、2010、2015年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区域的空间自相关特征明显,叁年的Moran' s I指数分别为0.7823、0.8650和0.8654,表现出较好的聚类特征,在局部自相关中,只出现高值聚类区和低值聚类区,说明生态安全具有空间连片性。本研究在指标权重确定中,对传统投影寻踪法进行优化,量子遗传算法相比传统遗传算法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它的全局寻找最优方向向量能力比较强,因此用此方法进行客观评价,具有学科综合、内容综合、方法手段综合的特征,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不曾有过的。另外,运用格网化方法对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进行研究。目前还未见到格网化研究方法运用到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评价中。因此,本文采用此方法,一方面揭示了阿克苏绿洲行政区内部生态安全状况的空间分布差异。实现比较实际的时空表达。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研究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提供科学、合理的空间数据保证。(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张新平[10](2016)在《阿克苏绿洲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泵送混凝土能够运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施工困难的环节,泵送混凝土能够完成难度较大的工作。泵送混凝土在大型、中型、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新疆阿克苏绿洲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站,新疆阿克苏绿洲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站运用泵送混凝土技术,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6年09期)

阿克苏绿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肥力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演变的方向和程度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探究农业种植模式与土壤肥力的相互关系对绿洲土壤生态系统的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塔里木河上游阿克苏绿洲为研究靶区,选择20年棉花连作、棉花/水稻轮作、棉花/茴香套作、棉花/打瓜套作4种不同种植模式的棉田为研究对象,综合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利用因子分析法选取13项土壤因子评价土壤肥力状况的优劣。结果表明:种植模式和作物种类均会影响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进而影响土壤肥力状况;4种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肥力评价值排序为棉花/打瓜套作模式>水稻/棉花轮作模式>20年棉花连作>棉花/茴香套作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克苏绿洲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成,蒋军新,方功焕,陈忠升,蔡明.水资源约束下的阿克苏河流域适宜绿洲规模分析[J].冰川冻土.2019

[2].刘旭,贡璐,解丽娜.种植模式对阿克苏绿洲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3].本报评论员.敢把荒漠变绿洲共建美丽阿克苏[N].阿克苏日报(汉).2019

[4].段峥嵘,祖拜代·木依布拉,夏建新,刘荣霞.气候及土地类型变化条件下阿克苏绿洲耗水特征演变[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8

[5].魏光辉,张洛晨,姜振盈,薛联青.阿克苏流域绿洲适宜规模及其稳定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

[6].段峥嵘,祖拜代·木依布拉,夏建新.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段峥嵘,祖拜代·木依布拉,夏建新,刘荣霞.近25年阿克苏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8

[8].郭舒然,阿尔达克.柯柯牙植树治沙叁十载[N].人民日报.2018

[9].彭雅婷.基于格网GIS的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0].张新平.阿克苏绿洲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

标签:;  ;  ;  ;  

阿克苏绿洲论文-王志成,蒋军新,方功焕,陈忠升,蔡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