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格交替论文-幸辉

作格交替论文-幸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作格交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构式化,构式语法,作格动词,致使交替

作格交替论文文献综述

幸辉[1](2018)在《构式化视域下英语作格动词的致使交替》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构式语法与构式化理论在自下而上、基于使用的语言观下的异质特征与历时演变,以及作格动词可出现于及物致使构式与不及物作格式构式中,该致使交替现象长期受到生成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了致使交替独特的句法现象。认为动词不同的致使交替程度在于语义原则与对应原则下构式对词汇的压制及语义限制。从及物致使构式到不及物作格构式的演化实质是构式形义新分析、重新范畴化及选择相异侧显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张艳,史光孝[2](2018)在《作格现象的量化研究路径——评《汉英作格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英作格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建立了统一的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有效阐释了动词图式与事件域图式互为因果,相互参照的关系。该研究应用"对比功能分析法"的思路,基于语料库验证语言假设,保证了致使交替性质和强度研究的客观性。基于配式分析,统计分析了动词、致事和客体在及物致使句和反致使句中所出现的共同类符指数、共同形符指数。通过客观数据展现交替的连续体特征,保证了在作格致使交替论元结构、情状特征、认知理据等方面的创新发现。(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8年04期)

李宗阳[3](2016)在《作格交替语言类型使役性溯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格交替是作格动词最为重要的语言类型特征。本文通过对使役句的类型研究,将作格动词及物性特征的来源解释为使役动词致使特征的转化。在此基础上,从论元结构、客体变化、核心语义、题元角色和语义终点性5个维度分析作格交替过程中语言类型的特点变化,从而探究英汉作格交替的语言类型意义。(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6年02期)

郭印[4](2015)在《作格动词致使交替特性的配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格动词是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兼类,其核心概念是致使交替。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的配式分析(collostructional analysis),为研究作格的致使交替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配式分析原理而设制的共有形符指数(STo I)、共有类符指数(STy I)和客体共有形符指数(TSTI)可以有效地揭示作格交替的性质与强度。研究逐一考察了汉英九对经典作格动词的交替强度,结果显示,作格交替性并非简单的"是否"问题,而是呈连续体分布的"高低"问题。研究结果还证伪了动词"变"的作格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5年02期)

倪蓉[5](2008)在《现代汉语作格交替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Perlmutter( 1978)提出着名的非宾格动词假设(Unaccusativity Hypothesis)以来,学者们广泛赞同不及物动词实际上是不同质的,可分为两大次类: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 verb)和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这种对立是“跨具体语言的,是适用于各种自然语言的”(徐杰,2004:29)。本文的讨论限于狭义的非宾格动词,即能够参与起动/使动交替的动词结构,亦称作格动词。虽然汉语并未被证实属作格语言(吕叔湘,1987:5),但作格作为一个普遍现象,在汉语中同样存在。遗憾的是,汉语的作格交替现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研究汉语作格交替现象旨在对引起交替的语义和句法因素给予详尽的描述,并通过对作格结构与其它结构(如被动句、中动句、把字句、主题句和重动句)的比较,希望对作格的特征有个更为细致深入的认识。与以往的文献不同,本文的重心放在汉语的动结式(RVC)作格性的描述和解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作格RVC如何分类?是否所有的RVC都参与作格交替?作格RVC的语义和句法特征是什么?作格RVC的诊断式是什么?本文属句法-语义界面研究,认为作格结构的解释是句法和语义互动的结果。如作格动词的致使义对结构具有依赖性,必须在带宾语时才能体现出来;另外,对同一RVC而言,如“吃饱”,在不同的结构下,其作格交替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在该理论基础的指引下,本文首先对作格动词和作格RVC分别加以了分类论述。其中作格动词分为四类:物理状态变化动词;心理状态变化动词;形容词转动词;自我变化动词。至于后者,本文发现汉语作格RVC根据其在使动句中主语的特征可以分为叁种情况:(1)主语为施事(Agent)兼致事(Causer),即所谓的施事使因(agentive causer),V1和V2的语义指向为异指(disjoint referential),可以发生交替,简称A类。(2)主语既可以是施事兼致事,V1和V2的语义指向为异指,不可发生交替。主语也可以是独立的致事,即非施事使因(non-agentive causer),V1和V2的语义指向为同指(co-referential),指向役事(causee),可以发生交替,简称B类。(3)主语只能是非施事使因(non-agentive causer),V1和V2的语义指向为同指(co-referential),指向役事(causee),可以发生交替,简称C类。然后,本文就与作格交替能力相关的语义因素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了论述:状态变化;使动性;施动性;有界性;以及内论元的生命度。本文并对汉语作格动词和作格动结式的诊断分别加以了讨论。对前者而言,首先,作格动词可以进行“NP1+V+NP2”和“NP2+V”的交替;同时,作格动词所在的及物句可以转换成“使”字句,即“NP1+使+V+NP2”。但就动结式而言,情况略为复杂。虽然不管动结式中的V1是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或形容词,所有的作格动结式都可以参与“NP1+V+NP2”和“NP2+V”的交替,但是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作格RVC都可以转换成“使”字句,例如A类中的作格动结式。因此,我们提出相对“使”字句而言,“把”字句可以认为是更为理想的诊断式。最后,本文对小句理论(Hoekstra 1988; Sybesma 1999)加以改进,将小句理论与轻动词双重投射结合起来,试图解释施事使因和非施事使因的产生机制。根据致使结构的词汇语义表征[[x DO-SOMETHING]CAUSE[y BECOME STATE]],功能语类轻动词发生叁次投射,分别为vP[DO],vP[CAUSE], vP[BECOME],其中vP[BECOME]即对应于小句(small clause),所以本文主要讨论前两者。当第一层投射是vP[CAUSE],说明V1的主体与V2的主体必须不能同一,因而通过外层功能投射vP[DO],加入了外部施事成分,即施事使因。当第一层投射是vP[DO],说明V1的主体与V2的主体必须只能同一,通过外层功能投射vP[CAUSE],加入外部非施事性的致事成分。(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8-05-01)

阮霞[6](2007)在《从作格动词的语义特征看英语作格交替的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语言学界一直把交替现象看作是动词和动词论元中的一个突出的句法行为。作格交替归入到因素交替(diathesis alternation)范畴下,因素交替是指动词论元的交替。作者从作格动词的语义特征角度分析英语动词作格交替的条件,验证了状态变化和非施事性是作格交替动词的必要语义特征这一观点。同时也证明了它们并不是决定动词能否参与作格交替的充分条件。因此,一个动词参与作格交替还需要满足第叁个语义限制:初始动因(onset-causation)。(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作格交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英作格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建立了统一的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有效阐释了动词图式与事件域图式互为因果,相互参照的关系。该研究应用"对比功能分析法"的思路,基于语料库验证语言假设,保证了致使交替性质和强度研究的客观性。基于配式分析,统计分析了动词、致事和客体在及物致使句和反致使句中所出现的共同类符指数、共同形符指数。通过客观数据展现交替的连续体特征,保证了在作格致使交替论元结构、情状特征、认知理据等方面的创新发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作格交替论文参考文献

[1].幸辉.构式化视域下英语作格动词的致使交替[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张艳,史光孝.作格现象的量化研究路径——评《汉英作格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8

[3].李宗阳.作格交替语言类型使役性溯源[J].外语学刊.2016

[4].郭印.作格动词致使交替特性的配式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5

[5].倪蓉.现代汉语作格交替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6].阮霞.从作格动词的语义特征看英语作格交替的条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标签:;  ;  ;  ;  

作格交替论文-幸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