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膜间隙论文-杨晓扬

线粒体膜间隙论文-杨晓扬

导读:本文包含了线粒体膜间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酵母双杂交,蛋白质相互作用,IMS,SMN1

线粒体膜间隙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扬[1](2011)在《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氧化磷酸化和ATP产生的主要产所,为细胞各种复杂的生物学活动提供动力。线粒体由线粒体外膜、膜间隙、内膜以及线粒体基质四部分组成。线粒体膜间隙指的是线粒体内、外膜间宽约6-8nm的腔隙,是线粒体基质与细胞质发生联系的桥梁,其间的蛋白质参与了电子传递与能量代谢、物质转运与物质代谢、细胞增殖与凋亡等过程。目前人的已知明确定位于线粒体膜间隙的蛋白质共29种,如此少量的蛋白质,却参与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表明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间存在着众多的联系,对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解释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以20个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和19个在膜间隙具有暴露区的线粒体内外膜蛋白质以及2个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基质蛋白质共41个蛋白质为目的蛋白质,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进行目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阵列筛选(Mating法),得到了涉及36种蛋白质的49对非冗余相互作用,同时整合了LCI网络,初步构建了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在此基础上,又对网络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相互作用进行Co-IP、GST-pull down等验证和深入研究,为更好地认识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组的功能构建及生物学性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虽然,实验室前期构建的相互作用网络对于解释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的数量并不确定,尚未发现并不代表不存在,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并没有穷尽,实验室前期构建的网络并不完全。通过检索和调研,我们又找到了9个定位于膜间隙的蛋白质和4个在膜间隙具有暴露区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这13个蛋白质,总共54个目的蛋白,筛选其相互作用,以期进一步完善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更好地解释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本课题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以54个目的蛋白质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肝、脑cDNA文库中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有31个目的蛋白质筛选到了涉及75个猎物的110对回转验证阳性的相互作用。我们对其中的8对相互作用进行Co-IP验证,得到6对阳性相互作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可能的共定位的场所进行了预测,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指导信息。此外,我们在NCBI和HPRD数据库中对54个目的蛋白质进行检索,查找到255对已知相互作用,结合实验室前期酵母双杂交阵列筛选得到的49对相互作用,将叁部分数据进行整合,构建了新的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于网络分析,我们对COX6B1的相互作用蛋白质SMN1进行了功能研究。实验表明, Hela细胞接受4Gyγ射线辐照后,过表达SMN1细胞株比对照细胞株ROS含量下降、ATP产量上升、膜电位轻度下降、呼吸链复合体IV活性有所增强,提示我们SMN1可能通过与COX6B1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线粒体的功能。综上所述,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了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并对SMN1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揭示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1-05-19)

储着朗,王建,杨晓明,汪思应[2](2010)在《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其超微结构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线粒体膜间隙(mitochondrial intermembrane space,IMS)是指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腔隙,IMS内蛋白间发生的关系可能十分复杂,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尚无系统性研究。本研究以人源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为主要研究对象,发掘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其相互作用网络并探索其可能潜在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Y2H)技术,分别采取共转酵母法和阵列组合法对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进行相互作用的筛选,并对个别Y2H阴性但有生物学意义的相互作用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鉴定,筛选的阳性结果中挑取部分用Co-IP或(和)GST-Pull down验证;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相互作用数据进行可信度进行分析,并整合多种参数对每对相互作用进行综合评分;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出已知相互作用、获得的相互作用以及整合了二者的相互作用网络图,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对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进行深入挖掘。结果:成功构建了38个诱饵和41个猎物基因的Y2H融合载体,除去1个有自激活活性的诱饵后,通过筛选和鉴定共得到涉及36个蛋白间的50对相互作用,其中2对为已知相互作用;从新相互作用中挑取6对验证,结果4对阳性,另2对没有发现相互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相互作用数据显示13对相互作用(26%)的诱饵和猎物基因名共同出现在PubMed文献中;没有相同的基因敲除表型的相互作用;12对相互作用(24.5%)蛋白共享第4级或以上GO功能注释;综合评分发现27对相互作用(55%)具有高可信度。相互作用网络图表明新获得的相互作用对原有网络进行了有效补充和拓展。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发现部分相互作用对揭示重要生物学过程可能的发生机制、潜在的信号通路间的交联、已知蛋白的重要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结论: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这些新相互作用的发现为探讨线粒体膜间隙内一些生物学过程及其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0-04-16)

曾志锋[3](2009)在《基于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基因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产生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线粒体膜间隙(mitochondrial intermembrane space, IMS)是指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腔隙,宽约6-8nm,其中充满无定形的液体、可溶性酶、底物和辅助因子等。虽然目前明确定位于线粒体膜间隙的蛋白质只有34种,但其涉及诸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包括细胞呼吸、细胞凋亡、蛋白质转运等。这些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不仅依赖单个蛋白质,更多地是通过多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协同(或拮抗)来完成。因此,研究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对于深入理解线粒体功能,阐明线粒体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关于单对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已多有报道,但系统研究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把握线粒体膜间隙的各种生理功能调控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室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大规模筛选了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共得到49对膜间隙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并初步构建了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虽然酵母双杂交技术具有高通量,规模化等优点,但它也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的缺点。为验证筛选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GST-pull down技术验证了前期筛选的12对相互作用,共得到6对阳性结果及6对阴性结果,加上前期他人验证的6对中的5对阳性结果,所获相互作用数据GST-pull down技术验证阳性率约为61 %(11/18),表明我们酵母双杂交所获相互作用数据具有大量可经其它方法验证的相互作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可揭示未知功能蛋白质的功能线索或作用机制。在对所构建网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多种实验对网络涉及的两种蛋白质SLC25A40(简称MCFP)和IMMT(又称mitofilin)的功能进行了研究。MCFP是线粒体转运蛋白质家族新成员。该家族成员由细胞质合成,经特定的转运机制,运输入线粒体,并定位于线粒体内膜,负责小分子物质跨线粒体内膜的转运。但目前关于MCFP的生理功能尚未阐明。我们运用RNAi、蓝色温和电泳、质谱分析等技术研究发现,下调HEK293细胞中MCFP的表达,导致细胞出现ATP合酶活性显着下降、ATP产量减少、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细胞存活能力减低等一系列功能异常表现。我们的结果提示, MCFP是一个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的功能蛋白质。Tim23复合体是线粒体内膜上主要的蛋白质转运复合体之一,大部分的线粒体基质蛋白质,部分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都由其转运入线粒体。Tim23是该复合体的核心孔道蛋白质,对于线粒体蛋白质转运至关重要。研究表明,Tim23的降解与细胞凋亡及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IMMT又称mitofilin,是线粒体内膜上重要的膜蛋白质分子,对于线粒体内膜脊的形态维持至关重要,并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通过GST-pull down、免疫共沉淀、以及共定位实验,我们证明IMMT与Tim23存在相互作用并共定位于线粒体。采用慢病毒感染的策略,我们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IMMT的Hela细胞株。以此为基础,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在1μg/ml表阿霉素作用下,过表达IMMT对细胞凋亡及Tim23蛋白质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过表达IMMT可以有效地抑制表阿霉素作用下Tim23的降解,延缓细胞凋亡进程。这一发现,一方面为阐明IMMT与Tim23相互作用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为治疗Tim23相关的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09-05-20)

张琳[4](2008)在《线粒体膜间隙促凋亡因子与运动心肌细胞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细胞受到凋亡刺激时,在凋亡信号(氧自由基增多、钙过负荷、缺血、缺氧等)的刺激下,线粒体功能发生障碍,释放出位于膜间隙的促凋亡因子如Cyt c,Smac/DIABIO(一种新型线粒体蛋白)、AIF(凋亡诱导因子)、核酸内切酶(Endo G),Htra2/Omi等,通过eapase依赖和非capase依赖通路机制促使细胞死亡。(本文来源于《2008年神经内分泌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8-07-01)

储着朗[5](2008)在《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人源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为主要研究对象,发掘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其相互作用网络。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以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为主的蛋白编码基因,分别将其构建酵母双杂交质粒pDBLeu和pPC86的重组载体;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分别采用共转酵母法和阵列组合法进行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挑取部分阳性结果用免疫共沉淀或(和)GST-Pull down验证,并对个别酵母双杂交阴性但有生物学意义的相互作用进行免疫共沉淀鉴定;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相互作用数据可信度进行分析,并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出相互作用网络图,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对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进行深入挖掘。结果:成功构建了38个诱饵和41个猎物融合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载体。除去1个有自激活活性的诱饵后,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和免疫共沉淀鉴定共得到涉及36个蛋白间的50对相互作用,其中2对为已知相互作用,从新相互作用中挑取6对以免疫共沉淀或(和)GST-Pull down进行验证,结果4对阳性,另2对没有发现相互作用。对Y2H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有13对相互作用(26%)的诱饵和猎物基因名共同出现在PubMed文献中;没有相同的基因敲除表型的相互作用对;12对相互作用蛋白(24.5%)共享第4级或以上GO功能注释;最后整合多种参数对每对相互作用进行综合评分,27对相互作用(55%)具有高可信度。应用Cytoscape软件可视化分析相互作用网络的结果显示:我们获得的相互作用对原有网络进行了有效补充和拓展,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我们挖掘出相互作用的多种重要生物学意义。结论: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这些新相互作用的发现为探讨线粒体膜间隙内一些生物学过程及其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08-05-01)

张晓峰,李百祥,任锐,张旸[6](2008)在《C_2-神经酰胺对线粒体膜间隙蛋白释放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源性C2-神经酰胺对线粒体膜间隙蛋白释放的影响。方法12.5、25和50μmol/L C2-神经酰胺作用人结肠癌HT-29细胞24 h,采用Mitochondrial/Cytosol Fractionation试剂盒分离细胞线粒体和细胞液,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线粒体和细胞液中Cyt c、Smac和HtrA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2-神经酰胺作用细胞后,Cyt c、Smac和HtrA2总蛋白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但随着C2-神经酰胺浓度增加,Cyt c、Smac和HtrA2从线粒体释放入细胞液中的水平逐渐增加,具有剂量-效应关系。Caspases抑制剂存在下,50μmol/L C2-神经酰胺仍能使Cyt c和HtrA2从线粒体释放入胞液中,但Smac却不能释放。结论C2-神经酰胺能通过Caspases依赖和非依赖的方式促进线粒体膜间隙蛋白的释放入细胞液,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本文来源于《毒理学杂志》期刊2008年01期)

曹彦,岳沛彬,付玉龙,李长艳,詹轶群[7](2007)在《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HPO(Ervlp/Alrp)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Erv1p/Alrp 是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在病毒、酵母、植物以及哺乳动物中保守。该家族蛋白具有依赖 FAD 的巯基氧化酶活性,其高度保守的特征性 CXXC motif 是其巯基氧化酶活性所必须的。肝细胞生成素(HPO)作为酵母 Erv1p 的同源分子,前期研(本文来源于《第九次全国暨2007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0-01)

刘全宏,刘书瑗[8](2006)在《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释放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线粒体和肿瘤的关系研究的越来越多,开发与线粒体相关的新型药物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逐渐成为热点.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几种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由线粒体中释放的可能机制及其在肿瘤药物治疗中的最新进展,指出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付玉龙,杨晓明[9](2006)在《线粒体膜间隙蛋白的转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约含有1 000种左右的蛋白质,其中98%以上由核基因编码,在胞质核糖体上以前体形式合成之后再转运至线粒体,并通过各种分选机制定位至线粒体的各部分。线粒体膜间隙(interm embranespace,IMS)蛋白全部在细胞质中合成,这部分蛋白的转运机制与线粒体其他部分蛋白的转运相比有其特殊性。依据转运机制和能量来源不同可以将其分为3类:Ⅰ类蛋白含有一段双组份分选信号;Ⅱ类蛋白需要膜间隙的辅助因子协同折迭;Ⅲ类蛋白含有与膜相互作用的疏水面。(本文来源于《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马丽焱[10](2004)在《线粒体膜间隙蛋白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除了作为细胞内的“能量工厂”外,在控制细胞凋亡中起主导作用。细胞凋亡时,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释放可溶性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进一步破坏细胞结构。在这些致死性蛋白质中,有些(cyt c、Smac/DIABLO、Omi/HtrA2等)能够激活caspases,另一些(endo G、AIF、Omi/HtrA2等)则以非caspase依赖的方式发挥作用。多种线粒体因子参与细胞凋亡,强化了细胞器在凋亡控制中的核心作用。(本文来源于《细胞生物学杂志》期刊2004年01期)

线粒体膜间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其超微结构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线粒体膜间隙(mitochondrial intermembrane space,IMS)是指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腔隙,IMS内蛋白间发生的关系可能十分复杂,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尚无系统性研究。本研究以人源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为主要研究对象,发掘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其相互作用网络并探索其可能潜在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Y2H)技术,分别采取共转酵母法和阵列组合法对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进行相互作用的筛选,并对个别Y2H阴性但有生物学意义的相互作用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鉴定,筛选的阳性结果中挑取部分用Co-IP或(和)GST-Pull down验证;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相互作用数据进行可信度进行分析,并整合多种参数对每对相互作用进行综合评分;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出已知相互作用、获得的相互作用以及整合了二者的相互作用网络图,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对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进行深入挖掘。结果:成功构建了38个诱饵和41个猎物基因的Y2H融合载体,除去1个有自激活活性的诱饵后,通过筛选和鉴定共得到涉及36个蛋白间的50对相互作用,其中2对为已知相互作用;从新相互作用中挑取6对验证,结果4对阳性,另2对没有发现相互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相互作用数据显示13对相互作用(26%)的诱饵和猎物基因名共同出现在PubMed文献中;没有相同的基因敲除表型的相互作用;12对相互作用(24.5%)蛋白共享第4级或以上GO功能注释;综合评分发现27对相互作用(55%)具有高可信度。相互作用网络图表明新获得的相互作用对原有网络进行了有效补充和拓展。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发现部分相互作用对揭示重要生物学过程可能的发生机制、潜在的信号通路间的交联、已知蛋白的重要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结论: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这些新相互作用的发现为探讨线粒体膜间隙内一些生物学过程及其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粒体膜间隙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晓扬.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

[2].储着朗,王建,杨晓明,汪思应.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的初步研究[C].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

[3].曾志锋.基于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基因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

[4].张琳.线粒体膜间隙促凋亡因子与运动心肌细胞凋亡[C].2008年神经内分泌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8

[5].储着朗.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

[6].张晓峰,李百祥,任锐,张旸.C_2-神经酰胺对线粒体膜间隙蛋白释放影响研究[J].毒理学杂志.2008

[7].曹彦,岳沛彬,付玉龙,李长艳,詹轶群.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HPO(Ervlp/Alrp)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C].第九次全国暨2007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7

[8].刘全宏,刘书瑗.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释放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9].付玉龙,杨晓明.线粒体膜间隙蛋白的转运机制[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

[10].马丽焱.线粒体膜间隙蛋白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4

标签:;  ;  ;  ;  

线粒体膜间隙论文-杨晓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