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季风区论文-李进梁,吴学珂,袁铁,郄秀书,杨静

亚洲季风区论文-李进梁,吴学珂,袁铁,郄秀书,杨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洲季风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雷暴,强雷暴,空间分布,季节变化

亚洲季风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进梁,吴学珂,袁铁,郄秀书,杨静[1](2019)在《基于TRMM卫星多传感器资料揭示的亚洲季风区雷暴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6年(1998—2013)的热带降水测量任务卫星(TRMM)降水雷达和闪电成像仪等多传感器观测资料,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内雷暴和强雷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及日变化等气候特征.文中取闪电数大于1的雷达降水特征为雷暴,并将闪电频数在前10%的雷暴定义为强雷暴.结果表明: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陆地及近海区域,陆地与海洋上的雷暴密度之比约为4.4∶1,强雷暴密度之比约为7.4∶1.0—10°N纬度带内雷暴数占总雷暴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31.7%),而强雷暴则在20°N—30°N区间最为活跃(34.5%).雷暴与闪电密度的空间分布在低纬度区域(0—30°N)较为一致,但在中纬度地区(30°N—36°N)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即从西部的青藏高原向东部的江淮流域,雷暴密度逐渐减少但闪电密度逐渐增加;而强雷暴与闪电密度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受亚洲夏季风活动影响,低纬度地区强雷暴更容易发生在春季,强中心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端,次中心位于中南半岛,而中纬度地区在夏季最为活跃,强中心和次中心则分别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西端和中国江淮流域.陆地上雷暴主要集中在午后至傍晚,少数区域受局地环流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夜雷暴活动频繁,而海洋上雷暴更易发生在午夜至清晨.(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方俊颖,杜宇[2](2018)在《亚洲季风区降水日变化的沿海离岸传播的特征和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日变化是以太阳辐射作为最主要驱动力,影响天气和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降水变化的基本模态。提升降水日变化的特征和机理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大气多尺度相互作用过程和改进天气和气候模式的预测能力。沿海降水日变化存在离岸传播和向岸传播两种显着的模态(Du and Rotunno 2018)。其中,不同沿海地区降水日变化的离岸传播的特征(包括传播速度、传播距离和位相等)的异同和机理尚未明确,有待研究。本文通过详细对比华东、华南、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区域降水日变化的离岸传播特征的异同,分析纬度和背景风场等因素对其的可能影响。2.数据和方法本文的降水数据选用1998-2015年的CMORPH卫星资料(水平分辨率为8公里;时间分辨率为30分钟)。前人研究表明CMORPH在研究复杂地形下的降水探测能力较好,在误差修正后能较好地反映季风海岸降水日变化的时空分布差异。风场数据选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研究时段选定为6月份,汛期时降水日变化更明显,同时减少台风活动带来的干扰。研究区域选定为亚洲季风区,其临近海域降水日变化比较显着(振幅大都在40%以上)。3.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在北纬30°以北的亚洲季风区,降水日变化的离岸传播出现位相锁定,即离岸方向上的各个距离点在同一时刻达到峰值,不存在离岸传播。在北纬30°以南的亚洲季风区,降水日变化存在明显的离岸传播,其速度与纬度成正比,即纬度越高,传播越快。850hpa风场可分为向岸分量和离岸分量。向岸分量使降水日变化的峰值位相提前、起始时刻推迟、终止时刻提前、传播时长和距离缩短,即峰值出现得更早、传播开始得更晚、结束得更早、传播得更短和更近。离岸分量的作用与之相反。结果与二维海陆风模式的解析解基本相符(Du and Rotunno 2015; Du and Rotunno2018),进一步表明亚洲季风区降水日变化的离岸传播与惯性重力波相关,并受纬度和背景风场的调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贺铮[3](2018)在《BCC S2S模式对亚洲季风区夏季季节内振荡预报能力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国家气候中心海气耦合模式参与次季节到季节尺度预报(BCCS2S)计划试验中,预报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BSISO)的能力进行了评估,并诊断分析了影响预报技巧的可能原因。夏季季节内尺度扰动经多变量正交分解(MV-EOF),得到30-90d向东北/北传播的BSISO1(第一和第二模态)和10-30d向西北/北传播的BSIS02(第叁和第四模态)。BCC S2S的回报试验评估结果显示,模式对BSISO的预报效能随着预报提前时间的增加而降低,BSISO1有约11d的提前预报技巧,BSIS02为9 d。影响预报技巧的可能原因如下:(1)提前11d的模式预报中,由于背景平均流场和与BSISO有关的扰动场相互作用,BSISO1对流北侧的低层气旋性涡度、水汽和温度异常的增加不明显。BCCS2S模式可以预报出背景季风环流(如低层南风和东风垂直切变),但是模式对环流和水汽扰动分布的预报技巧偏低,大幅降低了对流北侧的低层水汽积累及大气层结的稳定性,不利BSISO1对流向北发展。且随着预报提前时间的增加,预报技巧的降低与模型随着提前预报时间的增加向模式BSISO固有模态的调整有关。(2)提前9 d的预报中,印度洋地区BSIS02对流-环流系统结构松散,可能与模式对印度洋平均态的预报误差有关;西北太平洋BSIS02的预报结果强度偏弱,可能原因是模式低估了 BSIS02对流西北侧低层涡度的超前信号,对流西北侧地转涡度平流和辐合作用的正贡献强度偏弱,且相对涡度平流的预报与再分析数据结果相反,在对流西北侧引发负涡度趋势,减弱了对流西北侧由低层正涡度所引发的有利对流发展的环境。以上结果可作为模式改进和调整参数化方案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屠厚旺,田红瑛,梅成红,王文澜,张如华[4](2018)在《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对亚洲季风区对流层顶附近水汽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58~2002年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40再分析资料和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与亚洲季风区对流层顶附近水汽输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对上对流层200 h Pa水汽高值中心的位置影响较小,主要影响其强度,对100 h Pa水汽高值中心的位置和强度有着较强的影响,而对平流层下部70 h Pa的水汽分布几乎没有影响。(2)南亚高压偏东年,高原上空和高原南部的垂直上升运动较强,在西风急流的共同作用下可将低层丰富的水汽向上输送,使200 h Pa和100 h Pa的水汽高值中心位于高原上空,而100 h Pa南亚高压范围内偏北风和偏东风增强,在水平输送的作用下使高值中心周围水汽的分布形态与高压中心的分布形态一致。(3)南亚高压偏西年,沿着高原西部的地形抬升作用比高原上空的对流上升运动更强,西风急流北移,对流层顶附近在60°E~80°E范围内形成气旋式环流,因此水汽高值中心向西偏移到伊朗高原。(4)南亚高压范围内200 h Pa的温度异常分布与水汽的异常分布一致,暖中心有利于高水汽的生成。而100 h Pa的温度异常分布与水汽异常分布相反,暖中心对应异常偏低的水汽,说明南亚高压范围内下平流层的水汽分布受环流场和温度场共同作用的影响。该研究对理解南亚高压东西偏向机制及提高亚洲气候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刘浩[5](2018)在《亚洲西风区和季风区黄土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不稳定性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不稳定性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气候不稳定性的研究对于理解大气环流变化模式以及区域之间的气候响应机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中亚作为北大西洋与季风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受西风强烈影响,对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中亚广泛分布的黄土沉积保存了丰富的古气候信息,是研究气候不稳定性的理想档案。本研究选择位于中亚塔吉克斯坦的Daraikalon(DK)黄土剖面以及黄土高原西部的曹岘(CX)黄土剖面展开粒度、磁化率指标测量。并在前人测年基础上,对指标所记录的气候不稳定性事件进行了确定;对比了中亚以及季风区响应北大西洋气候不稳定性的程度;探讨了西风环流在气候不稳定性信号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DK剖面和CX剖面黄土粒度分选性都比较差,呈细偏与常峰态特征。DK剖面平均粒径非常小,粉砂含量较高。磁化率结果显示,DK剖面磁化率值远高于CX剖面,说明DK剖面成壤作用更加强烈。两个剖面粒度端元分析结果显示,粒度样品更适合利用参数法拟合为4个端元。DK剖面粒度的4个端元众数粒径分别为1.1μm(EM1)、5.1μm(EM2)、11.3μm(EM3)和20.5μm(EM4)。通过分析认为,EM1主要受控于成壤作用,EM2和EM3为西风动力搬运下的粒度组分,EM4很可能为极地冷气团作用下的尘暴组分。CX剖面黄土粒度端元分别为0.9μm(EM1)、6.6μm(EM2)、29.6μm(EM3)和51.0μm(EM4)。其中,EM1和EM2分别为成壤组分与西风组分;而EM3与EM4都为冬季风作用下的尘暴组分。利用端元组分含量比值W=EM_(西风)/(EM2+EM3+EM4)作为反映西风环流与其他环流相对强度变化的指标。将DK剖面湿度指标(?_(fd))和西风指标(W)在深度上的变化与格陵兰冰芯(NGRIP)进行对比。结果显示,DK剖面两种指标都详细记录了末次冰期的气候波动,且这种气候波动迭加于全球变量变化趋势之上。同时,W与?_(fd)值呈反相关,这也许是因为末次冰期中亚地区有效湿度的变化主要受控于北大西洋地区海表温度;而W记录的冷事件则是由于西风带南移以及西风风力增强所致。CX剖面W记录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也非常明显,尤其是H事件;但与DK剖面相反,H事件发生时西风相对强度减弱,这很可能是由于冷期西风带的南移以及冬季风增强。在年代模型基础上对比两剖面末次冰期气候波动可以发现,DK剖面记录千年尺度气候事件比CX剖面更加清晰;这说明西风环流在北大西洋气候信号向东亚季风区深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CX剖面?_(fd)以及W显示末次间冰期季风区气候波动明显,而DK剖面在末次间冰期并没有明显的千年尺度气候波动;很可能是成壤作用、西风风力减弱以及轨道因素等原因阻碍了DK剖面气候指标对千年尺度气候信号的表达。由于中亚并没有明显的气候不稳定性记录,所以无法判定CX剖面所记录的气候信号由西风传递而来;根据CX剖面?_(fd)以及W波动的一致性,初步推断末次间冰期CX剖面W记录的气候波动与夏季风有密切联系。(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高雅,王会军,姜大膀[6](2016)在《CMIP5与CMIP3模式对泛亚洲季风区夏季降水年际变异主模态及其主要变异特征的模拟能力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使用21个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叁阶段(CMIP3)和31个第五阶段(CMIP5)的气候模式数值试验结果,定量评估了它们对当代泛亚洲季风区夏季降水年际变异特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无论是CMIP5较优的模式或是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对于泛亚洲季风区夏季降水气候态和年际变异第一主模态(PAMP_F)的模拟能力均优于CMIP3模式,其对PAMP_F空间分布型模拟有较大改进,可以较好地模拟PAMP_F主要特征,即80°E以东由北至南的"叁极型"分布,这主要由于CMIP5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分布型,并能很好地刻画南半球大气主模态南极涛动型分布与ENSO的关系,对于南半球海气相互作用模拟较好。(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2 青年论坛》期刊2016-11-01)

李剑东[7](2016)在《亚洲季风区云辐射效应的季节变化及其与云量、降水关系的观测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对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收支起到关键作用。当前,云辐射的物理参数化及其反馈过程已成为模拟未来气候变化的热点和难点,尤其在区域尺度。为此,深入理解关键气候区的云辐射效应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项研究用2001–2014年的卫星反演和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亚洲季风区云辐射效应的季节变化。亚洲季风区主要由中国东部(EC)和南亚(SA)组成。结果表明:EC和SA的CREs都体现出明显的年循环特征,但这两个区域的特征有所差异,与他们各自的云量及降水变化有关。对EC而言,CREs最大值出现于夏季,SWCRE明显强于LWCRE,从而对区域施加了强的冷却作用(净CRE高达-40 W m-2);此外,EC在冬春季节也分布有大量的低云,结合其云微物理特性(云粒子有效半径和云水含量),使得EC最强的大气顶反照率(>0.5)出现在冬季。对SA而言,CREs的年变化与总云量和降水的变化一致,峰值均出现在夏季,LWCRE和SWCRE的量值相对接近,从而净CRE偏弱。同时,SA的云量以高云为主。研究进一步表明,CREs与总云量及主导柱云量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例如:冬季SWCRE和EC的低云量;EC和SA的LWCRE和SWCRE与高云量。到了夏季,随着云垂直分布变得复杂,上述相关关系有所减弱。亚洲季风区CREs和降水的联系在SA关联很好,但在EC的两者的关联偏弱,表明SA的CREs很大程度受季风活动影响,而EC则表现出很强的局地性特征。为此,后续的观测及模拟研究需要更为关注亚洲季风区的云微物理特性、云垂直结构以及有关的降水系统。(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2 青年论坛》期刊2016-11-01)

杨萍,侯威,颜鹏程[8](2016)在《亚洲季风区过去700年来夏季极端干/湿事件多尺度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器测数据的缺乏妨碍了对亚洲季风较长历史时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这一变化背后的驱动因子的深入研究,Monsoon Asia Drought Atlas(MADA)资料是根据亚洲季风区内300多个不同地点的树木年轮而测定的一个历时700年(1300-2005年)的在整个亚洲范围内的季风变化记录。利用MADA资料中504个格点逐年夏季的帕尔马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以5年为一个间隔得到1300-2005年夏季整个区域内处于极端湿润、严重湿润、极端干旱和严重干旱等级格点数的变化序列,分析了各序列的整体变化特征;针对气候系统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和气候层次理论,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方法对亚洲季风区过去700年来的极端干/湿事件进行多尺度分析,求出各个序列的本征模态分量(IMF),分析了各IMF分量的方差贡献率,并对各个IMF分量进行了显着性检验;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IMF分量,分析了亚洲季风区过去700年来极端和严重等级干湿状态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振荡变化特征,以及各个IMF分量的振荡对整个亚洲季风区干湿变化的影响作用。(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6年04期)

郝然[9](2016)在《夏季哈德莱环流强度变化与亚洲季风区经向水汽输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夏季哈德莱环流(H.C.)强度,分析了夏季H.C.强度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亚洲季风区夏季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并研究了夏季哈德莱环流强度与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关系。结果表明,1979~2010年夏季南半球H.C.强度有明显增强趋势,同时也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索马里东部洋面和印尼东部洋面是南半球水汽北转输入亚洲的重要区域;夏季南半球哈德莱环流强度与索马里东部洋面和印尼东部洋面的经向水汽输送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在我国中东部—南海南部、阿拉伯海东南部的经向水汽输送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6期)

沈沉[10](2016)在《亚洲季风区夏季海陆热力变化的观测分析及模拟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NCEP/NCAR和ERA-40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夏季对流层中上层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特征,并定义海陆热力差指数,发现亚洲季风区夏季陆地上空温度呈下降趋势,海洋上空温度呈升高趋势,海陆热力差呈减弱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CMIP5中20个模式的输出结果,对其进行了模拟评估,并且利用RCP4.5情景下的优选和差选模式对其进行了预估,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观测资料显示,1955-2005年亚洲地区夏季对流层中上层平均温度有显着的变化趋势,陆地上空温度下降,海洋上空温度升高。根据选取出的关键区分别定义陆地、海洋和海陆热力差指数,各指数年际变率较大;海陆热力差指数呈减小趋势;该指数能反应强弱季风的变化特征。NCEP和ERA-40资料较为一致,NCEP资料的线性趋势更为明显。(2) CMIP5模式对500hPa、200hPa纬向风场、高度场的气候态模拟性能较强;对温度场模拟较弱。模式对各指数年际变率模拟不够准确;对年代际趋势的模拟结果为:海洋指数升高、海陆热力差指数减小,但陆地指数上升。结合统计计算得到:GFDL-ESM2G、MPI-ESM-LR、MPI-ES M-MR为模拟较好的模式,bcc-csm1-1-m、MRI-CGCM3、MIROC5为较差的模式。模式对海陆热力差的模拟能力可以反映对夏季风的模拟能力。(3)RCP4.5情景下CMIP5模式模拟的该地区平均温度在未来21世纪中升高。模拟结果为洋面上空的增温趋势大于陆地上空,陆地、海洋指数升高,海陆热力差指数下降。较差模式对于未来该地区温度模拟结果偏高,尤其对洋面上空的温度;较差模式未能模拟出海陆热力差减小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6-06-01)

亚洲季风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引言日变化是以太阳辐射作为最主要驱动力,影响天气和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降水变化的基本模态。提升降水日变化的特征和机理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大气多尺度相互作用过程和改进天气和气候模式的预测能力。沿海降水日变化存在离岸传播和向岸传播两种显着的模态(Du and Rotunno 2018)。其中,不同沿海地区降水日变化的离岸传播的特征(包括传播速度、传播距离和位相等)的异同和机理尚未明确,有待研究。本文通过详细对比华东、华南、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区域降水日变化的离岸传播特征的异同,分析纬度和背景风场等因素对其的可能影响。2.数据和方法本文的降水数据选用1998-2015年的CMORPH卫星资料(水平分辨率为8公里;时间分辨率为30分钟)。前人研究表明CMORPH在研究复杂地形下的降水探测能力较好,在误差修正后能较好地反映季风海岸降水日变化的时空分布差异。风场数据选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研究时段选定为6月份,汛期时降水日变化更明显,同时减少台风活动带来的干扰。研究区域选定为亚洲季风区,其临近海域降水日变化比较显着(振幅大都在40%以上)。3.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在北纬30°以北的亚洲季风区,降水日变化的离岸传播出现位相锁定,即离岸方向上的各个距离点在同一时刻达到峰值,不存在离岸传播。在北纬30°以南的亚洲季风区,降水日变化存在明显的离岸传播,其速度与纬度成正比,即纬度越高,传播越快。850hpa风场可分为向岸分量和离岸分量。向岸分量使降水日变化的峰值位相提前、起始时刻推迟、终止时刻提前、传播时长和距离缩短,即峰值出现得更早、传播开始得更晚、结束得更早、传播得更短和更近。离岸分量的作用与之相反。结果与二维海陆风模式的解析解基本相符(Du and Rotunno 2015; Du and Rotunno2018),进一步表明亚洲季风区降水日变化的离岸传播与惯性重力波相关,并受纬度和背景风场的调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洲季风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进梁,吴学珂,袁铁,郄秀书,杨静.基于TRMM卫星多传感器资料揭示的亚洲季风区雷暴时空分布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9

[2].方俊颖,杜宇.亚洲季风区降水日变化的沿海离岸传播的特征和机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3].贺铮.BCCS2S模式对亚洲季风区夏季季节内振荡预报能力的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4].屠厚旺,田红瑛,梅成红,王文澜,张如华.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对亚洲季风区对流层顶附近水汽分布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

[5].刘浩.亚洲西风区和季风区黄土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不稳定性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8

[6].高雅,王会军,姜大膀.CMIP5与CMIP3模式对泛亚洲季风区夏季降水年际变异主模态及其主要变异特征的模拟能力评估[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2青年论坛.2016

[7].李剑东.亚洲季风区云辐射效应的季节变化及其与云量、降水关系的观测分析研究[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2青年论坛.2016

[8].杨萍,侯威,颜鹏程.亚洲季风区过去700年来夏季极端干/湿事件多尺度变化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6

[9].郝然.夏季哈德莱环流强度变化与亚洲季风区经向水汽输送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6

[10].沈沉.亚洲季风区夏季海陆热力变化的观测分析及模拟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标签:;  ;  ;  ;  

亚洲季风区论文-李进梁,吴学珂,袁铁,郄秀书,杨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