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斑论文-于占晶

梨黑斑论文-于占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梨黑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顶菊,内生菌,梨黑斑病,生物防治

梨黑斑论文文献综述

于占晶[1](2019)在《黄顶菊内生菌对梨黑斑病菌的拮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10种黄顶菊内生菌对梨黑斑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根2、茎8、花1和花2,4种内生菌对梨黑斑病菌有较显着抑制作用。将这4种内生菌再次进行培养,配置成OD值为1.5的菌悬液,进行抑菌作用测定,发现4种内生菌对梨黑斑病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第5 d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的是茎8,抑菌率达到40%,培养至第7 d时,抑制效果最为明显的是花2,抑菌率达到40%。随着时间的推移,根2、茎8和花1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花2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本文来源于《河北果树》期刊2019年04期)

段敏杰,伊洪伟,王进,武峥[2](2019)在《梨黑斑病抗病相关基因PpEMS1的克隆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梨抗病相关基因,并对其在梨黑斑病抗病防御中的作用进行初步分析。基于同源基因克隆方法从"黄冠梨"中克隆获得一个预测为受体样蛋白激"酶EMS1的基因,暂命名为PpEMS1。利用生物信息学、Southern Blot、亚细胞定位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S全长3 894 bp,编码1 296个氨基酸,开放阅读框3 891 bp。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在"黄冠梨"、"黄花梨"、"翠玉梨"中,该基因都以单拷贝形式存在,在"爱宕梨"中以多拷贝形式存在。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在细胞膜和细胞核均有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接种黑斑病菌1、2、3、4、5、6、7和8 d后,在"黄花梨"和"爱宕梨"中该基因表达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推测该基因可能与梨黑斑病抗性相关。(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董冉,魏树伟,王宏伟,冉昆,董肖昌[3](2019)在《华北地区梨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梨黑斑病是梨树生长期的常见病害,同时也是梨果贮藏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该病害是由链格孢真菌引起,在梨树生长季节可引起叶片脱落、果实腐烂等。在我国、韩国、日本、法国等地黑斑病普遍发生,因此梨黑斑病在梨的进出口贸易中,成为梨出口的限制条件。(本文来源于《果农之友》期刊2019年09期)

何丽霞,刘邮洲,李慧,乔俊卿,周亚秋[4](2019)在《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梨锈病和梨黑斑病发生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病原菌孢子捕捉器,在江苏省内苏南、苏北2地(分别是句容果园和徐州果园)监测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梨锈病和黑斑病病原菌孢子的消长情况,调查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2地果园避雨栽培条件下梨锈病和黑斑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均明显低于露天栽培,其中句容果园露天栽培梨锈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平均是避雨栽培的8.78倍,徐州果园露天栽培梨锈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平均是避雨栽培的4.35倍。句容果园露天栽培条件下梨锈病和梨黑斑病的发病指数较高,避雨栽培可以有效防治梨锈病和梨黑斑病,防效分别为88.89%、56.33%。徐州果园由于管理精细,打药及时,露天栽培和避雨栽培梨锈病和梨黑斑病发病均不严重,但露天栽培条件下梨锈病和梨黑斑病的发病指数高于避雨栽培,避雨栽培梨锈病和梨黑斑病的防效分别为51.44%、47.30%。(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张秀伟,张鹏,李用奇[5](2019)在《金刺梨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刺梨黑斑病主要于开花期为害幼嫩的果梗,果梗受害后产生黑色干腐病斑,导致整个花序从果梗处脱落。对黑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通过形态学特性、致病性测定、rDNA-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病主要由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acc.)的Phomopsiscapsici真菌引起。(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9年02期)

梁魁景,侯晓杰,高小宽,张志强,欧阳汝欣[6](2019)在《五种杀菌剂对梨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梨黑斑病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是目前梨果采后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为筛选出防治梨黑斑病病的高效药剂,作者调查了衡水地区常用的农药并最终确定5种有效杀菌剂,分别是10%中生·寡糖素、60%多菌灵、32.5%苯甲·嘧菌酯、 1.8%辛菌胺醋酸盐、 15%络氨铜。用这5种药剂对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经测定发现,这5种药剂对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是15%络氨铜,药剂浓度为1 000 mg/L时,平均菌落生长量为0.5 mm,抑制率达到92.25%,EC_(50)为0.652 mg/L;其次为1.8%辛菌胺醋酸盐;60%多菌灵抑菌效果最差,药剂浓度达到1 000 mg/L时,平均菌落生长量为3.4 mm,EC_(50)为681.719mg/L。(本文来源于《北方果树》期刊2019年02期)

周占兵[7](2019)在《梨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梨黑斑病在我国分布普遍,各梨产区都有发生.近年来,日本梨、西洋梨和苹果梨等较感病,如二十世纪梨,由此病危害造成大量裂果和早期落果,病果率高达90%以上。但近年来在梨鸭梨上也有发生,如2003年梨出口到美国过程当中,发现的梨黑斑病,货物退回,商品下架、取消出口任务,造成巨大损失。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及新梢。细嫩的叶片最易发病,开始时产生针头大、圆形、黑色的斑点,以后斑点(本文来源于《河北果树》期刊2019年01期)

高小宽[8](2019)在《葱、蒜粗提取液对贮藏期梨黑斑病的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苹果梨为试验材料,研究葱、蒜粗提取液对梨黑斑病室内毒力测定和梨果实体内损伤接种的影响,结果表明:葱、蒜粗提取液在200m L/L抑制率分别为39.87%、90.65%,EC50分别为669.031、6.304mg/L,说明大蒜抑制率较好。进一步损伤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蒜粗提取液对梨黑斑病菌有抑制作用,200m L/L浓度蒜粗提取液抑菌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01期)

潘廷跳[9](2018)在《基于光谱和成像技术的香梨黑斑病发病过程监测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勒香梨鲜嫩多汁,香甜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已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可实现一年四季的销售。但在贮藏、销售过程中,梨果实极易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其中,由链格孢菌(A.alternata)侵染引起的黑斑病是一种最严重的贮藏期病害。黑斑病的发生降低了香梨果实的品质与商品价值,影响其销售,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香梨果实黑斑病发病过程监测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实现香梨采后病害动态监测与早期快速检测,对香梨果实病害防治及提高市售果实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库尔勒香梨果实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高光谱成像(HSI)技术从宏观角度对香梨果实黑斑病发病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建立病害早期检测方法;其次,借助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CRM)和拉曼化学成像技术对黑斑病发病过程中香梨果实细胞壁成分和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再次,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对A.alternata侵染产生的交链孢酚及黑斑病发病过程中香梨果实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进行准确测定;最后,利用SERS对香梨果实中A.alternata含量进行快速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HSI技术的梨黑斑病发病过程监测及病害早期检测。1)利用HSI系统采集不同染病阶段梨果实的高光谱图像;2)创新地采用光谱角填图(SAM)算法对采集到的高光谱图像进行可视化,识别染病区域;3)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来判断基于HSI技术识别不同染病阶段梨果实的可行性,再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k最近邻(KNN)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梨果实黑斑病病害早期检测的分类模型。结果表明,借助SAM可完成对不同染病阶段病害果实染病区域的识别,从而实现对梨果实黑斑病发病过程的实时监测;PLSDA、KNN和SVM叁种分类模型均可用于对不同染病阶段梨果实的分类,但它们的分类精度相差较大。叁种模型中,SVM的区分性能最好,其基于全波段光谱和最优波长建模的精度分别为97.50%和96.56%,可实现对梨果实黑斑病病害的早期检测。(2)借助拉曼成像技术对发病过程中梨果实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微观检测。1)利用CRM采集新鲜、染病早期和晚期梨果实细胞壁的拉曼光谱,借助标准品的拉曼光谱和相关文献报道确定梨果实细胞壁拉曼峰的归属,计算发病过程中纤维素和果胶拉曼特征峰强度变化的程度;2)利用PCA对不同染病阶段梨果实细胞壁拉曼光谱进行分类;3)对梨果实细胞壁主要成分(多糖、纤维素和果胶)进行拉曼化学成像,观察梨果实细胞壁在发病过程中的细微变化。结果表明,黑斑病发病过程中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显着下降,与新鲜果实相比,接种后的第2和第8天,染病果实细胞壁纤维素拉曼特征峰强度分别降低了19.11%和58.50%,果胶拉曼特征峰强度分别降低了19.20%和58.67%;拉曼化学成像结果显示,发病过程中梨果实细胞壁结构受损,空间有序结构遭到破坏,多种成分分布不均匀且变得松散。(3)基于SERS对A.alternata侵染产生交链孢酚的检测。1)制备银纳米颗粒(AgNPs)溶胶,通过吡啶修饰AgNPs溶胶来解决基底与目标分析物吸附力弱的问题;2)建立SERS强度与交链孢酚标准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通过加标回收实验来验证其在梨果实中交链孢酚检测的可行性;3)采用SERS对叁种不同香梨果实样品中交链孢酚进行检测,并通过HPLC分析来验证SERS对实际样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经吡啶修饰的AgNPs很好地解决交链孢酚在AgNPs表面上吸附能力弱的问题,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检测限。SERS对交链孢酚检测结果:SERS强度与交链孢酚溶液浓度的关系为I=1453.7 log c-553.4,其决定系数R~2为0.9926,线性范围为3.16-316.0μg/L,检测限为1.30μg/L(低于HPLC分析的检测限)。此外,SERS还成功用于香梨果实中交链孢酚的快速检测,其结果与HPLC分析所得的结果比较接近,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4)基于SERS对发病过程中梨果实PPO活性变化的测定。1)制备一种常用的AgNPs溶胶,将其用作SERS对邻苯二酚测定的基底,确定用于PPO活性测定的最佳邻苯二酚浓度范围;2)采集反应介质在不同反应阶段的SERS信号,并建立SERS强度减量(ΔI)与PPO活性(E_c)之间的关系;3)依据所建立的关系对香梨果实样品中PPO活性进行测定,同时与比色法结果对比分析;4)明确黑斑病发病过程中香梨果实PPO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用于PPO活性测定最佳的邻苯二酚浓度范围为1.0-9.0 mM;对PPO标准溶液测定得到SERS强度减量与PPO活性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ogΔI/Δt=0.6223 log E_c+0.8072,其决定系数为0.9689,线性范围为500-50000 U/L,检测限为224.65 U/L;SERS可用于香梨果实PPO活性的准确测定,其测定结果稳定性比比色法要好;且能够实现对黑斑病发病过程中PPO活性变化的灵敏测定,在接种后的第2天,香梨果实的PPO活性达到高峰值;草酸处理可以增强染病果实的PPO活性,并能延长PPO活性处于高峰值的时间。(5)基于SERS对梨果实中A.alternata的快速检测。1)制备银纳米点阵列基底,并优化基底的颗粒大小与厚度,以获得理想的SERS增强效果和重现性;2)测定水和香梨果实中不同浓度A.alternata的SERS信号,建立SERS信号强度与A.alternata浓度之间的关系,实现A.alternata的快速检测;3)通过拉曼成像对不同浓度A.alternata进行可视化检测。结果表明,SERS可用于A.alternata菌悬液的快速检测,其拟合方程为y=-18.84 x~2+665.38 x-1813.12,决定系数为0.9511,检测范围为1.0×10~3-1.0×10~7 cfu/mL,检测限低至1.0×10~3 cfu/mL;通过拉曼成像可检测到A.alternata菌悬液最低浓度为1.0×10~4 cfu/mL,适宜的检测范围为1.0×10~4-1.0×10~7 cfu/mL。对人工污染香梨果实汁液检测的结果如下:SERS强度与汁液中A.alternata浓度的拟合方程为y=-29.27 x~2+511.47 x-1435.18,决定系数为0.9852,检测限低于10~4 cfu/mL。开展香梨黑斑病发病过程监测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实现香梨果实采后病害的动态监测及发病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快速检测,其研究成果为病原菌侵染及果实发病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香梨果实采后病害防治及提高市售果实品质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对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12-27)

高小宽[10](2018)在《大蒜粗提取液对储藏期梨黑斑病的抑菌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苹果梨为试验材料,研究大蒜粗提取液对梨黑斑病室内毒力测定和梨果实体内损伤接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粗提取液在200mL/L抑制率高达90.65%,菌落的普遍生长量为7mm,毒力最强EC50为6.304mL/L;大蒜粗提取液对梨黑斑病菌有抑制作用,200mL/L浓度蒜粗提取液抑菌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23期)

梨黑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克隆梨抗病相关基因,并对其在梨黑斑病抗病防御中的作用进行初步分析。基于同源基因克隆方法从"黄冠梨"中克隆获得一个预测为受体样蛋白激"酶EMS1的基因,暂命名为PpEMS1。利用生物信息学、Southern Blot、亚细胞定位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S全长3 894 bp,编码1 296个氨基酸,开放阅读框3 891 bp。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在"黄冠梨"、"黄花梨"、"翠玉梨"中,该基因都以单拷贝形式存在,在"爱宕梨"中以多拷贝形式存在。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在细胞膜和细胞核均有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接种黑斑病菌1、2、3、4、5、6、7和8 d后,在"黄花梨"和"爱宕梨"中该基因表达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推测该基因可能与梨黑斑病抗性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梨黑斑论文参考文献

[1].于占晶.黄顶菊内生菌对梨黑斑病菌的拮抗研究[J].河北果树.2019

[2].段敏杰,伊洪伟,王进,武峥.梨黑斑病抗病相关基因PpEMS1的克隆与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9

[3].董冉,魏树伟,王宏伟,冉昆,董肖昌.华北地区梨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果农之友.2019

[4].何丽霞,刘邮洲,李慧,乔俊卿,周亚秋.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梨锈病和梨黑斑病发生差异[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张秀伟,张鹏,李用奇.金刺梨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J].中国南方果树.2019

[6].梁魁景,侯晓杰,高小宽,张志强,欧阳汝欣.五种杀菌剂对梨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J].北方果树.2019

[7].周占兵.梨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河北果树.2019

[8].高小宽.葱、蒜粗提取液对贮藏期梨黑斑病的防治研究[J].现代园艺.2019

[9].潘廷跳.基于光谱和成像技术的香梨黑斑病发病过程监测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10].高小宽.大蒜粗提取液对储藏期梨黑斑病的抑菌作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标签:;  ;  ;  ;  

梨黑斑论文-于占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