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散非线性补偿论文-杨杰

色散非线性补偿论文-杨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色散非线性补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干检测,偏振复用,波分复用,数字信号处理

色散非线性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杨杰[1](2014)在《高频谱效率相干检测光通信系统仿真与色散非线性补偿算法的性能和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于传统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相干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接收灵敏度和频谱利用率,因而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学者和商业公司的研究注意力。借助于相干检测技术,40Gb/s和100Gb/s的实时处理系统已经得到实现。为了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速率,将相干检测和现有的偏振复用(PDM)、波分复用(WDM)技术相结合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WDM-PDM16QAM相干光通信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相干检测系统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如频率噪声、相位噪声和色散非线性噪声等,对这些噪声的补偿就势在必行,尤其是对色散非线性效应的补偿更成为今年来极大的研究热点,这其中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的补偿算法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相干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然后本文将集中介绍色散非线性效应的原理以及单信道、多信道下的色散非线性补偿算法。本文将就多种补偿算法进行理论推导和仿真,以验证不同算法的性能、总结算法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案。第一,搭建了WDM-PDM16QAM相干光通信系统,对单信道、多信道下的色散非线性效应及多种处理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根据仿真结果做出了评价。第二,就单信道的色散非线性效应,深入分析了传统的分步傅立叶算法(SSFM),指出了传统SSFM中的梯形近似是造成其计算误差和多次迭代运算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I-SSFM算法。I-SSFM能直接准确地计算出非线性相位,并且相较于传统SSFM仅具有50%的复杂度。第叁,将单信道的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检测算法应用到了多信道下,通过训练序列利用最大期望算法(EM)建立GMM再进行检测判决,可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并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3-05)

蔡威威,刘超梁,曹文华[2](2014)在《基于光学相位共轭的色散和非线性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分析了光学相位共轭补偿信道内色散和非线性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若干基于光学相位共轭补偿色散和非线性的具体方案及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最后介绍了最近提出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光学相位共轭结合脉冲预展宽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方案。(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李敏良[3](2014)在《基于高阶调制格式的相干光通信系统中色散与非线性补偿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融合了相干检测和数字信号处理的数字相干光通信技术,为互联网业务与日俱增的带宽需求提供了富有潜力的解决途径。高阶调制格式作为提升数字相干光通信频谱效率的有效方法,也受到众多研究的青睐。然而,当通过提升调制阶数和信号传输速率来扩大系统容量的同时,信号受到光纤色散、非线性效应及ASE噪声的恶化也更为突出。通过对相干接收信号进行电域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开辟了一条高灵活性、低成本的传输损伤补偿途径。作为全文的基础,首先,作者通过Matlab搭建了数字相干光通信数值仿真系统。整个仿真系统由发送端模块、传输链路结构和接收端模块构成。其次,基于分布傅里叶算法的数字反向传输算法,是目前针对色散和非线性损伤补偿研究最多的算法,因此,本文通过数值仿真实现了数字反向传输算法对光纤色散和非线性的补偿,及通过相关反向传输算法来降低色散和非线性补偿复杂度。同时针对100Gb/s偏振复用16-QAM相干光通信系统对两种算法进行了性能仿真。此外本文也探讨了使用对称、非对称和修正非线性补偿计算位置的叁种分布傅里叶方法实现的数字反向传输算法和WDM系统色散非线性补偿的方法。最后,作为本论文的创新点,作者提出了使用多元支持向量机作为非参方法来消除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相位噪声。通过使用多元支持向量机进行非线性检测,从而达到提高系统非线性相位噪声容限的目的。此方法中,各支持向量机按照不同的二元分类策略对接收信号进行非线性分类。由于每个支持向量机的分类超平面均通过训练序列获得,所以此方法不依赖于传输链路具体参数。通过数值仿真,相比目前已有的算法,多元支持向量机算法均能取得更好的非线性相位噪声消除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1-01)

郭天光[4](2013)在《光OFDM系统中调制器非线性和色散效应的损伤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以其高频谱利用率、抗符号间干扰能力强以及良好的抗色散性能等许多优势获得光通信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基于强度调制的直接检测光OFDM(Direct-Detection Optical OFDM,DDO-OFDM)传输系统,由于其结构简单而稳定,并且应用成本低,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就如何改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基带光OFDM系统传输的性能进行了讨论,本文取得的成果如下:提出了针对光电调制器的预失真处理技术。理论分析得出光电调制器的非线性效应给OFDM传输系统带来的损伤,提出一种光电调制器的预失真处理技术。仿真得到在较高调制指数时,OSNR的增加已不能线性改善系统EVM值,此时系统主要受到电光调制器非线性干扰的影响。在较高调制指数下,做了预失真处理后情况,非线性效应相对较弱,系统EVM值有明显的改善。提出了针对光纤色散带来的高频子载波功率衰减现象的预增强技术。理论分析得出光纤色度色散产生信号频率选择性功率衰减造成的损伤,提出一种光纤色度色散的预增强处理技术,以此来补偿信号高频分量的衰减。通过Monte-Carlo仿真得到了不同功率衰减因子μ下,在发射机中使用数字预失真技术对系统性能的改善。当μ较大时,即高频子载波上的功率衰减较小,系统性能主要受限于MZM的非线性干扰。随着μ值不断减小,光纤色散导致OFDM信号高频子载波功率衰减加强。此时使用预增强技术与MZM预处理技术比不使用预处理或者仅使用预增强与MZM预处理中的一种技术,传输系统的性能得到显着的改善。(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3-09-10)

魏志虎,王荣,方涛,蒲涛,孙帼丹[5](2012)在《基于非线性色散补偿光栅的可调谐光电振荡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光电振荡器(OEO)输出频率的连续可调,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非线性色散补偿光栅(FBG)实现可调谐OEO方案。本文方案不需要电滤波器,且振荡频率随着光源的波长变化而变化。其中,叁阶色散补偿FBG可以采用FBG重构算法设计。当光源波长从1 550.6nm变化到1 551.4nm时,相应的色散为340~1 460ps/nm,输出频率的调谐范围为6.5~13.5GHz,实现了振荡频率的大范围可调谐。(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2年09期)

曹文华,王勇,刘颂豪[6](2012)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光学相位共轭和预啁啾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相位共轭补偿光纤通信系统的色散及非线性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相位共轭器两边线路上的色散和非线性分布(或传输功率分布)必须严格对称,这在现有的一般传输线路(标准单模光纤加集总掺铒光纤放大器)难以实现。提出了预啁啾结合中距相位共轭的补偿方案,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在发送端对输入脉冲进行预啁啾展宽,可有效地减轻非线性效应与色散的相互作用,获得理想的补偿效果;对于皮秒超短光脉冲传输,脉冲内拉曼散射相对于叁阶色散对补偿结果的影响很小,因此,频域相位共轭相对于时域相位共轭具有更好的综合补偿性能。该方案简单易行,无需对已敷设好的线路作较大改动。(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李彤,姜淳[7](2011)在《补偿色散和非线性相位噪声的新型光谱反演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新型光谱反演器,并演示了该器件在光纤传输系统中对于色散和非线性相位噪声的补偿作用。该补偿作用可以使得光纤传输系统的有效传输距离得到显着的提高,对于未来光传输系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1年07期)

侯尚林,韩佳巍,朱鹏,李志杰[8](2010)在《基于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低非线性宽带色散补偿光纤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矢量光束传输法数值模拟了基于模式耦合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与其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在包层中移除一层空气孔以形成外纤芯并调整内外纤芯之间的距离及包层空气孔的占空比,内外纤芯间的模式耦合可以在宽带范围内发生,导致产生大负色散。同时,由于光场分布在两个纤芯内,增大了模场面积,产生低非线性,可以实现低非线性宽带色散补偿。(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陈红霞,曹文华,徐平[9](2010)在《基于相位共轭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OPC补偿色散及非线性的原理以及OPC在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由OPC衍生的两种新的补偿技术:频域相位共轭(SPC)技术和中间非线性时间反转(MNTI)技术,最后对OPC在未来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0年06期)

侯尚林,韩佳巍[10](2009)在《一种新的低非线性宽带色散补偿微结构光纤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矢量光束传输法对空气孔包层呈正六边形分布的微结构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别调节内叁层空气孔的直径和包层空气孔节距,设计了一种低非线性宽带色散补偿微结构光纤。该光纤在波长1.55μm处具有-3235.8ps/nm/km的大负色散,可在以1.55μm为中心的100nm宽带波长范围对相当于自身长度190倍的普通单模传输光纤进行宽带色散补偿(色散补偿率偏移在0.5%以内),同时该光纤可在此宽带波长范围内保持非线性系数低于5W-1·km-1。(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色散非线性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理论分析了光学相位共轭补偿信道内色散和非线性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若干基于光学相位共轭补偿色散和非线性的具体方案及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最后介绍了最近提出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光学相位共轭结合脉冲预展宽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色散非线性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1].杨杰.高频谱效率相干检测光通信系统仿真与色散非线性补偿算法的性能和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2].蔡威威,刘超梁,曹文华.基于光学相位共轭的色散和非线性补偿[J].光通信技术.2014

[3].李敏良.基于高阶调制格式的相干光通信系统中色散与非线性补偿算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4].郭天光.光OFDM系统中调制器非线性和色散效应的损伤补偿研究[D].湖南大学.2013

[5].魏志虎,王荣,方涛,蒲涛,孙帼丹.基于非线性色散补偿光栅的可调谐光电振荡器[J].光电子.激光.2012

[6].曹文华,王勇,刘颂豪.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光学相位共轭和预啁啾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研究[J].光学学报.2012

[7].李彤,姜淳.补偿色散和非线性相位噪声的新型光谱反演器[J].信息技术.2011

[8].侯尚林,韩佳巍,朱鹏,李志杰.基于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低非线性宽带色散补偿光纤的设计[J].发光学报.2010

[9].陈红霞,曹文华,徐平.基于相位共轭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技术[J].光通信技术.2010

[10].侯尚林,韩佳巍.一种新的低非线性宽带色散补偿微结构光纤的设计[J].发光学报.2009

标签:;  ;  ;  ;  

色散非线性补偿论文-杨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