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撤诉论文-刘纺熙

非正常撤诉论文-刘纺熙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正常撤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行政诉讼,非正常撤诉,司法审查

非正常撤诉论文文献综述

刘纺熙[1](2014)在《行政诉讼中的非正常撤诉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政诉讼中的撤诉权,是行政相对人处分其诉讼权利的一项表现形式。我国《行政诉讼法》自颁布实施以来,撤诉率总体居高不下的问题愈发凸显,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非正常撤诉的大量存在。究其根源,撤诉审查制度不完善、诉讼成本高、法院独立性差等都是造成非正常撤诉的相关因素。需通过完善撤诉审查制度、建立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制度、合理转嫁诉讼成本、加大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惩罚力度等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本文来源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谭剑[2](2010)在《非正常撤诉与法律规避》一文中研究指出撤诉是行政诉讼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实践中行政诉讼撤诉率居高不下乃是非正常撤诉大量增加所致,而非正常撤诉大量增加是当事人规避行政诉讼高昂诉讼成本的"理性"选择。分析行政诉讼的成本构成及其对当事人撤诉的影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减少非正常撤诉这一法律规避现象,就必须树立新的诉讼观念,改革现行的诉讼制度。(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贾玲[3](2009)在《非正常撤诉现象的原因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民商事审判中,基层法院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和执行和解,各类撤诉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高撤诉率背后也存在一些当事人非正常撤诉现象。    非正常撤诉现象的主要(本文来源于《江苏经济报》期刊2009-11-04)

席颖[4](2009)在《行政诉讼非正常撤诉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颁布实施以来,已近二十年,行政诉讼制度在保障人权,维护行政法治,以及促进社会变革方面都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但由于行政诉讼立法、审判实践较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起步较晚,加之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行政司法实践始终问题多多。撤诉,尤其是非正常撤诉率过高就是问题之一。据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行政案件撤诉率一直居高不下,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撤诉方式结案已成为行政案件结案的主要方式,引起了学界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那么,如此高的撤诉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撤诉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什么?行政诉讼参与各方又对行政诉讼撤诉制度存有什么样的期待?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巨大反差反映了行政诉讼制度哪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都是理论界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以行政诉讼撤诉率过高这一司法现象为切入点分析我国行政诉讼撤诉制度面临的困境,运用实证分析、逻辑推演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尝试提出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路径选择。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我国具有浓重职权主义色彩的限制撤诉制度概述。主要论述行政诉讼撤诉的概念、特征、法定情形,条件及撤诉的法律后果。第二部分,行政诉讼撤诉制度反映的立法目的探源。行政诉讼的具体制度都是围绕着实现行政诉讼最终目的而设计,撤诉制度作为行政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以实现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为宗旨。本部分通过对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目的与撤诉制度设计关系的分析,揭示出行政诉讼撤诉制度与实践相背离的司法现状。第叁部分,非正常撤诉的现状分析。提出非正常撤诉的概念并分析非正常撤诉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弊端。第四部分,立法初衷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的原因。通过对思想观念、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的分析试图发现非正常撤诉率高的原因。最后第五部分,提出完善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对我国非正常撤诉存在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法律文化和政治体制下,撤诉制度的立法目的无法完全实现,功能无从全部发挥,应该改善我国行政撤诉制度运行的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并对与撤诉相关的诉讼程序进行改革。(本文来源于《中国政法大学》期刊2009-03-01)

徐苏刚,谭剑[5](2004)在《非正常撤诉——行政诉讼中的法律规避》一文中研究指出撤诉是行政诉讼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实践中行政诉讼撤诉率居高不下乃是非正常撤诉大量增加所致,而非正常撤诉大量增加是当事人规避行政诉讼高昂诉讼成本的"理性"选择。分析行政诉讼的成本构成及其对当事人撤诉的影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减少非正常撤诉这一法律规避现象,就必须树立新的诉讼观念,改革现行的诉讼制度。(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李云[6](2003)在《关于行政案件非正常撤诉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 14年来 ,全国行政诉讼案件从 1990年的 130 0 6件上升为 2 0 0 2年的 936 4 2件 ,数量增长之势印证了该法颁布意义的重大。但是 ,近年来 ,行政审判中普遍存在案件撤诉增多的现象 ,全国一审行政案件撤诉率从未低(本文来源于《人大研究》期刊2003年10期)

李海亮,罗文岚[7](1997)在《关于非正常撤诉行政案件的法律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非正常撤诉行政案件的法律思考李海亮罗文岚近几年审判活动中行政案件撤诉率居高不下的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有关资料显示:1993年至1996年4年间,全国各级法院裁定准予原告撤诉的行政案件,占已审结行政案件的比例分别为:41.31%、44.31%...(本文来源于《行政法学研究》期刊1997年04期)

罗文岚,李海亮[8](1997)在《关于非正常撤诉行政案件的法律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非正常撤诉行政案件的法律思考□罗文岚李海亮近几年审判活动中行政案件撤诉率居高不下的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有关资料显示:1993年至1996年四年间,全国各级法院裁定准予原告撤诉的行政案件,占已审结行政案件的比例分别为:4131%、4431...(本文来源于《桂海论丛》期刊1997年05期)

杨双田,段元玉[9](1997)在《浅谈行政诉讼案件非正常撤诉的原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市两级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以撤诉方式结案的多,据不完全统计,占结案总数的2/3以上,并呈现出急剧增多的趋势,其中非正常撤诉占一定比例。笔者认为,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讨论之必要。一、问团的提出。撤诉是原告处分自(本文来源于《法律适用》期刊1997年08期)

非正常撤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撤诉是行政诉讼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实践中行政诉讼撤诉率居高不下乃是非正常撤诉大量增加所致,而非正常撤诉大量增加是当事人规避行政诉讼高昂诉讼成本的"理性"选择。分析行政诉讼的成本构成及其对当事人撤诉的影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减少非正常撤诉这一法律规避现象,就必须树立新的诉讼观念,改革现行的诉讼制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正常撤诉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纺熙.行政诉讼中的非正常撤诉及对策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

[2].谭剑.非正常撤诉与法律规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3].贾玲.非正常撤诉现象的原因与对策[N].江苏经济报.2009

[4].席颖.行政诉讼非正常撤诉的成因及对策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

[5].徐苏刚,谭剑.非正常撤诉——行政诉讼中的法律规避[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6].李云.关于行政案件非正常撤诉的思考[J].人大研究.2003

[7].李海亮,罗文岚.关于非正常撤诉行政案件的法律思考[J].行政法学研究.1997

[8].罗文岚,李海亮.关于非正常撤诉行政案件的法律思考[J].桂海论丛.1997

[9].杨双田,段元玉.浅谈行政诉讼案件非正常撤诉的原因及对策[J].法律适用.1997

标签:;  ;  ;  

非正常撤诉论文-刘纺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