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冠层论文-于泉洲,刘煜杰,周蕾,石浩,孙雷刚

森林冠层论文-于泉洲,刘煜杰,周蕾,石浩,孙雷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林冠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层叶片氮浓度,遥感反演,空间格局,Hyperion

森林冠层论文文献综述

于泉洲,刘煜杰,周蕾,石浩,孙雷刚[1](2019)在《基于遥感反演的中国森林冠层叶氮浓度空间格局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冠层叶氮浓度(CNC)是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的重要参数,因此获取并揭示我国森林CNC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准确评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通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测我国典型森林冠层叶片氮浓度并使用EO-1 Hyperion高光谱数据,建立CNC与近红外反射率(NIR)的统计模型,然后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反射率数据,实现生长季中国森林CNC的反演和分析,并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1)基于多种森林类型的采样数据,CNC与Hyperion NIR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R2=0.75,P <0.000 1);2)反演的我国森林CNC分布格局大致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特征,其中海南省森林CNC均值最高,而天津市的最低;3)反演的中国森林CNC介于0.49~3.63 g/100 g之间,平均为2.24±0.28 g/100 g,处于全球森林植被叶氮浓度范围之内;4)反演的CNC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52,RMSE为0.43 g/100 g,说明反演结果可以基本反映出我国森林CNC的空间格局和统计特征,但部分区域存在一定高估。森林CNC空间格局主要受森林植被功能型空间变异的影响,未来应对单一森林类型CNC的反演进行详细评估。本研究对于优化全国尺度森林生产力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金桂香,刘海轩,卢泽洋,吴鞠,许丽娟[2](2019)在《北京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夏季林内舒适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3-2016年7-8月,利用小气象站观测北京城市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了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叶面积指数(ILA)(r=-0.314, P=0.002),平均叶倾角(AMT)(r=0.472, P<0.001),冠层厚度(HCT)(r=0.458, P<0.001),冠下高(HCB)(r=0.692, P<0.001)和冠高比(RCT)(r=0.254, P=0.014)与林下舒适度(S)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其中平均叶倾角、冠层厚度、冠下高与林下舒适度相关性较高;叶面积指数(r=-0.356, P=0.001),冠高比(r=0.433, P<0.001)和冠层通透度(PC)(r=0.738, P<0.001)与舒适变化强度(dS)极显着相关,其中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与舒适变化强度的相关性较高。②利于提高舒适度的平均叶倾角、冠层厚度和冠下高的取值区间分别为27.48°±1.67°,(7.40±0.09) m和(2.67±0.06) m;使林内舒适度优于林外的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取值区间分别为0.72±0.003和6.51%±0.884%。③平均叶倾角和冠下高的协同作用对林下舒适度的解释程度为51.1%;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的协同作用对舒适变化强度的解释程度为55.5%。林内舒适度受多个结构指标共同影响,单一指标无法准确预测林内舒适度,如何构建与林内舒适度拟合优度较高的综合结构指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图5表5参19(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海轩,卢泽洋,金桂香,孙广鹏,吴鞠[3](2018)在《北京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夏季舒适度及林内小气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空气温湿度、风速的作用规律分析冠层结构对林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LAI)、冠高比(RCT)、冠层通透度(PC)与林内舒适度显着相关; LAI对空气温度(T)有显着影响,RCT和PC对空气温度(T)有极显着影响,LAI和RCT、PC和RCT对T有极显着的交互作用,T随LAI的增加而降低,随RCT和PC的增加而升高; LAI和RCT对空气相对湿度(RH)有极显着的影响,并存在极显着的交互作用,RH随着LAI的增大而增加,随RCT的增加而降低; LAI和RCT对林内风速(v)有极显着的影响,并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v随着LAI和RCT的增加而降低.冠层结构对森林舒适度的影响主要来自林分的降温效应,而降温效应受LAI、RCT和PC的影响;冠层结构调节舒适度的湿度效应来自LAI和RCT;冠层结构调节舒适度的风速效应受LAI和RCT影响.(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宗桦[4](2019)在《森林乔木冠层雨水再分配特征及机制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乔木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意义,有助于定量评价不同区域、尺度、类型的森林冠层雨水利用效率,可为深入研究森林冠层变化对区域水分循环的调节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从森林冠层雨水截留、林内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林下凋落物截留4个方面评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森林乔木冠层影响雨水再分配的研究最新进展。研究认为,由于森林冠层雨水再分配的生态机理仍未明晰,因此建立精确度高的截留模型仍将作为此类研究的重难点之一;引入激光雷达技术获得森林冠层叁维结构,以及多角度、多通道的多种传感器观测垂直空间多层次的森林冠层雨水再利用规律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林冠雨水截留研究缺乏其与区域水文变化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将林冠雨水再分配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区域水文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将会是未来研究的趋势之一。(本文来源于《世界林业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黄团冲,贺康宁,王先棒,王世雷[5](2018)在《北川河流域森林冠层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宝库林场设置样地,研究5种主要林分森林冠层结构对林下植被的影响。选取沙棘林、白桦林、青海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和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这5种主要林分,每种林分设置6个样地,在样方4角及中心设置灌木和草本样方,共设置30个乔木样方,150个灌木和草本样方,进行样地调查,并且利用鱼眼镜头相机在样方内对冠层进行拍照,获得冠层结构(林隙分数、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和林下光照(冠下直射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冠下散射PPFD、冠下总辐射PPFD)。结果表明:1)各林分灌草层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方面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在物种丰富度方面,5种林分草本层都要高于灌木层,且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个别林分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在物种多样性方面,除白桦林外,其他几种林分草本层均优于灌木层;在物种均匀度方面,沙棘林灌木层最低,青海云杉林在草本层中最低;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在物种多样性各指标方面要高于单纯的青海云杉林和落叶松林。2)通过典型分析发现,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照之间有显着性关系,且林隙分数和林下总光照在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照2组变量中权重最高;林隙分数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之间相关关系不显着;林隙分数与草本层各多样性指标均呈不显着负相关;冠下总辐射与草本层各多样性指数之间呈显着性正相关。3)光照对草本层生长发育的作用显着高于冠层结构;而冠层结构特别是林隙分数影响着灌木层的形成,因灌木层对光照的需求低于草本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张蓉鑫,邢艳秋,张新伟,丁建华,蔡龙涛[6](2018)在《ICESat-GLAS激光天顶角对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量化激光天顶角对ICESat-GLAS波形数据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的影响,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经营区为例,基于ICESat-GLAS波形数据及DEM数据,在Allouis模型和Nie模型基础上,分别引入激光天顶角,对光斑内坡度引起的高度距离(GroundExtent)进行修正,建立森林冠层高度估测模型,并通过模型对坡度的校正能力、天顶角引起的GroundExtent理论误差以及大气延迟增量叁个方面讨论分析天顶角在反演森林冠层高度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顶角的引入能够提高模型的估测精度,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了6.56%、4.26%,且能更好地校正地形坡度;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天顶角(<1°)引起的GroundExtent理论误差在0.122~1.100m范围内;在天顶延迟约为2.3m时,天顶角(<1°)对大气延迟增量的影响为0.04~3.50mm。由此可知天顶角对估测森林冠层高度存在一定的影响,引入激光天顶角的冠层估测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演森林冠层高度。(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解丹丹,苏志尧[7](2018)在《石门台亚热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时空替代法在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选择3种分别处于演替前期、中期、后期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亚热带森林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特征.结果显示:亚热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差异均极显着(P<0.000 1),且随演替进展,其林冠开度和林下光照显着减少、叶面积指数显着增加(P<0.01).相关分析表明,林下光照因子与林冠开度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叶面积指数呈显着负相关(P<0.05).典型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林冠开度对冠层结构的反映程度比叶面积指数高,冠层结构对林下散射光的影响比对直射光大.综合分析表明,随着演替进展,亚热带森林群落冠层逐渐郁闭,林下光照也随之减少,采用林冠开度评价冠层结构演替动态效果最佳,林下直射光比散射光变化更复杂.(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汪垚,倪文俭,张志玉,刘见礼,于浩洋[8](2018)在《激光雷达回波模型辅助的坡地森林冠层高度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光斑激光雷达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森林冠层高度提取,但通常仅限于地形坡度小于20°的平缓地区。在地形坡度大于20°的陡峭山区,地形引起的波形展宽使得地面回波和植被回波信息混合在一起,给森林冠层高度提取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利用激光雷达回波模型和地形信息,提出了一种模型辅助的坡地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算法。该方法以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截止点为参考,定义了波形高度指数H50和H75,使用激光雷达回波模型与已知地形信息模拟裸地的激光雷达回波,将裸地回波信号截止点与森林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截止点对齐,利用裸地回波计算常用的波形相对高度指数RH50和RH75,对森林冠层高度进行反演。并与高斯波形分解法和波形参数法的反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所提取的波形指数RH50和RH75对胸高断面积加权平均高(Lorey’s height)进行了估算,在坡度小于20°时,高斯波形分解法、波形参数法和模型辅助法的估算结果与实测值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0,0.78和0.98,对应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90 m,2.48 m和0.60 m,模型辅助法略优于其他两种方法;(2)在坡度大于20°时,高斯波形分解法、波形参数法和模型辅助法的R2分别为0.14,0.28和0.97,相应的RMSE分别为4.93 m,4.53 m和0.81 m,模型辅助法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3)在0°—40°时,模型辅助法对Lorey’s height估算结果与实测值的R2为0.97,RMSE为0.80 m。本研究提出的模型辅助法具有更好的地形适应性,在0°—40°的坡度范围内具备对坡地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的潜力。(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维康,王兵,牛香[9](2018)在《北京市森林植被冠层对空气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冠层可以有效清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对减少雾霾发生、净化空气、维护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分布式模型对北京市城市树木冠层清除空气颗粒物质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北京市树木冠层每年可以清除总空气颗粒物为833.02万kg,其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_(10))、细颗粒物(PM_(2.5))分别为451.28万kg、274.13万kg、107.61万kg,油松、柏木、栎类、经济林和槐树组冠层移除量较多.对不同林龄冠层移除空气颗粒物量的研究发现,针叶树种为成、过熟林能力>中、近熟林>幼龄林,而阔叶树种为中、近熟林能力>成、过熟林>幼龄林.所清除的颗粒物中,粗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量对TSP颗粒物量的贡献率较大,平均贡献率为60.74%;而清除的细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量对TSP颗粒物量的贡献率则因树种而异.本研究表明不同林龄、不同树种清除空气颗粒物的能力差别很大,因此在植树造林绿化城市时应该注意树种、林龄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蓉鑫[10](2018)在《结合激光指向角的ICESat-GLAS数据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搭载于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Ice,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ICESat)上的地学激光测高系统(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GLAS)能够实现快速、无损的森林冠层高度估测,大幅度提高了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的效率及和精度。然而由于ICESat-GLAS激光指向角的存在,且光斑尺寸较大,光斑内地形坡度起伏较大,激光指向角与地形的相互作用,往往会使激光光斑的形状发生改变,进而影响GroundExtent(光斑内坡度引起的高度距离)的变化,造成了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的偏差。因此,建立GroundExtent修正模型、减弱指向角和地形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吉林省汪清县林业局经营区为研究区,对ICESat-GLAS波形数据及DEM数据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参数提取。为了量化激光天顶角对ICESat-GLAS数据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的影响,在Allouis(2012)模型和Nie(2015)模型基础上,分别引入天顶角,对GroundExtent进行计算,建立森林冠层高度估测模型,并通过模型对坡度的校正能力、指向角引起的GroundExtent理论误差以及大气延迟增量叁个方面讨论分析天顶角在反演森林冠层高度中的影响。然后,根据指向角和地形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GroundExtent修正模型。并在GroundExtent修正模型基础上,结合ICESat-GLAS波形长度W,分别建立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的物理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天顶角的引入能够提高模型的估测精度,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了 6.56%、4.26%,且能更好的校正地形坡度;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天顶角(<1°)引起的GroundExtent理论误差在0.122-1.100 m范围内;激光朝向(0°-360°)引起的GroundExtent理论误差的绝对值在0-1.222 m范围内;在天顶延迟约为2.3 m时,天顶角(<1°)对大气延迟增量的影响为0.04-3.50 mm。由此可知天顶角对估测森林冠层高度存在一定的影响,引入激光天顶角的冠层估测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演森林冠层高度。(2)利用天顶角φ、激光朝向β、坡度S、坡向a建立的GroundExtent修正模型,具有地形坡度校正能力。且基于F、FWHM和GroundExtent修正模型建立的森林冠层高度物理模型,能够更便捷、精确的估测森林冠层高度,决定系数R2为0.673,分别提高了 0.101、0.021;均方根误差RMSE为2.848 m,分别降低了 0.411m、0.091m。实现了对ICESat-GLAS激光指向角和地形的校正,避免了由于激光指向角与地形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光斑内坡度引起的高度距离的变化,对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的影响。(3)利用W和GroundExtent修正模型建立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的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其估测精度最好,决定系数R2为0.709,分别提高了 0.126、0.038;均方根误差RMSE为2.622 m,分别降低了 0.447 m、0.119 m,克服了物理模型参数取值的局限性,提高了模型的估测精度。(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04-01)

森林冠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2013-2016年7-8月,利用小气象站观测北京城市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了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叶面积指数(ILA)(r=-0.314, P=0.002),平均叶倾角(AMT)(r=0.472, P<0.001),冠层厚度(HCT)(r=0.458, P<0.001),冠下高(HCB)(r=0.692, P<0.001)和冠高比(RCT)(r=0.254, P=0.014)与林下舒适度(S)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其中平均叶倾角、冠层厚度、冠下高与林下舒适度相关性较高;叶面积指数(r=-0.356, P=0.001),冠高比(r=0.433, P<0.001)和冠层通透度(PC)(r=0.738, P<0.001)与舒适变化强度(dS)极显着相关,其中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与舒适变化强度的相关性较高。②利于提高舒适度的平均叶倾角、冠层厚度和冠下高的取值区间分别为27.48°±1.67°,(7.40±0.09) m和(2.67±0.06) m;使林内舒适度优于林外的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取值区间分别为0.72±0.003和6.51%±0.884%。③平均叶倾角和冠下高的协同作用对林下舒适度的解释程度为51.1%;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的协同作用对舒适变化强度的解释程度为55.5%。林内舒适度受多个结构指标共同影响,单一指标无法准确预测林内舒适度,如何构建与林内舒适度拟合优度较高的综合结构指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图5表5参1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林冠层论文参考文献

[1].于泉洲,刘煜杰,周蕾,石浩,孙雷刚.基于遥感反演的中国森林冠层叶氮浓度空间格局初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2].金桂香,刘海轩,卢泽洋,吴鞠,许丽娟.北京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夏季林内舒适度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3].刘海轩,卢泽洋,金桂香,孙广鹏,吴鞠.北京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夏季舒适度及林内小气候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宗桦.森林乔木冠层雨水再分配特征及机制研究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19

[5].黄团冲,贺康宁,王先棒,王世雷.北川河流域森林冠层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8

[6].张蓉鑫,邢艳秋,张新伟,丁建华,蔡龙涛.ICESat-GLAS激光天顶角对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

[7].解丹丹,苏志尧.石门台亚热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特征[J].许昌学院学报.2018

[8].汪垚,倪文俭,张志玉,刘见礼,于浩洋.激光雷达回波模型辅助的坡地森林冠层高度反演[J].遥感学报.2018

[9].张维康,王兵,牛香.北京市森林植被冠层对空气颗粒物的调控功能[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

[10].张蓉鑫.结合激光指向角的ICESat-GLAS数据反演森林冠层高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

标签:;  ;  ;  ;  

森林冠层论文-于泉洲,刘煜杰,周蕾,石浩,孙雷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