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采茶戏论文-刘沐粟

高安采茶戏论文-刘沐粟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安采茶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江西,高安采茶戏,符号化空间,传承

高安采茶戏论文文献综述

刘沐粟[1](2019)在《“符号化空间”下高安采茶戏的传承表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高安采茶戏以其通俗朴实的语言、婉转甜美的唱腔、清新自然的表演,活跃在当地及周边市井乡村,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百余年来,高安采茶戏形成了自有的传承语境和表述方式。(本文来源于《歌海》期刊2019年02期)

盖双玲[2](2018)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策——以高安采茶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经时代洗礼的无比珍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文明程度的象征,后代人有义务使它们得以历久弥新的传承下去。本文以高安采茶戏为例,对其传承路径进行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安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点参考。(本文来源于《农村科学实验》期刊2018年14期)

欧阳兆利,刘峰[3](2018)在《高安采茶戏传承方式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变迁,戏曲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危机,传承问题迫在眉睫,对戏曲演员职业教育的反思是戏曲传承方面的有力探索点。高安采茶戏是第叁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赣中地区为轴心传播范围辐射四周,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早期对采茶艺人的教育培养,均为单一社会音乐教育模式的"剧团随团培养",对当代采茶艺人的培养采了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相结合,即"院团合作"模式,该模式培养的艺人,在表演上既具有科班扎实的基本功,又不失传统的采茶韵味。本文选取高安采茶戏为个案,进行纵向对比,对研究整个戏曲的传承、发展都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艺术家》期刊2018年10期)

陈星[4](2018)在《人性本真的回溯——高安采茶戏《红土情歌》琐谈》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土情歌》是一部取材自真实事迹、歌颂英雄人物的主旋律戏剧作品。但是作者试图让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歌功颂德之作,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用若干典型事例集中展示了救火英雄王茂华短暂人生的闪光之处。编剧力图用艺术的真实感动着读者,读罢不由让人收获一份感动、一种升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我想是生活中的真实感动了编剧,而编剧又循着艺术的真诚(本文来源于《影剧新作》期刊2018年03期)

陈发长,周传勇[5](2018)在《六场高安采茶戏 红土情歌——谨以本剧献给宜春平民英雄王茂华烈士》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王茂华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长华慈化镇石下小学教师谭良才村花炮厂厂长彭小梅伯塘中学初二学生小红娘彭小梅母亲憨伯伯塘村村民,残疾人员胡小宝憨伯孙子,初二学生李嫂被救小孩母亲黄婶被救小孩母亲医院院长医生护士男女学生数人群众若干序幕[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显出王茂华永恒身躯的冉冉造型。(本文来源于《影剧新作》期刊2018年03期)

刘韧[6](2018)在《扬清涤浊 红土地上的英雄赞歌——浅评六场高安采茶戏《红土情歌》的创新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王茂华——2010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时代人物的宜春平民英雄,是赣西宜春好人文化的一面旗帜。根据其生前先进事迹创作而成的六场高安采茶戏《红土情歌》不落窠臼,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文本和表现形式上深入挖掘,讴歌了王茂华舍生忘死、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是一曲用热血和生命奏响的英雄赞歌。通读剧本,让人体会到剧作者在创新思维下的匠心布(本文来源于《影剧新作》期刊2018年03期)

丁国云[7](2018)在《高安采茶戏形成的文化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安采茶戏是高安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综合发展的艺术载体。汉唐时期文艺繁荣的文化积淀和宋元时期外来戏剧的渗透影响,为高安采茶戏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高安地方剧种,其艺术形成深受瑞河戏、瑞河锣鼓戏、丝弦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影剧新作》期刊2018年03期)

吴玉林,雷鸣,蓝七荣,程四郎,易清传[8](2018)在《高安采茶戏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安采茶戏作为一个稀有剧种,它在大环境的文化生态中,有着其特殊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立足高安采茶戏的历史沿革、现状,从振兴高安采茶戏、保护和传承文化艺术的角度出发,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积极探讨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8年18期)

盖双玲[9](2018)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影响因素——以高安采茶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0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高安采茶戏为例,探讨当前非遗传承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8年36期)

周琪[10](2018)在《高安采茶戏《孙成打酒》的艺术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安采茶戏《孙成打酒》不仅具有一定的反叛性、创新性、鲜明的群众创作性,而且全面体现了江西农村的地方风貌,还具有独特的地方声腔特色、强烈的教化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高安采茶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经时代洗礼的无比珍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文明程度的象征,后代人有义务使它们得以历久弥新的传承下去。本文以高安采茶戏为例,对其传承路径进行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安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安采茶戏论文参考文献

[1].刘沐粟.“符号化空间”下高安采茶戏的传承表述[J].歌海.2019

[2].盖双玲.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策——以高安采茶戏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18

[3].欧阳兆利,刘峰.高安采茶戏传承方式比较研究[J].艺术家.2018

[4].陈星.人性本真的回溯——高安采茶戏《红土情歌》琐谈[J].影剧新作.2018

[5].陈发长,周传勇.六场高安采茶戏红土情歌——谨以本剧献给宜春平民英雄王茂华烈士[J].影剧新作.2018

[6].刘韧.扬清涤浊红土地上的英雄赞歌——浅评六场高安采茶戏《红土情歌》的创新思维[J].影剧新作.2018

[7].丁国云.高安采茶戏形成的文化考察[J].影剧新作.2018

[8].吴玉林,雷鸣,蓝七荣,程四郎,易清传.高安采茶戏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西部皮革.2018

[9].盖双玲.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影响因素——以高安采茶戏为例[J].智库时代.2018

[10].周琪.高安采茶戏《孙成打酒》的艺术特色[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高安采茶戏论文-刘沐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