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干扰论文-刘延芳,刘兴富,齐乃明

低干扰论文-刘延芳,刘兴富,齐乃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干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半物理仿真,微纳卫星模拟器,干扰力矩,气浮转台

低干扰论文文献综述

刘延芳,刘兴富,齐乃明[1](2017)在《超低干扰力矩微纳卫星姿控半物理仿真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纳卫星姿控的反作用飞轮输出力矩小,难以克服普通气浮转台的干扰力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微纳卫星姿控地面半物理仿真验证,必须对干扰力矩进行有效补偿。为此,对干扰力矩分类并分析了各自的特性,针对性提出了干扰力矩主动补偿方法,研制了主动补偿式超低干扰力矩气浮转台,并基于此开发了微纳卫星姿控半物理仿真平台。研制的气浮转台的干扰力矩达到2×10-5 Nm,小于微纳卫星反作用飞轮的最小输出力矩,利用半物理仿真平台有效地验证了微纳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算法。(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7年08期)

缪存孝,赵航,韩天,樊亚洪,许国锋[2](2016)在《一种低干扰力矩的叁自由度球面磁轴承》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低干扰力矩的叁自由度球面磁轴承结构,球面磁轴承定、转子均采用球面结构。当磁通作用在转子的球形包络面时,产生的电磁力会指向转子球心,不会对转子产生干扰力矩,但少量的漏磁磁通会作用在转子的非球形平面上,导致低干扰力矩的出现。利用等效磁路法对球形转子偏转时轴向部分漏磁导致的干扰力矩进行分析,得出干扰力矩的数学表达式。运用有限元法分析球面磁轴承和柱面磁轴承产生偏转时的干扰力矩,结果表明干扰力矩随着转子偏转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转子偏转角达到最大允许值0.3°时,球面磁轴承与柱面磁轴承相比干扰力矩减小两个数量级。球面磁轴承的低干扰力矩特性决定其特别适用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可提高陀螺的控制精度,在磁悬浮高能密度电机、其他飞轮系统等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刘延芳,刘兴富,齐乃明,张刘[3](2016)在《主动补偿式超低干扰力矩气浮转台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微纳卫星反作用飞轮的输出力矩与气浮转台的干扰力矩属于同一量级,故无法直接采用气浮转台实现微纳卫星姿态动力学仿真及姿控系统的地面试验验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主动补偿式超低干扰力矩气浮转台。对气浮转台的干扰力矩进行分析,提出了3种减小干扰力矩的方法:通过优化设计,降低了黏滞阻尼力矩;通过配置斜向节流孔,并单独供气,产生大小可调的主动涡流以抵消气浮轴承的固有涡流,从而降低涡流力矩;利用气浮轴承的摆动特性实现高精度平衡调节,减弱了重力诱导力矩。最后,设计了微小力矩测量装置,测量了剩余干扰力矩并基于测试结果来指导涡流力矩和重力诱导力矩补偿过程。测试结果显示:气浮转台实现的干扰力矩小于5×10-5 Nm,小于反作用飞轮的最小输出1×10-4 Nm,满足微纳卫星姿态动力学及控制的地面验证需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6年10期)

刘博光,薛云山,李悦,艾秀青[4](2016)在《基于微基站皮基站的低干扰深度覆盖方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对目前4G网络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深度覆盖和热点覆盖场景进行分析,其中深度覆盖主要为住宅楼宇和办公楼宇,热点覆盖主要是商场、交通枢纽和沿街商铺。其次介绍目前微基站、皮基站的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深度及热点覆盖场景中应用微基站皮基站覆盖的解决方案,并对容量和干扰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总结微基站皮基站在深度覆盖中的优势。(本文来源于《面向5G的LTE网络创新研讨会(2016)论文集》期刊2016-08-17)

秦华峰,刘双迟,刘青松,朱日祥[5](2015)在《低干扰电流磁场的热退磁炉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地磁学研究通过测量天然样品记录的磁性特征以获取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形态特征。逐步热退磁技术是最常用的获取天然特征剩磁方向的方法。因此,热退磁炉是古地磁学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的仪器之一。同时热退磁炉在磁性材料热处理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实验室的热退磁炉基本全部依赖进口。目前最为通用的商业退磁炉主要有两款。美国ASC公司生产的TD48热退磁炉和英国的MMTD80炉,实验过程中发现这两款商业退磁炉的性能并不(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专题10核幔边界、地核结构及其动力学特征、专题11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1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5-10-10)

穆新宇(BD1ES)[6](2015)在《自己“拼装” 低干扰短波收发机开关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暂停QSO8年之后,我终于有了些许闲暇,准备回归业余无线电了。为此,我还添置了一台K3短波收发信机。自从参加俱乐部活动,我就对DX通联、IOTA和无线电竞赛产生了兴趣。选择K3也是为了适应这些需求。但在配置电源时,我却感到纠结。K3很轻便,如果携带外出,我不希望电源过于沉重。同时,K3也很灵敏,所以我还在意电源可能制造的射频干扰(RFI)。那么,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5年17期)

陈昆龙,刘漳辉,郭文忠[7](2014)在《叁维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容错低干扰的拓扑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干扰导致数据重传,不利于传感器节点间通信.针对叁维k-连通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容错低干扰的拓扑控制算法.将节点与基站间的顶点不相交路径数作为容错指标,以降低网络干扰、保证各节点与基站间双向容错为优化目标,同时采用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算子,构造了一个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从3D k-YG算法构建的容错网络中求解一种合理的功率分配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算法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构建容错拓扑结构,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网络干扰.(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4年12期)

张伟昆,黄炜,张大伟[8](2014)在《基于连接低干扰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无线信道资源,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的信道分配算法。该文针对无线Mesh网络的信道分配算法,以连接低干扰信道分配算法(CLICA)为基础,以提高网络容量(吞吐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网络中各链路的干扰度来计算网络干扰度,通过减小网络的干扰度来提高网络吞吐量,以实现最小化网络干扰度的目标。构建信道分配的数学优化模型,通过NS2仿真验证比较改进前后算法的性能,求解出最优的信道分配。(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肖春静,刘明,龚海刚,陈贵海,周帆[9](2013)在《无线Mesh网络低干扰组播》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Ad Hoc网络,无线Mesh网络中的组播主要侧重于提高吞吐量,而干扰是影响吞吐量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组播拓扑时,传统的方法主要考虑最小价值或最短路径,而通过减少干扰来提高组播性能的研究较少,且它们的干扰计算方法都采用单播的思想,并不适合于组播.例如,当n个接收节点同时从一个节点接收数据时,在组播中这n个接收节点之间不存在干扰,而在单播中认为存在干扰.因此,提出了组播冲突图来计算组播干扰,给出组播树干扰的定义.可以发现,求最小干扰组播扰树是NP完全问题,然后提出基于万有引力的启发式算法构建具有较小干扰的组播树.为了适用于多信道的情况,提出了满足不同干扰范围的多跳信道分配算法.最后,仿真结果显示,与MCM相比,所提出的算法无论是在单天线单信道还是多天线多信道下,都能取得较高的吞吐量和较低的延迟.(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徐敏,郑思俊,孙卿,张庆费[10](2012)在《上海新江湾地区废弃地低干扰植物群落优势树种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市杨浦区原废弃地(新江湾地区)半自然群落的主要优势树种为对象,测定不同生活型植株在夏季不同生境下叶片的光合特性,从光合生理生态角度分析低干扰条件下上海城市废弃地的植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的特点,并结合环境因子分析并预测植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冠层树种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林窗树种呈单峰型,而林下树种呈不规则变化,体现出亚热带地区植物在夏季典型气候下的"光合午休"现象,而生境特点同时也影响植物光利用对策。(2)冠层成年树以落叶树种刺槐和朴树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最高,且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在林下生境中,以强耐阴灌木植物胡颓子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最高,其次为常绿树种香樟和女贞的幼树和幼苗,而林下落叶树种日均净光合速率均较低。(3)影响冠层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因子中,生态因子是第一主成分,而对于林窗树种,第一主成分则是生理因子。(4)由于阳性落叶树种具有更高效的光合效率,能迅速占领上层空间,新江湾区域人为低干扰植物群落的演替早期均以扩散能力较强的先锋性树种为主;乔木群落形成后,林下更新苗则以光适应范围较宽的香樟、女贞为主,同时,上层落叶树种大规模自然衰退使得香樟和女贞逐步替代落叶树种。(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低干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低干扰力矩的叁自由度球面磁轴承结构,球面磁轴承定、转子均采用球面结构。当磁通作用在转子的球形包络面时,产生的电磁力会指向转子球心,不会对转子产生干扰力矩,但少量的漏磁磁通会作用在转子的非球形平面上,导致低干扰力矩的出现。利用等效磁路法对球形转子偏转时轴向部分漏磁导致的干扰力矩进行分析,得出干扰力矩的数学表达式。运用有限元法分析球面磁轴承和柱面磁轴承产生偏转时的干扰力矩,结果表明干扰力矩随着转子偏转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转子偏转角达到最大允许值0.3°时,球面磁轴承与柱面磁轴承相比干扰力矩减小两个数量级。球面磁轴承的低干扰力矩特性决定其特别适用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可提高陀螺的控制精度,在磁悬浮高能密度电机、其他飞轮系统等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干扰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延芳,刘兴富,齐乃明.超低干扰力矩微纳卫星姿控半物理仿真平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7

[2].缪存孝,赵航,韩天,樊亚洪,许国锋.一种低干扰力矩的叁自由度球面磁轴承[J].宇航学报.2016

[3].刘延芳,刘兴富,齐乃明,张刘.主动补偿式超低干扰力矩气浮转台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6

[4].刘博光,薛云山,李悦,艾秀青.基于微基站皮基站的低干扰深度覆盖方案的研究[C].面向5G的LTE网络创新研讨会(2016)论文集.2016

[5].秦华峰,刘双迟,刘青松,朱日祥.低干扰电流磁场的热退磁炉研制[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专题10核幔边界、地核结构及其动力学特征、专题11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1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5

[6].穆新宇(BD1ES).自己“拼装”低干扰短波收发机开关电源[J].电子制作.2015

[7].陈昆龙,刘漳辉,郭文忠.叁维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容错低干扰的拓扑控制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

[8].张伟昆,黄炜,张大伟.基于连接低干扰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算法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

[9].肖春静,刘明,龚海刚,陈贵海,周帆.无线Mesh网络低干扰组播[J].软件学报.2013

[10].徐敏,郑思俊,孙卿,张庆费.上海新江湾地区废弃地低干扰植物群落优势树种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2012

标签:;  ;  ;  ;  

低干扰论文-刘延芳,刘兴富,齐乃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