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树论文-罗玉芝,杨银虎

珊瑚树论文-罗玉芝,杨银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珊瑚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珊瑚树,模纹花坛,层积催芽,小拱棚

珊瑚树论文文献综述

罗玉芝,杨银虎[1](2018)在《珊瑚树繁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珊瑚树又名法国冬青,为忍冬科荚属常绿灌木,树冠倒卵形,枝干挺直。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表现暗绿色,圆锥状伞房花序顶生,花期4~5月,白色,钟状,芳香。果熟期7~9月,核果椭圆形,初红后黑。珊瑚树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稍耐阴,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适温20℃~25℃,土壤以肥沃、疏松的中性壤土为宜。珊瑚树枝繁叶茂,春季开出(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园艺》期刊2018年12期)

徐晓舒,李祖军[2](2018)在《5种杀菌剂对日本珊瑚树叶斑病菌(P.cocculi)的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挑选出对日本珊瑚树叶斑病菌(P.cocculi)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选取市场上常见的5种杀菌剂,采用菌丝的生长速率法对其进行室内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20%井唑多菌灵对P.cocculi的抑制果最好,EC50值为31.5μg/m L。(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11期)

薛妍[3](2017)在《勐海石栎和云南珊瑚树两种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云南产两种药用植物勐海石栎(Lithocarpus fohaiensis)、云南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得到29个化合物。经过各种柱层析方法和波谱解析,从勐海石栎干燥叶子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3?-acetoxy ursolic acid(1),ursolic acid(2),betulinic acid(3),friedelin(4),?-friedelinol(5),?-sitosterol(6),dehydrodiisoeugenol(7),quercetin(8),kaempferol(9),4-hydroxy-3-methoxypropiophenone(10),p-hydroxybenzaldehyde(11),vanillic acid(12),protocatechuic acid methyl ester(13),3,4-dihydroxybenzoic acid(14)和methyl 4-hydroxybenzoate(15)。其中,化合物6,8为种内首次分离得到,其余均为柯属内首次分离得到。从云南珊瑚树干燥枝干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谱学分析鉴定结构分别为:ursolic acid(1'),methyl ursolate(2'),uvaol(3'),ursa-12-dien-1?,3?-diol3-O-palmitate(4'),12,13-dihydropomolic acid(5'),oleanderolide(6'),3?-hydroxyurs-28,13-olide(7'),betulonic acid(8'),methyl lup-20(29)-en-3-on-28-oate(9'),20 hydroxy-3-oxolup-28-oic acid(10'),cabraleadiol(11'),4-hydroxy-3-methoxybenzaldehyde(12'),vanillic acid(13')和protocatechuic acid methyl ester(14')。化合物2'-7',9',11'为首次从荚蒾属植物分离得到。最后,对近3年来叁萜类化合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6)

兰圣伟[4](2015)在《为了“珊瑚树红春常在”的美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珊瑚树红春常在,风波浪里把路开。”这首脍炙人口的歌剧《红珊瑚》选曲,至今为人们所传唱。 古人、今人无不喜爱着如花似琼的珊瑚礁。珊瑚礁又称“海底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海南叁亚蔚蓝的海(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5-09-11)

刘圣恩,林开敏,石丽娜,陈梦瑶,周丽春[5](2015)在《夹竹桃与珊瑚树光合光响应及PSⅡ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夹竹桃和珊瑚树进行光合光响应拟合和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测定,分析Pn与荧光参数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夹竹桃和珊瑚树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良好.在同等光合有效辐射下珊瑚树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夹竹桃,夹竹桃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82.67μmol·m-2·s-1和824.35μmol·m-2·s-1,珊瑚树的LCP和LSP分别为33.93μmol·m-2·s-1和757.19μmol·m-2·s-1,珊瑚树的耐阴能力大于夹竹桃,夹竹桃的光强适应范围稍大于珊瑚树.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夹竹桃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大于珊瑚树,夹竹桃通过光化学猝灭(qP)转换光能的作用高于珊瑚树,而以非光化学猝灭(NPQ)耗散光能的作用小于珊瑚树.两种灌木ETR和PCR光响应曲线变化的"拐点"可能与光饱和点有关.在园林应用中夹竹桃适合全光环境,珊瑚树适合适度遮阴环境.(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张海芳,王林,刘洁,周文斌,张刘珍[6](2014)在《珊瑚树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对人体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珊瑚树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研发新型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及苔盼蓝染色计数法观察珊瑚树vibsane类二萜类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利用Apo-ONE Homogeneous Caspase-3/7试剂盒检测vibsane二萜类化合物1#对HepG2细胞内Caspase-3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活性筛选发现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1#显着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构效分析表明化合物C11位连接侧链的基团修饰影响其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此外,HepG2细胞对1#化合物最敏感,1#化合物抑制其增殖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机制研究显示1#化合物诱导HepG2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同时,较高浓度1#化合物(5~10μmol/L)引起HepG2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并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内Caspase3/7激活。结论:珊瑚树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雷金秀[7](2014)在《荚蒾属日本珊瑚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荚蓬属(Viburnum)植物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第二大属,全世界约有240种,主产于南美洲及东亚地区,我国荚蒾属植物大约有80种,有药用记载的有43种,约占全国总数量的50%,是一个药用植物大属,有止咳化痰、消炎抗菌、治疗月经不调、胃肾绞痛等功效。该属植物化学成分复杂,国内外学者从中分离到大量二萜类、叁萜类、环烯醚萜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且一些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课题以荚蓬属日本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 var. awabuki)为实验原料,利用正相硅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等现代色谱学技术对其化学组成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并利用质谱(MS)、核磁共振(NMR)及理化性质等鉴定化合物结构,其结构分别为:p-香树脂醇(1)、α-香树脂醇(2)、豆甾-4-烯-3-酮(3)、羽扇豆醇(4)、3-羟基-齐墩果-12-烯-1-酮(5)、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6)、28-羟基-齐墩果-12-烯-3-酮(7)、β-香树脂酮(8)、反式植醇(9)、白桦脂醇(10)、3β-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醇(11)、3-O-乙酰基齐墩果酸(12)、28-羟基-p-香树脂醇(13)、28-羟基-α-香树脂醇(14)。用MTT法检测化合物1、2、4、11、12、14对SMMC-7721、 Hela及K562等3种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1仅对Hela和K562两种细胞有抑制活性(IC50=66.38,49.36μg/mL),其余5个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抑制活性。本论文对荚蒾属植物的化学组成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汇总,且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荚蒾属植物资源提供了一定的数据补充。(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4-01-01)

刘洁,周文斌,从玉文,刘萍[8](2013)在《珊瑚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是一种通经活络的民间药用植物,它主要含有二萜、叁萜、黄酮、倍半萜、木脂素、香豆素苷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中vibsanin型是其特征化合物,分为3种亚型结构即十一元环型、七元环型和重排型,代表化合物为vibsanin B、vibsanin C和neovibsanin A。珊瑚树具有细胞毒、抑菌、鱼毒及抑制植物生长等活性,其中细胞毒活性为主要生物活性。(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邱林[9](2013)在《相伴窗前珊瑚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家的窗前,有一排珊瑚树,起初很是瘦小,如新开发的地段,花草匠栽种不久的景观植物一样,柔弱无比。可它不停歇地长着长着,几年工夫,就高大起来,葱郁起来。我常常立于窗前,凝视这片绿色,看它们的长相一年四季有什么不同,看它们在风雨中阳光里月光下是怎样的姿态。这已成为我的习惯,生活的一部分,写作受阻时,读书困顿时,我就看它们,就去与它们相伴。(本文来源于《创作评谭》期刊2013年01期)

谭家得,杨瑜蓉,陈香,聂呈荣,田雪琴[10](2012)在《不同栽培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珊瑚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珊瑚树人工育苗技术及筛选其适宜的育苗栽培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用传统基质S1(黄心土、塘泥按60%、40%比例混合),改良基质S2(黄心土、菇渣和塘泥以30%、30%、40%混匀),并配以适量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以H1(不做处理)、H2(IBA 100 mg/L)和H3(IBA 100 mg/L+NAA 50 mg/L)在苗木移植上袋之前洒透于根部为激素处理方式,组成S1-H1、S1-H2、S1-H3、S2-H1、S2-H2、S2-H3共6种处理组合,对珊瑚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指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组合对珊瑚树地径、苗高、叶宽等指标均有显着差异,而对其他指标,作用效果不明显。其中,S1-H2培育的苗木表现最好,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叶宽比最差处理组合分别高8.99%、16.21%和10.23%。说明以传统基质S1配以适量的吲哚丁酸H2处理是提高珊瑚树生物量积累的有效方式。(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珊瑚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挑选出对日本珊瑚树叶斑病菌(P.cocculi)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选取市场上常见的5种杀菌剂,采用菌丝的生长速率法对其进行室内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20%井唑多菌灵对P.cocculi的抑制果最好,EC50值为31.5μg/m 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珊瑚树论文参考文献

[1].罗玉芝,杨银虎.珊瑚树繁育[J].中国花卉园艺.2018

[2].徐晓舒,李祖军.5种杀菌剂对日本珊瑚树叶斑病菌(P.cocculi)的毒力测定[J].科技视界.2018

[3].薛妍.勐海石栎和云南珊瑚树两种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兰圣伟.为了“珊瑚树红春常在”的美景[N].中国海洋报.2015

[5].刘圣恩,林开敏,石丽娜,陈梦瑶,周丽春.夹竹桃与珊瑚树光合光响应及PSⅡ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张海芳,王林,刘洁,周文斌,张刘珍.珊瑚树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对人体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4

[7].雷金秀.荚蒾属日本珊瑚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

[8].刘洁,周文斌,从玉文,刘萍.珊瑚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3

[9].邱林.相伴窗前珊瑚树[J].创作评谭.2013

[10].谭家得,杨瑜蓉,陈香,聂呈荣,田雪琴.不同栽培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珊瑚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标签:;  ;  ;  ;  

珊瑚树论文-罗玉芝,杨银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