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骨架论文-李明,陈跃

凝胶骨架论文-李明,陈跃

导读:本文包含了凝胶骨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iO_2气凝胶,增强,纤维,复合

凝胶骨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陈跃[1](2019)在《SiO_2气凝胶骨架增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SiO_2气凝胶是一种具有高气孔率、高比表面积、低导热系数等诸多优异特性的纳米多孔材料,在航天、军事、化工、建筑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SiO_2气凝胶力学强度低、质脆、易碎的结构特点极大限制了其应用。目前,主要有结构性增强、聚合物增强和复合增强3类技术路线可用于改善SiO_2气凝胶纳米多孔骨架的强度和韧性,不同的增强方法对应不同的制备工艺和制备成本。采用纤维类预制体制备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时,因其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被认为是SiO_2气凝胶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最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易桐,潘红,胡晟操,钱峰,王炳[2](2019)在《盐酸维拉帕米凝胶骨架贴剂的处方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盐酸维拉帕米(VRP)凝胶骨架型贴剂,筛选出最优处方.确定盐酸维拉帕米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制备标准曲线;利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鼠皮为透皮屏障,经皮透过速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促渗剂的种类及用量并设计正交实验优化贴剂处方.盐酸维拉帕米在230 nm处有最大吸收,标准曲线A=0.029 4C+0.005 3(R2=1.000 0);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后最终确定的处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8%,乳糖10%,甘油10%,5%丙二醇.确定了盐酸维拉帕米贴剂的最佳处方,且制得的制剂基质光滑、无气泡、具有一定的强度及黏性,保湿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承东,陈照峰,姚伯龙,程琳,樊世璞[3](2019)在《SiO_2气凝胶骨架增强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SiO_2气凝胶骨架增强改性的特点,阐述了共前驱体、化学添加剂、老化、表面改性和热处理工艺在SiO_2气凝胶骨架增强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设计并优化SiO_2气凝胶的微结构及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宇航材料工艺》期刊2019年05期)

姜希伟,费云扬,连桂玉,项荣武,翟菲[4](2019)在《基于QbD理念的茶碱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工艺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设计并优化茶碱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简称为"自制缓释片")的处方工艺。方法:确定稀释剂类型、片径、黏合剂性质(即不同黏合剂种类的占比)、黏合剂用量作为关键工艺参数(CPPs),将自制缓释片与市售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以及其在不同时间点的累积释放度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采用L_(18)(3~4)正交表进行设计和试验;对试验结果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利用Modde 12.0软件通过最优模型进行计算并获得设计空间及其可接受范围(PAR),以确定自制缓释片的最优处方工艺,并对所得工艺进行验证试验和蒙特卡洛模拟验证。结果:获得吻合度、精确度、有效性、重现性均较好的最优模型,能较好地拟合CQAs和CPPs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计算获得设计空间及其PAR值[稀释剂最优值为乳糖;片径为9.07~9.33 mm,最优值为9.20 mm;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占HPMC总量的比例为0.50~0.83,最优值为0.80;HPMC总量为0.036 0~0.041 3g/片,最优值为0.038 7 g/片],并确定其优处方工艺为茶碱质量占比50%、HPMC K4M质量占比15.48%、HPMC K100M质量占比3.87%,其余部分使用乳糖作为稀释剂,制片后片径为9.20 mm。验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茶碱缓释片与参比制剂具有相似的体外释放行为;模拟产生的95%以上的结果都在上、下限范围内。结论:基于QbD理念建立的茶碱缓释片处方工艺能够符合制剂设计要求,而且在PAR范围内调整CPPs所制备的产品能够符合CQAs的要求,表明QbD理念用于缓控释制剂处方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18期)

孟戎茜,王曼,王慧芳,王燕婷[5](2019)在《卡维地洛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处方优选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12 h内体外缓慢释药的卡维地洛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处方工艺并进行表征。方法以2种型号的HPMC为骨架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处方工艺并验证,考察制剂在4种介质中12 h内的体外释放度,利用X-射线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分析药物的存在状态。结果最佳处方为卡维地洛7.5%,单硬脂酸甘油酯30%,HPMCK4M+E50占片重25%,HPMC K4M∶E50的比例为2∶1,乳糖占15%,硬度为3.5 kg;制剂在pH 1.2的介质中释药最快,12 h内达到90%以上,体外释药稳定(RSD<1.5%,n=3),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属于骨架溶蚀型释药系统;药物在片中以部分晶体存在,原辅料之间没有新键生成。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良好,在12 h内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15期)

赵丹阳[6](2019)在《多孔芳香骨架材料与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污染物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制备高吸附能力、环境友好、便于回收重复使用的吸附材料成为国内外化学研究者最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多孔芳香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可修饰、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气体、有机物的储存分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是理想的污染物吸附材料。但是,由于材料呈粉末状,不利于实际环境处理。因此,本文选择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作为实现粉末材料单块化的骨架材料,用于制备块体吸附材料并研究其在污染物吸附方面的应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物理-化学双交联法制备出PAF-1@CNF复合气凝胶,并用于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双酚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N_2吸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得到的PAF-1@CNF复合气凝胶BET比表面积为2203 m~2 g~(-1)。通过双酚A吸附实验的测定以及Langmuir吸附模型计算得出,PAF-1@CNF复合气凝胶的最大吸附量为1000 mg g~(-1),是迄今为止所报道的最高值。此气凝胶仅需10 s便可去除77.7%的双酚A,吸附速率为532.2 mg g~(-1) min~(-1)。根据Ho and McKay’s拟二阶吸附模型计算得到其拟二阶吸附速率常数(k_(obs))为0.282 mg g~(-1) min~(-1)。通过染料吸附实验确定,影响PAF-1@CNF复合气凝胶吸附污染物的主要因素为客体分子的形状和尺寸。并且通过12次吸附/脱附循环测试发现该复合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2.采用后修饰的方法将磺酸基功能团引入PAF-1得到PAF-1-SO_3H,使其具有较强的氨气吸附能力,并且与硅烷化的CNF复合,成功制备得到具有氨气吸附能力和一定疏水能力的PAF-1-SO_3H@CNF复合气凝胶。通过SEM、TGA、N_2吸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所制备的气凝胶BET比表面积为557 m~2 g~(-1)。通过氨气吸附测试,PAF-1-SO_3H@CNF复合气凝胶的氨气吸附量为7.2 mmol g~(-1)。(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洁凝,施祥杰,刘晓鸣,金婧,郭晓迪[7](2019)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HPMC K100LV和K4M联用,通过干法制粒工艺制备盐酸帕罗西汀骨架片芯,然后通过肠溶薄膜包衣液对盐酸帕罗西汀骨架片芯进行包衣,获得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以溶出曲线相似性f_2值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进行处方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和杂质检测,通过加速和长期试验考察片剂稳定性。结果以该方法制备的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质量稳定,具有与原研制剂一致的溶出特征。结论该方法制备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06期)

邓向涛,阮晓东,郝海军[8](2018)在《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及其冻干粉,进一步制备成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SLN-HMST),并探讨体外释药影响因素及释药机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马钱子碱SLN-HMST处方。分别采用零级模型、一级模型和Higuchi模型对马钱子碱SLN-HMST体外释药模型进行拟合,采用Ritger-Pappas模型探讨缓释片释药机制。结果优化后的马钱子碱SLN-HMST体外释放行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释药方程为ln(1-Mt/M∞)=-0.212 1 t+0.106 4(r=0.992 3),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1.48%,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释药机制为扩散和溶蚀共存。结论制备的马钱子碱SLN-HMST,工艺重复性较好,在12 h内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8年22期)

郭留城,杜利月,郝海军,孟瑾,王姣姣[9](2018)在《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考察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因素对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以羟丙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单因素考察吸附剂种类、骨架材料比例、PEG种类和骨架材料用量对缓释片体外释药的影响,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处方,并对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骨架材料比例和PEG种类是影响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优化后的处方体外释放行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释药方程为ln(1-Mt/M∞)=-0.187 2 t+0.071 2(r=0.991 1),累积释放度在12 h内可达90.15%。结论:优化后的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良好,在12 h内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18期)

罗中一,杨自春,费志方[10](2018)在《气凝胶骨架固相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和模拟的算法,构建了非晶态二氧化硅模型以及初级粒子模型,研究了外界环境条件和气凝胶内部结构的变化对气凝胶固相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得到了300、500、800、1 200K四种环境温度下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固相热导率,材料的固相热导率随着环境温度上升略有增加。同时探讨了初级粒子内部缺陷对骨架固相热导率的影响,一定孔隙率范围内,随着孔隙率的增加材料的固相热导率降低,当孔隙率逐渐增加至0.26后,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实际情况。所建立的非晶态气凝胶模型及算法对该类材料的微尺度传热分析及结构设计具有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凝胶骨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制备盐酸维拉帕米(VRP)凝胶骨架型贴剂,筛选出最优处方.确定盐酸维拉帕米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制备标准曲线;利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鼠皮为透皮屏障,经皮透过速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促渗剂的种类及用量并设计正交实验优化贴剂处方.盐酸维拉帕米在230 nm处有最大吸收,标准曲线A=0.029 4C+0.005 3(R2=1.000 0);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后最终确定的处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8%,乳糖10%,甘油10%,5%丙二醇.确定了盐酸维拉帕米贴剂的最佳处方,且制得的制剂基质光滑、无气泡、具有一定的强度及黏性,保湿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凝胶骨架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陈跃.SiO_2气凝胶骨架增强研究进展[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9

[2].李易桐,潘红,胡晟操,钱峰,王炳.盐酸维拉帕米凝胶骨架贴剂的处方筛选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李承东,陈照峰,姚伯龙,程琳,樊世璞.SiO_2气凝胶骨架增强改性研究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19

[4].姜希伟,费云扬,连桂玉,项荣武,翟菲.基于QbD理念的茶碱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工艺设计与优化[J].中国药房.2019

[5].孟戎茜,王曼,王慧芳,王燕婷.卡维地洛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处方优选与表征[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6].赵丹阳.多孔芳香骨架材料与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污染物吸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7].刘洁凝,施祥杰,刘晓鸣,金婧,郭晓迪.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8].邓向涛,阮晓东,郝海军.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的研制[J].中草药.2018

[9].郭留城,杜利月,郝海军,孟瑾,王姣姣.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

[10].罗中一,杨自春,费志方.气凝胶骨架固相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航空动力学报.2018

标签:;  ;  ;  ;  

凝胶骨架论文-李明,陈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