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论文-钮峥洋,张晓晨,祁奇,郗连连,陈昕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论文-钮峥洋,张晓晨,祁奇,郗连连,陈昕

导读:本文包含了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森林生态学,紫楠,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钮峥洋,张晓晨,祁奇,郗连连,陈昕[1](2019)在《江苏宝华山自然保护区紫楠群落基本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0个20 m×20 m的样方,对江苏宝华山重要森林组成树种紫楠Phoebe sheareri群落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59科100属120种,其中被子植物55科95属115种,蕨类植物4科5属5种;样地内种子植物区系类型在属的层面上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②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以紫楠,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建始槭Acer henryi和红柴枝Meliosma oldhamii为主要优势种,其重要值依次为:29.69, 10.34, 8.61, 7.83和6.12;灌木层仍以紫楠为主要优势种,重要值为34.00;草本层以安徽碎米荠Cardamine anhuiensis为第一优势种,重要值为10.52。③群落各频度级分布规律为A>B>E>D>C(A级种频度比例最小,一般指群落偶见种或稀有种,E级种频度比例最大,一般指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B, C, D级为物种在不同频度区间的分布情况),表明群落较为稳定;由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可见,常绿树种紫楠、青冈属增长型种群,落叶的枫香树、红柴枝为衰退型种群,建始槭为稳定型种群,表明该群落正处于发展中期。④由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可见群落整体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但功能多样性指数偏低,单寡种占据群落较大的生态位,群落内各物种对于全部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紫楠群落暂时表现稳定,但优势种群的种内竞争加剧了环境资源的压力,宜适当择伐群落内弱势个体并加强群落的就地保护。图4表3参26(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金芬,陆琳,金钱荣,赵宪桃[2](2019)在《昙华山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现状、问题及管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昙华山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保护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2019年04期)

秦卫华,李中林,顾琪[3](2018)在《宝华寻兰——江苏句容宝华山自然保护区游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距离南京城东不到3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名叫宝华山,据说因南朝高僧宝志曾在此讲经,因而得名。山中有一座千年古寺,在寺院的庇护下,宝华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成为华东地区十分珍贵的一处生物多样性富集之地。1981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宝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总面积仅有133公顷,宝(本文来源于《生命世界》期刊2018年12期)

杜选长[4](2013)在《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区系特性及其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调查分析,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有兽类54种,隶属于7目24科45属;区系特征为东洋界种类多于古北界种类,现生动物群的古老性和残遗性,成分复杂多样,具有较多的亚种替代现象,国家保护物种丰富;区系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对区内兽类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建议,以期为加强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保护及探索区内动物区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科学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6期)

贺亚东,杜选长[5](2013)在《陕西天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性和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研究了天华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性和分布,表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8种,隶属2目5科6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6科17属;区系为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两栖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不明显。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提出了建议,以期使两栖爬行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并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5期)

杜选长,乌拉[6](2013)在《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特性和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研究了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及其分布,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鸟类138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13科28属39种,雀形目鸟类19科55属99种;区系特征为区内以繁殖鸟为主,旅鸟以古北界型为主,食虫鸟种类、数量丰富;区系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差异性和垂直地带性。(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5期)

宋先先,王得祥,赵鹏祥,张巧明,赵双喜[7](2011)在《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现状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景观指数法,通过ArcGIS和Fragstats3.3软件对天华山自然保护区12种景观类型的格局进行了分析。所使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包括平均斑块面积、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等。结果表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较丰富,而各景观类型拥有的斑块数分布很不均匀,从面积和斑块数来看,以硬阔的斑块数最多,面积最大,为保护区的主导景观。景观整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较高,但蔓延度较低,显现出破碎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宋红涛,郭水良,沈蕾,曹同[8](2010)在《江苏宝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江苏宝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苔藓植物75种,隶属于22科44属,其中苔类6属6种,藓类38属69种;以东亚成分及北温带成分占多数,分别为22种和19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种数的32%和27%。另外有一定比例的中国特有成分,丛藓科、青藓科、灰藓科、真藓科、绢藓科是其中的优势科。土壤基质、岩面土层厚度和湿度对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大;与土生苔藓植物相比,人为干扰对石生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宋先先[9](2010)在《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格局是人类活动和环境干扰促动下的结果,同时反映一定社会形态下的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状况。景观格局的复杂程度与社会发展阶段是紧密联系的,人口增加、社会重大变革、国家政策变化等都会在景观格局上表现出来。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农业发展和工业化的极大进步,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不适宜人类的生存,重大自然灾害如长江洪水、沙漠化等频繁发生。环境的严重恶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它们是与景观格局变化密切相关的。为了维持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安全,必须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研究,进而重新调整及优化景观格局。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景观指数法,通过ArcGIS和Fragstats3. 3软件对天华山自然保护区12种景观类型的格局进行了分析。所使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包括平均斑块面积、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等。研究结果表明:1.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较丰富,而各景观类型拥有的斑块数分布很不均匀,从面积和斑块数来看,以硬阔的斑块数最多,面积最大,为保护区的主导景观,但其景观形状指数较大,形状比较复杂,斑块较离散,可能是人类活动正在对其产生影响,这使得景观整体蔓延度较低,保护区显现出破碎化的趋势;而且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2.18,处于较高水平,也可能是人类干扰活动的增大,破碎化程度增加的体现。但从景观连通度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分析来看,景观连通度尚处于较高水平,均匀度较大(0.73),这样的景观格局对于很多物种的定居、繁衍与扩散可能暂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2.保护区内除了居民地,硬阔的斑块密度较大,说明这类景观人为活动干扰较大,而且硬阔的边缘密度最大说明该景观类型的开放性很强,易于同周边斑块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这对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但对该景观类型的发育和保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都是不利的。3.通过研究与分析,对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布有了一个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该区的资源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并对保护区优化提出了相关优化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佘雕,耿增超[10](2009)在《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质及地貌特征,为合理规划和利用其资源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根据调查分析并参考有关文献,对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地层与地貌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该区的地层主体部分是巴颜喀拉-秦岭地层区(Ⅶ)南秦岭地层分区(Ⅶ2)宁陕-白河地层小区(Ⅶ23)的一部分,其地貌属于秦岭山地区、秦岭南坡中山亚区的侵蚀剥蚀中起伏-大起伏花岗岩中山地貌;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山岭系统和沟谷系统,中、小型地貌甚为发育。【结论】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为冒地槽褶皱带,地貌类型比较简单。(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9期)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分析了昙华山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保护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1].钮峥洋,张晓晨,祁奇,郗连连,陈昕.江苏宝华山自然保护区紫楠群落基本特征[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2].李金芬,陆琳,金钱荣,赵宪桃.昙华山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现状、问题及管理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

[3].秦卫华,李中林,顾琪.宝华寻兰——江苏句容宝华山自然保护区游记[J].生命世界.2018

[4].杜选长.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区系特性及其分布[J].陕西林业科技.2013

[5].贺亚东,杜选长.陕西天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性和分布[J].陕西林业科技.2013

[6].杜选长,乌拉.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特性和分布[J].陕西林业科技.2013

[7].宋先先,王得祥,赵鹏祥,张巧明,赵双喜.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现状及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

[8].宋红涛,郭水良,沈蕾,曹同.江苏宝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

[9].宋先先.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10].佘雕,耿增超.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特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标签:;  ;  ;  ;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论文-钮峥洋,张晓晨,祁奇,郗连连,陈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