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型论文-王青华,马智佳,姜宏

游离型论文-王青华,马智佳,姜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游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络病理论

游离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华,马智佳,姜宏[1](2019)在《运用吴门络病理论辨治巨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文中研究指出巨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LDH的一种特殊类型。LDH病变部位与吴门络病理论中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走行部位一致,因此运用吴门络病理论辨治巨大/游离型LDH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巨大/游离型LDH的定义、吴门络病理论的源流以及运用吴门络病理论辨治巨大/游离型LDH的机理、治法方药、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运用吴门络病理论辨治巨大型LDH的有关内容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19年10期)

王震[2](2019)在《PEID与MED技术在L_5-S_1节段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_5-S_1节段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61例L_5-S_1节段脱出游离型LDH患者,依据其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MED组29例,均予以MED手术治疗; PEID组32例,均予以PEID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对其相关疗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①围手术期:与MED组相比,PEID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着缩短(P<0.05),术中X线曝光次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3 d和1年的腰腿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着改善(P<0.05),但PEID组术后3 d的腰腿疼痛VAS评分显着低于MED组(P<0.05);③术后1年进行疗效对比,PEID组的优良率为93.8%,与MED组的优良率9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MED组术中出现2例脑脊液漏、术后1例S1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10.3%; PEID组术中出现椎管内高水压综合征2例,发生率为6.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但PEID技术更具微创优势,且术后早期腰腿疼痛改善更佳。(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姜铁斌,刘则征,王发宝,熊敏剑[3](2019)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靶点扩大成形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靶点扩大成形术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6例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全麻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局麻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靶点扩大成形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的腰腿痛VAS评分、 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天及术后1周,观察组的VAS评分、 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6周及末次随访,两组的VAS及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治疗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靶点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贺洪利[4](2019)在《我和一个孩子较了个“真”——游离型幼儿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十几年,在教育过程中,总会遇到游离于群体的幼儿,很多家长认为长大了就好,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青少年教育专家胡奇辉说过,"家庭教育的失误是导致问题孩子产生的根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56期)

范少勇,于江涛,陶志强,吴庭胜[5](2019)在《经椎板间隙入路脊柱内镜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椎板间隙入路脊柱内镜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天和3、6个月腰腿VAS评分,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分。结果:术后第1天和3、6个月腰腿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8. 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椎板间隙入路脊柱内镜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肖文华[6](2019)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对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经影像技术确诊为脱出游离型LDH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组则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针对临床确诊为脱出游离型LDH患者,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可显着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椎间盘功能及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席俊峰[7](2019)在《CT和磁共振成像对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与外力损伤作用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使髓核组织于破裂处脱出,对相邻神经根造成压迫,引起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病变类型可分为挤出型、膨出型、突出型、髓核游离型,其中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与其他病变类型相比,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易发生误诊或漏诊,该病症可导致神(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焦伟,张伟,尹稳,吴昊,黄徐兵[8](2019)在《水平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水平入路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平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16例近端脱垂游离型Lee分型Ⅰ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VAS评分及ODI,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0~180(96. 2±9. 5) min。术后下肢股前区麻木3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股四头肌无力1例,1个月后症状消失;余12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分别为(5. 02±1. 41)、(2. 73±0. 81)、(1. 94±0. 68)分,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 17±1. 93)、(1. 83±1. 16)、(1. 72±0. 96)分,ODI分别为76. 12%±11. 35%、15. 14%±5. 37%、13. 77%±5. 32%;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术后即刻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3例,良3例。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水平入路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唐冰,熊敏,张琼[9](2019)在《侧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技巧及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侧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侧路椎间孔镜下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下腰功能(JOA)评分以及疼痛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恢复状况良好,JOA评分得到显着提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降明显。结论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侧路椎间孔镜下治疗可显着改善下腰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患者术后恢复及整体效果较为理想。(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赵增功[10](2019)在《脊柱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和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随访结果,探讨脊柱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手术技巧、术中注意事项及不同手术入路适应的责任节段。方法:共纳入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脱落1例,经椎板间入路组26例,经椎间孔入路组30例。经椎板间入路组采用经椎板间入路PELD,经椎间孔入路组采用经椎间孔入路PELD,记录不同时间点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各组均随访6个月。结果: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椎间孔入路组1例术后2月复发接受二次手术为脱落病例。ODI评分经椎板间入路组由65.08±17.77下降至13.00±4.43,经椎间孔入路组由64.70±15.12下降至15.50±4.46,术后3月随访和术后6月随访的ODI评分经椎板间入路组小于经椎间孔入路组(P<0.05)。两组VAS评分(腰)和VAS评分(腿)均较术前降低,组间各时间点无显着差异(P>0.05)。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经椎板间入路组优良率为92.31%,经椎间孔入路组为90.00%。结论: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和经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术都能有效治疗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板间入路PELD中期疗效优于经椎间孔入路PELD。(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3-17)

游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_5-S_1节段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61例L_5-S_1节段脱出游离型LDH患者,依据其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MED组29例,均予以MED手术治疗; PEID组32例,均予以PEID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对其相关疗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①围手术期:与MED组相比,PEID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着缩短(P<0.05),术中X线曝光次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3 d和1年的腰腿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着改善(P<0.05),但PEID组术后3 d的腰腿疼痛VAS评分显着低于MED组(P<0.05);③术后1年进行疗效对比,PEID组的优良率为93.8%,与MED组的优良率9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MED组术中出现2例脑脊液漏、术后1例S1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10.3%; PEID组术中出现椎管内高水压综合征2例,发生率为6.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但PEID技术更具微创优势,且术后早期腰腿疼痛改善更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离型论文参考文献

[1].王青华,马智佳,姜宏.运用吴门络病理论辨治巨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医正骨.2019

[2].王震.PEID与MED技术在L_5-S_1节段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J].颈腰痛杂志.2019

[3].姜铁斌,刘则征,王发宝,熊敏剑.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靶点扩大成形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9

[4].贺洪利.我和一个孩子较了个“真”——游离型幼儿的案例分析[J].考试周刊.2019

[5].范少勇,于江涛,陶志强,吴庭胜.经椎板间隙入路脊柱内镜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6].肖文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

[7].席俊峰.CT和磁共振成像对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

[8].焦伟,张伟,尹稳,吴昊,黄徐兵.水平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临床骨科杂志.2019

[9].唐冰,熊敏,张琼.侧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技巧及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

[10].赵增功.脊柱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标签:;  ;  ;  ;  

游离型论文-王青华,马智佳,姜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