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扣弹性附着体在单侧游离端缺失修复的应用

太极扣弹性附着体在单侧游离端缺失修复的应用

闫霖(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牙病防治所辽宁沈阳110011)

【中图分类号】R7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5-0025-02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新的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方法-太极扣弹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修复50例单侧游离端缺失患者,随访3~24个月,分别从患者主观感觉、临床检查观察分析其修复效果,并与传统的可摘修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50件太极扣弹性附着体在美观性、适应性、稳定性以及咀嚼效率都比传统的修复体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太极扣弹性附着体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的新方法。

【关键词】单侧游离端缺失活动义齿太极扣弹性附着体

牙列缺损中单侧游离端缺失是可摘义齿修复时的难点之一,因为该类缺牙复后的义齿常出现下沉、翘起、摆动、旋转等不稳定现象[1]。多年来,临床上常规采用6类分类中的5类分类修复,但终没用获得有效的固位和美观。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通过与常规活动义齿修复比较,发现太极扣弹性义齿修复可以获得较好的固位稳定和支持,并且改善了义齿修复后的美观问题[2]。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门诊肯氏II类单侧游离端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无系统性疾病,无颞颌关节紊乱综征,口腔组织无炎症和病理损害;②余留牙(包括基牙)无龋或龋已治疗,松动度低于I度;③患者牙合关系正确,牙合接触良好;④单侧游离端缺失的对颌牙为天然牙(或冠桥修复体),无阻生齿影响;⑤颌间距≥4mm;实验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40~62岁,平均52.3岁,上颌28例,下颌22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3~59岁,平均51.8岁,上颌25例,下颌25例。

1.2材料Stern太极扣:太极扣-RV微型(Sterngold公司,美国),常规义齿材料,硅橡胶印模材(金马科缩聚型硅橡胶,意大利),贵金属铸造合金(古沙公司,德国),瓷粉(松风公司,日本)。

1.3设计方案和技工制作的技术要求

1.3.1基牙选择选择与缺牙区相邻的两个前磨牙组成基牙,基牙牙周及牙根健康,牙松动<I°,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1/3。如有牙髓根尖周病变的患牙,先行完善根管治疗术。

1.3.2制作步骤①前磨牙4、5全冠预备,制取印模,灌制石膏印模,制作4、5烤瓷联冠及太极扣附件;②患者口内试戴烤瓷冠(带有加工用的黑色阳性部件),调整咬合,硅橡胶制取印模,灌制石膏模型,制作可摘局部义齿[3];③患者口内试戴义齿,调整咬合,粘结4、5全冠,完成制作;④常规义齿按照常规方法制作。

1.4临床疗效观测方法活动义齿初戴后,即对患者的适应性、咀嚼效率、稳定性3个方面进行检查,并记录分析;3、6、12、24个月后进行复查,再次记录分析。咀嚼效率测试分别对患者修复后不同时期进行咀嚼测量,患者咀嚼50g花生20粒,然后吐入杯中,并5次漱口,与杯中加水稀释至1000ml,搅拌1min,静置2min,吸取量筒内中上l/3处的混悬液5ml至比色皿中。测量3次咀嚼效率,取平均值。

1.5临床疗效观测标准

1.5.1适应性①好:无异物感,舒适,口腔功能正常,唇舌运动自如;②中:轻度异物感,口腔行使功能轻度不适;③差:异物感明显,口腔行使功能时义齿使用不舒适。

1.5.2咀嚼效率①好:正常咀嚼时,能够达到0.5以上;②中等:介于0.4~0.5;③差:低于0.3。

1.5.3稳定性①好:正常咀嚼时,义齿不出现动度;②中等:咀嚼时义齿有轻微动度;③差:咀嚼时动度较大。

1.6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两种修复方法各时段均值的变化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行统计检验(F值),各检验都以P<0.05为显著水平。

2结果

采用此方法3年内修复单侧后牙游离缺失共100件(常规活动义齿50件、太极扣弹性义齿50件),修复后3、6、12、24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复查,50件太极扣修复体稳定性好,患者对修复后功能效果感到非常满意,义齿配戴牢固,咀嚼功能恢复良好。ANOVA统计分析显示,两种修复方法在适应性、咀嚼效率及稳定性上均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对于单侧游离缺失的患者,已往太多采用传统的可摘义齿来进行修复。由于可摘义齿主要依靠卡环和基托取得固位和稳定,因此,患者在使用义齿时,常因卡环数目多以及基托面积大等因素未能获得较满意的修复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扣弹性附着体在美观性、适应性、稳定性以及咀嚼效率都明显优于传统修复的义齿。

传统可摘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时,常对基牙及牙周组织造成损坏,主要是义齿稳定性差,容易发生翘动、食物嵌塞造成基牙龋坏;义齿远中受力时,基牙承受远中扭力造成牙周组织损伤,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而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义齿在临床上固位稳定且咀嚼效果好,完全依赖基牙的稳固及附着体的垂直弹性和万向铰链运动。太极扣弹性附着体系统还具有气囊缓冲、模拟牙周膜功能、偏离就位道方向7°范围内,附着体仍可正常工作。而基牙通常至少2颗,采用双基牙或多基牙设计形式,所以,义齿在行使功能时,远中基牙受到的扭力将大大下降[4],应力分布更均匀,牙合力更平行于基牙长轴。

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义齿的适应证之一是牙槽嵴顶至咬合面的距离不低于4mm,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附着体。因为我国有些人的后牙牙槽嵴顶至咬合面的距离窄小,临床要特别注意,需要测量后才能决定是否采用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义齿。

太极扣弹性附着体系统是可摘修复体一种简单可靠、高适应性的附着体系统,它不仅制作简单、成本低,使得更多的病人能够负担得起,而且使用简单、摘戴方便,简化了维护程序。

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义齿要求基牙无松动,牙周组织健康,死髓牙或残冠要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修复后应训练患者掌握牙线或其它口腔清洁工具,加强口腔清洁,严格控制附着体周围菌斑的形成。到目前为止,50例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义齿使用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试行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君伍.口腔修复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7-225.

[2]于书娟,汪大林,李笑梅,等.弹性冠外附着体的研究和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4):427-429.

[3]KuYC,ShenYF,ChanCP.Extracoronalresilientattachmentsindistalextensionremovablepartialdentures[J].QuintessenceInt2000,31(5):311-317.

[4]CharkawiHG,WakadMT.Effectofsplintingonloaddistributionofextr-acoronalattachmentWithdistalextensionprosthsisinvitro[J].JProsthetDent,1996,76(3):315—320.

标签:;  ;  ;  

太极扣弹性附着体在单侧游离端缺失修复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