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径流论文-苏贤保

黄河上游径流论文-苏贤保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河上游径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径流复杂性,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多尺度

黄河上游径流论文文献综述

苏贤保[1](2019)在《黄河上游径流复杂性多尺度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主要产水区,近几十年来剧烈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使黄河上游径流持续下降,水文循环过程发生不同程度恶化,给区域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不少学者对黄河上游的径流变化研究多基于单一的数理统计方法,缺乏多时间尺度的对比研究来探索区域水文系统的变异特征及其复杂性,难以量化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贡献率及其驱动机制。本研究采用黄河上游干支流12个水文站长序列径流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测方法对该区域径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灵活样本熵及其改进的多尺度熵对该区域不同时间尺度的径流复杂度进行研究,提出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复杂度变化贡献率的方法,揭示不同时空尺度的径流复杂度变化驱动机制,以期为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水安全对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上游径流变化趋势时空差异显着。年、汛期和夏秋径流均呈下降趋势,非汛期、冬春两季径流呈现整体上升趋势,湟水民和站上升趋势最显着。20世纪90年代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使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2)黄河上游年、汛期和非汛期径流复杂度呈整体上升,源区吉迈站和民和站径流复杂度呈局部下降的趋势。枯水期复杂度在干流区兰州站、循化站、贵德站,支流享堂站显着上升,支流民和站和折桥站显着下降,其他站点变化不显着。干流区春冬两季径流复杂度上升,夏秋两季径流复杂度下降;支流区间径流复杂度上升最显着的是秋季,下降最显着的是夏季。人类活动是引起干流贵德站至兰州站和支流湟水民和站实测径流复杂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年、汛期和非汛期、枯水期与非汛期的实测径流复杂度呈现分阶段变化的特点。(3)以1986年为基准期和变异期的分界点,1986年以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上游径流的影响时空差异显着,气候变化主要影响汛期、丰水期和夏季径流,人类活动主要影响非汛期、枯水期和秋冬两季径流。气候变化是影响源区吉迈站至唐乃亥站、大通河享堂站、洮河红旗站和大夏河折桥站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是影响干流贵德站至兰州站、支流湟水民和站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干流区主要受到梯级水库的影响,湟水主要受到水利工程的开发和下垫面变化的影响。(4)基流是影响黄河上游上段径流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年径流、非汛期、枯水期、秋冬两季径流主要依靠基流补给,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该区域产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引起基流量下降,最终驱动径流复杂度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周帅,王义民,郭爱军,周凯,李紫妍[2](2019)在《SWAT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对黄河上游径流模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水文模型参数独立及交互作用对径流模拟的影响,为SWAT模型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方法(LH-OAT)对SWAT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黄河唐乃亥水文站以上流域和唐乃亥至兰州区间流域1960-2010年(1977-1981年为率定期,1982-1986年为验证期)的月径流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SUFI-2方法评价模拟参数平均坡度(HRU_SLP)、土壤饱和容重(SOL_BD)、土壤蒸发补偿系数(ESCO)、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SOL_K)、土壤表层到底层的深度(SOL_Z)、径流曲线数(CN2)、浅层含水层渗透到深层含水层的阈值深度(REVAPMN)、基流alpha因子(ALPHA_BF)、平均坡长(SLSUBBSN)和土壤层有效含水量(SOL_AWC)10个模拟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并以方差指标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定量评估参数交互作用对径流模拟的影响。【结果】唐乃亥和兰州水文站的月径流模拟与实测水文过程拟合效果较好,率定期和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NSE(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与相关系数R~2均大于0.81,且相对误差|Re|均小于20%;唐乃亥水文站以上流域参数SLSUBBSN和ALPHA_BF与唐乃亥至兰州区间流域参数SLSUBBSN、HRU_SLP和SOL_K的不确定性对目标函数值的影响较大,其余参数的不确定性影响较小;参数ALPHA_BF与SOL_Z和参数CN2与SLSUBBSN的交互作用对径流模拟影响较大,表明参数的交互作用给径流模拟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大。【结论】探究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径流模拟的影响,有利于模型参数的选取,进而减少径流模拟过程中的参数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靳少波,白晓龙[3](2018)在《黄河上游近30年径流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自1986年10月蓄水运行已31年。通过对上游主要水文站和大型水库资料的分析,探讨近30年(1987-2016年)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特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近30年黄河上游年径流量明显减少,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比例、主汛期径流量占汛期比例、秋汛期径流量占汛期比例等不同程度减少,水库调蓄使兰州站汛期占比和水量变幅减幅加大,洪水特性发生变化;影响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气温升高及河源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强贵珍[4](2017)在《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径流变化特征分析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构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河川径流是维持水量平衡的关键要素,其变化规律直接体现了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作为水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河川径流的变化趋势不仅会对发电、灌溉以及城市供水等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在全面研究河川径流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后期发展变化进行精准预测,不仅有利于合理调控水资源开发利用,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宁蒙河段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还是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河套灌区和宁夏灌区的设立使该河段成为黄河上游用水量最大且最为集中的河段,因此也是受径流变化影响最为直接的河段。河段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使宁蒙河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严峻挑战。本论文立足于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分析河段径流的变化规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多年实测径流量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法对径流基本统计特征、年内年际变化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多种方法探讨径流的变化趋势、周期、突变等特征,并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为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宁蒙河段为研究对象,对其径流基本特征、年内和年际变化情况等进行深入研究,得到该河段年径流量呈正态分布,径流分布集中,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不均匀性呈减小趋势,年际变化较大。(2)宁蒙河段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变化不明显;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年径流量变化趋势与先前相同,即年径流量将持续减少;1986年龙羊峡水库和刘家峡水库的联合运用是导致宁蒙河段径流在1988年之后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3)通过周期分析了解到,宁蒙河段年径流序列具有18年左右的周期,利用周期分析结果为河段径流变化趋势及未来预测分析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突变分析发现,在1968年和1986年宁蒙河段年径流量变化明显,龙刘水库的运行是导致径流突变的主要因素。(4)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与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在水文要素的突变性检验方面更为适用;此外,Mann-Kendall秩次检验分析法和R/S分析法可以应用于水文要素的趋势性、周期性、突变性等多方面的规律分析中,实用性更强。(5)通过对预测结果的验证分析可知,宁蒙河段年径流在1988年之后的实际变化情况与本文预测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预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6)针对宁蒙河段径流持续减少的状况,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4-17)

张营营,胡亚朋,张范平[5](2017)在《黄河上游天然径流变化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1956~2012年57年的径流时间序列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黄河上游径流年内分布特征、径流年际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其周期性。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7.9m~3/s,径流在年际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极值比K达到3.1;径流在年内分布不均匀,其中7~9月叁个月的径流占全年径流量的46.75%;年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2.65m~3/s/年;黄河上游年径流量在1992年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666.05m~3/s和545.75m~3/s,相差120.3m~3/s;黄河上游径流变化存在着多层次的时间尺度结构,径流演变的第一和第二主周期分别为12年和22年,它们控制了流域径流的演变过程。(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7年02期)

强贵珍,王之君,毕贵权,白贵林[6](2017)在《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年径流变化趋势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黄河上游宁蒙河段4个代表性水文站1964-1988年的实测径流资料,利用滑动平均法、累积滤波器、Spearman法和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综合分析该河段区间年径流变化趋势,并通过R/S法对年径流变化趋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站点年径流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着;各站点年径流量未来会持续下降;针对宁蒙河段径流减少导致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短缺问题,提出应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蓄能力来缓解这些问题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7年01期)

白夏,王义民,戚晓明,柴娟,杨兰[7](2016)在《黄河上游径流统计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1956—2011年径流量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年内、年际径流量的变化特征,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极大熵谱分析法对径流量序列的趋势性和周期性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1黄河上游径流量年内分配差异明显,径流量主要集中在7—10月,7—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60%;2研究时段内丰水/特丰年份占整个序列长度的48.21%,年径流量极值比为3.08,径流量呈微弱减小趋势,有利于黄河上游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3黄河上游径流量存在28、8、5 a的显着周期。(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6年09期)

魏洁,畅建霞,陈磊[8](2016)在《基于VIC模型的黄河上游未来径流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变化环境下黄河上游流域降水、气温与径流的变化特征,采用Delta方法对大气环流模式(GCMs)中BCC-CSM1.1模式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建立未来时期的气候变化情景,应用VIC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流域未来径流过程进行预估。结果表明,与基准期(1971—2010年)相比,叁种情景下黄河上游未来(2011—2050年)多年平均降水增加4.31%~5.74%;多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升高1.04~1.61℃,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增加2.65%、2.66%和8.07%,且增加幅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长期呈下降趋势;就年内分配来看,径流在冬季有所增加,夏季略有减少。(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李寿春[9](2015)在《近60年黄河上游年径流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小波变换方法的不足,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黄河上游唐乃亥站1956-2014年近60年径流量数据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唐乃亥站年径流量序列存在准2-3年、准7-8年、准15年和准20年的波动周期。同时,EMD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多分辨率信号处理方法,可以更精确地提取年径流量时序中不同波动周期的分量,在水文水资源变量的分析及建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青海农林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吕继强,沈冰,李怀恩,姜毅[10](2015)在《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黄河上游河源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选择黄河上游河源区为典型流域,构建多变量Copula联合分布模型,分析流域内主要气象要素与径流的相互响应关系。通过对多元相依结构分析,得到主要气候变化要素与径流变化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吉迈水文站以上流域,径流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长期以来主要气象要素,气温、降水、潜在蒸发能力(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与径流量的相依度指数分别为0.03、0.46、0.13,且在不同时期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各异。黄河上游径流受降水、冰雪、冻土融水和地下水共同补给,径流自演化过程复杂。(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黄河上游径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水文模型参数独立及交互作用对径流模拟的影响,为SWAT模型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方法(LH-OAT)对SWAT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黄河唐乃亥水文站以上流域和唐乃亥至兰州区间流域1960-2010年(1977-1981年为率定期,1982-1986年为验证期)的月径流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SUFI-2方法评价模拟参数平均坡度(HRU_SLP)、土壤饱和容重(SOL_BD)、土壤蒸发补偿系数(ESCO)、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SOL_K)、土壤表层到底层的深度(SOL_Z)、径流曲线数(CN2)、浅层含水层渗透到深层含水层的阈值深度(REVAPMN)、基流alpha因子(ALPHA_BF)、平均坡长(SLSUBBSN)和土壤层有效含水量(SOL_AWC)10个模拟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并以方差指标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定量评估参数交互作用对径流模拟的影响。【结果】唐乃亥和兰州水文站的月径流模拟与实测水文过程拟合效果较好,率定期和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NSE(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与相关系数R~2均大于0.81,且相对误差|Re|均小于20%;唐乃亥水文站以上流域参数SLSUBBSN和ALPHA_BF与唐乃亥至兰州区间流域参数SLSUBBSN、HRU_SLP和SOL_K的不确定性对目标函数值的影响较大,其余参数的不确定性影响较小;参数ALPHA_BF与SOL_Z和参数CN2与SLSUBBSN的交互作用对径流模拟影响较大,表明参数的交互作用给径流模拟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大。【结论】探究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径流模拟的影响,有利于模型参数的选取,进而减少径流模拟过程中的参数不确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河上游径流论文参考文献

[1].苏贤保.黄河上游径流复杂性多尺度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周帅,王义民,郭爱军,周凯,李紫妍.SWAT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对黄河上游径流模拟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靳少波,白晓龙.黄河上游近30年径流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8

[4].强贵珍.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径流变化特征分析及预测[D].兰州理工大学.2017

[5].张营营,胡亚朋,张范平.黄河上游天然径流变化特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

[6].强贵珍,王之君,毕贵权,白贵林.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年径流变化趋势及预测[J].甘肃科技.2017

[7].白夏,王义民,戚晓明,柴娟,杨兰.黄河上游径流统计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J].人民黄河.2016

[8].魏洁,畅建霞,陈磊.基于VIC模型的黄河上游未来径流变化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6

[9].李寿春.近60年黄河上游年径流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2015

[10].吕继强,沈冰,李怀恩,姜毅.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黄河上游河源区为例[J].水力发电学报.2015

标签:;  ;  ;  ;  

黄河上游径流论文-苏贤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