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演替论文-宋蒙亚,余雷,姜永雷,类延宝

原生演替论文-宋蒙亚,余雷,姜永雷,类延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生演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生演替,全球变化,土壤养分,种间竞争

原生演替论文文献综述

宋蒙亚,余雷,姜永雷,类延宝[1](2017)在《贡嘎山冰川退缩迹地植被原生演替驱动机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致使贡嘎山海螺沟冰川不断消融退化,而在冰川退缩区域发生了典型的植被原生演替过程。海螺沟冰川退缩后,退缩区域经过3年的裸露和地形变化,第4年开始有种子植物入侵,先锋植物主要包括马河山黄氏和柳叶菜等固氮草本植被。演替初期由于土壤肥力贫瘠,先锋植物生长状况相对较差,而伴随着固氮植物黄氏数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得以不断改善,川滇柳与冬瓜杨幼苗开始增加,且不断有沙棘进入群落,先锋植物经过15年的演替过程才能形成相对密闭的植物群落。之后,冬瓜杨的生长明显加快,生态位不断扩展,种内种间竞争加剧,种群内自疏和它疏作用增强,不断有川滇柳和沙棘死亡,此时林内生境有利于粗皮桦、峨眉冷杉和麦吊云杉的进入。随后一段时期,冬瓜杨高和茎生长保持较高水平,群落内自疏作用进一步显现,不断有林木死亡,存留于林内乔木层川滇柳和沙棘的生长速度逐步放缓,开始演变为衰退种群,林下针叶树种的净初级生产力稳步提高,逐渐进入主林层,冬瓜杨亦逐步退出群落,最后形成以峨眉冷杉和麦吊云杉为优势种的云冷杉林,经过120多年不断演替,最终达到与当地气候特征和土壤类型相适应的顶级群落状态。土壤养分是冰川退缩迹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变化最大的环境因子,冰川退缩迹地演替初期土壤养分贫瘠,尤其缺乏氮元素,而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氮元素不断积累,植物群落演替促进了退缩迹地土壤养分的恢复和增加,表层土壤肥力所受影响最大,演替早期的土壤养分低于演替中期,演替中期的土壤养分低于演替后期,土壤养分是贡嘎山冰川退缩迹地原生演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6-26)

杨丹丹,罗辑,佘佳,唐荣贵[2](2015)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序列植被生物量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后形成的125 a的原生演替序列上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了7个典型样地(S0~S6),分别代表冰川退缩后第0、17、35、49、56、85和125年后的演替群落,探讨了不同演替阶段生态系统各组分生物量变化规律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群落生物量与演替阶段和乔木层优势种的组成密切相关。乔木层生物量与活植物体总生物量均随演替的进行呈显着的指数增长的趋势,分别从10.195 Mg·hm~(-2)增至366.122Mg·hm~(-2),从9.162 Mg·hm~(-2)增至332.461 Mg·hm~(-2);不同演替阶段乔木层生物量在各个层次分配中占绝对优势(>89.871%),其他各层所占比例较小,总趋势为:灌木层>地被层>草本层,林下各层生物量分配受到群落环境影响较大。粗木质物残体量和年叶凋落物量也随着演替的进行不断积累,其中粗木质物残体量在针阔混交林阶段(S5)达到最高,年叶凋落物量则随演替的进行呈显着的指数增加的趋势。演替前60年(S0~S4),柳树(Salix rehdera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等落叶阔叶树种对乔木层生物量贡献最大,演替后60年(S5~S6),乔木层生物量则主要来自冷杉(Abies fabri)和云杉(Picea brachytyla)等针叶树种(>93.070%);乔木层生物量的器官分配以树干所占比例最高,为56.388%~72.658%,枝和根的比例次之,叶所占比例则最小。经过了125 a的演替,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已达到成熟林水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植被演替发展至顶级群落。(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余悦[3](2012)在《黄河叁角洲原生演替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形成与发育、有机质转化、生态系统平衡、土壤环境净化与生物修复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密不可分,是维持土壤生产力的重要组分。它们对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其结构和功能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迅速改变。土壤微生物对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群落代谢功能差异来实现的,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能较早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过程,是评价自然或人为干扰引起的土壤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因此明确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作用、深入了解其群落功能和结构变化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领域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在更多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中开展相关研究,有助于解决生态学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揭示未来研究的新领域。湿地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系统交互接壤地带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态系统。其独特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养分循环、沙土沉积、污染物处理、水土流失控制等,对于预测生态系统的景观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黄河叁角洲湿地地处渤海西岸、渤海湾与莱州湾湾口,属于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具有中国暖温带地区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这种海陆交互、物质梯度变化的复杂特殊环境中,可能具有与陆相和海相因素都相关的微生物种群、群落以及功能和基因资源,这些微生物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矿质元素循环、降解污染物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应用时空替代法,在黄河叁角洲黄河口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一条能够表征植被原生演替过程的典型湿地植物群落样带进行研究。沿与海岸线垂直方向,顺序为光板地→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 Pall群落(SS)→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群落(TC)→补血草Lionium sienense(Girard.) O.Kuthze群落(L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群落(PA)。分别于2008年4月、9月、2009年9月进行群落调查和土壤采集。通过测定土壤中水分(Moisture content)、pH值(pHH2O)、电导率(EC)、有机质含量(SOM)、全氮含量(Nt),研究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春、秋季不同深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于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主要包括:1)利用Biolog系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水平的碳源利用功能进行研究;2)利用静态气室法进行土壤呼吸熵、微生物量碳计算;3)利用PLFA分析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水平的结构进行研究;4)利用高通量测定方法并结合数学公式拟合,对理论上微生物群落物种数量进行估算、进行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以及优势菌群分析,揭示原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及恢复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改善滨海滩涂盐碱土壤环境、开发湿地微生物资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春、秋季0-20cm(A层)和20-40cm(B层)土壤的电导率均表现为光板地>碱蓬群落>柽柳群落>补血草群落>芦苇群落,即随着植物群落演替的进行而降低,该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群落的不同原生演替阶段。同其他滨海湿地研究相比,黄河叁角洲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这可能与该区域成土时间短、新生土壤的持养能力差等原因相关。土壤碳氮比(C/N)属中等变异程度,在秋季植被演替中期相对较高,较宽的碳氮比反映了演替过程中海、陆相各因素变化的快速性、复杂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电导率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有机质含量、全氮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可知,随着植被的演替进程,植物的枯落物开始归还土壤,土壤有机质增加而盐分减低,土壤性质得到了改善,而土壤性质的改变又会进一步影响植物群落的类型。因此,演替过程是植被和土壤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植物对土壤状况不断适应和改造、不同植物种类相互竞争资源或取替的过程。对于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的研究表明,随植被演替进行,微生物也表现出了相应的、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基础呼吸(BAS)以及AWCD值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从整体上反映了微生物群落利用土壤中不同碳源的能力逐步提高,生物量逐渐增大。从不同深度来看,除秋季B层土壤样品的微生物群落AWCD值高于A层外,其他B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征指标(AWCD、BAS、 Cmic、Cmic/Corg均不高于A层,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代谢活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多样性指数角度看,春、秋季B层土壤的H'Biolog均无显着性差异,春季光板地土壤微生物Gini均匀度指数明显大于其他各植物群落,秋季不同植被的土壤微生物Gini指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结合以上两点,说明不同植被或者不同深度的土壤环境主要影响了微生物生物量、利用碳源的能力和代谢活动,而对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却不明显。对于微生物的结构多样性的研究表明,随植被演替进行,春季土壤中不同深度细菌、真菌总量均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秋季不同深度土壤中细菌、真菌总量却基本是逐渐增大的趋势。细菌、真菌含量最高峰出现在秋季芦苇群落A层土壤中。植物根际土壤中分布的革兰氏阴性菌要比革兰氏阳性菌多,革兰氏阳性菌(GP)/革兰氏阴性菌(GN)、细菌(Bac)/真菌(Fungi)的比值在各演替阶段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从不同深度的土壤环境来看,春季B层土壤中的细菌或真菌含量均高于A层土壤,尤其是演替初期B层土壤中真菌含量要远高于A层土壤,而秋季多数B层土壤中的细菌或真菌含量均低于A层土壤,说明细菌或真菌总量并不都是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各种典型植被下的土壤中理论上的细菌种类约为3861~5437。高通量测序所得57,684条序列分属于细菌的20个门,主要包括Proteobacteria (变形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Verrucomicrobia (疣微菌门),所占比例分别为40.45、23.54、9.01、8,31、1.74、1.60、0.21%,其中属于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 Actinobacteria门的序列总和占全部序列的81%。对各门、纲、目、科、属相对含量的分布研究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的主要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光板地的代表微生物种类包括Firmicutes(厚壁菌门)的Halobacillus(嗜热枯草芽孢杆菌属)和Bacillus(枯草芽孢杆菌属)属等,测序所得Bacillus属中的70.39%,HaloBacillus属中的98.65%为光板地所有,同时光板地的Firmicutes门占该样地所有序列的26.17%,这与微生物所在的盐生环境是相适应的。与光板地的情况显着不同,演替末期土壤微生物的种类主要包括:Gammaprotecobacteria纲的Lysobacter属; Actinobacteria门的Arthrobacter属;Bacteroidetes门的Flavobacteria纲。这些微生物主要降解纤维素,甚至许多难降解的芳香族化合物,因此大多存在于植物种类相对多样的演替末期土壤中。以革兰氏阴性菌,好氧菌,不产生孢子的Pseudomonas属为代表的微生物类群在各植被类型下土壤中所含比例相似,这与其代谢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密不可分。本研究利用微生物群落水平生理图谱(CLPPs)、磷脂脂肪酸图谱(PLFAs)和高通量测序(Pyrosequencing)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反映了微生物群落不同方面的特征。利用Biolog系统得到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方式差异,该方法侧重对微生物群落的生理状态进行研究。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植被和土壤理化指标对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有显着性影响,反映了随着原生演替进行湿地植被对于土壤微生物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生理状态的影响。植被改变而引起的土壤中凋落物质和量的变化是微生物群落改变的主要驱动力。微生物主要以植物残体为营养源,随着植物群落演替的进行,持续的脱盐碱使得土壤有机质更加丰富,变得更适宜微生物群落的分解活动,微生物群落数量和活性的提高又进一步增强了湿地生态系统中植被与土壤间的稳定性。另外一方面,植物的根系作用也可能是直接或间接造成微生物群落改变的原因。利用PLFAs分析得到的是土壤微生物结构差异,该方法侧重对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研究,初步揭示了春、秋季黄河叁角洲湿地典型植被的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和差异。由于受到标记物的限制,基于磷脂脂肪酸水平分析得到的结果不够精细,进而我们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的方法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信息。由高通量测序所得序列信息计算得到的多样性指数ACE、Chao、 H'Pyrosequencing和DS' Pyrosequencing变化趋势同植被演替进程并不一致,这一点在CLPPs分析所得结果中也有所体现,用表示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标计算得到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各个植被演替阶段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就DS' Pyrosequencing看,与光板地相比,当植被演替到达末期时,微生物群落的异质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说明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异质性的提高可能与H'vegetation的增大相关。通过对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多样性的研究得知,植物的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无机碳和资源;分解者降解有机物和某些生物多聚物(如淀粉、果胶、蛋白质等),并将其归还至土壤中,这些营养元素又将间接调控植物生长和群落组成,植被通过土壤环境与微生物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可见,利用多种反映微生物群落不同侧面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能够起到互相印证和补充的作用,可以将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阐述得更加全面、准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5-28)

王晓霞,张涛,孙建,张雪兵,李忠勤[4](2010)在《冰川前缘土壤微生物原生演替的生态特征——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冰川前缘土壤微生物在原生演替过程中的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用空间距离代替时间序列,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终碛堤为起点,沿6个不同演替时期(0,4,15,31,43a和对照)的样带采集土样,以冰川附近发育良好的土壤为对照,测定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氮矿化与脱氨作用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蔗糖酶活性、微生物氮矿化及脱氨作用随演替时间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变化呈波动状,趋势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酶活、微生物生物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P<0.01)。1号冰川前缘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随着演替时间持续增加,但目前仍未达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0年23期)

唐凤灶[5](2010)在《安徽铜陵铜尾矿原生演替过程中的土壤固氮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可利用氮的缺乏是原生演替早期生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固氮微生物通过生物固氮作用为这种氮素匾乏的生态系统提供稳定的N来源,提高土壤基质的营养水平,从而促进后期演替物种成功定居,固氮菌在尾矿原生演替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安徽铜陵已弃置20年铜尾矿的原生演替过程为模式,选择裸地(BT)、藻类结皮(AC)、苔藻混合结皮(AMC)、苔藓结皮(MC)和高等植物覆盖区域(VEG)作为尾矿原生演替的系列样地;选择邻近山上土壤结构好且物种丰富的草本植被区作为演替后期的对照点(CK)。通过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克隆文库和荧光定量PCR(qPCR)等方法,结合土壤理化特征相关分析,阐明铜尾矿原生演替过程中固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丰度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固氮菌多样性在尾矿演替过程中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以裸地最低,生物结皮系列最高。这些固氮微生物主要分布在蓝藻门和变形细菌门(主要是α-Proteobacteria),前者主要存在于结皮系列中,而后者在演替各个阶段都有分布。生物结皮是尾矿原生演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固氮蓝藻是生物结皮系列主要的N素来源。(2)铜尾矿中固氮菌数量丰富。在所研究的样地中,每克土含有的nifH基因拷贝数在5.06×10~5(BT)和3.47×10~8(CK)之间,总体来说,随着铜尾矿原生演替的发展,固氮微生物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nifH基因拷贝数和土壤重金属含量负相关(p < 0.05),而与碳氮水平呈显着正相关(p < 0.01),这可能与演替后期生物结皮和高等植物在改善土壤基质和减少环境干扰方面的贡献有关。(3)铜尾矿原生演替过程(BT-BSCs-VEG)是一个土壤基质发展的过程,固氮微生物在演替早期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缓解土壤氮素缺乏的环境胁迫,为后期生物结皮和高等植物的定居提供必需的氮素来源。本研究通过比较铜尾矿原生演替过程中固氮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丰度变化,揭示固氮菌在促进原生演替进程中的作用,对完善尾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理论和指导尾矿生态修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期刊2010-06-01)

王晓霞[6](2010)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前缘微生物原生演替》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冰期后,全球气温持续性变暖,冰川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退缩,形成了称之为冰川前缘的原生裸地。微生物原生演替就在原生裸地上发生了,同时伴随着有机质积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土壤形成。冰川前缘代表了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时间序列,因此可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微生物在冰川前缘的原生演替,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微生物原生演替的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并最终确定微生物在冰川前缘的生态功能提供一定理论基础。虽然微生物在冰川前缘土壤形成及后续生物定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植物相比,对微生物原生演替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研究以乌鲁木齐1号冰川前缘不同演替时间土壤为实验材料,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Biolog微平板技术以及酶活和微生物生物量测定等方法对微生物原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变化和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终碛堤为起点,沿六个不同演替时期(0,4,15,31,43年和对照)样带采集土壤样品,以冰川附近发育良好土壤为对照,测定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氮矿化与脱氨作用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蔗糖酶、微生物氮矿化及脱氨作用随演替时间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变化呈波动状,趋势不明显。土壤有机质与酶活、微生物生物量极显着正相关(P小于0.01)。2.用Biolog ECO微平板研究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演替15年土壤与其余演替时间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差异显着(P小于0.05)。演替15年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McIntosh指数)显着低于其余演替时间土壤。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15年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能力和方式与其它时间土壤有较大差异。各演替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是氨基酸和胺类碳源。3.利用T-RFLP技术研究1号冰川前缘不同演替时间土壤古菌群落变化,发现古菌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0年最大,演替后期呈现降低趋势。典型对应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古菌多样性变化的因素为总磷和总盐。4.利用T-RFLP技术对1号冰川不同前缘演替时间土壤氨氧化细菌原生演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指数在对照中最大。聚类分析的结果为0年和对照聚为一类,其余演替时间聚为一类。典型对应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前缘氨氧化细菌多样性变化的因素为铵态氮,pH和总盐。(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0-05-25)

何磊,唐亚,张继娟,宗浩[7](2010)在《原生演替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演替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多自然现象之一,原生演替研究由于易发现生态学原理或规律、揭示生物的适应机制而受到更多关注.原生演替研究在植物响应干扰、物种侵入和定居、植被群落组合、养分动态、物种相互作用、演替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成为生态恢复重要的理论基础.生态恢复本质上是受管理或受控制的演替过程,遵循科学方法进行的恢复活动能够检验演替原理,为了解演替过程提供新的视角.因此,促进演替和恢复两个领域之间的成果交流将有助于实现各自的目标:理解植被变化和操纵植被变化.(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霍常富,程根伟,鲁旭阳,范继辉,肖飞鹏[8](2010)在《气候变化对贡嘎山森林原生演替影响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窗模型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有效工具。应用贡嘎山森林演替模型(GFSM)模拟气候变化对贡嘎山东坡冰川退缩和泥石流迹地森林演替过程的影响,并根据IPCC第4次评估报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3种气候变化情景(B1、A1B和A2),比较分析了不同情景下森林树种组成、优势树种径级结构和林地土壤碳氮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维持目前气候状况不变时,贡嘎山东坡冰川退缩和泥石流形成的迹地,经过典型的川滇柳、冬瓜杨和桦树先锋群落演替阶段,最终将恢复为冷杉林。若气候变化情景(A1B和A2)发生,繁殖能力和耐性较强的树种,如高山松和桦树,可能取代喜冷湿环境的冷杉,成为这一地区的优势树种。届时,森林生物量和土壤碳氮含量将随优势树种的改变而下降。不同气候情景之间的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别,若B1情景发生,迹地还会恢复为冷杉林,但是其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明显下降。总之,无论哪种气候情景发生,都将不利于冷杉林的恢复和更新。(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束文圣[9](2008)在《尾矿原生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物种灭绝速度迅速加快,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因而成为生态学领域高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其中,地下与地上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全球变化、恢复生态等生态学热点学科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安徽铜陵尾矿区,我们发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原生演替系列。自尾矿废弃的二十年间,尾矿形成了从裸地、藻类结皮、藻苔结皮、苔藓结皮到植物多样性迥异的草本群落演替系列。本项目以尾矿原生演替系列为模式,通过对这一自然演替系列中地上一地下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理化性质等的详细调查,系统揭示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初步揭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领域的部分核心理论问题,拓展了对原生演替的认识,同时可用于指导尾矿的生态恢复。(本文来源于《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1)

许中旗,李文华,鲍维楷,许晴[10](2005)在《植被原生演替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植被原生演替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植被原生演替过程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生物因素包括种子的传播方式、对原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物种之间的关系等,依靠风力传播、对裸地的极端环境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物种更容易成为原生裸地的早期定居者,某些微生物在植物的定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生物因素则包括裸地表面的形状(凹、凸、平)、粗糙度、与岩石的距离等,一些特殊的微环境能够为植物的定居创造更为优越的水分、养分条件,促进植物的定居。植被原生演替是生物驱动因素与环境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的消长决定原生演替进行的模式。大量的研究表明,植被原生演替过程并不完全遵循地衣-苔藓-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顺序,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被原生演替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与原生裸地环境条件的复杂性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将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早期定居种的适生特征(包括解剖的和生理的)以及各种微生物对植物定居过程的影响;各种非生物环境因素对植物定居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5年12期)

原生演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后形成的125 a的原生演替序列上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了7个典型样地(S0~S6),分别代表冰川退缩后第0、17、35、49、56、85和125年后的演替群落,探讨了不同演替阶段生态系统各组分生物量变化规律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群落生物量与演替阶段和乔木层优势种的组成密切相关。乔木层生物量与活植物体总生物量均随演替的进行呈显着的指数增长的趋势,分别从10.195 Mg·hm~(-2)增至366.122Mg·hm~(-2),从9.162 Mg·hm~(-2)增至332.461 Mg·hm~(-2);不同演替阶段乔木层生物量在各个层次分配中占绝对优势(>89.871%),其他各层所占比例较小,总趋势为:灌木层>地被层>草本层,林下各层生物量分配受到群落环境影响较大。粗木质物残体量和年叶凋落物量也随着演替的进行不断积累,其中粗木质物残体量在针阔混交林阶段(S5)达到最高,年叶凋落物量则随演替的进行呈显着的指数增加的趋势。演替前60年(S0~S4),柳树(Salix rehdera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等落叶阔叶树种对乔木层生物量贡献最大,演替后60年(S5~S6),乔木层生物量则主要来自冷杉(Abies fabri)和云杉(Picea brachytyla)等针叶树种(>93.070%);乔木层生物量的器官分配以树干所占比例最高,为56.388%~72.658%,枝和根的比例次之,叶所占比例则最小。经过了125 a的演替,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已达到成熟林水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植被演替发展至顶级群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生演替论文参考文献

[1].宋蒙亚,余雷,姜永雷,类延宝.贡嘎山冰川退缩迹地植被原生演替驱动机理探究[C].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2].杨丹丹,罗辑,佘佳,唐荣贵.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序列植被生物量动态[J].生态环境学报.2015

[3].余悦.黄河叁角洲原生演替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D].山东大学.2012

[4].王晓霞,张涛,孙建,张雪兵,李忠勤.冰川前缘土壤微生物原生演替的生态特征——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J].生态学报.2010

[5].唐凤灶.安徽铜陵铜尾矿原生演替过程中的土壤固氮菌研究[D].中山大学.2010

[6].王晓霞.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前缘微生物原生演替[D].新疆大学.2010

[7].何磊,唐亚,张继娟,宗浩.原生演替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8].霍常富,程根伟,鲁旭阳,范继辉,肖飞鹏.气候变化对贡嘎山森林原生演替影响的模拟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

[9].束文圣.尾矿原生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C].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10].许中旗,李文华,鲍维楷,许晴.植被原生演替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

标签:;  ;  ;  ;  

原生演替论文-宋蒙亚,余雷,姜永雷,类延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