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面积论文-郑春燕

溃疡面积论文-郑春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溃疡面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

溃疡面积论文文献综述

郑春燕[1](201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临床观察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本次对60例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检测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愈合溃疡。(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黎姗[2](2019)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溃疡面积、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溃疡面积、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90例,以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采纳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5例,采纳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胃黏膜溃疡面积、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胃黏膜溃疡面积显着较对照组低,而SF-36评分显着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小慢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溃疡面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存质量,效果显着,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7期)

陈华[3](2019)在《叁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对溃疡面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对溃疡面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溃疡面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叁联疗法治疗效果显着,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缩小溃疡面积。(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26期)

谢丹丹,彭新,张小丽,杨鑫民[4](2019)在《甘草泻心汤联合维生素B_(12)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及口腔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应用甘草泻心汤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ROU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_(12)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内服甘草泻心汤治疗,所有患儿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溃疡面积及口腔菌群(韦荣氏菌、链球菌)含量变化,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6%(5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 5%(49/58)(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均明显升高(P <0. 05),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水平和CD4~+/CD8~+)改善更明显(P <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口腔溃疡面积均逐渐缩小(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7,14 d后溃疡面积较对照组同期均明显更小(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口腔中韦荣氏菌、链球菌含量均明显增加(P <0. 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 <0. 05)。结论:小儿ROU应用甘草泻心汤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能有效纠正患儿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促进口腔溃疡愈合,正性调控口腔微生态环境,疗效确切,患儿耐受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孙宁,李东盼,袁斌,冯莹[5](2018)在《维生素B_(12)联合绞股蓝煎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及疼痛评分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维生素B_(12)联合绞股蓝煎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口腔门诊已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贝复济局部喷于溃疡面,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_(12)片和绞股蓝煎剂联合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溃疡面积、疼痛评分、溃疡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D8+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_(12)联合绞股蓝煎剂能有效调节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对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何琰,周七保[6](2018)在《半夏泻心汤治疗前后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面积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后溃疡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溃疡面积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明显缩小溃疡面积,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02期)

李曼,慕彰磊,徐前喜,陈周,蔡林[7](2017)在《多发大面积溃疡的皮肌炎合并肺部恶性肿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一例多发大面积溃疡的皮肌炎伴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男性,54岁。颈前、枕后、躯干及双上肢溃疡伴疼痛、乏力1月余。系统检查:双手握力轻度减弱,四肢肌肉压痛,双臂上抬受限、蹲起费力。皮肤科检查:醉酒貌,面颈部、胸前V区红斑异色,双上臂外侧、下腹部及后背部、下肢可见多个巴掌大小至10*25cm大小不规则地图状溃疡,甲周可见水肿性红斑。辅助检查:抗核抗体1:40;肌酸激酶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皮肤病理:溃疡形成,真皮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未见明显血管炎改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胸部CT及增强CT示:左肺上叶恶性肿瘤。诊断:皮肌炎合并肺部恶性肿瘤。予系统糖皮质激素及抗感染治疗后患者溃疡痊愈、肌力好转,出院后自行停药病情再次复发,但未见新发溃疡。(本文来源于《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4-20)

鲁晋,王亮,万燕,姚砺,唐洪泰[8](2016)在《叁维人体扫描系统在慢性皮肤溃疡面积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Burn Calc扫描系统在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测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皮肤慢性溃疡患者30例,分别采用无菌薄膜勾边法、NIH Image J方法和Burn Calc扫描方法对患者创面进行测量,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3种检测方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显示3种方法测得创面面积无统计学差异(F=2.57,P=0.085);独立t检验分析B法与A法创面面积差值,无统计学差异(t=-0.728,P=0.472);独立t检验分析C法与A法创面面积差值,无统计学差异(t=2.010,P=0.054)。结论 Burn Calc扫描系统可以精确测量慢性皮肤溃疡创面面积,可作为临床评估慢性皮肤溃疡创面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6年09期)

李丙生,许岸高,甘爱华,周曾芬,刘尚忠[9](2016)在《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DU)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策略的可行性。方法148例合并H.pylori感染的DU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按溃疡面积大小分成SDU组(小面积组,溃疡面积≤1 cm2,再随机分成A、B两组)与LDU组(大面积即C组)。A组: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2次/d,莫西沙星0.4 g,1次/d,疗程10 d;B组与C组同A组方案,疗程结束后再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维持4周。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H.pylori,溃疡愈合者半年后再复查胃镜。结果叁组疗程结束后4周H.pylori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按ITT、PP分析分别为:A组,88.23%/90.00%、90.20%/90.00%;B组,88.00%/91.67%、92.00%/95.83%;C组,87.21%/89.13%、89.36%/91.36%。叁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叁组溃疡愈合者半年后均无复发。结论 H.pylori阳性DU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策略是可行的,有利于推进DU治疗的个体化管理。(本文来源于《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期刊2016年01期)

于娇[10](2015)在《综合护理对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护理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收治的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共116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60例,该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56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来进行临床护理。2组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中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疗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在护理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中有肯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护理中推广。(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5年08期)

溃疡面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溃疡面积、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90例,以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采纳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5例,采纳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胃黏膜溃疡面积、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胃黏膜溃疡面积显着较对照组低,而SF-36评分显着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小慢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溃疡面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存质量,效果显着,值得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溃疡面积论文参考文献

[1].郑春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临床观察建议[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2].黎姗.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溃疡面积、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3].陈华.叁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对溃疡面积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

[4].谢丹丹,彭新,张小丽,杨鑫民.甘草泻心汤联合维生素B_(12)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及口腔菌群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

[5].孙宁,李东盼,袁斌,冯莹.维生素B_(12)联合绞股蓝煎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及疼痛评分影响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

[6].何琰,周七保.半夏泻心汤治疗前后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面积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

[7].李曼,慕彰磊,徐前喜,陈周,蔡林.多发大面积溃疡的皮肌炎合并肺部恶性肿瘤1例[C].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8].鲁晋,王亮,万燕,姚砺,唐洪泰.叁维人体扫描系统在慢性皮肤溃疡面积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6

[9].李丙生,许岸高,甘爱华,周曾芬,刘尚忠.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策略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

[10].于娇.综合护理对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

标签:;  ;  ;  

溃疡面积论文-郑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