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指纹识别论文-赵恬茵

复合指纹识别论文-赵恬茵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指纹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复合指纹识别技术

复合指纹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赵恬茵[1](2017)在《复合指纹识别法研究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流域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发生和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单元,研究小流域泥沙来源对厘清黄河水沙变化,确定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及黄土高原未来治理方略的确定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通过采集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桥子西沟小流域土壤样品及收集雨季八次降雨洪水泥沙样,研究次降雨过程中小流域泥沙来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采集陕西省绥德县王茂沟埝堰沟小流域一淤积31(1960~1990)年的淤地坝剖面各沉积旋廻泥沙样和坝控流域土壤样品,分析较长时间尺度内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演变特征及与降雨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小流域次降雨过程泥沙来源判别研究中,将泥沙源地划分为叁种(农耕地、沟坡、沟壁)最合理。叁来源的最佳指纹识别因子组合为TN、SOM、Mg、Na、Ca、Mn、TP和高频质量磁化率(χ_(hf)),总正确判别率为100%。所有八次降雨的洪水过程,沟壁、农耕地及沟坡泥沙贡献率变化范围分别为18~100%、0~57%和0~52%。次降雨洪水过程中沟壁对小流域产沙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农耕地,且整个降雨产流过程中沟壁泥沙贡献率均大于0,而沟坡部分监测时间其贡献率为0,即沟壁始终发生侵蚀产沙,而沟坡产沙不连续。研究发现对各次降雨事件过程中,沟壁、农耕地、沟坡实时产沙量峰值出现的时间类似,均接近洪水含沙量峰值时间。次降雨产流过程中,沟壁、农耕地实时产沙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沟壁实时产沙量大都显着大于农耕地,沟坡在降雨产流过程中产沙不连续。对本研究的八次降雨流域侵蚀产沙,沟壁、农耕地和沟坡产沙贡献率变化范围分别为41~57%、5~36%和3~24%,平均值分别为63%、24%和13%。通过拟合全流域产沙量及各源地产沙量与降雨侵蚀力、最大30min雨强、降雨量和降雨动能的关系,发现总侵蚀产沙量和各源地侵蚀产沙量都与降雨侵蚀力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说明降雨侵蚀力不仅是预报坡面土壤侵蚀速率的重要参数,而且在小流域尺度上,可以作为预报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源区侵蚀产沙的重要参数。对淤地坝沉积泥沙信息的解译发现,以农耕地、沟坡和沟壁叁来源划分侵蚀源地判别结果优于沟壁和坡面两来源,叁来源划分的最佳指纹因子组合为SOM、TP、Mg和频率磁化率(χ_(fd))。各次侵蚀产沙事件泥沙主要来自沟壁,其次是农耕地。沟壁、农耕地及沟坡泥沙贡献率变化范围为32~100%、0~66%和0~68%,平均值分别为69%、21%和10%。研究发现从1960年到1990年的31年间小流域侵蚀产沙共计67190 t。次降雨产沙变化范围67~6748 t,平均值895 t;年际产沙变化范围0~9752 t a(-1),平均值2170 t a(-1),平均产沙模数变化范围为0~53880 t km~(-2) a(-1),平均值11970 t km~(-2) a(-1)。31年间75次侵蚀性降雨,沟壁、农耕地以及沟坡产沙量分别为45990 t、3318 t和17878t。小流域产沙量-降雨量双累积曲线显示小流域产沙量有叁个明显的变化阶段,即1960~1964侵蚀剧烈阶段,侵蚀模数26220 t km~(-2) a(-1)、1965~1983侵蚀相对平缓阶段,侵蚀模数5590 t km~(-2) a(-1)以及1984~1990侵蚀剧烈阶段,侵蚀模数19130 t km~(-2) a(-1)。得到各阶段同种侵蚀源地产沙量差异显着。沟壁第一阶段到第叁阶段平均产沙量分别为3548 t a(-1)、752 t a(-1)和2102 t a(-1);沟坡为86 t a(-1)、56 ta(-1)和268 t a(-1);农耕地为1113 t a(-1)、259 t a(-1)和1092 t a(-1)。分析1960~1990年王茂沟流域产沙量、不同源地产沙量与降雨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流域总产沙量及各源地产沙量也均与降雨侵蚀力关系最好。不同阶段流域产沙量、不同源地产沙量与降雨侵蚀力关系,表明同一侵蚀力条件下,流域总产沙量第叁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与农耕地产沙量变化一致,而沟壁产沙量第一阶段>第叁阶段>第二阶段,结合第二阶段到第叁阶段农耕地产沙量增长幅度远大于沟壁的增长幅度,说明第叁阶段产沙量增加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且人类活动对农耕地侵蚀产沙的影响大于对沟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定量计算人类活动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发现第一到第二阶段人类活动减沙效益35%;第二阶段到第叁阶段,人为增沙比重为83%,表明在较长时间内,人类活动对小流域侵蚀产沙影响的变化较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11-01)

石小宏[2](2017)在《强化查治 运用虹膜指纹复合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1%以下到2020年,超七成包虫病流行县患病率在1%以下90%中小学生包虫病核心防治知识知晓率、专业人员技能合格率要达到90%本报讯( 石小宏)到2020年,我省70%以上的包虫病流行县人群患病率要控制在1%以(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7-07-19)

陈方鑫[3](2016)在《利用生物标志物和复合指纹分析法识别小流域泥沙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剧烈的土壤侵蚀导致耕地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并全面制约农业、林业及畜牧业等产业链的发展。洪水携带大量的泥沙涌入河道,使河水变浑浊、透光性变差,降低水体初级生产力(浮游藻类等生物生长受阻等);抬高河床,堵塞河道,导致河床表面伏流交换减少(压缩水生生物栖息空间等);同时,河流细颗粒泥沙控制着水体中养分输移与转化、重金属物质迁移、有毒有机物及无机物吸附与解析等行为,直接威胁水质安全。因此,因河道中泥沙增多而引发的一系列水环境效应已经成为当前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而识别河道中泥沙来源是针对性治理泥沙源区、控制水土流失的先决条件。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重要工程措施之一,自20世纪中叶以来,累积约11万余座淤地坝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淤地坝不仅能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形成坝地,提供可利用的水土资源。小流域中各泥沙源地的泥沙被洪水携带出流域,并在淤地坝内沉积,每场侵蚀性降雨形成一层沉积旋回,该沉积旋回的泥沙中蕴藏了大量的流域侵蚀历史环境信息,是研究小流域侵蚀产沙规律的良好载体。在缺失流域监测资料的情况下,淤地坝沉积旋回所蕴含的信息成为唯一能够记录流域泥沙来源及侵蚀环境变化信息的来源。本文基于坝地沉积旋回泥沙样和坝控小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样,对其分子标志物及地球化学元素进行分析,建立辨别泥沙来源的指纹模型,旨在为更精确的指纹识别泥沙来源提供技术支持,并直接从泥沙的角度探讨退耕初期还林和自然休耕的水土保持效果以及在地质条件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使用分子标志物泥沙指纹识别典型农业小流域在30年内的产沙变化,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使用胡家湾流域内的5种潜在泥沙源地及5个冲击钻土壤核心样品,分析源-汇土壤的地球化学元素,作为传统的指纹识别因子,采用复合指纹技术,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与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复合指纹模型,为农业小流域提供有效的泥沙来源信息。结果表明,在胡家湾流域,沟道依旧是土壤侵蚀的主要泥沙来源,占全流域泥沙的34.7%,农地也是该流域非常重要的一个泥沙源地,占27.9%,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是,在本流域,未成熟的林地贡献了21.7%的泥沙,天然草地贡献12.7%,自然休耕地几乎不贡献泥沙,仅有3.0%的泥沙源自休耕地。流域生态水文条件的变化导致地被物、林下植被不发达、土壤裸露、这些因素导致土壤容易发生侵蚀。林地及自然休耕地的泥沙贡献率均小于农地,这说明,退耕还林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水保策略,但是关于退耕还林或还草的群落构建方案还有待商榷。从管理角度来看,还林可能更适用于降雨或者其他条件更适合的区域,在干旱及半干旱的黄土高原,休耕地具有更好的泥沙拦截作用,自然休耕可能是一个更有效的水土保持策略。(2)在上节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新近淤积的叁层沉积旋回样品(9个泥沙剖面),并将退耕地不再作为潜在泥沙源地,使用分子标志物建立泥沙指纹模型,对胡家湾流域叁场次降雨的泥沙来源进行源解析。结果显示,由CPI、OEPM、C28、C21、C24、C26的分子标志物最佳指纹组合正确判断了86.7%的泥沙。使用遗传算法对混合模型求解得出,林地是这叁层沉积旋回最主要的泥沙来源,占总泥沙含量的50.5%,其次为农地,贡献了25.6%,沟道和草地分别贡献了9.5%和14.4%的泥沙。地球化学元素的结果与分子标志物接近,但是地球化学元素可能会高估林地的泥沙贡献率。本研究说明在地质条件差异较小或者一种土地利用类型跨越好几种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分子标志物也能用来识别泥沙来源;再者,传统的地球化学元素不能提供详细的土地利用信息,而分子标志物则可以精确到物种,例如在农业小流域中不同的物种之间(例如玉米、大豆等)的泥沙来源,分子标志物指纹法能够为更加精确的流域泥沙管理策略提供技术支持。(3)为了研究分子标志物在长时间尺度上能否追踪泥沙来源,本文选取了黄土高原典型农业小流域-埝堰沟流域,采集叁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源样(农地、沟道、陡坡各9个)及沉积泥沙样品(冲击钻样品,47层旋回),并分别分析其传统地球化学元素及分子标志物。由于土壤及地质条件均一,在埝堰沟小流域地球化学元素不能很好的辨别泥沙来源,尤其是在分辨沟道及陡坡时,效果很差。然而,使用正构烷烃指纹因子则能很好的识别不同源地之间的泥沙来源。在所有的泥沙旋回中,短链及中链的正构烷烃具有很明显的偶奇优势(EOP)。这是由于一系列的细菌或者藻类代谢产生短链烷烃(C15-C20),同时,在流域高碳酸钙环境下,源自高等植物的偶数饱和脂肪酸转化为正构烷烃。因此,在本流域中,仅有长链技术碳链烷烃可以用来识别泥沙指纹。指纹因子通过统计检验得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由C29,C27及C31组成的最佳指纹因子能够判别叁类源地超过95%的泥沙。使用遗传算法优化的生物指纹识别结果显示,该流域最主要的泥沙源头是沟道,占全流域的45.0%,其次分别为农地(38.2%)及陡坡(16.8%)。生物指纹因子在识别不同地貌单元(例如沟道及陡坡)上具有显着的优势同时,在土地利用结构稳定简单的流域,分子标志物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监测指标识别泥沙来源,使用分子标志物指纹方法重建长时间序列的泥沙来源对建立更好的水土保持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12-01)

常维娜,周慧平,高燕[4](2014)在《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潜在泥沙源地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泥沙源解析的前提是假设研究者能够确定流域内泥沙的潜在来源类型,并且各泥沙源地所占比例之和为1,对潜在源地预判的不确定性将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南京市九乡河上游流域为例,对不同源地各指纹因子做均值显着性检验,检验各个预判源地能否单独作为潜在泥沙源地,同时对比分析不同沙源地对复合指纹因子判断泥沙来源正确率的影响,定量分析沙源地预判过程中的不足,探讨如何减少沙源地选择对泥沙来源识别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预判的4种泥沙源地被重新调整为农田、林地和道路3种类型。调整后各源地指纹因子差异性明显提高,不同泥沙来源的正确判别率最高达到89.2%,泥沙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农田(39.9%~87.8%)、林地(<0.1%~47.7%)和道路用地(0~25.6%)。(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郭进,文安邦,严冬春,史忠林[5](2014)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示踪流域泥沙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侵蚀导致水土资源及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泥沙淤积危害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水环境效应已成为当前及以后一段时期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开展流域(河流)泥沙来源研究,查明入塘、河、库泥沙通量,定量识别泥沙来源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选取了一个由山坪塘控制出口的封闭式农业单元小流域(10.7 hm2),开展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辨析塘库沉积泥沙来源新尝试。据流域现状,定性划分了3种泥沙来源,即旱地、水田、林草地,并分别于塘库中部采取A、B、C叁柱表层沉积泥沙;结合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解析了塘库表层沉积泥沙来源。研究表明,塘库沉积泥沙各来源相对输沙贡献分别为旱地84%、水田14%、林草地2%,复合指纹识别技术能较好地辨析小流域泥沙来源。(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张亮,赵燕[6](2010)在《基于复合算法的警用指纹识别系统研究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警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具有方便、快捷、多向、联网等特点,能实现以案找人、以人找案、以案找案、以人找人等4种比对,为案件侦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指纹匹配作为警用指纹识别系统的核心,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介绍基于点模式指纹匹配和基于结构的指纹匹配优缺点,将点模式的优点和基于结构的特征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性、特征点类型不变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新颖的基于相对距离的匹配算法实现两枚指纹匹配,并在Visual C++6.0环境下实现了相应的警用指纹识别系统。结果表明,该算法匹配速度快,可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改善了警用指纹识别系统的适应性、实时性,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拒识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期刊2010年02期)

杨明义,徐龙江[7](2010)在《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的复合指纹识别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域泥沙来源分析对流域治理及水土保持措施评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陕北选定的汇水区内采集的主沟道沟壁、坡地果园、坡耕地及支沟道土壤样品中17种物质的分析,利用Kruskal-WallisH-test和多元判别分析,筛选出土壤全N,低频磁化率χIf、Cu、137Cs和226Ra组成复合指纹识别因子,利用混合模型,对一次洪水携带的泥沙来自4种源地的贡献比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洪水发生时间段内,主沟道发生了重力侵蚀,对今后定量化研究黄土区的重力侵蚀提供了手段。通过加权平均,总体上,本次洪水携带的总泥沙有33.7%来自主沟道,60.0%来自坡地果园,3.0%来自小块的坡耕地以及3.3%来自支沟道。混合模型拟合优度检测值为0.91,证明在黄土高原可以应用复合指纹识别方法研究洪水泥沙来源,并且能对重力侵蚀产沙进行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吉紫娟[8](2009)在《指纹与静脉复合识别系统的图像采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日益发展,采用多种识别技术的复合来提高识别的可靠性,降低误识率已成为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图像采集系统的光路出发,提出了一种将指纹采集仪和手指静脉采集仪复合的方案。利用该方案,可同时采集指纹与手指静脉末梢的图像,提高了系统识别的可靠性,并降低了成本,减小了系统的体积。(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复合指纹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以下到2020年,超七成包虫病流行县患病率在1%以下90%中小学生包虫病核心防治知识知晓率、专业人员技能合格率要达到90%本报讯( 石小宏)到2020年,我省70%以上的包虫病流行县人群患病率要控制在1%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指纹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赵恬茵.复合指纹识别法研究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2].石小宏.强化查治运用虹膜指纹复合识别[N].四川日报.2017

[3].陈方鑫.利用生物标志物和复合指纹分析法识别小流域泥沙来源[D].华中农业大学.2016

[4].常维娜,周慧平,高燕.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潜在泥沙源地的选择[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

[5].郭进,文安邦,严冬春,史忠林.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定量示踪流域泥沙来源[J].农业工程学报.2014

[6].张亮,赵燕.基于复合算法的警用指纹识别系统研究及实现[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

[7].杨明义,徐龙江.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的复合指纹识别法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0

[8].吉紫娟.指纹与静脉复合识别系统的图像采集[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

标签:;  ;  ;  ;  

复合指纹识别论文-赵恬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