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耐药论文-周烨,顾玮铭,梁倩,罗鸣宇,沈瑛

适应性耐药论文-周烨,顾玮铭,梁倩,罗鸣宇,沈瑛

导读:本文包含了适应性耐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肺腺癌,EGFR-TKIs,适应性耐药

适应性耐药论文文献综述

周烨,顾玮铭,梁倩,罗鸣宇,沈瑛[1](2019)在《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介导肺腺癌细胞EGFR-TKIs靶向治疗适应性耐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SSP)在肺腺癌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后引起的适应性耐药中发挥的作用,探究早期适应性耐药机制以寻找抗耐药靶标。方法:使用EGFR-TKIs药物短时刺激肺腺癌细胞系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技术检测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蛋白及m RNA水平变化,同时利用LC-MS检测细胞内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产物及相关代谢产物变化情况。通过CCK8法检测敲低关键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内实验进行肺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注射,采用剂量爬坡法构建体内适应性耐药模型,检测肿瘤组织中关键酶表达情况。结果:1.细胞内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PHGDH、PSAT1、PSPH的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药物作用时间和浓度下有不同程度上调,且m RNA水平也上调了20-50%左右(P<0.05);2.HCC827细胞中SSP及下游代谢通路产物如P-Serine、Serine、Glycine、AMP等均有显着性上调(P<0.01);3.敲低关键酶PSAT1及PSPH后可抑制细肺腺癌细胞HCCC827及PC9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最高抑制率可达60%左右(P<0.01);4.体内诱导PC9细胞适应性耐erlotinib后,肿瘤组织中的PHGDH及PSAT1表达均有明显上调。结论: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介导了肺腺癌EGFR-TKIs靶向治疗的适应性耐药,其关键酶有望作为抗耐药靶标进行联合治疗,从而提高EGFR-TKIs靶向药物的早期疗效并最终克服耐药性的产生。(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7期)

庄逸菁,姚芬,黄源春,宋卉,蔡聪艺[2](2016)在《亚抑制浓度庆大霉素诱导大肠埃希菌发生适应性耐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大肠埃希菌经亚抑制浓度的庆大霉素诱导后,其在体外是否发生适应性耐药,并对可能涉及的相关膜蛋白及小分子RNA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行了研究。方法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经亚抑制浓度的庆大霉素诱导后,测定其在含不同浓度的庆大霉素的肉汤中的生长曲线,观察其是否发生适应性耐药,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适应性耐药的发生情况,Realtime PCR比较大肠埃希菌诱导前后相关基因omp C、omp F、omp A、omp X、sox S及小RNA mic F的表达水平。结果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在第一次接触0.5×MIC的庆大霉素后,再接触0.5×MIC及1×MIC庆大霉素的MH肉汤中,均出现适应性耐药。而在含0.5×MIC的琼脂平板上,庆大霉素对受试菌的抑制率明显较对照菌高,显示大肠埃希菌在琼脂平板上生长也可发生适应性耐药。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受试组的膜蛋白基因omp F表达水平下调,而omp A、omp X及氧化应激反应相关基因sox S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上调,omp C和mic F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本论文证实了大肠埃希菌在亚抑制浓度的庆大霉素诱导后,可发生适应性耐药现象。发生适应性耐药的机制可能与膜蛋白omp F表达下降,omp X及omp A上调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刘男男[3](2014)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RecA介导的对亚抑制浓度替加环素适应性耐药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替加环素对川北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菌株的敏感性情况及耐药表型情况;亚抑制浓度替加环素是否可诱导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适应性耐药,进而解释MIC漂移现象;亚抑制浓度替加环素诱导所致的SOS反应和AdeABC外排泵上调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应用肉汤微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试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并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标准判定试验菌株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观察存在和不存在ROS淬灭剂(硫脲)条件下,亚抑制浓度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IC值的诱导情况;应用亚抑制浓度替加环素诱导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ATCC19606, qRT-PCR测定RecA基因、SOS反应相关的各型易错多聚酶基因及外排泵基因在诱导前后的变化情况,观察诱导前后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替加环素对5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值范围为0.25~8μg/mL; MIC50和MIC90的值分别为2μg/mL和4μg/mL;当MIC值是2μg/mL和4μg/mL时,分别有56%和96%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替加环素敏感。参照FDA的不动杆菌属替加环素折点标准,5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对替加环素MIC≤2μg/ml的菌株有28株,MIC介于2~8μg/ml的菌株有20株,MIC≥8μg/ml的菌株有2株,分别占总量的56%、40%和4%。亚抑制浓度替加环素诱导后产生MIC漂移现象,ROS猝灭剂硫脲可以抑制该现象。亚抑制浓度替加环素可以诱导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ATCC19606recA和adeB基因的表达增强,不诱导SOS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结论: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活性(MIC502μg/ml、MIC904μg/ml),但是其耐药问题不容忽视(耐药率4%);亚抑制浓度替加环素可以诱导鲍曼不动杆菌产生适应性耐药;该适应性耐药是由RecA和外排泵介导的,亚抑制浓度替加环素不激发鲍曼不动杆菌的SOS反应。在诱导过程中RecA和外排泵的相关性尚待进一步确认。(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期刊2014-05-01)

袁文常[4](2013)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适应性耐药及MRSA耐药调控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体皮肤和鼻腔的常见定植菌,同时也是引起临床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既可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如疖、痈、毛囊炎、甲沟炎和外科切口、创伤等局部化脓性感染,也可引起肺炎、骨髓炎、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及脓毒症、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并且呈现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获得,一方面可以通过细菌自身表型的改变、代谢通路的调整等,对抗生素产生适应性耐药(adaptive resistance),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产生、形成小菌落、细胞壁增厚以及持留菌的产生都可以对抗生素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另一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通过水平转移等方式获得耐药基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产生β-内酰胺酶基因后即可呈现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自1961年发现第一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 MRSA)以来,MRSA在临床的感染率和分离率不断增加,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成为全球院内感染的首要病原菌。MRSA的耐药机制主要为细菌获得一耐药岛,该耐药岛上含有一个重组酶簇和一个耐药决定簇。在耐药决定簇上的mecA基因可以编码产生一种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PBP),称为PBP2a,其转肽酶结构域(TPase domain)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极低,当正常PBPs被抗菌药物结合而失去活性时,PBP2a能够代替其功能,继续肽聚糖合成,维持MRSA菌的生长和成活,呈现出高度耐药性。一般认为,在没有抗生素选择压力下,mecA基因的表达在转录水平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位于mecA基因的启动子上游有一对基因mecR1-mecI调控mecA的表达。耐药决定簇mecI所编码产生的MecI阻遏蛋白结合在mecA基因的启动子部位,使得mecA基因表达处于抑制状态,但是当生长环境中存在相关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西丁等)时,抗生素一方面攻击正常PBPs的转肽酶功能域,使其失去活性而丧失合成细菌细胞壁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诱导剂,与分布在细菌胞膜上的由mecR1基因编码的MecR1蛋白相结合,使其发生自裂解而发挥肽酶活性,分解结合在mecA启动子上的阻遏蛋白MecI,从而启动mecA的表达,产生PBP2a,代替PBP2的转肽酶活性,继续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的合成,维持MRSA耐药性。最新的研究显示在mecI基因的下游还有个mecR2基因,mecR2与mecR1-mecI组成了一个叁组分系统调控mecA基因的转录,mecR2所编码的蛋白MecR2可以通过与MecI直接的相互作用,使得MecI稳定性下降,并最终导致MecI蛋白的钝化和降解。然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MRSA耐药岛上的耐药决定簇(mec complex)可由于插入序列(IS431,IS1272)的插入,导致mecR1或/和mecI基因被外源序列插入而失活,mecA表达不受限制,即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分子PBP2a处于持续组成型表达状态,并且,最新的研究表明,mecA的持续表达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水平无线性对应关系,即PBP2a的存在与MRSA的耐药性表现不是完全对应,MRSA的耐药性表现需要PBP2a存在,但并不是有PBP2a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一定表现出耐药性。Giannouli S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菌株中存在mecA基因,且能正常表达,但这些菌株仍表现出对甲氧西林敏感,强烈提示PBP2a在介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时还受着某些未知调控因素的影响。一般,一个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发挥,基因水平的调控只是第一步,决定着相应的蛋白分子是否表达,而蛋白质分子表达后是否发挥出相应的生物学功能,还取决于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因素,且这种调控可能是更直接的。在我们前期的工作中,我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PBP2a分子的转肽酶结构域为诱饵,通过细菌双杂交技术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N315基因组表达文库中筛选到一与PBP2a相互作用的小肽(40aa),体外pull-down实验证实该小肽能与PBP2a直接相互作用。生物信息学检索显示,该小肽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N315基因组上的一个未注释的新基因所编码,命名为pbpR。我们推测PBPR可能通过与PBP2a的直接相互作用从而在介导MRSA的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第一部分,对我们课题组在MRSA流行病学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可能为适应性耐药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深入研究,探讨MRSA菌对抗生素产生适应性耐药的可能机制。另外为了阐明PBPR与PBP2a介导的耐药性的关系,本文采用RT-PCR的方式证实pbpR基因在N315中是表达的;通过细菌双杂交技术证实PBPR全长蛋白(63aa)与PBP2a具有相互作用;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pbpR基因缺失突变株,检测突变株的耐药性变化,以明确PBPR对PBP2a介导耐药性的调控作用。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适应性耐药研究(1)临床分离株CY001和CY002基因分型及生长特性研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多位点序列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盒mec元件分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多变区分型等基因分型技术手段证实从同一个病人不同时期,分离自不同部位的MRSA菌CY001和CY002具有一致的基因分型;CY001和CY002具有相似的耐药谱,但是CY001对阿米卡星耐药(MIC64μg/ml),CY002对阿米卡星敏感(MIC8μg/ml);PCR结果显示两株菌均不携带阿米卡星耐药基因;CY001在阿米卡星的压力下,生长曲线会发生滞后现象,考虑CY001对阿米卡星的耐药为适应性耐药。(2)临床分离株CY001和CY002细胞表型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研究: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CY001在阿米卡星MIC压力下,细胞壁会增厚2倍左右,并且随着抗生素浓度增高,细胞壁增厚程度加剧,在细胞壁增厚的过程中,肽聚糖合成关键酶的编码基因pbpB表达明显上调,这就提示CY001对阿米卡星的耐药可能是通过细胞壁增厚的机制产生适应性耐药。并且在体外,通过梯度抗生素诱导实验,成功的从阿米卡星敏感菌株CY002中筛选到一株与耐药菌CY001相似的耐药菌,该诱导菌在抗生素压力下也会发生细胞壁增厚。(3)本部分研究显示细胞壁增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产生适应性耐药的可能机制。2. PBPR对PBP2a介导MRSA耐药性的调控作用研究(1) pbpR在转录水平表达的研究:RT-PCR实验中,我们用P2-R引物对RNA进行逆转录,而后进行PCR,可以扩增出大小为225bp的片段,此时检测的应为负链上的pbpR基因,这表明在RNA水平,pbpR基因是有表达的。(2) PBPR与PBP2a相互作用的验证:完整的pbpR基因克隆并构建到rPAC质粒上,后转化入含有诱饵质粒pBR-PBP2a的KS1细菌中,通过细菌双杂交技术验证PBPR与PBP2a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完整的PBPR与PBP2a在细菌双杂交体系中具有相互作用。(3) pbpR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构建:以N315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分别扩增pbpR基因的上下游片段;同时以pSET16穿梭质粒DNA为模板,PCR扩增氯霉素抗性基因cat,在限制性内切酶和T4连接酶的作用下,分别将它们依次克隆到pYT3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上,形成靶基因敲除载体pYT3::pbpR。将敲除载体电转化至N315感受态细菌,筛选具有氯霉素抗性的N315菌落。通过PCR初筛和多重PCR复筛的方法获得pbpR基因敲除突变株。(4) pbpR基因缺失前后细菌耐药性的差异:我们通过琼脂稀释法及药敏纸片法测定pbpR基因敲除后N315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结果表明pbpR基因缺失会导致MRSAN315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苯唑西林)的耐药性降低。综上所述,本课题实验证实细胞壁增厚可能是临床MRSA菌株对阿米卡星适应性耐药的机制。另外我们通过细菌双杂交技术成功地筛选到一与MRSA耐药主要因子PBP2a相互作用的分子PBPR,RT-PCR证实pbpR在转录水平有表达,并通过基因敲除技术获得了pbpR基因缺失突变株,药敏实验显示pbpR基因的缺失,MRSA N315菌株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会降低。PBPR分子通过何种方式与PBP2a相互作用从而介导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改变将是我们接下来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临床分离菌株适应性耐药产生的可能原因;另一方面成功地筛选、鉴定了与MRSA耐药性有关的因子PBPR,阐明了PBPR可通过与PBP2a的相互作用介导并调控MRSA耐药性。以上研究为寻找控制MRSA感染的新途径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13-05-01)

胡族琼,陈清,周文,宋灿磊,胡静[5](2009)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诱导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适应性耐药发生及其初步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诱导适应性耐药的产生及其机制。方法:利用1×MIC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分别诱导3株试验菌07穗01~031h,再以4×MIC同一抗生素对诱导后试验菌杀菌1h,计算杀菌率。对照组只有杀菌过程无诱导过程,计算对照组杀菌率,并比较两组杀菌率。Carlone法提取试验菌诱导后1~9h的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OMP的构成成分。结果: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诱导后第5~8小时失去杀菌能力,从第9小时开始恢复杀菌能力。奈替米星诱导后第5~7小时失去杀菌能力,从第8小时开始恢复杀菌能力。电泳显示耐药高峰期试验菌在45000处及60000的OMP表达几乎消失。结论: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能诱导SMA产生适应性耐药,OMP的表达变化可能与适应性耐药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16期)

胡族琼[6](2009)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株的适应性耐药及其初步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致病力原本不强的条件致病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已然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致使感染率不断上升,导致免疫力低下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人群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证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几乎所有抗生素均可产生耐药性(Resistance)。因此,目前国内尚无学者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提出统一的治疗方案,一些学者的推荐方案仅基于回顾性研究和病例报告,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突变快速,因此其实用价值有限。国外学者推荐的治疗方案也常有悖于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治疗结果,故对于该菌的治疗,国内外一致提倡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但临床实践证明,即使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甚至联合几个同时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也不能使感染完全得到控制,这就是临床上治疗该菌时常见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导致大量患者因不能有效控制感染而死亡。但对于这类常见现象,国内学者长期以来不予重视,只是认为由于该菌生长缓慢而突变迅速造成了该结局,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试验证明,该菌生长并不缓慢而是生长很快,并且如果发生了耐药遗传物质突变应该能从基因水平得以证实,但至今未见到该菌由于基因突变致使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不一致的报道。国外学者对其他革兰阴性菌研究时发现,不同类型的多种抗生素皆可诱导敏感菌产生暂时性耐药,本文按国外惯用定义称为适应性耐药。这种耐药形式可导致细菌耐药表型暂时转变,并认为这种耐药性使敏感菌疗效不佳,即适应性耐药引起敏感菌治疗效果低下,但该现象一直未得到重视。这种耐药性和有耐药遗传物质介导的耐药性不同,它不涉及基因组突变,因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能检测出来,更不知其发生规律,无法报告临床。在特定条件下,敏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能否产生适应性耐药,这种耐药有无规律,其发生机制是什么,阐明这些,可为临床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株作出提示,避免适应性耐药发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Ⅰ型整合子介导的复方新诺明耐药基因的发现,将导致该抗生素耐药传播迅速,其应用会受到限制。喹诺酮类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时易诱发敏感株突变,造成多种抗生素耐药致使治疗失败。可见,该菌本身耐药变迁快速,耐药机制复杂,不同医疗机构根据当地耐药监测结果选择符合当地耐药特点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所以各地治疗方案不尽相同。而对于由该菌引起的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除了采用国外推荐的复方新诺明和喹诺酮类治疗外,仍有很多地方根据药敏报告采用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联合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鉴于上述原因以及中国药品管理局(SDA)规定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常规药敏实验报告时假单胞菌的选药指南,本文选用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皆敏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其诱导处理后,再检测其能否对原本敏感的上述四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产生规律及初步探讨其耐药机制。目的(1)筛选出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表型敏感且不含抗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修饰酶基因的敏感菌作为受试菌。(2)分别测定受试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C)和最低杀菌浓度值(MBC)。(3)诱导受试菌适应性耐药,检测处于适应性耐药期细菌的广谱耐药性。(4)测定不同耐药时期菌体内抗生素含量。(5)测定不同耐药时期菌体外膜蛋白构成,对有差异的蛋白进行序列测定,确定有差异的蛋白类型。方法(1)用K-B法对收集到的8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做药敏试验,筛选出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株。再用7对抗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修饰酶基因引物对全部株进行扩增,收集不含任何一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且4种抗生素全为敏感的菌株作为受试菌。用液体稀释法测定受试菌对上述4种抗生素的MIC值和MBC值;(2)将受试菌因为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是在诱导阶段不加抗生素诱导即空白诱导,其余处理与试验组完全相同。以1×MIC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分别诱导试验组细菌1h,再以4×MIC浓度的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杀菌1h,计算杀菌速度,比较试验组平均杀菌速度和对照组平均杀菌速度大小。若抗生素对试验组的杀菌速度小于对对照组的杀菌速度表示诱导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如果两组杀菌速度相同则诱导不产生耐药性;如果对试验组杀菌速度大于对照组杀菌速度表示诱导使试验组细菌产生了敏感性。以阿米卡星诱导细菌后,再分别用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进行杀菌,证实诱导菌能否使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敏感性降低。(3)鉴于测定抗生素含量费用昂贵,故本试验只检测01号菌诱导后第2、4、6、8、10h吸收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量来评价诱导后不同时段(第2、4、6、8、10h)抗生素进入菌体的情况。具体操作如下:一边做诱导试验(诱导试验同前),一边同步收集诱导后第2、4、6、8和10h并加入了抗生素至终浓度为10μg/ml,且杀菌1h的细菌。当诱导试验结果证明诱导耐药成功后,所收集的细菌方能用于测定抗生素含量。离心去除培养上清,PBS(pH 7.0)洗涤沉淀2次,去除PBS后再加新的PBS混匀细菌悬液,超声破菌。取超声后的菌液一滴涂片染色,镜下确定全部菌体都破裂。离心收集上清,上清液中的抗生素含量就是不同耐药时期的细菌吸收至体内的抗生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此液体中的抗生素含量;(4)Carlone法提取受试菌诱导后第1h~第10h的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protein,OM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OMP的构成成分;对有变化的外膜蛋白溶液送交蛋白测序公司进行氨基酸序列测定,测序结果在GeneBank中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确定所测外膜蛋白的种类。结果(1)K-B法和PCR法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受试菌3株,分别命名为01、02、03号菌株。01、02、03号菌对各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μg/ml)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值(μg/ml)分别如下:庆大霉素的MIC值分别是0.5、1、0.5;庆大霉素的MBC值分别是1.5、2.5、1.5;阿米卡星的MIC值分别是0.25、0.5、0.5;阿米卡星的MBC值分别是0.5、1.5、1;复方新诺明的MIC值分别是0.25、0.25、0.25;复方新诺明的MBC值分别是0.5、0.5、0.5;左氧氟沙星的MIC值分别是0.25、0.25、0.5;左氧氟沙星的MIC值分别是0.5、0.5、1;(2)诱导后试验组细菌对4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性,即从诱导后第4h~第8h抗生素杀菌能力减弱甚至失去杀菌力即产生了适应性耐药。从诱导后第9h以后,抗生素开始逐渐恢复杀菌能力即细菌逐渐失去耐药性又变为敏感菌。对照组细菌没有这种规律性变化;(3)01号菌试验组细菌在诱导后第2、4、6、8和10小时的庆大霉素含量(gg/m1)情况分别是:1.69、0.81、0.32、0.71和1.57;对照组细菌诱导后第2、4、6、8和10小时的庆大霉素含量(μg/ml)情况分别是:1.71、1.76、1.69、1.73和1.8。01号菌试验组细菌在诱导后第2,4,6,8和10小时的阿米卡星含量(μg/ml)情况分别是:1.56、0.66、0.29、0.59和1.37;对照组细菌诱导后第2、4、6、8和10小时的阿米卡星含量(μg/ml)情况分别是:1.73、1.75、1.69、1.74和1.79。(4)收集诱导后不同时段的细菌,分别提取其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protein,OMP),SDS-PAGE电泳显示耐药高峰期试验菌在45kD处及60kD的OMP表达几乎消失;对45kD处及60kD的OMP进行氨基酸序列测定,测定序列与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蛋白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45kD处的蛋白与提交到生物信息中心的该菌的氨基酸运输跨膜蛋白完全同源(amino-acidtransporter transmembrane protein),全长475aa;60kD处的外膜蛋白测序结果与生物信息中心报道的该菌外膜上的转运蛋白(putative transfer protein)完全同源,全长823aa。结论(1)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能诱导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生适应性耐药,试验用的4种抗生素皆对适应性耐药期细菌的杀菌能力减弱。由于受试菌没有耐药基因,可见没有耐药基因的变化,耐药表型也能发生变化,即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耐药不完全由耐药基因决定;(2)该菌中,某些耐药表型是动态变化着的,其转变有时限性,即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其表型又可回复到始发状态,揭示了该菌耐药的复杂性和传统耐药性检测的粗糙;(3)诱导后细菌吸收抗生素的变化步调与细菌发生适应性耐药步调基本一致,提示耐药表型的变化与抗生素在菌体内的含量有关;(4)45kD处及60kD处OMP的表达变化规律与适应性耐药的发生步调基本一致,与抗生素进入菌体内的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其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这两个OMP都是转运物质进入细菌体内的相关成分蛋白,而受试菌中不含耐药基因,进一步提示45kD处及60kD处的OMP与适应性耐药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09-05-01)

适应性耐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大肠埃希菌经亚抑制浓度的庆大霉素诱导后,其在体外是否发生适应性耐药,并对可能涉及的相关膜蛋白及小分子RNA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行了研究。方法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经亚抑制浓度的庆大霉素诱导后,测定其在含不同浓度的庆大霉素的肉汤中的生长曲线,观察其是否发生适应性耐药,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适应性耐药的发生情况,Realtime PCR比较大肠埃希菌诱导前后相关基因omp C、omp F、omp A、omp X、sox S及小RNA mic F的表达水平。结果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在第一次接触0.5×MIC的庆大霉素后,再接触0.5×MIC及1×MIC庆大霉素的MH肉汤中,均出现适应性耐药。而在含0.5×MIC的琼脂平板上,庆大霉素对受试菌的抑制率明显较对照菌高,显示大肠埃希菌在琼脂平板上生长也可发生适应性耐药。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受试组的膜蛋白基因omp F表达水平下调,而omp A、omp X及氧化应激反应相关基因sox S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上调,omp C和mic F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本论文证实了大肠埃希菌在亚抑制浓度的庆大霉素诱导后,可发生适应性耐药现象。发生适应性耐药的机制可能与膜蛋白omp F表达下降,omp X及omp A上调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适应性耐药论文参考文献

[1].周烨,顾玮铭,梁倩,罗鸣宇,沈瑛.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介导肺腺癌细胞EGFR-TKIs靶向治疗适应性耐药[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2].庄逸菁,姚芬,黄源春,宋卉,蔡聪艺.亚抑制浓度庆大霉素诱导大肠埃希菌发生适应性耐药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6

[3].刘男男.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RecA介导的对亚抑制浓度替加环素适应性耐药机制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4

[4].袁文常.金黄色葡萄球菌适应性耐药及MRSA耐药调控机制的研究[D].第叁军医大学.2013

[5].胡族琼,陈清,周文,宋灿磊,胡静.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诱导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适应性耐药发生及其初步机制[J].实用医学杂志.2009

[6].胡族琼.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株的适应性耐药及其初步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09

标签:;  ;  ;  ;  

适应性耐药论文-周烨,顾玮铭,梁倩,罗鸣宇,沈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