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表现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2-0068-0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生由高中升入大学,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由于所处环境的改变,给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交往等方面带来了诸多的不适应。大学是新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成长与成才的关键时期。如何帮助新生在短时间内顺利地渡过适应期,完成角色的转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主要适应性问题

(一)学习上的不适应。入学以后,大多数新生都对学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大学与高中在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很多新生在积极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学习的压力,在学习上他们遇到了很多的困惑,较为典型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以及如何去学。现在,各高校有不少新生因为适应不了大学的学习方式而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面对大量的业余时间,一些新生更是不知如何加以利用,他们常常因为无聊、空虚而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上网聊天、打游戏上,久而久之影响到了学习,部分新生出现了挂科现象。

(二)生活上的不适应。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独立、自理。高中时期,大多数学生都居住在家里,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在父母的全方位、精心照顾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进入大学后,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凡事都需要自理,这种生活上的改变对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新生来说确实是个挑战,很多新生甚至不知道衣服怎么洗、生活费用如何合理支配。此外,就生活环境而言,气候、语言、文化环境的改变,饮食习惯的显著差异,安静、独立的私人生活空间被嘈杂的集体宿舍所代替,个人作息和卫生习惯方面的差别,都造成了大学新生在生活上的不适应。

(三)心理上的不适应。大学新生普遍面临心理适应问题。从高中到大学,大学新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改变,面对一个全新的、开放的环境,他们常常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从而产生了一些不良的情绪和想法。大致可以分为:因对全新生活的不适应而引发的焦虑心理;因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而形成的失落心理;因自我评价过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因缺乏奋斗目标而产生的迷茫心理。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大学新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面对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多元、复杂化,很多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感到非常不适应。由高中进入大学,周围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区域,在语言、生活习惯、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在某种程度上给新生交往造成了障碍。更何况,很多新生以前都没有住校的经历,地域、语言、生活习惯、性格的差异使新生之间很容易因为睡觉、吃饭等日常小事发生摩擦。此外,人际交往技巧和经验的欠缺,更使新生不知如何与他人交往。久而久之,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恐惧、自我封闭的现象。

二、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的主要原因

由高中步入大学,大部分新生都会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可以说,这种不适应的出现与大学新生所处环境的变化及自身能力的不足都有一定的关系。

(一)环境变化的影响。环境是个体活动的场所,身处不同的环境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应该说是一种极其正常现象。由高中进入大学,大学新生面对的环境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到人际环境等都发生着很大程度的变化。面对这种突然的变化和变化的剧烈性,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新生来说,由于缺乏较强的适应能力,他们尚无法依据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及时、有效的调适,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出现。

(二)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出现,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固然很大,但学生自身内因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很多考入大学的新生,多数处于未成年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性格过于脆弱,情绪不够稳定,自我调适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这些都是导致大学新生在入学阶段出现种种适应性问题的内在原因。

(三)传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唯高考目标最重、唯学习成绩第一,传统教育和家庭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对子女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由于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很多中学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直接导致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考试机器。唯考上大学是硬道理,父母对子女生活方面包办过多,促使很多孩子都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导致多数孩子过度依赖父母,生活适应能力极差,社会交往能力极弱,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

三、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主要措施

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是一个相对普遍、正常的现象。入学之初,大部分新生都会经历一段适应期,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表现。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不及时得到解决会直接影响新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及学生本人予以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解决。

(一)学校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解决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学校的重视。“高等学校在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新生适应的快慢、好坏与学校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学校在各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积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新生入学后,开展入学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入学教育是新生适应教育的开端”,它直接关系到新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正确理解。因此,作为学校,应对新生入学教育进行科学、合理、周密的安排,做好专业教育和学习指导。应安排资深专业教师介绍相关专业的发展情况、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使新生在入学初期就能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较深、较细的了解,这样可以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应结合本专业特点,向新生介绍大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引导新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督促新生合理、有效地安排、利用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

第二、把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新生适应教育。“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既是大学生素质培养和提高的问题,更是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大学新生入学后最大的问题就是目标缺失、出现“理想真空”,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帮助新生科学、合理地规划人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新生对未来的思考,帮助新生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从而客观上将促使新生合理的设计和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而通过自身的努力快速地渡过大学适应期。

第三、加强心理疏导,建立预警机制。环境的不适应可以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新入学的大学新生,面对环境的改变,常常因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加强心理疏导,建立预警机制,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和预防新生在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对于已出现心理问题的新生,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治疗,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培养他们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进而达到促进新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大学新生成长的具体环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育人功能,良好的文化氛围会对新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多层次、多维度发展校园文化能促进大学新生良好的适应。”因此,高校应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组织、鼓励新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新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二)家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两大支柱,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解决新生适应性问题,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入学之前,家长要给孩子多打预防针,鼓励孩子勇于克服困难。入学之后,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等情况,切勿只管生活,不问其他,或者把孩子交给学校后不闻不问。作为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勤沟通、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在生活、心理、思想等方面给予孩子全方面的关心和关爱,鼓励、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可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消除新生“入学综合症”的出现。

(三)本人

新生入学,都会遇到适应不良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调整。“心理学专家杨谦云认为: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心理按摩师’。”大学新生要学会根据客观现实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适。

1、学习上要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进入大学后,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自由度的加大,课外时间的增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尽快摆脱高中时期的学习依赖心理,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生活上要培养独立、自理能力。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离开家庭,没有父母的照顾,生活上就必须要学会独立、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要学会理财,避免出现“上半月大吃大喝,下半月白饭泡面”的现象。

3、心理上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环境改变时,要摆正心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只有正确的心态,才有正确的态度,才能快速去适应环境,才能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4、人际交往上要掌握交往技巧,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自交往双方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大学新生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他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摸索技巧和方法,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可以说,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非常正常。只要新生能对大学有个清醒的认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坚定的目标,在学校、家长的帮助下,在自身的努力下,所有新生都会顺利地渡过适应期,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

姜丹,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辽宁鞍山,14051)。

庄郁馨,辽宁科技大学人文社科部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辽宁鞍山,114051)。

参考文献:

[1]郝文清:“大学新生环境适应问题与应对措施”,《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第88页。

[2]高丽静,李凡:“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探析”,《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13页。

[3][4]尹秀云,周立新:“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适应教育探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第12卷第5期,第85、88页。

[5]陈秀梅,田红,尹晓华:“强迫、依赖、失落、焦虑—部分大学新生适应不良”,http://big5.china.com.cn,2007年10月12日。

标签:;  ;  ;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