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霞珠幼苗论文-李润宇,闵卓,房玉林

赤霞珠幼苗论文-李润宇,闵卓,房玉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赤霞珠幼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葡萄,干旱胁迫,独脚金内酯,赤霞珠

赤霞珠幼苗论文文献综述

李润宇,闵卓,房玉林[1](2019)在《独脚金内酯对干旱胁迫‘赤霞珠'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独脚金内酯对干旱环境下‘赤霞珠'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实生苗为材料,叶面喷施0.2 mg/L独脚金内酯的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3 d后进行自然干旱处理(停止浇水),采用烘干称重法每天检测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在自然干旱第4 (水分适宜期)、8 (轻度胁迫期)、12(中度胁迫期)和18(重度胁迫期)天采样,研究独脚金内酯处理后干旱胁迫对葡萄幼苗生长、根系、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过程中,与对照相比,独脚金内酯处理组‘赤霞珠'幼苗叶片变黄、萎蔫的程度均有所减轻,幼苗生长状态更好,株高和茎粗升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根冠比均极显着增加;独脚金内酯处理组‘赤霞珠'幼苗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极显着提高,根尖数和根分枝数增多;独脚金内酯处理组‘赤霞珠'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降低趋势,但变化曲线较对照平缓,叶片电导率和相对水分亏缺呈上升趋势,但变化过程也较对照组平缓;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赤霞珠'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呈降低趋势,但独脚金内酯处理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降幅较对照组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与对照相比,独脚金内酯处理组‘赤霞珠'幼苗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结构更完整。【结论】喷施独脚金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赤霞珠'幼苗的生长发育有促进效应。(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姜寒玉,王旺田,雷天翔,何百,张金林[2](2017)在《外源ABA和Ca~(2+)对低温及低温恢复下赤霞珠幼苗蔗糖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外源ABA及Ca~(2+)处理对低温条件下酿酒葡萄蔗糖代谢的影响,以赤霞珠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浓度ABA和Ca~(2+)条件下,5℃低温及5℃低温后25℃恢复(5℃和5℃/25℃)两种条件下碳水化合物积累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条件下,随着外源ABA和Ca~(2+)浓度的逐渐升高,植株内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淀粉含量不断增加,并且在5 mg·L~(-1)ABA或15 mmol·L~(-1)CaCl_2浓度处理下植株内碳水化合物含量积累至最高,依次较对照增加了67.88%,21.8%,213.77%,7.04%,51.38%,2.35%,8.84%,31.81%或72.81%,35.37%,123.57%,36.44%,25.90%,28.67%,210.56%,210.90%。其中ABA处理后的葡萄糖含量在5℃/25℃条件下较5℃显着增加。两种处理条件下,外源ABA及CaCl_2提高了赤霞珠幼苗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活性,其中在5 mg·L~(-1)ABA或15 mmol·L~(-1)CaCl_2处理下4种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显着增高,依次较对照提高了64.10%,125.00%,193.29%,756.31%,2 291.51%,1 569.31%,1 523.13%,1 336.77%或26.42%,20.38%,30.75%,58.30%,111.63%,14.14%,14.32%,66.39%。说明适宜浓度的ABA及Ca~(2+)处理可增强蔗糖代谢酶活性,促进蔗糖转化,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从而增强幼苗的抗寒能力。研究结果为酿酒葡萄糖代谢物质及相关酶在外源ABA及Ca~(2+)处理下响应低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白泽晨,郁松林,赵妮,于坤,樊新民[3](2015)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赤霞珠幼苗游离态多胺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幼苗不同组织游离多胺(Polyamines,PAs)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水培赤霞珠扦插苗,以浓度为5%、10%、15%PEG6000模拟不同干旱胁迫,结合不同组织含氮量、含水量变化,分析腐胺(Putrescine,Put)、亚精胺(Spermidine,Spd)、精胺(Spermine,Spm)含量在幼苗根系、根干、新梢、叶片中的变化。【结果】赤霞珠幼苗各组织均参与了响应水分胁迫的多胺代谢,且与对照差异明显。不同组织多胺变化的敏感程度、含量变化范围、积累峰出现时间、峰值大小皆存在差异。Put响应胁迫在根干中变化范围较大,而Spd、Spm在叶片中变化范围较大。根系、根干、新梢、叶片多胺总量均与游离态亚精胺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6、0.934、0.957、0.997;根系含氮量、含水量与精胺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9、-0.717。【结论】水分胁迫程度的强弱,影响各组织多胺变化的频率和大小,呈现出胁迫程度越大,多胺变化越剧烈的趋势。多胺含量变化存在组织差异性与时间差异性;其中,亚精胺起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于坤,郁松林,刘怀锋,赵宝龙,王文静[4](2015)在《滴灌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根冠功能的调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地下穴贮滴灌(自主设计)、膜下滴灌、地表滴灌3种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幼苗根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和地下穴贮滴灌较地表滴灌更促进植株生长,其中地下穴贮滴灌主要促进根系的生长,膜下滴灌主要促进地上部的生长;在20~60cm土层,地下穴贮滴灌处理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地表滴灌和膜下滴灌处理,表明地下穴贮滴灌可有效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壤深层根系的生理活性;同一灌水周期后期地表滴灌处理较早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地下穴贮滴灌和膜下滴灌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高于地表滴灌处理,灌水7 d后膜下滴灌处理12:00—14:00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低于地下穴贮滴灌处理,表明叶片荧光日进程中膜下滴灌受到的光抑制程度大于地下穴贮滴灌;对植株根冠功能的相关分析表明,有效增加20~40 cm土层根系的根量指标,保持根系生理活性在较高水平,可促进整体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增加和总生物量的积累.综合分析表明,地下穴贮滴灌较膜下滴灌、地表滴灌对植株根冠生长及功能调控有一定优势,可作为果树节水灌溉技术的潜在替代技术.(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于坤,郁松林,刘怀锋,王文静,白泽晨[5](2015)在《不同根区交替滴灌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根冠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不同根区交替滴灌供水模式对赤霞珠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中国干旱区酿酒葡萄生产的最佳滴灌供水模式和方法。该研究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左侧地下穴贮滴灌,右侧地表滴灌(SDI-DI)、两侧地下穴贮滴灌(SDI-SDI)、左侧地表滴灌,右侧地下穴贮滴灌(DI-SDI)、两侧地表滴灌(DI-DI)4种根区交替滴灌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根冠生物量、根系分布、根系活力及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灌水条件下SDI-SDI、DI-SDI、SDI-DI能保持根冠比在较适宜水平(1~1.3),DI-DI所受胁迫较大,根冠比增加,植株正常生长受到限制;根系水平分布上DI-SDI与SDI-DI根区左侧与根区右侧根量指标差异较大,DI-DI与SDI-SDI根区左右两侧根量指标差异较小,其中DI-SDI根区右侧根量指标分别比根区左侧高13.3%、10.5%、14.0%、22.1%;根系垂直分布上一侧为SDI的根区交替滴灌能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层深度20~60 cm处根系的根系活力,其中根区右侧SDI-SDI与DI-SDI处理根表面积、根体积在土层深度>20~40 cm处分布最多,根表面积分别占右侧根总表面积的48.8%、49.2%,根体积分别占右侧根总体积的47.5%、46.3%;灌水量一定的条件下,灌水侧为SDI的根区交替滴灌能有效维持同一灌水周期内地上部叶片光合性能的稳定,保持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在较高水平,适宜降低表层根量增加深层根量可提高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综合生产成本、田间实际操作与植株根冠生长差异,该试验条件下采用一侧地表滴灌、一侧地下穴贮滴灌的根区交替滴灌供水模式为最佳处理。(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王添民,惠竹梅[6](2014)在《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赤霞珠”幼苗叶片光合色素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扦插苗为试材,对葡萄幼苗分别按100∶0(T1)、75∶25(T2)、50∶50(T3)、25∶75(T4)及0∶100(T5)5种比例施用NO3--N与NH4+-N氮肥,以不施肥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氮素处理T2、T3和T4幼苗在各时期叶片中光合色素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CK和全铵处理T5(硝铵比0∶100);同时,处理T2各项指标均高于其它处理组,且处理T2与CK具有显着差异(P<0.05);全硝态氮处理T1(硝铵比100∶0)各项指标与处理T3相近,且皆低于处理T2而高于处理T4,含硝态氮处理间各指标总体上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4年22期)

王添民[7](2014)在《不同硝铵比对赤霞珠葡萄幼苗碳氮同化及氮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于2011-2012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日光温室中进行,供试材料为欧亚种(Vitis vinifera L.)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扦插盆栽苗。试验共设6个处理,硝铵比分别为100:0(T1)、75:25(T2)、50:50(T3)、25:75(T4)和0:100(T5),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硝铵配比对葡萄叶片中光合色素、碳水化合物含量、含氮化合物含量、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对照(CK)相比,硝铵比为100:0、75:25、50:50和25:75的处理使葡萄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升高,其中硝铵比75:25的处理提高的幅度较大,为8.2%~33.7%,且与对照之间差异显着。(2)五个施氮处理均可提高葡萄叶片中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及可溶性淀粉含量,提高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硝铵比75:25>50:50>100:0>25:75>0:100,且各施氮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3)与对照(CK)相比,各施氮处理均使葡萄叶片硝态氮和蛋白质含量升高,提高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硝铵比100:0>75:25>50:50>25:75>0:100,其中硝铵比75:25处理与对照(CK)之间差异达显着水平,并显着高于硝铵比25:75和0:100处理。各施氮处理也均可提高叶片中铵态氮含量,且提高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硝铵比0:100>25:75>50:50>75:25>100:0,其中硝铵比0:100和25:75与对照(CK)之间差异显着。(4)施氮处理总体可提高赤霞珠葡萄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其中硝铵比100:0和75:25两个处理提高叶片NR活性的幅度较大,与对照(CK)之间差异显着;硝铵比50:50处理提高葡萄叶片中GS和GOGAT活性的幅度较大,且与对照(CK)之间差异显着;而硝铵比0:100的处理叶片GDH活性显着高于对照。(5)硝铵比75:25在整个时期促进VvNR1基因的上调表达,且硝酸还原酶活性与VvNR1基因的表达量显着正相关。硝铵比25:75对VvGS1基因的总体上调表达效果显着高于硝铵比50:50;混合氮素处理能显着促进葡萄叶片中VvGOGAT1基因的上调表达;而硝铵比75:25和硝铵比50:50能将VvGDH1基因的表达时间提前。还原糖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VvGS1基因、VvGOGAT1基因和VvGDH1基因的表达量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于坤,郁松林,许雯博,符小发,王青风[8](2013)在《干旱区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和施氮水平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氮素代谢和根系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膜下滴灌不同水氮处理对‘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幼苗氮素代谢和根系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葡萄幼苗为材料,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2个水处理(田间持水量60%~90%、50%~90%)和3个氮处理的复因子盆栽实验,分析了不同水处理和施氮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氮素代谢和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在膜下滴灌条件下,3次施氮(5月20日、6月30日、7月30日将NH4NO3溶于水后随水供氮,施氮量分别为每株1.5、1、1 g)可以显着提高植株叶片和根系的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而水分处理对其影响不显着。同一水分条件下,2次施氮处理52 d后葡萄幼苗叶片和根系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氨同化速率要优于1次施氮。处理后期(83 d、116 d),3次施氮的葡萄幼苗叶片和根系NR活性、氨同化速率优于1次和2次施氮。适宜的水分和3次施氮处理可以提高葡萄幼苗根系有效根表面积和体积,增加根尖数,保持生长后期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的活性和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结论】适宜的水分处理(田间持水量60%~90%)和3次施氮可以提高植株氮素利用率,促进根系发育和延缓生长后期根系衰老。(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赵薇,惠竹梅,林刚,唐俊峰[9](2011)在《硒对水分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硒对水分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幼苗叶片主要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探索硒元素在葡萄耐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1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扦插苗为试材,开始水分胁迫后以清水喷施为对照,用0.5mg.L-1(T1)、1.0 mg.L-1(T2)、1.5 mg.L-1(T3)的亚硒酸钠溶液喷施葡萄叶片正反面,定期采样测定葡萄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整个水分胁迫期间,与CK相比,亚硒酸钠处理使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提高2.93%~8.43%,可溶性糖含量平均提高9.7%~14.2%,脯氨酸含量提高12.0%~61.6%,SOD酶活性提高1.5%~6.6%,POD酶活性提高46.2%~87.8%,CAT酶活性提高18.5%~22.6%,GSH-Px酶活性提高14.5%~34.9%,同时使MDA含量降低10.1%~14.5%。综合分析认为,在该试验条件下对葡萄叶面喷施1.0 mg.L-1的亚硒酸钠溶液,缓解水分胁迫对葡萄抗旱生理代谢带来的影响效果最佳。说明水分胁迫下,适宜浓度的硒可以缓解葡萄叶片叶绿素分解,提高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同时可以调节SOD、POD、CAT、GSH-Px酶活性,降低MDA含量,抵御膜脂过氧化,提高赤霞珠葡萄幼苗的抗旱性。(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沈嘉[10](2009)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对赤霞珠幼苗叶片及根系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选择20%的PEG6000作为渗透剂,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处理欧亚种(V. vinifera L.)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幼苗,在JEM100CX2Ⅱ型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时间赤霞珠葡萄叶片及根系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各细胞器形态变化的时间普遍晚于叶片,并且各细胞器的降解程度也明显小于叶片。叶片中海绵组织在干旱胁迫下首先发生变化,而根系中皮层细胞先发生变化。叶片线粒体较叶绿体结构更稳定,结构的变化也较后者略微迟钝。2.随着干旱胁迫处理的延长,根系和叶片的细胞膜都发生了变形,细胞膜内侧均分布有单层小泡,有的部位细胞膜向内突起,有的则向外形成小泡,这些泡状物通过内吞的形式进入液泡,运入液泡后即被消化。3.叶片和根系的细胞核均随着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都会出现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凝聚及边缘化,并且出现明显变形,变小的现象。在干旱胁迫处理后期根系细胞核内物质降解但细胞膜依然存在,整个细胞只能被称为类核物质。4.叶片和根系的线粒体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其整体形态变化不大,它的变化主要是外膜的降解,在后期会出现线粒体内腔的空洞化。5.叶绿体形态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其基粒片层随逐渐模糊不清,内膜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解,进一步证明了赤霞珠葡萄在干旱胁迫下光合机构遭到破坏。干旱胁迫后在多数叶绿体中,可观察到电子密度很深的脂质球和淀粉粒。6.根系中的高尔基体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解体现象。在胁迫处理前期,高尔基体膨胀,并分解为许多小囊泡,到后期,几乎全部转变为小囊泡。(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9-04-01)

赤霞珠幼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明确外源ABA及Ca~(2+)处理对低温条件下酿酒葡萄蔗糖代谢的影响,以赤霞珠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浓度ABA和Ca~(2+)条件下,5℃低温及5℃低温后25℃恢复(5℃和5℃/25℃)两种条件下碳水化合物积累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条件下,随着外源ABA和Ca~(2+)浓度的逐渐升高,植株内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淀粉含量不断增加,并且在5 mg·L~(-1)ABA或15 mmol·L~(-1)CaCl_2浓度处理下植株内碳水化合物含量积累至最高,依次较对照增加了67.88%,21.8%,213.77%,7.04%,51.38%,2.35%,8.84%,31.81%或72.81%,35.37%,123.57%,36.44%,25.90%,28.67%,210.56%,210.90%。其中ABA处理后的葡萄糖含量在5℃/25℃条件下较5℃显着增加。两种处理条件下,外源ABA及CaCl_2提高了赤霞珠幼苗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活性,其中在5 mg·L~(-1)ABA或15 mmol·L~(-1)CaCl_2处理下4种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显着增高,依次较对照提高了64.10%,125.00%,193.29%,756.31%,2 291.51%,1 569.31%,1 523.13%,1 336.77%或26.42%,20.38%,30.75%,58.30%,111.63%,14.14%,14.32%,66.39%。说明适宜浓度的ABA及Ca~(2+)处理可增强蔗糖代谢酶活性,促进蔗糖转化,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从而增强幼苗的抗寒能力。研究结果为酿酒葡萄糖代谢物质及相关酶在外源ABA及Ca~(2+)处理下响应低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赤霞珠幼苗论文参考文献

[1].李润宇,闵卓,房玉林.独脚金内酯对干旱胁迫‘赤霞珠'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姜寒玉,王旺田,雷天翔,何百,张金林.外源ABA和Ca~(2+)对低温及低温恢复下赤霞珠幼苗蔗糖代谢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

[3].白泽晨,郁松林,赵妮,于坤,樊新民.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赤霞珠幼苗游离态多胺含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5

[4].于坤,郁松林,刘怀锋,赵宝龙,王文静.滴灌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根冠功能的调控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5

[5].于坤,郁松林,刘怀锋,王文静,白泽晨.不同根区交替滴灌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根冠生长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5

[6].王添民,惠竹梅.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赤霞珠”幼苗叶片光合色素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4

[7].王添民.不同硝铵比对赤霞珠葡萄幼苗碳氮同化及氮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8].于坤,郁松林,许雯博,符小发,王青风.干旱区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和施氮水平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氮素代谢和根系发育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3

[9].赵薇,惠竹梅,林刚,唐俊峰.硒对水分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1

[10].沈嘉.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对赤霞珠幼苗叶片及根系超微结构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标签:;  ;  ;  ;  

赤霞珠幼苗论文-李润宇,闵卓,房玉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