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幼苗论文-晏增,张江涛,赵蓬晖,杨淑红,马永涛

杨幼苗论文-晏增,张江涛,赵蓬晖,杨淑红,马永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杨幼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杨树品种,淹水胁迫,生理响应,抗涝性

杨幼苗论文文献综述

晏增,张江涛,赵蓬晖,杨淑红,马永涛[1](2019)在《持续淹水胁迫对美洲黑杨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2025’杨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全红杨’‘中红杨’)的耐涝能力,以3个品种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盆栽模拟淹水环境,以正常浇水样本为对照。研究不同胁迫处理时间下,3个杨树品种植株表型、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及对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抗涝能力和指标进行评价,为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84 d的模拟试验,3个杨树品种的叶片始终保持有净光合速率,表现出稳定的耐涝遗传特质。淹水28 d,胁迫引起的叶片气孔限制因素使Pn快速下降,高生长均略高于对照(P> 0.05);淹水42 d, MDA含量、SOD和CAT酶活性升高,茎基部产生不定根,叶绿素降解减缓,Pn回升;淹水56~70 d,3个杨树品种高生长量分别较CK下降了53.33%、42.79%和49.96%。SOD、CAT活性下降,膜透性增大,叶片叶绿素加速降解,Pn再次下降。通过各生理指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全红杨’的抗淹水能力较弱(P <0.05),‘中红杨’与‘2025’杨差别不大(P> 0.05)。关联分析表明,质膜相对透性、抗氧化CAT和SOD酶活性是影响3个杨树品种抗涝性的主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塔依尔·阿不拉[2](2019)在《胡杨幼苗生长性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胡杨是一种适宜生长在干旱大陆性气候的高大树种,耐光、耐热、耐旱、耐盐碱、抗风沙,其寿命可达100年,可在PH值为7.3-9的土壤中生长。胡杨是干旱地区造林和叁北造林的主要树种,但由于人们对胡杨幼树和大树生理习性差异认识不足,经常按成年生长习性来管理胡杨幼苗,造成胡杨造林效果不理想,影响胡杨品种推广。为了保证胡杨造林的质量和成活率,必须对苗木与成材造林的生理习性有全面了解。本文将从胡杨幼苗和成林之间的生理习性、土壤中养分对胡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土壤基质对胡杨幼苗生长的影响展开分析,希望对今后胡杨幼苗生长的保护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0期)

孔凯凯,韩炜,管文轲,文强[3](2019)在《覆盖材料对土壤水分、胡杨幼苗光合特性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土壤水分、胡杨幼苗叶片光合特征及长势对地表覆盖材料的差异反应,试验采用地表覆膜(T1)、覆草苫子(T2)、覆细沙(T3)连续4个月(5-8月)覆盖处理,以无覆盖(CK)作为对照,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覆盖材料的效果差异,旨在为塔里木河胡杨林更新复壮的覆盖材料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材料覆盖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T1、T2与T3较CK高11.71%、13.36%和9.29%,7月和灌水8d后表现最明显。不同覆盖材料覆盖处理均提高胡杨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各处理与CK均差异显着。不同覆盖材料覆盖处理增加胡杨幼苗对午间光能利用,没有出现"午休",且显着提高水分利用效率,T1、T2与T3较CK高17.17%、24.24%和12.12%,有利于形成干物质。不同覆盖材料覆盖处理显着提高胡杨幼苗的成活率,T1、T2与T3较CK高12.45%、16.02%和10.38%,株高、地径、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明显增长。通过对1 hm~2土地种植预算,T1、T2与T3成本分别较CK降低84.27%、 86.38%和18.52%。根据隶属函数均值大小,综合效果为T2>T1>T3>CK,覆草苫子较适宜在胡杨幼苗栽植过程中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郭艳芳,苏志方,叶梅霞,桑蒙蒙[4](2019)在《胡杨幼苗生长的QTL功能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幼苗建成是植物生活史中的重要组成阶段,幼苗生长为植物后续发育、抗性、产量提升等提供帮助。一般幼苗生长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基因功能解析及各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异,缺乏全基因组水平的系统性机制解析。为揭示幼苗生长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以胡杨为试验材料,从中国西北胡杨自然分布区采集亲本,杂交获得F1子代群体,并对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水平的分子标记测定。通过F1代群体在透明培养基的种子萌发实验,获得共计408个基因型单株的幼苗生长性状,包括不同时间点的茎高与根长表型。对不同时间点的生长数据构建动态表型向量,利用功能定位模型对茎高与根长进行QTL定位分析。模型利用生长曲线整合至统计框架的优势,对茎高定位出94个SNP位点,各分布于连锁群1、6、7、9、10、13、15、16、17、18、19;对主根长定位出130个显着SNP位点,其中31个位于蛋白编码基因区域。功能注释揭示了ABA信号与生长素响应通路的相关基因分别参与调控幼苗茎高与主根生长,泛素-26S介导的蛋白降解途径可同时参与茎高与主根长性状的遗传调控。功能定位为幼苗生长遗传结构的描绘提供了丰富结果,也将对重要沙漠树种的生长、胁迫防御等问题的研究起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7期)

刘成功,王明援,刘宁,丁昌俊,顾炳国[5](2018)在《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生长过程中长势及生理适应性,为其优良高光效品种的早期选育及推广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6个欧美杨无性系幼苗为研究对象,全遮光条件下,采用LED-100 W全光谱植物生长灯进行人工控光试验,探讨不同光照时间(11、12、13、14和15 h)对欧美杨幼苗生长、生物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光合特性等的影响。【结果】1)光照14 h和15 h下幼苗的苗高地径相对增长率、叶生物量显着高于其他光照下(P<0.01),而根冠比和叶片SPAD值相对较低,且幼苗光响应曲线走势基本一致,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先迅速增加,达光饱和点后曲线开始趋于平缓,直角双曲线拟合效果良好(相关系数R~(2 )≥0.948); 2)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光照15 h比11 h高104.53%。光照15 h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_d)和光补偿点(LCP)最高,光照14 h光饱和点(LSP)较高,仅次于13 h,而LCP和R_d均低于其他光照时间; 3)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光照11 h幼苗的初始荧光(F_o)最大,最大荧光(F_m)总体差异未达极显着水平(P> 0.01),可变荧光(F_v)在光照13 h相对较高。随光照时间延长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及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逐渐增大,且F_v/F_m均在0.83~0.85之间。【结论】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欧美杨幼苗的P_(max)、F_m、F_v、F_v/F_o和F_v/F_m均逐渐增大,F_o和根冠比逐渐减小,此外SPAD值、AQY、LSP、LCP和R_d对光照时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响应。此结果可作为早期估测欧美杨生长量和生态适应性的参考依据之一,也可作为欧美杨新品种选育、良种推广应用及生产实践过程的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王平,王东洋,王晶,姜立波,邬荣领[6](2018)在《胡杨幼苗生长相关性状QTL上位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幼苗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幼苗生长相关性状的研究对改善农作物以及林木的生产以及提高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研究对胡杨幼苗生长阶段相关表型的上位互作机制进行解析。【方法】本研究以包含408个单株的胡杨×胡杨杂交的F1代群体为实验材料,获取茎高、主根长、总侧根长和侧根数量4种表型动态生长数据;基于该群体所构建的高密度连锁图谱,通过功能作图和2HIGWAS对基因之间的上位互作进行定位。【结果】共侦测出QTL-QTL互作83对,包含83个SNPs。其中主根长、茎高、侧根总长、侧根数量分别检验出24对、20对、24对、15对显着QTL互作;主根长、茎高以及侧根总长较大比例的上位互作分别集中分布于连锁群1、19和17。另外对4个表型显着上位互作的QTLs进行功能注释,19个QTLs注释到候选基因。【结论】影响侧根总长的显着互作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连锁群17集中分布,可能是重要的候选基因区域,能够为胡杨以及林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张瑛,刘秀梅,张志浩,孟诗原,王倩[7](2019)在《磁化水处理对镉胁迫下欧美杨幼苗光合及生长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磁化水灌溉处理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株重金属耐受性方面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镉胁迫(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下磁化水灌溉处理对1a生欧美杨‘I-107’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镉胁迫会显着降低植株高生长和根茎叶干物质量;低浓度(50μmol·L?1)镉处理促进根系直径及体积增大(P<0.05),高浓度(100μmol·L?1)则会抑制根系各形态参数;镉胁迫下欧美杨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12.50%、43.24%和19.27%、46.37%(P<0.0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Ci)分别降低13.68%和33.68%、8.07%和27.81%、5.00%和14.99%(P<0.05),同时,PSⅡ潜在活性(Fv/Fm)、最大光化学速率(Fv/Fo)、光合性能指数(PIabs)和量子产额(ΦEo)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磁化水灌溉提高镉胁迫植株高生长及根茎叶干物质量,增加植株根系长度及表面积;同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0μmol·L?1和100μmol·L?1镉胁迫下分别提高16.99%、40.20%,8.67%、39.10%和17.32%、50.52%(P<0.05); Gs、Ci及WUE显着升高, Tr则降低24.20%、23.33%、12.06%(P<0.05);另外,Fv/Fm、Fv/Fo、PIabs显着升高(P<0.05)。综上所述,磁化水灌溉处理有助于提高镉胁迫下欧美杨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维持光合机构功能,增强光合碳同化速率,减轻镉胁迫对植株生长发育的抑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2期)

吕慧,张楠,王健铭,王文娟,雷善清[8](2018)在《土壤水肥作用对胡杨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胡杨林更新制约因素水肥问题,采用控制实验的方法,分析水肥对胡杨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肥均能对胡杨幼苗的生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且水肥交互作用使幼苗响应变得复杂;一定浓度的氮肥能提高胡杨的生产能力,但受到水分的制约,断续给水处理下,氮肥浓度的增加反而会导致比叶面积减少;断续给水模式更有利于幼苗生物量积累,能促进胡杨对地下生物量的投入,使其对水资源竞争力得到提高;根冠比随水分增加而减少,表明水分过高不利于胡杨幼苗的生长;综合来看,含水率为15%~30%、含氮量为2 g/L施肥量的土壤比较适合胡杨幼苗生长。(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8年04期)

张烁,张宇,吴海波,刘洋荥,张鹏[9](2018)在《不同形态氮素施肥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黑杨当年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12,24和48 mg·株~(-1))和不同形态氮素(有机氮和无机氮)施肥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小黑杨对氮基酸类有机氮素施肥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施无机氮(硝酸铵)还是有机氮(精氨酸),小黑杨幼苗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都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中等施氮量处理的幼苗氮利用效率最高。无机氮(硝酸铵)和有机氮(精氨酸)处理的幼苗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生长表现无明显差异,施用有机氮可以与施用无机氮获得相同的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不同氨基酸及其组合肥料施用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显着。单一氨基酸施肥情况下,施用精氨酸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最好,谷氨酸次之,甘氨酸最差;氨基酸组合施肥情况下,有精氨酸的组合施肥苗木生长好,有甘氨酸的组合施肥苗木生长差。不同氨基酸施肥处理对小黑杨幼苗各器官氮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张现慧,钟悦鸣,谭天逸,吕爽,王健铭[10](2016)在《土壤水分动态对胡杨幼苗生长分配策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土壤水分对幼苗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及其分配策略是阐明自然生境中胡杨种子更新困难以及人工培育成活率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年生胡杨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试验,监测幼苗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地径、冠幅、株高、叶片数)以及地下部分生长指标(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单位平方米土壤总根长、总根体积),分析不同水分处理及水分梯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胡杨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在连续给水处理时,25%含水量更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而断续给水处理时,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0%;胡杨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在不同给水处理下存在显着差别,而25%的含水量要显着区别于其他水分梯度,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后,断续给水比连续给水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且水分梯度在20%~25%之间最有利于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大于地上生物量,这种地上与地下生长权衡作用有利于幼苗纵向生长的养分、水分获取。在根系构型方面,在土壤水分条件好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幼苗根系的横向扩展。(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杨幼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胡杨是一种适宜生长在干旱大陆性气候的高大树种,耐光、耐热、耐旱、耐盐碱、抗风沙,其寿命可达100年,可在PH值为7.3-9的土壤中生长。胡杨是干旱地区造林和叁北造林的主要树种,但由于人们对胡杨幼树和大树生理习性差异认识不足,经常按成年生长习性来管理胡杨幼苗,造成胡杨造林效果不理想,影响胡杨品种推广。为了保证胡杨造林的质量和成活率,必须对苗木与成材造林的生理习性有全面了解。本文将从胡杨幼苗和成林之间的生理习性、土壤中养分对胡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土壤基质对胡杨幼苗生长的影响展开分析,希望对今后胡杨幼苗生长的保护有所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杨幼苗论文参考文献

[1].晏增,张江涛,赵蓬晖,杨淑红,马永涛.持续淹水胁迫对美洲黑杨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2].塔依尔·阿不拉.胡杨幼苗生长性状分析[J].农家参谋.2019

[3].孔凯凯,韩炜,管文轲,文强.覆盖材料对土壤水分、胡杨幼苗光合特性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9

[4].郭艳芳,苏志方,叶梅霞,桑蒙蒙.胡杨幼苗生长的QTL功能定位[J].分子植物育种.2019

[5].刘成功,王明援,刘宁,丁昌俊,顾炳国.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8

[6].王平,王东洋,王晶,姜立波,邬荣领.胡杨幼苗生长相关性状QTL上位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

[7].张瑛,刘秀梅,张志浩,孟诗原,王倩.磁化水处理对镉胁迫下欧美杨幼苗光合及生长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8].吕慧,张楠,王健铭,王文娟,雷善清.土壤水肥作用对胡杨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8

[9].张烁,张宇,吴海波,刘洋荥,张鹏.不同形态氮素施肥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J].植物研究.2018

[10].张现慧,钟悦鸣,谭天逸,吕爽,王健铭.土壤水分动态对胡杨幼苗生长分配策略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

标签:;  ;  ;  ;  

杨幼苗论文-晏增,张江涛,赵蓬晖,杨淑红,马永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