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伦兹力论文-刘娜,田成良

洛伦兹力论文-刘娜,田成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洛伦兹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开发教具,深度学习,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田成良[1](2019)在《教具演示支持下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洛伦兹力方向的别样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挖掘电子束演示器的教学价值,从平面关系和立体关系两个维度对洛伦兹力的方向进行了全新的教学探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案,有助于充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电子速度、磁场方向和洛伦兹力的方向叁者之间空间关系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9期)

王鸿博[2](2019)在《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是高中物理电磁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教材中对二者的表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是通常的认识是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二者是直接对应的.这种认识会导致二者做功悖论的出现,即安培力做功而洛伦兹力不做功这一矛盾,并且无法从原理角度去消除悖论.实际上,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是通过霍尔电场联系起来的,并不是直接对应.通过对二者关系的讨论,本文进一步指出安培力只与电流有关.这些讨论对于深刻理解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王磊,陈建文[3](2019)在《旋转摆球式洛伦兹力演示仪》一文中研究指出洛伦兹力的学习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洛伦兹力的实验主要以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偏转的形式为主,设备较昂贵,实验较危险。研究将范德瓦尔斯起电机原理、洛伦兹力和圆锥摆理论结合起来,制作一种新型的洛伦兹力实验教学仪器,并对该仪器的应用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19年18期)

范仲钦[4](2019)在《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探究了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原理,分析了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然后分析了质量分析仪、直线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等叁个应用的具体原理,加深了对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认识。并通过这叁个案例,探讨了相关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规律从而能更好地运用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来解决实际问题。(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5期)

袁勇,付民,罗莹[5](2019)在《基于培养与提升科学建模能力的教学设计研究——以“洛伦兹力”一节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建模能力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心智模型,采用合适的教学帮助学生的心智模型外显,并将其进行合理的整合、加工和修正后晋升为学生自己的科学模型,然后在实践中应用科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和促进科学建模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本文将该培养学生科学建模能力的教学策略应用于洛伦兹力的教学中,促进洛伦兹力方向、大小、做功等一系列科学概念的深度理解,最终帮助学生构建微观世界中的物理事实与规律的科学模型,提升科学建模能力.(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师》期刊2019年09期)

苏义梅,曹阳,张轶炳[6](2019)在《利用洛伦兹力演示器探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及磁场中的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洛伦兹力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比较抽象,学生无法直接观察,针对该问题,采用了J2433-1型洛伦兹力演示器来探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并测量了电子的比荷,该方法可在叁维空间观察电子运动的径迹,通过宏观现象认识了微观本质.(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2019年07期)

贾彦峰,贾雅惠[7](2019)在《浅析带电粒子在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的运动——对一道高考题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带电粒子在重力和洛伦兹力共同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比较复杂,借助数学的帮助,通过解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方法,得到轨迹方程,最后得出粒子轨迹.(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赵勇[8](2019)在《新型洛伦兹力磁轴承磁路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悬浮陀螺飞轮既可利用转子的定轴性敏感航天器姿态,又可迫使转子旋转轴发生偏转输出陀螺力矩从而控制航天器姿态。本文介绍了一种混合力构型的磁悬浮陀螺飞轮,该构型采用球面磁阻力磁轴承实现转子的叁自由度平动控制,采用洛伦兹力磁轴承实现转子两自由度偏转控制,由于该构型消除了平动悬浮对偏转悬浮的干扰,其输出陀螺力矩精度取决于洛伦兹力磁轴承。然而,现有的洛伦兹力磁轴承气隙磁密均匀性较差,难以实现高精度力矩输出,制约了磁悬浮陀螺飞轮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从研究洛伦兹力磁轴承磁路走向及气隙磁场分布出发,旨在设计出一种具有高磁场强度和高磁密均匀性的洛伦兹力磁轴承,以实现高精度大力矩输出。针对传统的显式洛伦兹力磁轴承,在忽略外围漏磁的情况下,采用等效磁路法建立了其电磁力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其径向截面内的磁场分布,发现磁场纵向扩散是导致气隙磁密均匀性差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了梯形截面磁钢方案和球面梯形截面磁钢方案,并比较分析了叁者气隙磁密特性。针对较优的球面梯形截面磁钢方案,分别对磁钢气隙侧边角、隔磁环长度以及磁钢充磁长度这叁个关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气隙磁场强度和磁密均匀性。受工艺限制,洛伦兹力磁轴承中的大尺寸永磁环往往采用多块弧形磁钢拼接而成,通过有限元分析其周向磁密分布,发现相邻磁钢的拼接缝隙是导致磁密周向均匀性差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一种磁钢内置导磁环的隐式洛伦兹力磁轴承,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软磁材料的顺磁作用,可有效抑制磁密周向波动,气隙磁密均匀性得到了有效提高,但其磁场强度有所降低。考虑外围漏磁,基于磁阻分割法和等效磁路法获得了气隙磁密,并考虑每根线圈位置,建立了电磁力数学模型。分别对磁钢磁化长度、导磁环边角以及磁钢气隙侧顶角这叁个关键结构尺寸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隐式方案的磁密特性。对其结构进行拓展分析,提出了一种双磁路隐式洛伦兹力磁轴承,简要介绍了其磁路迭加原理及径向截面内和周向上的磁密分布特点。为弥补显式方案和隐式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磁路迭加设计方法并设计出一种聚磁效应的洛伦兹力磁轴承。利用多支路磁通迭加和顺磁环作用,有效抑制了磁密纵向扩散和周向磁密波动。仿真结果表明,聚磁方案在不降低气隙磁场强度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磁密均匀性。针对其磁场分布复杂采用等效磁路法时难以划分磁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按介质边界划分磁阻的方法。考虑转子偏转状态下每根线圈的位置及尺寸,建立了聚磁方案电磁力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比较分析了显式方案和聚磁方案的电磁力性能,结果表明聚磁方案在偏转状态下,电磁力仍具有良好的线性度,非常合适磁悬浮陀螺飞轮高精度大力矩的输出。通过将该聚磁的洛伦兹力磁轴承拓扑为V型结构,简要总结了设计和改进洛伦兹力磁轴承的思想和方法。最后,总结并比较了显式方案、隐式方案和聚磁方案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的场合,并进一步指出提高洛伦兹力磁轴承电磁力性能可研究的方向与内容。(本文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期刊2019-06-25)

徐燕[9](2019)在《洛伦兹力型快速刀具伺服系统跟踪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自由曲面类零件因其良好的工作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电力电子、科研以及民用等领域,而实现光学自由曲面高精度、高效和低成本的主要加工方式是金刚石超精密车削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快速刀具伺服系统(Fast Tool Servo,FTS)。本文以洛伦兹力型电机——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VCM)作为FTS的执行器,结合滑模、重复等现代控制方法,对其周期性问题进行跟踪与抑制。其具体分析内容如下:首先,搜集并查阅大量的国内外参考文献,掌握FTS主要的驱动方式、建立驱动FTS运行的执行器件音圈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与FTS相关的控制策略以及描述影响音圈电机驱动FTS控制精度的因素。其次,当FTS在运行过程中,若存在切削力扰动,采用基于代理的滑模控制。这是对PID控制的扩展,并且将滑模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PID控制器将一种称为代理的假想的虚拟行程位置加在VCM的实际位置与期望位置之间,代理行程位置通过滑模控制器跟踪期望位置,将结合后的代理滑模控制律中不连续符号函数转换成饱和函数后可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和抗扰性。利用Matlab/Simulink在所设计的理论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进行建模、仿真和比较分析,以此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后,由于FTS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随着行程和频响的增大,其跟踪精度会受到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时的跟踪精度,采用超螺旋重复补偿PID控制。这是一种将重复补偿PID控制与超螺旋PID滑模控制相结合的且能够分别独立作用的控制策略。其中,重复补偿PID控制可提高系统运行时的跟踪精度。若存在等同于输入给定周期性正弦信号扰动或者切削力扰动时,在重复补偿PID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加入超螺旋PID滑模控制,这是以PID控制器设计滑模面,根据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到达条件设计滑模控制律,超螺旋PID滑模控制是一种连续型二阶滑模控制,抗扰能力强。超螺旋重复补偿PID控制可以实现在长行程和高频响环境下的强鲁棒性和高跟踪精度。并且在理论的基础上用Matlab/Simulink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建模、仿真和比较分析,以此证明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李进斌[10](2019)在《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做功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永远不做功"是由洛伦兹力的性质决定的,不论题目的条件如何变化,这个本质不会变。即使出现了类似的似是而非的问题,也应该深层次地分析带电粒子受力与运动的内涵,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掩盖了问题的本质。(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学》期刊2019年04期)

洛伦兹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是高中物理电磁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教材中对二者的表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是通常的认识是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二者是直接对应的.这种认识会导致二者做功悖论的出现,即安培力做功而洛伦兹力不做功这一矛盾,并且无法从原理角度去消除悖论.实际上,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是通过霍尔电场联系起来的,并不是直接对应.通过对二者关系的讨论,本文进一步指出安培力只与电流有关.这些讨论对于深刻理解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洛伦兹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娜,田成良.教具演示支持下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洛伦兹力方向的别样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

[2].王鸿博.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

[3].王磊,陈建文.旋转摆球式洛伦兹力演示仪[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

[4].范仲钦.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

[5].袁勇,付民,罗莹.基于培养与提升科学建模能力的教学设计研究——以“洛伦兹力”一节课为例[J].物理教师.2019

[6].苏义梅,曹阳,张轶炳.利用洛伦兹力演示器探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及磁场中的运动[J].物理实验.2019

[7].贾彦峰,贾雅惠.浅析带电粒子在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的运动——对一道高考题的再思考[J].物理通报.2019

[8].赵勇.新型洛伦兹力磁轴承磁路设计与分析[D].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9

[9].徐燕.洛伦兹力型快速刀具伺服系统跟踪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10].李进斌.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做功吗?[J].物理教学.2019

标签:;  ;  ;  

洛伦兹力论文-刘娜,田成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