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格列吡嗪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效液相法,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盐酸二甲双胍,含量
格列吡嗪片论文文献综述
王莎莎,李悦[1](2016)在《高效液相法测定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方法应用Grace Alltima TMC18(5um4.6*250mm)色谱柱,以甲醇-5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有10m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用磷酸调节pH至3.5)(64:36)为流动相,进样量:20μl;流速为1.0mL/min;波长为231nm;柱温25℃。结果二甲双胍在10.21μg/ml-30.25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为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6年30期)
王长丹,臧恒昌,左艳红[2](2015)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测定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4.6mm×150 mm,5μm)色谱柱;以0.05%庚烷磺酸钠溶液(用10%磷酸溶液调节p H值至4.0)-乙腈(84∶16)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33 nm,柱温:30℃。结果盐酸二甲双胍在10.02~30.06μg·m 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101.0%,RSD=0.66%(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较原国家注册标准专属性更强、更准确。(本文来源于《药学研究》期刊2015年10期)
吕巧莉,王艳春,谢纳泽,孙建勋[3](2015)在《药物固体制剂制备工艺风险管理的探析——以格列吡嗪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格列吡嗪片工艺参数进行评估,确定其质量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点(CCP)并建立HACCP工作计划,按照HACCP计划进行生产从而消除和降低格列吡嗪片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风险。方法:运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法对2013—2014年洛阳新春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2批格列吡嗪片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按照针对格列吡嗪片的生产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质量风险评估所制定的HACCP计划在格列吡嗪片生产实施可将风险降低和消除,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推进法制建设,依法管理药品”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3)
刘源[4](2014)在《格列吡嗪片制备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格列吡嗪为磺酰脲类药物,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作用机制为促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增加的胰岛素发挥治疗作用。其降血糖作用有赖于尚存在相当数量(>30%)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格列吡嗪的降糖作用仅次于优降糖,为D860的100倍,作用温和,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为短效降糖药,餐后降血糖效果相对较好。鉴于格列吡嗪的上述临床特点,研制和开发格列吡嗪片用于快速降低餐后血糖的高峰(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4年35期)
林伟豪,叶云,朱新华[5](2013)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复方制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和单方制剂盐酸二甲双胍片和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二重3×3拉丁方试验设计,24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单剂量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盐酸二甲双胍片和格列吡嗪片,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洗脱期为7d。采用HPLC-MS方法分别测定血浆中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的浓度,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将复方制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组和单方制剂盐酸二甲双胍片及格列吡嗪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两组分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单方制剂盐酸二甲双胍片及格列吡嗪片相比无显着性差异。结论人体内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两组分间不存在互相作用,药物的吸收、代谢及排泄不受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石妍[6](2013)在《格列吡嗪控释片与格列吡嗪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格列吡嗪控释片与格列吡嗪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1年11月在我科治疗的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格列吡嗪控释片组)84例和对照组(格列吡嗪片组)70例,将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大于11.1mmol/L的患者比例进行比较,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空腹血糖的平均水平为5.78±1.02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平均水平为6.89±1.13mmol/L;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的患者比例为3.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应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临床疗效优于格列吡嗪片,可以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3年01期)
李媛媛,梁宇光,郝光涛,曲恒燕,高洪志[7](2012)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复方制剂与两种单方制剂盐酸二甲双胍片和格列吡嗪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试验设计,2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加格列吡嗪片,并于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分别测定血浆中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的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二甲双胍的Cmax分别为(1 470.75±441.55)和(1 618.63±554.58)μg.L-1,tmax分别为(2.79±1.37)和(2.63±1.24)h,t1/2分别为(5.80±1.38)和(6.24±1.14)h;AUC0-tn分别为(9 699.83±2 619.73)和(10 180.88±2 559.62)μg.h.L-1,AUC0-∞分别为(10 095.41±2 681.73)和(10 616.67±2 616.83)μg.h.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F0-∞分别为(97.18±23.26)%和(96.83±22.43)%;格列吡嗪的Cmax分别为(251.25±61.94)和(240.13±52.43)μg.L-1,tmax分别为(3.35±1.22)和(3.38±1.35)h,t1/2分别为(4.85±1.39)和(5.08±1.76)h;AUC0-tn分别为(1 561.44±475.73)和(1 588.82±507.40)μg.h.L-1,AUC0-∞分别为(1 664.13±580.08)和(1 704.93±647.89)μg.h.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F0-∞分别为(100.73±19.66)%和(100.59±19.70)%。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期刊2012年04期)
佟若菲,齐谢敏,丁黎,宋沁馨[8](2012)在《健康人群口服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尿药排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尿药浓度的测定方法,研究健康人群口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后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的尿药排泄特征。方法:二甲双胍尿液样品用流动相稀释,经涡旋高速离心后,采用LichrospherODS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3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25:75),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2nm。格列吡嗪尿液样品经盐酸酸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采用LichrospherODS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的乙酸水溶液(55:45),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和选择性离子检测方式。10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2片后,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0~2、2~4、4~6、6~8、8~10、10~12、12~16、16~24h各时间段的二甲双胍及格列吡嗪尿药浓度。结果:高、中、低浓度的批间与批内精密度(RSD)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0%。10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后,24h内尿液中二甲双胍及格列吡嗪的累积排泄量分别为(102.5±27.3)mg和(452.2±191.4)μg,平均累积排泄率分别为(26.27±7.00)%和(9.04±3.83)%。结论:建立的人尿样中格列吡嗪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测定方法和二甲双胍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尿药排泄检测。(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期刊2012年01期)
李浩冬,刘敏如,王沈阳,袁华梅[9](2011)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复方降糖药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在临床使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阳性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240例患者均分两组,分别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或者盐酸二甲双胍片和格列吡嗪片,用药周期12周。结果 218例患者完成实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9例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且大都为轻度。结论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患者耐受性、依从性好,适宜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1年07期)
曹相林,陈婧,魏墨玺[10](2011)在《HPLC法测定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的有关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检测复方制剂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二氢铵溶液(称取0.575g磷酸二氢铵和4.32g辛烷磺酸钠,加水至1000ml,用叁乙胺调节pH值至7.0±0.05)-乙腈(84:16)为流动相;柱温:30℃;盐酸二甲双胍检测波长为225nm,格列吡嗪检测波长为275nm。结果选用的方法能有效检测出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的有关物质。结论本法能有效检测出复方制剂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的有关物质,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首都医药》期刊2011年10期)
格列吡嗪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4.6mm×150 mm,5μm)色谱柱;以0.05%庚烷磺酸钠溶液(用10%磷酸溶液调节p H值至4.0)-乙腈(84∶16)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33 nm,柱温:30℃。结果盐酸二甲双胍在10.02~30.06μg·m 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101.0%,RSD=0.66%(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较原国家注册标准专属性更强、更准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格列吡嗪片论文参考文献
[1].王莎莎,李悦.高效液相法测定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2].王长丹,臧恒昌,左艳红.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测定方法改进[J].药学研究.2015
[3].吕巧莉,王艳春,谢纳泽,孙建勋.药物固体制剂制备工艺风险管理的探析——以格列吡嗪片为例[C].2015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推进法制建设,依法管理药品”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
[4].刘源.格列吡嗪片制备工艺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
[5].林伟豪,叶云,朱新华.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
[6].石妍.格列吡嗪控释片与格列吡嗪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对[J].中国医学工程.2013
[7].李媛媛,梁宇光,郝光涛,曲恒燕,高洪志.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
[8].佟若菲,齐谢敏,丁黎,宋沁馨.健康人群口服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尿药排泄研究[J].天津医药.2012
[9].李浩冬,刘敏如,王沈阳,袁华梅.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医药导报.2011
[10].曹相林,陈婧,魏墨玺.HPLC法测定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的有关物质[J].首都医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