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庄唢呐班论文-赵宴会,蒲亨强

赵庄唢呐班论文-赵宴会,蒲亨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赵庄唢呐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间音乐,唢呐班,传承

赵庄唢呐班论文文献综述

赵宴会,蒲亨强[1](2011)在《苏北赵庄唢呐班传承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唢呐班在我国苏北地区普遍存在,根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约有超过叁千个唢呐班活跃在苏北广大农村[1],赵庄唢呐班即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唢呐班之一。赵庄唢呐的传承历史分为草创、苟活、恢复、发展与繁荣五个阶段,传承观念经历了由"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向"内外均传、男女均传"的转变过程,其重要的传承方式——"偷学"由来已久,颇具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1年04期)

赵宴会[2](2011)在《论苏北赵庄唢呐班曲牌音乐中的“核调”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赵庄位于苏北徐州市睢宁县南部,因村上人多姓赵,故名赵庄。赵庄唢呐班由笔者的曾祖父赵伯同(1884—1953)于1902年创建。21世纪以来,农村音乐活动繁荣,赵庄唢呐班已经发展为11个分班,拥有近百名乐手、歌手、舞将和200余件中西乐器及多套演出音响设备。它已很像是一个集器乐、歌(本文来源于《人民音乐》期刊2011年06期)

赵宴会,赵士玮[3](2009)在《苏北赵庄唢呐班与婚、丧仪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约有超过3000个乡村唢呐班活跃在苏北广大农村。而赵庄唢呐班则是一个集多种表演体裁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唢呐班的活动已成为当地婚、丧仪式特别是葬礼仪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婚、丧仪式密不可分。唢呐班音乐增强和延续了仪式行为,烘托和渲染了仪式氛围,并与仪式一道推动了仪式参与者或悲或喜的情感抒发与表达。某种意义上说,唢呐班是一种依附于当地婚、丧仪式的音乐现象,它的生存、发展与婚、丧仪式密切相关,同时,婚、丧仪式又离不开唢呐班音乐,两者相辅相成、互融互动,形成了共生一体的关系,共同构筑了地域文化景观和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赵宴会[4](2005)在《苏北赵庄唢呐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唢呐班”这一传统乐种形式在我国苏北地区普遍存在,约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但至今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笔者在民族器乐领域中具有“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文化身份,这一特殊角色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由此观之,时代在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变,但广大农村老百姓对唢呐班的喜爱与需求没有变,唢呐班在老百姓中间至今仍然焕发着其特有的青春与活力,这是颇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音乐与文化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赵宴会[5](2004)在《苏北赵庄唢呐班音乐文化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对苏北民间“唢呐班”这一在我国苏北存在已久,流行广泛,但却向不为音乐研究者所注目,相关课题研究也较为薄弱的民间音乐文化现象进行新视角、新材料、新观点的综合研究。 新视角指笔者本人以兼具“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双重身份和解剖麻雀式的个案调查法切入考察唢呐班音乐及文化背景,由此占据了一个较新的研究角度和视野,为获得更真实隐密和更全面翔实的资料,为产生新的思维和观念奠定了较充分可靠的基础;新材料指本文所用材料,大多是笔者亲自调查或体验的一手资料,其中不少为音乐学界所未闻见,这不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出新的最大可能,也将为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新信息;新观点有两个含义,其一,指本文力图综合运用较前沿的研究观念和方法如音乐形态学、音乐生态学、音乐社会学等,以全方位地深入解析唢呐班音乐的基本面貌和本质特征;其二,指本文对关涉唢呐班音乐文化的重要现象诸如其音乐的构成及来源,音乐运用方式及其地方风格的特色,以及它与地方文化诸要素的相关性和具体因果关联,均进行了自己的分析判断,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样的研究,希望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民间唢呐班音乐及其文化背景的全貌和特点,进而为探索民间唢呐班音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正常发展的轨迹提供新的材料、观点和启示。(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4-06-30)

赵庄唢呐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引言赵庄位于苏北徐州市睢宁县南部,因村上人多姓赵,故名赵庄。赵庄唢呐班由笔者的曾祖父赵伯同(1884—1953)于1902年创建。21世纪以来,农村音乐活动繁荣,赵庄唢呐班已经发展为11个分班,拥有近百名乐手、歌手、舞将和200余件中西乐器及多套演出音响设备。它已很像是一个集器乐、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赵庄唢呐班论文参考文献

[1].赵宴会,蒲亨强.苏北赵庄唢呐班传承探析[J].中国音乐.2011

[2].赵宴会.论苏北赵庄唢呐班曲牌音乐中的“核调”现象[J].人民音乐.2011

[3].赵宴会,赵士玮.苏北赵庄唢呐班与婚、丧仪式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

[4].赵宴会.苏北赵庄唢呐班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

[5].赵宴会.苏北赵庄唢呐班音乐文化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赵庄唢呐班论文-赵宴会,蒲亨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