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观论文-段雪菲

复仇观论文-段雪菲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仇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西方戏剧,复仇,态度,影响

复仇观论文文献综述

段雪菲[1](2012)在《简论中西方戏剧中的复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西方戏剧文学作品中,涉及复仇内容的题材很多,但二者在对待复仇的态度上有很大不同,文章就此提出论点,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本文来源于《德州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S2期)

马青[2](2012)在《浅析中国古代复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复仇现象在中国古代得到一般社会舆论甚至君主的普遍理解与同情甚至赞扬。复仇观念在中国古代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是否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复仇观念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复仇观念涉及的"情""礼"与"法"的冲突又该如何取舍?本文欲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2年09期)

马青[3](2011)在《浅析中国古代复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复仇现象在中国古代得到一般社会舆论甚至君主的普遍理解与同情甚至赞扬。复仇观念在中国古代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是否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复仇观念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复仇观念涉及的"情""礼"与"法"的冲突又该如何取舍?本文欲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1年20期)

王立[4](2011)在《鲁迅复仇观念的文化根源片论——兼及鲁迅对传统复仇观的继承和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倡导超越于个体仇怨与小群体的复仇,但不排斥复仇的个体性与情绪性。他坚持弱者复仇基调,所关注的国恨家仇大多具有弱者复仇的基本性质和行为特征。他充分肯定复仇的否定性力量和非正统性质,而不顾及法律禁令。他对于自己有复仇偏好毫不掩饰,对复仇意念每多自矜自诩,砥砺与宣泄报复之渴望。鲁迅极为痛恨那些恩将仇报者,尤其是伪装朋友出现的小人偷袭。如果失却了多维多重富有个性色彩的复仇言论和情绪,鲁迅对于恶势力与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鞭挞,也就不会那么有力。(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中井政喜,许丹诚[5](2010)在《鲁迅的复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复仇观,既受到了局势的深刻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作为希望中国变革的知识分子的鲁迅,在认识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鲁迅性格中爱憎强度的变化在各个复仇观中所展现的强弱程度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来源于《华文文学》期刊2010年02期)

李晓一[6](2009)在《《伍子胥变文》复仇观的民间文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伍子胥复仇是中国古代众多的复仇故事中情节最为波澜壮阔的复仇故事之一。就目前可见到的材料看,记录其事的典籍有很多,而且基本上都对其矢志复仇之事进行歌咏或演绎,使得这一故事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其中,《伍子胥变文》在情节上对唐前史籍特别是《吴越春秋》多有因袭,但在复仇行为等细节上,它又大胆虚构,突破了伍子胥故事在以往流传中所形成的注重史实的模式。这些变化是民间浓厚的复仇意识在文学上的反映,使《伍子胥变文》的复仇观体现出民间文化特征。(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09年22期)

万杰[7](2009)在《忧患时代的心灵漫游——论冯至小说《伍子胥》的复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1920年代,当冯至被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诗《骑手里尔克的爱与死》深深打动时,就生发了演绎伍子胥复仇故事的愿望:(里尔克的诗)在我那时是一个(本文来源于《山东文学》期刊2009年07期)

潘法宽[8](2009)在《《史记》中的复仇故事和司马迁的复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史记》诞生以来,有关其中复仇故事的研究并不太多,但不多的前人研究成果也给本文以诸多启示。本文吸收借鉴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对《史记》中的复仇故事进行考察。本文首先梳理了《史记》中的复仇故事,在梳理材料的基础上对诸多复仇故事进行了分类,进而通过司马迁处理复仇故事材料和其它诸如《左传》、《国语》等的不同总结出《史记》中复仇故事的一系列特点,从中我们能够发现司马迁对复仇故事的加工和创作,能够看出司马迁笔下的独特的复仇人物形象和对复仇的独特理解。在以上基础上结合剖析司马迁的经历和思想、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孔子对他的影响,考察出形成这一系列特点的原因,这就是本文的基本思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学术界关于《史记》中复仇故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成果和不足,并指出了本文创作的价值和独特角度。正文部分共叁章。第一章对《史记》中复仇故事材料进行搜集整理,考察故事数量落实篇章分布并分为宗法复仇家国复仇个人复仇和士林复仇四类.。这是进行下面研究的基础。第二章主要对《史记》中复仇故事的特点进行总结。通过分析司马迁处理复仇故事和《左传》《国语》等史书的不同及分析《史记》复仇故事本身得出:在历史真实基础之上进行合理必要的想像与虚构;在历史真实的描绘中透露出一种悲壮昂扬、愤激苍凉之情等特点,这是横向角度。通过史传文学本身发展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总结出:有意识将复仇历史进程情节化、故事化、戏剧化;将复仇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进行塑造等特点,这是纵向角度。第叁章结合司马迁的生平经历、思想、时代背景和孔子对他的影响来考察司马迁复仇情结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自身的修养,独特的经历,和那个“新鲜丰富而强有力的时代”相激荡,铸就了司马迁那“卓然倜傥”的人格;司马迁虽遭受宫刑却仍然坚持着述理想孔子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忠孝节义和复仇并重的汉代社会则为司马迁的复仇提供了现实基础和理论支持。本文认为司马迁复仇情结产生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客观的历史进程与人类主体意识觉醒之间深刻尖锐的悲剧性冲突。首先司马迁采用文化复仇的方式,受其它复仇形式的影响又超越其它复仇形式,把目光投向文化学术事业,将强烈的复仇情绪转化为对文化学术的关注研究整合和创造,在创造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认。其次司马迁处在不可避免的历史“二律背反”悲剧性冲突的悖论之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与否定主体人格价值的时代条件形成了激烈的冲突。最有价值的是司马迁通过文化复仇体现出来的对历史的“二律背反”悲剧性冲突悖论的超越,他在无法躲避来自客观现实环境的摧残和打击的情况下没有放弃对崇高理想的追求,面对异已环境对自己的压迫他不消极低沉,相反,被压抑被摧残的痛苦愈是强烈,他为理想而抗争的愿望和斗志愈是高昂。人正是在一系列的反抗中显示了其主体性存在。(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李晓一[9](2009)在《《史记·伍子胥列传》复仇观的价值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伍子胥复仇是中国古代众多的复仇故事中情节最为波澜壮阔的复仇故事之一。就目前可见到的材料看,记录其事的典籍很多,而且基本上都对其矢志复仇之事进行了歌咏或演绎,使得这一故事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其中,司马迁的《史记·伍子胥列传》在该故事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第一次将伍子胥故事的整体脉络梳理清楚了,更在情节增删中体现了赞美复仇的情感倾向,并且在其实现复仇过程的描写中渗透了司马迁本人特有的观念和情感取向。(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王立,铁晓娜[10](2003)在《《叁国志通俗演义》复仇观与孙吴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国志通俗演义》对于复仇主体行使复仇动机方式以及相关影响,都有多重表现。吴越地域复仇文化的长期侵染,和人们以此为尚的自豪感更是不应忽视的。鲁迅对来自复仇之乡的自已有复仇偏好,就毫不掩饰。小说在江东形象群尤其是孙权、徐氏等“超群杰出”的艺术表现中,围绕着主要人物的复仇观、人才观,从吴越复仇文化宝库和孙吴地区民间习俗中汲取了丰富养料。(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复仇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复仇现象在中国古代得到一般社会舆论甚至君主的普遍理解与同情甚至赞扬。复仇观念在中国古代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是否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复仇观念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复仇观念涉及的"情""礼"与"法"的冲突又该如何取舍?本文欲就此问题进行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仇观论文参考文献

[1].段雪菲.简论中西方戏剧中的复仇观[J].德州学院学报.2012

[2].马青.浅析中国古代复仇观[J].东方企业文化.2012

[3].马青.浅析中国古代复仇观[J].东方企业文化.2011

[4].王立.鲁迅复仇观念的文化根源片论——兼及鲁迅对传统复仇观的继承和改造[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中井政喜,许丹诚.鲁迅的复仇观[J].华文文学.2010

[6].李晓一.《伍子胥变文》复仇观的民间文化特征[J].作家.2009

[7].万杰.忧患时代的心灵漫游——论冯至小说《伍子胥》的复仇观[J].山东文学.2009

[8].潘法宽.《史记》中的复仇故事和司马迁的复仇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9

[9].李晓一.《史记·伍子胥列传》复仇观的价值特点[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0].王立,铁晓娜.《叁国志通俗演义》复仇观与孙吴文化[J].苏州大学学报.2003

标签:;  ;  ;  ;  

复仇观论文-段雪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