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补偿论文-方天治,黄淳,陈乃铭,张先云,黄鑫

超前补偿论文-方天治,黄淳,陈乃铭,张先云,黄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前补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并网逆变器,数字控制延时,LCL滤波器,相位超前补偿

超前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方天治,黄淳,陈乃铭,张先云,黄鑫[1](2018)在《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鲁棒性的相位超前补偿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LCL型并网逆变器中,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可以有效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但是,数字控制延时会改变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效果,从而影响系统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为削弱数字控制延时的不利影响,提出相位超前补偿方法以补偿电容电流反馈的控制延时。通过分析不同谐振频率下系统的稳定性,得出改进后系统的增益裕度要求都能被满足,并设计出相位超前补偿器的参数。接着,为保证电网阻抗变化时系统的稳定性,给出电容电流反馈系数的设计方法。当采用选取的电容电流反馈系数时,分析加入相位超前补偿器前后的闭环极点轨迹。最后,通过一台1kW原理样机,验证了所提出理论研究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20期)

崔超[2](2017)在《电动汽车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暂态过程分析及超前补偿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作为清洁新能源汽车的一种逐渐受到重视。但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受到动力电池技术的局限,而电动汽车以插电方式充电时存在电气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电动汽车的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思路。对于电动汽车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一方面电动汽车在各分段导轨间进行切换时,副边需要从工作状态脱离后再重新进入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实际工程中由于原副边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会引起的系统波动。这两种情况下,需要系统的响应速度足够快,使得负载尽快获得稳定的能源供给,且电动汽车运行的速度越快,对该项性能的要求将越高。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超前补偿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利用所建立的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分别分析了SS拓扑和LCL-S拓扑系统内部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程度。分析发现系统副边整流电路的滤波电容对系统整体动态响应的影响最大;滤波电容和耦合机构互感选取不当会导致系统不稳定。该分析方法对系统设计和优化有指导意义。利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使用状态反馈的超前补偿控制策略对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超前补偿控制。分析了SS结构和LCL结构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分析了系统的极点位置及高阶系统极点配置的方法,并利用配置系统极点的方法对SS结构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分别进行了用于原边控制和副边控制的超前补偿控制器的设计。设计的控制器减小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搭建了一套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平台,系统实验平台能够分别实现原边控制和副边控制的功能。利用该系统验证了前文所设计的控制器的动态性能。针对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互感波动的情况,使用了一套大型动态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在系统以10m/h速度运行时能够保持恒稳输出。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技术提供了新的分析和控制方法,对其工程应用有促进作用。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城市电动汽车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项目支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王田[3](2014)在《旋转导弹电动舵机控制器超前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旋转导弹控制系统交联耦合问题,采用执行机构控制器前置动态补偿环节,指令端附加稳态解耦补偿矩阵的方法,削弱了由于执行机构延迟造成的通道间控制耦合。通过对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及实验验证,计算出不同转速相角延迟情况,为动态补偿提供依据。基于工程需求,结合实际弹体气动参数解算不同旋转速度下交联耦合角度,在舵系统前端加入动态超前环节,为设计解耦控制器提供依据,并验证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导航定位与授时》期刊2014年01期)

贾满满[4](2013)在《EPS的相位超前补偿及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小助力电动机的转矩波动,实现助力电动机电流的准确跟踪,提出了基于二维模糊控制器的相位超前补偿及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系统超调量,响应时间缩短,输出响应平稳,具有很好的动态跟踪性能和稳态精度,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刘珑龙,王美健,曲伟玉[5](2010)在《一种新型滞后-超前补偿器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滞后-超前补偿器由1对实零点和1对实极点组成,校正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先设计了1种由2对实零点和2对实极点组成的双重滞后-超前补偿器,随后在双重滞后-超前补偿器的基础上又设计了1种由2对共轭零点和2对共轭极点组成的复滞后-超前补偿器。同时给出了这3种补偿器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零极点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均表明本文设计的这2种补偿器较传统的补偿器在提高系统稳定性,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而后者可以为模型设计提供更高的自由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11期)

佟强,张东来,徐殿国[6](2010)在《基于相角超前补偿网络的DC/DC变换器数模混合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模拟控制方式,数字控制DC/DC变换器由于反馈回路中存在着固有的延迟效应,动态性能通常不如模拟控制的DC/DC变换器。提出了一种数模混合的控制器补偿方法,它基于相角超前校正网络来提高系统的相角裕量,从而减小输入电压波动或负载跃变时输出电压的波动幅值。搭建了一个基于FPGA平台的数字控制同步Buck变换器,将所提的方法与几种传统的电压控制型数字控制补偿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数模混合补偿方法具有电路简单、动态特性好的优点,方便和现有的商用数字电源控制芯片结合以提高电源的动态响应能力。(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王美健[7](2010)在《几种新型滞后—超前补偿器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控制系统中,相位滞后校正可以缓解稳态精度与振荡性之间的矛盾,但同时也会使频带变窄;超前校正则可以增加频宽、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加大稳定裕度以及改善系统的振荡情况。因此,要全面提高系统的品质,使快速性、稳态精度和震荡性均有所改善,常常采用滞后-超前补偿器。传统的滞后-超前补偿器由一对实零点和一对实极点组成,校正效果有时并不十分理想。本文设计的双重滞后-超前补偿器、复合滞后-超前补偿器及组合滞后-超前补偿器,在一定的应用范围内,较传统的补偿器在增加系统稳定裕度、提高系统稳定性及稳态精度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在论文第二章,我们首先设计了一种由两对实零点和两对实极点组成的双重滞后-超前补偿器,随后在双重滞后-超前补偿器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种由两对共轭零点和两对共轭极点组成的复合滞后-超前补偿器,并同时给出了这两种补偿器及传统滞后-超前补偿器零极点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理论中零、极点图,BODE图的论证以及MATLAB仿真试验论证均表明这两种补偿器较传统的补偿器在提高系统稳定性,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后者还可以为模型设计提供更高的自由度。在论文第叁章,设计了一种由一个实零点、一个实极点、一对共扼零点和一对共扼极点组成的组合滞后-超前补偿器。同样,理论论证和仿真实验均表明,这种组合滞后-超前补偿器较传统的滞后-超前补偿器,不但提高了模型设计的自由度,而且在提高系统快速性和稳态精度,增强系统稳定性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0-04-01)

王长旭,刘晶红,沈宏海,戴明[8](2009)在《光电平台伺服系统滞后-超前补偿器的MATLAB设计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电平台伺服系统在单独使用超前校正器后,系统的快速性得到了提高,但稳定性变差了。这意味着超前校正是以牺牲系统的稳定性来换取系统的快速性的;相反,单独使用滞后校正器校正后,系统的稳定性能提高,但快速性能变差。针对这个矛盾,我们可以设计滞后-超前补偿器,使伺服系统能够在稳定性和快速性两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本文给出了用MATLAB(矩阵实验室)编制的基于波特图法设计滞后-超前补偿器的函数语句,并以实例详细介绍了MATLAB环境滞后-超前补偿器的设计过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9年07期)

王立红,杨汇军[9](2003)在《MATLAB环境下基于频率法设计超前补偿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频率法的超前补偿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给出了用MATLAB编制的函数Lead,在 MATLAB环境下调用该函数,就可设计出所要求的超前补偿器,并用实例介绍了超前补偿器的设计过程。(本文来源于《辽宁工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李钟慎[10](2002)在《在MATLAB环境下设计超前补偿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用MATLAB编制的基于解析法设计超前补偿器的函数dlead,调用该函数 ,就可以设计出所要求的超前补偿器 ,并以实例详细介绍了在MATLAB环境下超前补偿器的设计过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02年11期)

超前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作为清洁新能源汽车的一种逐渐受到重视。但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受到动力电池技术的局限,而电动汽车以插电方式充电时存在电气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电动汽车的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思路。对于电动汽车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一方面电动汽车在各分段导轨间进行切换时,副边需要从工作状态脱离后再重新进入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实际工程中由于原副边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会引起的系统波动。这两种情况下,需要系统的响应速度足够快,使得负载尽快获得稳定的能源供给,且电动汽车运行的速度越快,对该项性能的要求将越高。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超前补偿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利用所建立的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分别分析了SS拓扑和LCL-S拓扑系统内部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程度。分析发现系统副边整流电路的滤波电容对系统整体动态响应的影响最大;滤波电容和耦合机构互感选取不当会导致系统不稳定。该分析方法对系统设计和优化有指导意义。利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使用状态反馈的超前补偿控制策略对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超前补偿控制。分析了SS结构和LCL结构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分析了系统的极点位置及高阶系统极点配置的方法,并利用配置系统极点的方法对SS结构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分别进行了用于原边控制和副边控制的超前补偿控制器的设计。设计的控制器减小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搭建了一套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平台,系统实验平台能够分别实现原边控制和副边控制的功能。利用该系统验证了前文所设计的控制器的动态性能。针对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互感波动的情况,使用了一套大型动态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在系统以10m/h速度运行时能够保持恒稳输出。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技术提供了新的分析和控制方法,对其工程应用有促进作用。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城市电动汽车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项目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前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1].方天治,黄淳,陈乃铭,张先云,黄鑫.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鲁棒性的相位超前补偿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8

[2].崔超.电动汽车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暂态过程分析及超前补偿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3].王田.旋转导弹电动舵机控制器超前补偿方法[J].导航定位与授时.2014

[4].贾满满.EPS的相位超前补偿及模糊自适应PID控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5].刘珑龙,王美健,曲伟玉.一种新型滞后-超前补偿器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佟强,张东来,徐殿国.基于相角超前补偿网络的DC/DC变换器数模混合补偿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0

[7].王美健.几种新型滞后—超前补偿器的设计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

[8].王长旭,刘晶红,沈宏海,戴明.光电平台伺服系统滞后-超前补偿器的MATLAB设计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

[9].王立红,杨汇军.MATLAB环境下基于频率法设计超前补偿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

[10].李钟慎.在MATLAB环境下设计超前补偿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2

标签:;  ;  ;  ;  

超前补偿论文-方天治,黄淳,陈乃铭,张先云,黄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