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法线论文-陈思

表面法线论文-陈思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法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3D人脸表情识别,脸平面,脸表面法线密度图像,马氏距离

表面法线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1](2017)在《基于脸表面法线密度的3D人脸表情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人脸表情的识别与研究历来都是各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不仅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而且也极富挑战性。在过去几十年间,研究者的研究重点集中在2D的人脸表情识别中,基于2D人脸表情图像的识别技术已经日益成熟。但由于2D的人脸表情图像只是3D人脸的一个投影,相比而言丢失了很多信息,因此,2D人脸表情图像识别技术也遇到了瓶颈。本文使用了一种3D人脸表情识别的新方法,相比于常规的3D人脸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具有鲁棒性强、简单且高效的特点。3D人脸表情识别过程依次分为图像的获取与预处理、表情特征的提取和表情分类这叁部分。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人脸表情图像的采集与预处理。采用美能达VIVID 700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能在0.6秒左右的时间内获得3D人脸图像,相比2D数据多了人脸的深度数据,使得表情识别更加准确。本文使用了“脸平面”的概念,脸平面是使用距离最小基准法来获取的。通过脸平面可以把3D面部数据转化成2D面部数据来处理。其次,人脸表情图像特征的提取。利用人脸表情会随着面部肌肉和骨骼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将面部肌肉和骨骼变化通过脸平面进行解析后得到脸表面法线密度图像。从法线密度图像中确定不动点后,提取有效的动点作为特征点。最后,人脸表情图像的分类。分别使用了马氏距离和基于马氏距离的支持向量机两种分类方法,马氏距离和支持向量机的结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人脸表情的识别率,同时也能降低样本间的干扰性。本文对3D人脸表情识别技术的实现有着比较全面的论述,研究的重点在于3D数据的特征提取方法与分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脸平面导出脸表面法线密度图像的方法能较好的区分各类表情特征,分类方法具有精确度较高、耗时较短的特点。(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4-10)

聂玉虎[2](2014)在《GaN材料应变沿表面法线分布信息的XRD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主流的制备氮化镓(GaN)材料的方法是在蓝宝石、碳化硅或硅衬底上通过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分子束外延(MBE)或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技术进行异质外延生长,由于GaN材料与衬底材料之间存在较大的晶格常数失配和热膨胀系数失配,异质外延得到的GaN材料一般都受到晶格失配应力和热失配应力的影响。为研究应力的形成与释放机理,设法测量应变在材料中的分布,目前已提出两种有效的方法,一种是采用拉曼散射从材料的纵剖面获取应变的分布信息,另一种是采用卢瑟福背散射对应变进行变深度测量。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RXRD)作为半导体单晶材料和低维异质结结构分析的最常用表征手段之一,可以较精确的对材料所受应力状态进行测量。相比于卢瑟福背散射和拉曼散射,HRXRD具有测试成本低、对被测材料无损伤的优点。但是,常规的HRXRD技术测得的应变都是整个材料的综合结果,不能够获得应变在材料中的分布信息。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以极性面GaN(面内应变各向同性)和非极性GaN(面内应变各向异性)为例分别研究了应变沿材料表面法线方向分布信息的获取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HRXRD给出了一种获取极性面GaN材料中应变沿表面法线分布信息的测量方法。使用该方法对c面圆锥状图形蓝宝石衬底上GaN材料和Si(111)衬底上GaN材料的应变分布进行测量,同常规HRXRD测得的应变信息作比较,发现二者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了本方法具有可行性;进一步采用拉曼测试手段对该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采用HRXRD给出了一种获取非极性面GaN材料中应变沿表面法线分布信息的测量方法。使用该方法对r面蓝宝石上a面GaN进行了测量,在一种特殊情况下对a面GaN的应变分布进行了估算。给出了利用该方法测量m面GaN应变信息的原理。(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11-01)

虞鸿,吴哲夫,刘恺,何熊熊[3](2013)在《一种从物体表面法线估计高度信息的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从法向量平面恢复高度信息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从法向量平面恢复高度信息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一个定义了叁维向量的法向量平面构造一个保存表面高度差的平面,然后从像素格状图的某个位置开始向四周相邻的像素累加高度,在遍历所有像素后利用计算好的高度再次从某个位置开始向四周相隔一个像素的位置累加高度,并根据需要的精度进行迭代运算,最后对累加后的高度值求算术平均值,从而得到每个位置最终的高度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产生精度较高的高度图,并且可以有效地用于视觉效果更好的浮雕贴图技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程磊,刘海艳[4](2009)在《一种叁维实体模型表面法线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实体模型的几何造型原理,研究了生成模型表面顶点法线的两种常规方法.针对常规方法对具有棱角的模型表面表现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棱边分裂法,计算得到所有两个相邻叁角形夹角大于阈值的共享棱边,为相关的每个顶点增加新的法线向量.具体可由棱边之间或与边界之间所夹的叁角形通过常规方法计算得到,使棱边两侧的表面能正确地进行光照计算,真实反映了模型的几何特征,提高了绘制的真实感.(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许斌,唐立新,师汉民[5](2008)在《基于表面法线和元胞自动机的自由曲面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个阶段实现了从单目灰度图像重构自由曲面的过程:a.对表面法线通过3个约束条件进行逐步调整,光滑约束保证表面法线的光滑过度和可积性,灰度梯度约束确保重构所得的灰度梯度和原始图像的灰度梯度一致,灰度约束保证每点的法线满足光照模型;b.利用一个二维元胞自动机系统,从表面法线重构自由曲面,每个元胞具有自我决策能力,以表面法线为模板,根据自动机系统的自组织行为,实现自由曲面的重构.实验验证了本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与传统算法相比,重构精度至少提高30%.(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7期)

杨敬安[6](1994)在《利用光度立体法确定的表面法线误差灵敏度分析与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度立体法不需要复杂计算就能确定景物内3D物体的表面方向,但容易产生许多误差.为克服这一问题,文中着重研究与分析几种主要误差,提出新的误差灵敏度分析算法.利用这种新算法,使推导过程变得极为简单并能导出十分严密的表面法线灵敏度计算公式.经试验证明,所得结果与光度立体理论完全一致.(本文来源于《应用科学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周尚文[7](1981)在《刚体沿其表面法线方向的平移所引起的激光斑纹运动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束激光照亮物体的漫射表面,在物面前的空间形成散射斑纹场.物体沿其表面法线方向的刚性平移(也叫离面平移或纵向平移),将引起空间斑纹场的变化.对这种斑纹运动,曾利用不同方式作过观察.(本文来源于《激光》期刊1981年05期)

周尚文[8](1980)在《激光斑纹法测刚体沿其表面法线方向的位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斑纹照相测物体位移或表面形变的一种方法参见[l].当物体的位移或形变的方向与记录照相机的光轴垂直,即所谓横向位移时,该方法有一些优点.但当物体位移或形变与相机的光轴平行,即所谓纵向位移时,情况将不同.对于物体沿一定方向的位移L来说,改变照相机的取向[2](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1980年02期)

表面法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主流的制备氮化镓(GaN)材料的方法是在蓝宝石、碳化硅或硅衬底上通过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分子束外延(MBE)或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技术进行异质外延生长,由于GaN材料与衬底材料之间存在较大的晶格常数失配和热膨胀系数失配,异质外延得到的GaN材料一般都受到晶格失配应力和热失配应力的影响。为研究应力的形成与释放机理,设法测量应变在材料中的分布,目前已提出两种有效的方法,一种是采用拉曼散射从材料的纵剖面获取应变的分布信息,另一种是采用卢瑟福背散射对应变进行变深度测量。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RXRD)作为半导体单晶材料和低维异质结结构分析的最常用表征手段之一,可以较精确的对材料所受应力状态进行测量。相比于卢瑟福背散射和拉曼散射,HRXRD具有测试成本低、对被测材料无损伤的优点。但是,常规的HRXRD技术测得的应变都是整个材料的综合结果,不能够获得应变在材料中的分布信息。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以极性面GaN(面内应变各向同性)和非极性GaN(面内应变各向异性)为例分别研究了应变沿材料表面法线方向分布信息的获取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HRXRD给出了一种获取极性面GaN材料中应变沿表面法线分布信息的测量方法。使用该方法对c面圆锥状图形蓝宝石衬底上GaN材料和Si(111)衬底上GaN材料的应变分布进行测量,同常规HRXRD测得的应变信息作比较,发现二者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了本方法具有可行性;进一步采用拉曼测试手段对该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采用HRXRD给出了一种获取非极性面GaN材料中应变沿表面法线分布信息的测量方法。使用该方法对r面蓝宝石上a面GaN进行了测量,在一种特殊情况下对a面GaN的应变分布进行了估算。给出了利用该方法测量m面GaN应变信息的原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法线论文参考文献

[1].陈思.基于脸表面法线密度的3D人脸表情识别[D].长安大学.2017

[2].聂玉虎.GaN材料应变沿表面法线分布信息的XRD测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3].虞鸿,吴哲夫,刘恺,何熊熊.一种从物体表面法线估计高度信息的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3

[4].程磊,刘海艳.一种叁维实体模型表面法线计算方法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9

[5].许斌,唐立新,师汉民.基于表面法线和元胞自动机的自由曲面重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6].杨敬安.利用光度立体法确定的表面法线误差灵敏度分析与校正[J].应用科学学报.1994

[7].周尚文.刚体沿其表面法线方向的平移所引起的激光斑纹运动的观察[J].激光.1981

[8].周尚文.激光斑纹法测刚体沿其表面法线方向的位移[J].物理.1980

标签:;  ;  ;  ;  

表面法线论文-陈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