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距点论文-安江东

等距点论文-安江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等距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髌骨脱位,生物力学,内侧髌股韧带

等距点论文文献综述

安江东[1](2016)在《MPFL重建术中股骨等距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术中股骨止点位置变化对等距特性的影响。方法:取8具正常成人新鲜膝关节标本,先用薄膜压力传感器SsensorA201测量出髌股内外侧的压力,然后切断内侧髌骨韧带,游离出髌骨端结点(O)和MPFL股骨端,分别在股骨端选择A、B、C、D四个测试点(内收肌结节为A点,股骨内上髁为B点,1/3圆弧的中点为C点,远点为D点),测量膝关节屈曲时髌骨结点到各测试点的长度变化值,按照“等长”特点,选择出最佳等距点,及在其位点时髌股内外侧的压力,并与正常时的压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较各测试点长度发现,股骨端远点(D)长度变化最小且最稳定,其最大变化值为1.17mm,最小变化值为0.15mm,此时髌股内外侧压力与正常膝关节的压力相近,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MPFL重建时应尽量以股骨内上髁前下方(即远点)为中心建立骨隧道(如图3)。(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3-01)

安江东,夏亚一,安丽萍,谭小义,汪静[2](2015)在《MPFL重建术中股骨等距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术中股骨止点位置变化对等距特性的影响。[方法]取8具正常成人新鲜膝关节标本,游离出MPFL股骨端及髌骨端结点(O),分别在股骨端选择A、B、C、D四个测试点(内收肌结节为A点,股骨内上髁为B点,1/4圆弧的中点为C点,远点为D点),测量膝关节屈曲时髌骨结点到各测试点的长度变化。[结果]比较各测试点长度发现,股骨端远点(D)长度变化最小。[结论]在MPFL重建时应尽量以股骨内上髁前方(即远点)为中心建立骨隧道。(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22期)

汪益[3](2008)在《MR叁维重建膝关节研究前交叉韧带等距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通过MR膝关节叁维重建模型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等距点的位置。2)进行模拟手术,探讨等距点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 10名健康志愿者,10个膝关节。男性6名,女性4名。采用意大利百胜公司生产的关节专用磁共振E-san,受试者侧卧位,髌骨下极位于线圈中心。分别于膝关节伸直位0°、屈曲30°、60°、90°、120°位进行扫描。将扫描后获得的二维图像进行叁维重建,并标定各标记点及感兴趣点。2)分别测量股骨上所有的感兴趣点与胫骨各点之间的距离,比较不同屈曲角度时,相同两点间距离的最大变化值。最大变化值小于3mm的两点确定为等距点。3)模拟出一个直径为7mm的圆柱体,代替重建的韧带,其起止点分别为不同的等距点,观察不同情况下此模拟物与股骨髁间窝顶及后交叉韧带间的关系。结果10个膝关节的叁维模型全部创建成功,A1-X、A2-X、B1-Y、B2-Y、C1-Z C2-Z、C3-Z这7个组合呈等距表现。经模拟手术提示,A1-X,A2-X,B1-Y均与股骨髁间窝顶或后交叉韧带相重迭,B2-Y有小部分的模拟物与股骨髁间窝顶相重迭。C1-Z、C2-Z、C3-Z的组合韧带过于垂直。结论B2-Y的组合(股骨在左膝1点钟,右膝11点钟,距离后缘骨皮质5-7mm处,胫骨点位于前交叉韧带止点中心)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最佳等距位置。(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8-04-01)

彭海亮,彭声羽[4](1996)在《等距点在透视图中的新画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欲画出一列等距离点的透视象.实质是解决等距离点在透视图中如何定位的问题。这是美大和工程绘画中常常遇到的情况。例如在绘画中:笔直公路两旁的电线杆,铁轨下的枕木.大桥的栏杆,大厅的展橱,大型建筑的效果图,整队的汽车,列队的士兵等等,都要用到这个技法。这(本文来源于《九江师专学报》期刊1996年05期)

黄士南[5](1993)在《工程热力参数的等距点正交多项式拟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等距点正交多项式拟合法是用计算机查取各种参数中所采用的一种方法。用此方法可在多项式的次数较大时,避免产生采用一般代数多项式拟合过程中的正规方程组出现病态情况。(本文来源于《压缩机技术》期刊1993年04期)

王硕儒,孙家昌,于涛[6](1986)在《用B样条函数计算非等距点重磁异常垂向二次导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位场垂向二次导数是基于拉氏方程求得的。1969年B.K.Bhattacharyya实现了二元叁次样条函数计算位场导数的方法。本文采用了非等距结点B样条函数求导的方法,它具有灵活统一的优点。取作为二次微商计算式。由于用曲线插值求导取代曲面插值求导,程序更便于编写。在计算机上分别用叁种模型作了试算,效果很好,精度比其它方法(包括上述二元叁次样条函数法)提高了一个级次。(本文来源于《物化探计算技术》期刊1986年03期)

等距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术中股骨止点位置变化对等距特性的影响。[方法]取8具正常成人新鲜膝关节标本,游离出MPFL股骨端及髌骨端结点(O),分别在股骨端选择A、B、C、D四个测试点(内收肌结节为A点,股骨内上髁为B点,1/4圆弧的中点为C点,远点为D点),测量膝关节屈曲时髌骨结点到各测试点的长度变化。[结果]比较各测试点长度发现,股骨端远点(D)长度变化最小。[结论]在MPFL重建时应尽量以股骨内上髁前方(即远点)为中心建立骨隧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距点论文参考文献

[1].安江东.MPFL重建术中股骨等距点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安江东,夏亚一,安丽萍,谭小义,汪静.MPFL重建术中股骨等距点的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

[3].汪益.MR叁维重建膝关节研究前交叉韧带等距点[D].苏州大学.2008

[4].彭海亮,彭声羽.等距点在透视图中的新画法[J].九江师专学报.1996

[5].黄士南.工程热力参数的等距点正交多项式拟合[J].压缩机技术.1993

[6].王硕儒,孙家昌,于涛.用B样条函数计算非等距点重磁异常垂向二次导数[J].物化探计算技术.1986

标签:;  ;  ;  

等距点论文-安江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