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山麦冬论文-陈爽

阔叶山麦冬论文-陈爽

导读:本文包含了阔叶山麦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阔叶山麦冬,麦冬,鉴别,比较

阔叶山麦冬论文文献综述

陈爽[1](2012)在《阔叶山麦冬与麦冬的鉴别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土麦冬Radix Liriopes Platyphylla的系统鉴定,明确其与正品麦冬的区别。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对土麦冬进行鉴定,并与正品麦冬比较。结果土麦冬在原植物特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特征上与正品麦冬差别显着。结论土麦冬与麦冬应区分使用。(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2年05期)

姜涛,唐潇颖,吴军生,王丽秋,黄淼[2](2011)在《阔叶山麦冬块根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阔叶山麦冬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对阔叶山麦冬块根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从阔叶山麦冬块根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胡萝卜苷(I)、棕榈酸(II)、鲁斯可皂苷元(III)、阔叶山麦冬皂苷C(IV)、阔叶山麦冬皂苷D(V)和25(S)-鲁斯可皂苷元-1-O-β-D-吡喃木糖-3-O-α-L-吡喃鼠李糖苷(VI)。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1年10期)

姜涛[3](2008)在《阔叶山麦冬的活性物质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阔叶山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阔叶山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的块根,为民间常用的中药,具有补肺养阴,养胃生津的功效,主治治肺阴虚、胃阴虚证。全国分布广泛,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甘肃、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伴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逐渐发展,人类的保健意识逐步提高,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抗氧化和抗衰老活性成分已成为当前健康产品研究的一个热点。根据传统的临床使用表明,阔叶山麦冬作为麦冬药材的替代品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的功效,但是其延缓衰老作用的物质基础还不清楚。关于阔叶山麦冬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的资料比较少,仅有日本学者在1983年报道了少数几个皂苷类化合物,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从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利用现代分离和鉴定技术对阔叶山麦冬的化学组成进行系统研究,以阐述其活性的物质基础,为阔叶山麦冬的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主要涵盖以下七个方面内容:1、山麦冬属药用植物研究概况。通过文献调研,概括了山麦冬属药用植物的化学和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研究阔叶山麦冬提供根据。2、阔叶山麦冬的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采用系统溶剂法和色谱方法,从四川叁台地区产的阔叶山麦冬中共分得15个单体成分,鉴定了其中的12个,分别为:Sub1:β-谷甾醇Sub2:β-胡萝卜苷Sub3:熊果酸Sub4:羽扇豆醇Sub5:羽扇烯酮Sub6:薯蓣皂苷元Sub7:鲁斯可皂苷元Sub8:25(S)—鲁斯可皂苷元—1—O—B—D—吡喃木糖—3—O—a—L—吡喃鼠李糖苷Sub9:鲁斯可皂苷元—3—O—a—L—吡喃鼠李糖苷Sub10:25(S)—鲁斯可皂苷元—1—O—B—D—吡喃夫糖—3—O—a—L—吡喃鼠李糖苷Sub11:25(S)—鲁斯可皂苷元—1—O—a—L—鼠李糖(1→2)—β—D—呋喃鼠李糖苷Sub12:鲁斯可皂苷元3—O—β—D—葡萄糖(1→3)—a—L吡喃鼠李糖苷其中,化合物Sub1,Sub2,Sub3,Sub7和Sub8是首次从阔叶山麦冬中分离得到,Sub4,Sub5和Sub6是首次从山麦冬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另外还有一些量少的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还在进行中。3、阔叶山麦冬皂苷的制备工艺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法对阔叶山麦冬块根的总皂苷部分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为:阔叶山麦冬块根的粗粉以6倍量80%乙醇提取,后减压回收至无醇味,加水分散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40%乙醇冲洗,然后收集80%浓度的乙醇冲洗部分,回收乙醇得到总皂苷部位。4、阔叶山麦冬总皂苷的药理活性研究。从阔叶山麦冬块根部位分离得到总皂苷,针对总皂苷部分进行了抗衰老的研究以及分离得到的皂苷B成分进行了心血管药理活性的研究。实验表明,从阔叶山麦冬块根中提取得到的阔叶山麦冬总皂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活性,阔叶山麦冬皂苷B对H_2O_2损伤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对于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也具有保护作用,这些提示阔叶山麦冬的皂苷类成分具有抗衰老的作用,确定了阔叶山麦冬的活性部分即为块根中的皂苷类成分。5、针对阔叶山麦冬皂苷B的量测定研究。本研究建立了HPLC-ELSD方法对总皂苷中阔叶山麦冬皂苷B进行了含量测定,为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质控依据。6、阔叶山麦冬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针对阔叶山麦冬总皂苷的抗衰老活性,通过合理的配方,以阔叶山麦冬总皂苷(含量≥60%)、茶多酚(含量≥60%)和葵花籽油配成囊液成份,制成软胶囊制剂。7、阔叶山麦冬软胶囊的急性毒性研究。阔叶山麦冬软胶囊对雌雄大鼠经口LD50均大于18.0g/kg.bw(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900倍),大鼠经口急性毒性属无毒级。(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08-04-01)

姜涛,黄宝康,张巧艳,韩婷,郑汉臣[4](2007)在《阔叶山麦冬总皂苷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代谢产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阔叶山麦冬总皂苷(Liriope platyphylla total saponin,LPTS)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和神经介质相关酶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模型组,LPTS高(100 mg/kg)、中(50 mg/kg)、低(10mg/kg)剂量组,舒血宁组,绞股蓝总苷组,西比灵组,维生素E组,除NS组外,其余各组每天腹腔注射80 mg/kg D-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然后小鼠再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连续给药造模42d后,分别检测相关衰老指标。结果:LPTS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显着促进衰老小鼠体质量增长,提高其胸腺系数和脾系数,降低血清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脑组织单胺氧化酶活性和脂褐质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肝谷胱甘肽含量。结论:LPTS可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并且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姜涛,黄宝康,张巧艳,韩婷,郑汉臣[5](2007)在《阔叶山麦冬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阔叶山麦冬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阔叶山麦冬中初步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羽扇烯酮(Ⅰ)、羽扇豆醇(Ⅱ)、熊果酸(Ⅲ)、β-谷甾醇(Ⅳ)、薯蓣皂苷元(Ⅴ)、阔叶山麦冬皂苷A(Ⅵ)和阔叶山麦冬皂苷B(Ⅶ)。化合物Ⅰ、Ⅱ和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Ⅲ和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07年09期)

阔叶山麦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阔叶山麦冬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对阔叶山麦冬块根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从阔叶山麦冬块根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胡萝卜苷(I)、棕榈酸(II)、鲁斯可皂苷元(III)、阔叶山麦冬皂苷C(IV)、阔叶山麦冬皂苷D(V)和25(S)-鲁斯可皂苷元-1-O-β-D-吡喃木糖-3-O-α-L-吡喃鼠李糖苷(VI)。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阔叶山麦冬论文参考文献

[1].陈爽.阔叶山麦冬与麦冬的鉴别比较[J].海峡药学.2012

[2].姜涛,唐潇颖,吴军生,王丽秋,黄淼.阔叶山麦冬块根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1

[3].姜涛.阔叶山麦冬的活性物质基础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

[4].姜涛,黄宝康,张巧艳,韩婷,郑汉臣.阔叶山麦冬总皂苷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代谢产物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

[5].姜涛,黄宝康,张巧艳,韩婷,郑汉臣.阔叶山麦冬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7

标签:;  ;  ;  ;  

阔叶山麦冬论文-陈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