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泄浊法论文-闫丽君,赵景新,刘士英,浮金晨,陈琳

健脾益肾泄浊法论文-闫丽君,赵景新,刘士英,浮金晨,陈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健脾益肾泄浊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慢性,中药疗法,外治法,灌肠

健脾益肾泄浊法论文文献综述

闫丽君,赵景新,刘士英,浮金晨,陈琳[1](2019)在《健脾益肾泄浊汤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虚湿浊证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肾功能、钙磷代谢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泄浊汤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脾虚湿浊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肾功能、钙磷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RF脾虚湿浊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汤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及食少纳差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病情程度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肌酐(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24 h尿蛋白定量]及钙磷代谢指标[包括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4.0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及食少纳差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SAPSⅡ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SAPS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钙磷代谢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血钙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血磷及PT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钙磷代谢指标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泄浊汤灌肠治疗CRF脾虚湿浊证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肾功能,促进钙磷代谢平衡。(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9年05期)

傅俊铭[2](2019)在《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治疗脾肾亏兼浊瘀证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脾肾亏虚兼浊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肾脏纤维化之间的关系,为中医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进而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六科门诊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符合CKD3-4期,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GFR15-59ml/min1.73m2),共64例。给予自拟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治疗,总试验观察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集患者静脉血及尿液,检测患者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估算GFR以及用ELLSA法检测血清中治疗TGF-β1前后的变化,同时观察纳入研究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肾小球滤过率、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较治疗前均有好转,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没有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肾小球滤过率、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亏虚兼浊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可以提高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可以降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延缓肾脏纤维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期刊2019-06-01)

黄伟[3](2019)在《健脾益肾泄浊法对CKD3-4期患者T细胞胞亚群调节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中药复方肾衰方对CKD3-4期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2、IL-6、TGF-β1)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中医“虚湿瘀毒”病机与慢性肾脏病T细胞亚群及其相关因子之间的潜在联系,为肾衰方(健脾益肾泄浊法)改善CKD3-4期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改善肾功能提供临床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的患者63例,患者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CKD3-4期,并且符合脾肾气虚、湿瘀蕴结证型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CKD的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肾衰方治疗,以4周为1个治疗疗程,观察3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IL-2、IL-6、TGF-β;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血清中Scr、BUN,并通过MDRD公式计算患者eGFR,通过《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诊治原则评价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1)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T细胞亚群与CKD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中医证候总积分、临床疗效;(3)对比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血清白介素2(IL-2)、血清白介素6(IL-6)、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1)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肾功能、IL-2、IL-6、TGF-β1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中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与T细胞亚群无相关性;肾功能中的Scr、BUN与T细胞亚群无明显相关性,其中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CD4~+、CD8~+无相关性,而与CD4~+/CD8~+比例呈明显的正相关(r=0.96,P<0.01);T细胞亚群中CD8~+与IL-2、IL-6、TGF-β1无明显相关性,CD4~+及CD4~+/CD8~+与IL-2、IL-6、TGF-β1之间的变化具有相关性,其中CD4~+与IL-2呈正相关(r=0.37,P<0.05),CD4~+与IL-6、TGF-β1呈负相关(r=-0.38,P<0.05;r=-0.54,P<0.05);CD4~+/CD8~+与IL-2呈正相关(r=0.42,P<0.05),CD4~+/CD8~+与IL-6、TGF-β1呈负相关(r=-0.42,P<0.05;r=-0.58,P<0.05);而CD8~+与IL-2、IL-6、TGF-β1之间无明显关联(r=0.21,P=0.103>0.05;r=-0.04,P=0.73>0.05;r=-0.30,P=0.02<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改善肾功能(Scr、BUN、eGFR)方面:治疗组患者血Scr、BUN均降低,治疗组患者eGFR升高;对照组患者血Scr呈降低、eGFR水平呈升高,但对照组血BUN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16>0.05),且治疗组改善肾功能(血Scr、BUN,eGFR)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肌肤甲错、肢体麻木两项中医次要证候的改善无明显变化(P>0.05);对其他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改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是81.3%,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是58.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34<0.05);(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改善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功能方面:治疗组患者CD4~+、CD8~+、CD4~+/CD8~+均升高,但CD8~+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对照组患者CD4~+、CD4~+/CD8~+也呈升高趋势,但CD8~+水平改善没有统计学意义(P=0.44>0.05),且治疗组改善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功能水平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6)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对IL-2、IL-6、TGF-β1水平的影响:两组患者在治疗后IL-2均呈上升趋势;IL-6、TGF-β1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L-2、IL-6、TGF-β1的比较也有显着差异,治疗组改善IL-2、IL-6、TGF-β1的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复方肾衰方通过健脾益肾泄浊法能够调整CKD3-4期患者失调的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状态,缓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周期,改善患者恶化的肾功能等。肾衰方可能通过对IL-2、IL-6、TGF-β1的调节来上调CD4~+、CD4~+/CD8~+比值,使失调的T细胞亚群功能得到调整,从而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来改善不断恶化的肾功能,进而延缓CKD患者病程的不断进展。(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邹丹丹[4](2019)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CKD3-4期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型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营养生化指标、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SGA积分的影响,探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CKD3-4期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状态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改善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状态、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相关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改善蛋白质能量消耗开辟新思路,并提供临床论证及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汤,对照组予复方α-酮酸片(开同片)口服,以12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TSF、MACA、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SGA总积分、血清Hs-CRP、IL-6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评价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显着高于对照组53.33%的总有效率(P<0.05)。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两组均下降,治疗组以83.33%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改善腰膝酸软或腰痛、五心烦热、肢体困重、面色晦暗、恶心呕吐、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夜尿清长方面,效果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在改善倦怠乏力、口干咽燥、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中粘腻方面,效果较对照组有非常显着优势(P<0.01)。两组治疗后身体质量指数、叁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段肌围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改善肾功能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且治疗组在升高白蛋白、前白蛋白上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组在升高血红蛋白上较对照组有非常显着优势(P<0.01)。两组SGA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具有非常显着优势(P<0.01)。在血清Hs-CRP方面,两组Hs-CRP均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在IL-6方面,治疗组IL-6水平下降,对照组IL-6水平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有非常显着优势(P<0.01)。结论:运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型患者,结果显示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升高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生化营养指标,并降低SGA总积分,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还可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故此法可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微炎症状态,降低蛋白分解,提高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从而改善蛋白质能量消耗状态。研究期间患者无不良反应,本实验疗效安全且确切。(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黄海清[5](2018)在《健脾益肾祛痰解毒通腑泻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脾益肾祛痰解毒通贿泻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相关文献报道和书籍,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合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98例CKD3、4期的患者,总结中西医病证结合治疗方案,对治疗方案和中药辨证组方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完全随机化方法以及2:1的比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同时,试验组给予健脾益肾祛痰解毒通腑泻浊方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为24周。试验方案通过各中心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一般临床资料、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清白蛋白(ALB)、血常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中医证候积分和安全性指标[副作用、不良反应、终点事件、安全性指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病例共60例,完成50例(试验组36例,对照组14例),脱落10例(试验组4例,对照组6例)。脱落病例均有多次随访记录,按试验设计,将其最后一次的主要疗效指标结果转接为最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提示:1、以eGFR和24hUpr为疗效评价标准:试验组临床缓解7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87.5%;对照组临床缓解3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7例,有效率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疗效比较,试验组临床缓解8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有效率92.5%;对照组临床缓解2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比较:试验组24hUpr治疗前为(2.54±0.64),治疗后为(1.58±0.59)。对照组24hUpr治疗前为(2.62±0.77),治疗后为(1.96±0.65)。试验组治疗后的24hUpr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cr治疗前为(239.25±70.80),治疗后为(178.18±62.97)。对照组Scr治疗前为(240.87±55.43),治疗后为(223.63±81.97)。试验组治疗后的Scr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UN治疗前为(12.69±2.96),治疗后为(11.05±3.20)。对照组BUN治疗前为(13.43±2.58),治疗后为(13.75±4.68)。试验组治疗后的BUN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ysC治疗前为(3.81±2.67),治疗后为(1.63±1.90)。对照组CysC治疗前为(3.99±1.54),治疗后为(2.87±1.61)。试验组治疗后的CysC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eGFR治疗前为(30.43±9.68),治疗后为(40.98±7.39)。对照组eGFR 治疗前为(26.55±7.38),治疗后为(36.99±6.58)。试验组治疗后eGF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CKD3、4期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8-12-01)

范伟,林娜,胡路,吴国庆,龚美富[6](2018)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10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部和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以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为治疗大法的中药方剂。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改良主观综合性营养(SGA)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及微炎症状况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 0%,对照组有效率为5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SG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HGB、ALB、TRF、PA高于治疗前,治疗组的HGB、ALB、P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T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PD营养不良临床疗效显着,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8年11期)

曹拥军,徐作俊,陈亚琴,罗燕萍,蒋晟昰[7](2018)在《健脾益肾、祛瘀化浊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脾益肾、祛瘀化浊法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降糖精低剂量组、降糖精中剂量组、降糖精高剂量组,ACEI组(阳性对照治疗组)各16只,另以1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降糖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降糖精颗粒9 g(生药量)/kg,18 g(生药量)/kg和36 g(生药量)/kg,1次/天; ACEI组给予贝那普利(1 mg/kg·d-1)灌胃,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0. 9%Na Cl溶液灌胃。共观察8周,检测各组8周末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肾重/体重、肾功能(Scr、BUN),免疫组织学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P <0. 05),体质量明显下降(P <0. 05),肾质量、肾质量/体质量明显增加(P <0. 05);与模型组比较,降糖精各剂量组及ACEI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降低(P <0. 05),体质量明显高增加(P <0. 05),肾质量、肾质量/体质量明显降低(P <0. 05)。降糖精各剂量组及ACEI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AER、BUN和Scr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降糖精各剂量组及ACEI组大鼠UAER、BUN和Scr水平均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降糖精各剂量组及ACEI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 0. 05)。由Western blot结果看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CTGF和VEGF含量高于正常组;降糖精各剂量组及ACEI组大鼠肾组织CTGF和VEGF含量均低于模型组;降糖精剂量升高,CTGF和VEGF表达降低。结论健脾益肾、祛瘀化浊法能明显改善大鼠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TGF、VEGF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张昭璐,李婷,张恒耀,张敏,党毓起[8](2018)在《健脾益肾泻浊法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尿酸血症病机复杂,病情隐蔽,常伴有肥胖、高血脂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症。降低血尿酸是痛风治疗的关键,因此对该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十分重要。中医药在慢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个体化辨证施治、毒副作用低的优势,以扶正祛邪、益肾健脾、利湿泄浊为法,配以低嘌呤健康饮食及适量运动,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浓度,降低痛风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期刊2018年07期)

刘晖,强胜,杜珍芳,蒋敏[9](2018)在《健脾益肾化湿泄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化湿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化湿泄浊方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变化,检查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24 h尿蛋白量均较治疗前降低,e GFR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24 h尿蛋白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OD、GSH-Px、TGF-β1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SOD、GSH-Px、TGF-β1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健脾益肾化湿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12期)

沙志卓[10](2018)在《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对脾肾亏虚兼浊瘀证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 failure,CRF)脾肾亏虚兼浊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纤维化因子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的影响。探讨慢性肾衰竭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肾脏纤维化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从延缓肾脏纤维化的角度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六科门诊及病房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符合CKD3a-5期,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GFR10-59ml/(min1.73m~2),共40例。给予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下自拟方剂治疗,总试验观察2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采集患者静脉血及尿液,检测患者血常规、肝功、肾功、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估算GFR以及用ELLSA法检测血清中PDGF-BB治疗前后的变化,同时观察纳入研究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经中药自拟方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血压、血红蛋白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浆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没有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中PDGF-BB因子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亏虚兼浊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2.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治疗可改善肾功能状态;3.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治疗后降低纤维化因子PDGF-BB的表达,延缓肾脏纤维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期刊2018-05-01)

健脾益肾泄浊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脾肾亏虚兼浊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肾脏纤维化之间的关系,为中医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进而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六科门诊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符合CKD3-4期,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GFR15-59ml/min1.73m2),共64例。给予自拟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治疗,总试验观察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集患者静脉血及尿液,检测患者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估算GFR以及用ELLSA法检测血清中治疗TGF-β1前后的变化,同时观察纳入研究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肾小球滤过率、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较治疗前均有好转,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没有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肾小球滤过率、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亏虚兼浊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可以提高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可以降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延缓肾脏纤维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健脾益肾泄浊法论文参考文献

[1].闫丽君,赵景新,刘士英,浮金晨,陈琳.健脾益肾泄浊汤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虚湿浊证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肾功能、钙磷代谢水平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9

[2].傅俊铭.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治疗脾肾亏兼浊瘀证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9

[3].黄伟.健脾益肾泄浊法对CKD3-4期患者T细胞胞亚群调节的临床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

[4].邹丹丹.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CKD3-4期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状态的影响[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

[5].黄海清.健脾益肾祛痰解毒通腑泻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

[6].范伟,林娜,胡路,吴国庆,龚美富.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8

[7].曹拥军,徐作俊,陈亚琴,罗燕萍,蒋晟昰.健脾益肾、祛瘀化浊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

[8].张昭璐,李婷,张恒耀,张敏,党毓起.健脾益肾泻浊法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探讨[J].山西中医.2018

[9].刘晖,强胜,杜珍芳,蒋敏.健脾益肾化湿泄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8

[10].沙志卓.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对脾肾亏虚兼浊瘀证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8

标签:;  ;  ;  ;  ;  

健脾益肾泄浊法论文-闫丽君,赵景新,刘士英,浮金晨,陈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