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混纺纱论文-蒋建清,章水龙,杨新勇,徐丽桃,章友鹤

粘胶混纺纱论文-蒋建清,章水龙,杨新勇,徐丽桃,章友鹤

导读:本文包含了粘胶混纺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墨烯改性粘胶,复合纤维,静电压半衰期,保暖率

粘胶混纺纱论文文献综述

蒋建清,章水龙,杨新勇,徐丽桃,章友鹤[1](2019)在《石墨烯改性粘胶混纺纱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石墨烯改性粘胶/涤纶50/50 18.5 tex赛络纱的工艺优化措施。简述了石墨烯及其改性纤维的性能,通过石墨烯改性粘胶预处理来提高混纺纱可纺性,并对其开发的混纺纱工艺流程和各工序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混纺纱质量达到了一等品的要求,其织成的面料静电压半衰期为0.2 s,保暖率接近30%,抑菌率好。认为:该石墨烯改性粘胶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防静电和保暖性能。(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龙永生,孔维春,李娟[2](2019)在《Dralon腈纶粘胶棉混纺纱可纺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Dralon腈纶/粘胶/棉40/40/20 14.8 tex混纺纱的工艺优化措施。分析了Dralon腈纶的微观结构和染色后纤维指标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原料的回潮率;细化原料预处理工作;合理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优选胶辊;控制好车间温湿度;最终有效改善了该品种的可纺性。认为:制定的一系列工艺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混纺纱的生产效率,稳定成纱质量。(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侯芝富,郭俊霞,赵秀云,孟祥华[3](2019)在《生物质石墨烯改性粘胶混纺纱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生物质石墨烯改性粘胶/莫代尔/腈纶40/30/30 11.8tex赛络集聚纱的生产工艺与质量管理控制措施。从原料选配、工艺参数配置、纺纱器材使用、设备运行状态、运转操作及质量管理控制等方面,针对石墨烯改性粘胶纤维的特性,结合色纺生产管理办法,加强车间管理,做好严密的隔离防护工作,预防布面黑星、色差、横档等疵点,从而顺利纺制出生物质石墨烯改性粘胶混纺纱。认为:生物质石墨烯改性粘胶纤维混纺制品可广泛用于医药用品、运动服饰、羽绒服、披肩等高档纺织品。(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张梅,岳俊玲,张媛媛[4](2018)在《兔毛/功能性粘胶/棉涡流混纺纱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兔毛纺纱易掉毛问题,对兔毛纤维、功能性粘胶纤维、棉纤维的特点进行分析,综合纺制纱线所需性能及操作简便性,选择采用高速气流凝聚纤维的涡流纺新型纺纱方法,研究了纺纱工艺流程设置及工艺参数选择,纺制出兼具柔软、抗菌、保健功能的防掉毛兔毛混纺超舒适纱。并测试所纺纱线的物理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纱线不匀率降低,毛羽减少,中长片段不匀率降低,起毛起球等级提高,改善了织物的服用性和舒适度,为防掉毛兔毛涡流混纺纱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毛纺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张志颖,沈星星,眭建华[5](2018)在《粘胶/UHMWPE混纺纱床上用品织物服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既有高强又有凉爽感、柔软通透的床品新面料,选用50/50、65/35、90/10叁种比例的粘胶/UHMWPE混纺纱,设计制成2枚、3枚、5枚3种不同组织的床上用品织物,测试分析了织物形态、悬垂、透气、透湿以及接触凉爽感指标,结果表明:混纺织物精练缩率较小,重量减率较大;较高比例粘胶纤维混入可以使织物保持良好的悬垂和透气性能;混入UHMWPE纤维可以显着提高织物的接触凉爽感,但会明显减弱织物透湿性能。(本文来源于《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张喜昌,张海霞[6](2018)在《阻燃粘胶/阻燃腈纶/棉混纺纱纺纱工艺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阻燃粘胶纤维、阻燃腈纶、棉纤维3种原料,设计了混纺纱纺纱工艺,纺制出3种不同混纺比的阻燃混纺纱和纯阻燃粘胶、纯阻燃腈纶纱线。测试分析了纱线的阻燃性能、强伸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阻燃腈纶含量的减少,混纺纱的阻燃性能和耐磨性能逐渐变差,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相差不大,断裂强度介于纯阻燃粘胶纱线和纯阻燃腈纶纱线之间。(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李贺,刘丽妍,彭林[7](2018)在《不同混纺比芳砜纶/阻燃粘胶混纺纱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混纺比芳砜纶/阻燃粘胶混纺纱的性能,对4种不同混纺比的25 tex芳砜纶/阻燃粘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毛羽和条干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并通过加权Borda数法对混纺纱性能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测试结果表明: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毛羽基本上随着芳砜纶含量的增加而上升;芳砜纶含量为52%左右时,断裂伸长率最小;芳砜纶含量为60%时,混纺纱的CV值为22.28%。加权Borda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芳砜纶/阻燃粘胶50/50混纺纱的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陈理,徐紫嫣,刘月梅,翟亚丽[8](2017)在《白竹炭粘胶/竹浆/棉叁组分混纺纱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大白竹炭粘胶纤维的推广应用,测试研究了白竹炭粘胶、竹浆、普通粘胶和棉的强力、吸放湿性能、质量比电阻、摩擦因数等性能指标;根据白竹炭粘胶、竹浆的性能特点,在纺纱过程中,采取了纺纱前喷洒抗静电剂,适当降低打击梳理机件的速度,放大梳理隔距,适当降低并条机转速,粗纱采用适中捻度,细纱采用适中隔距,轻加压等工艺措施,最终成功纺制出白竹炭粘胶/竹浆/棉混纺纱。经测试,混纺纱具有较好的质量水平和抗菌抑菌性能。(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7年11期)

沈星星[9](2017)在《粘胶/UHMWPE混纺纱床品面料工艺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UHMWPE纤维作为高模量高强度纤维,已被广泛开发、应用到了安全防护、交通运输、医学器材等领域,并且多是以UHMWPE纤维为基态。UHMWPE纤维在家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极少。UHMWPE纤维高强高耐磨、接触凉爽感、性能稳定等优点使得其应用于家用纺织品具有较好的意义。但由于纤维超高强、不吸水、染色性能极差等自身问题,纯UHMWPE纤维显然不适宜直接采用。而用触感柔软、吸水性高的纤维与之混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途径。本文拟采用粘胶/UHMWPE混纺纱设计开发床品面料,为此进行了相关的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在研究UHMWPE短纤维纱及粘胶/UHMWPE混纺纱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上浆工艺,进而参考床品面料结构与规格,制成多个不同规格织物样品,并进一步探讨精炼工艺,对成品织物进行服用性能及风格研究。论文结论如下:1、经过氧气等离子表面处理的UHMWPE短纤维纱,其纱线表面活性基团增多,纱线的吸湿性能有所改善;而对于粘胶/UHMWPE短纤维混纺纱,其纱线的力学性能相对于UHMWPE短纤维纯纺纱有所降低、吸湿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当混纺纱中粘胶纤维含量越大时,纱线回潮率越大、吸湿性能越好。2、不同混纺比的粘胶/UHMWPE短纤维纱的最佳上浆工艺存在一定差异,在烘燥温度方面,混纺纱中UHMWPE纤维的含量越高,其上浆所需的烘燥温度就越高。3、织物的经纬纱原料、组织不同,织物的下机缩率、精炼后织物尺寸及重量的变化率均有所不同。即斜纹织物比平纹、缎纹织物的下机缩率都要小;粘胶/UHMWPE混纺纱中粘胶含量增加,其织物的下机缩率增大,精炼后织物的尺寸变化率增大、重量变化率减小。4、粘胶/UHMWPE混纺纱织物的服用性能及手感风格与纯棉织物相近,甚至在悬垂性、透气性、接触凉爽感、及弯曲、剪切性能方面优于纯棉织物。综合分析得出,经纬纱原料为粘胶/UHMWPE 50/50混纺纱的织物在悬垂性、透气透湿性、接触凉爽感及手感风格方面均优于纯棉织物,通过进一步加工整理,可适用于春夏季的床上用品面料。(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3-01)

Mohammed,Ezzldeen,Elameen(艾民)[10](2017)在《涤纶与半煮练苏丹棉和粘胶混纺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合有一个特定的优势,可以成功地结合这两个纤维成分的最佳性能。在涤/棉混纺纱中,涤纶纤维的弹性有助于保持织物的形状,而又不失棉提供的舒适功能。此外,使用这种混纺纱的服装更容易清洗,干得快,可以用比纯棉低的温度熨烫。涤纶和粘胶纤维的混纺纱可以提高织物光泽和耐久性。在粘胶与涤纶混纺纱中,粘胶可以改善涤纶持久性差的情况。它们虽然性能不同,但是可以互补。该混纺纱具有人造纤维的均匀性、清洁性以及供应的连续性等特点。在混纺纱中,涤纶纤维提供了纱线的强度、弹性和稳定性,粘胶纤维提供了纱线的吸湿性、柔软性和可处理性。棉和涤纶纤维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长度、直径、吸湿性、强度、伸长率、弹性、抗扭刚度、摩擦性能、热性能、密度和耐化学品性能)。这些性能的差异使得要在适当的条件处理这种混纺纱。涤/棉混纺纱经过煮练以提高吸湿性,棉花耐碱,而涤纶在压力锅炉中有碱的处理下具有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纤维混纺前单独煮练棉纤维,以避免在织成织物后煮练对涤纶产生不利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纺纱的吸湿性有所改善,但是不影响涤纶的机械性能。这项研究表明,在与涤纶混纺前对棉纤维进行煮练,可以得到更好的混纺纱性能。热处理对纤维素材料有很大的影响,热处理引起的特性变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高温热处理会导致强度损失,降低聚合度(DP),以及一些其他性能的变化,如减少对水分和染料的吸收能力,从而改变棉花的颜色。由于涤纶具有非常紧密的结构和高结晶度,因此,涤纶纤维染色的染料应该使用分散染料。正如我们所知,用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时需要高的温度,不幸的是,热处理对纤维素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涤纶/棉混纺纱或涤纶/粘胶混纺纱染色中,为了避免纤维素特性的变化,涤纶纤维已用分散染料染色。棉花和粘胶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然后在细纱机上用两种方式纺纱,以提高混纺纱的机械性能和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纺涤/棉或涤/粘胶混纺纱的更好方法是在环锭细纱机使用两个单独的粗纱。(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7-01-01)

粘胶混纺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讨Dralon腈纶/粘胶/棉40/40/20 14.8 tex混纺纱的工艺优化措施。分析了Dralon腈纶的微观结构和染色后纤维指标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原料的回潮率;细化原料预处理工作;合理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优选胶辊;控制好车间温湿度;最终有效改善了该品种的可纺性。认为:制定的一系列工艺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混纺纱的生产效率,稳定成纱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粘胶混纺纱论文参考文献

[1].蒋建清,章水龙,杨新勇,徐丽桃,章友鹤.石墨烯改性粘胶混纺纱的开发[J].棉纺织技术.2019

[2].龙永生,孔维春,李娟.Dralon腈纶粘胶棉混纺纱可纺性分析[J].棉纺织技术.2019

[3].侯芝富,郭俊霞,赵秀云,孟祥华.生物质石墨烯改性粘胶混纺纱的开发[J].棉纺织技术.2019

[4].张梅,岳俊玲,张媛媛.兔毛/功能性粘胶/棉涡流混纺纱的开发[J].毛纺科技.2018

[5].张志颖,沈星星,眭建华.粘胶/UHMWPE混纺纱床上用品织物服用性能研究[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8

[6].张喜昌,张海霞.阻燃粘胶/阻燃腈纶/棉混纺纱纺纱工艺与性能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8

[7].李贺,刘丽妍,彭林.不同混纺比芳砜纶/阻燃粘胶混纺纱性能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8

[8].陈理,徐紫嫣,刘月梅,翟亚丽.白竹炭粘胶/竹浆/棉叁组分混纺纱的开发[J].上海纺织科技.2017

[9].沈星星.粘胶/UHMWPE混纺纱床品面料工艺与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7

[10].Mohammed,Ezzldeen,Elameen(艾民).涤纶与半煮练苏丹棉和粘胶混纺纱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7

标签:;  ;  ;  ;  

粘胶混纺纱论文-蒋建清,章水龙,杨新勇,徐丽桃,章友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