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茶论文-田学凤

普洱生茶论文-田学凤

导读:本文包含了普洱生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普洱生茶,机理,辐照,微生物

普洱生茶论文文献综述

田学凤[1](2019)在《普洱生茶陈化技术及相关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普洱生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探究微生物作用及辐照等因素引起的化学氧化作用与普洱生茶品质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茶叶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为加快茶叶品质的转化,改善企业仓储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采用辐照和控温、控湿等技术手段促进普洱生茶品质的陈化和转化,结果表明普洱生茶的含水量、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等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没食子酸含量有所增加,生物碱变化不明显。辐照强度和贮藏时间直接影响普洱生茶的感官品质,辐照5kgy茶样陈化速度较辐照9kgy更快;30℃、70%RH的贮藏条件有利于普洱生茶的品质变化;辐照改善茶叶品质,尤以中等辐照剂量最好,结合适宜的贮藏条件,可以快速增加普洱生茶后期仓储陈化的经济价值。(2)本文探讨微生物对普洱生茶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灭菌和辐照染菌茶样的微生物种类及初始数量较少,不同处理间微生物数量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茶叶内含物质变化较为复杂,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生物碱等成分变化趋势表现较为一致。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染菌处理茶样品质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且优于未经辐照处理,但整体风味仍不如同等条件下的无菌处理,说明本文贮藏条件下微生物的参与对普洱生茶品质没有直接促进作用,而辐照所引起的化学氧化对陈化品质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3)本文探讨普洱茶的平衡含水量及对不同形状、初始含水量、辐照和不同时间的普洱茶进行贮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散茶和饼茶在25℃、65%RH和25℃、90%RH恒温恒湿培养箱及室温叁种条件下贮藏15天,两者之间的平衡含水量几乎一致,分别达到是7.5%、8.5%和17%左右。不同初始含水量研究中,在贮藏45天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多酚、儿茶素、生物碱、茶色素总体上均有所下降,游离氨基酸、没食子酸有所增加。初始含水量17%经过辐照的普洱生茶感官品质最好,且在贮藏期内品质提升明显;而初始含水量22%经过辐照的茶样在贮藏后期品质改善较大;考虑到茶样含水量过高容易滋生杂菌,降低茶样品质,通过辐照灭菌可以较好克服这种问题。为获得较好的普洱生茶陈化品质,可以适当提高茶样的初始含水量,但必须保证隔绝微生物的污染。(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01)

王石磊,雷文波,余佳慧,饶桂维[2](2018)在《不同产地普洱生茶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区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游离氨基酸是普洱茶中的重要组成物质,对普洱茶的品质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先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下普洱生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得率,再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游离氨基酸的提取工艺条件。根据正交实验所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100。用该提取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普洱生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普洱生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为接近,在2%左右,其中临沧市出产的普洱生茶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占到了干物质含量的2. 38%。(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23期)

宁井铭,许姗姗,侯智炜,胡欣,张正竹[3](2019)在《贮存环境对普洱生茶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贮存在新疆和广东的5个不同年份(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普洱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普洱生茶中的主要品质成分进行检测,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多元统计技术对化学成分差异性聚类,通过变量重要性因子结合S-plot图方法对不同贮存地茶样的特征性差异性成分筛选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贮存在新疆地区普洱生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降解速率慢于广东地区,但综合品质优于广东地区。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广东地区除没食子酸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茶氨酸等主要特征品质成分含量低于新疆地区,同时转化速率快于新疆地区。挥发性物质研究表明,大马士酮、2,6,6-叁甲基-1-环己烯-1-羧醛、α-松油醇、香叶基丙酮、棕榈油酸、β-环柠檬醛、亚麻酸、橙花醇、苯甲醛和亚油酸为重要标志差异性挥发性成分,相比于广东地区挥发性物质的剧烈变化,新疆地区挥发性物质变化较为缓慢。研究结果可为茶叶的科学贮存提供理论依据,也有利于引导市场进行科学消费。(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蒋睿,罗理勇,常睿,曾亮[4](2018)在《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品质化学成分分析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地区代表性普洱生茶和熟茶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审评评价其汤色和滋味,采用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和测色仪等,分析比较生茶和熟茶的主要生化成分以及色泽的差异,利用相关性研究分析与普洱生茶和熟茶的色泽、滋味相关的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除可溶性总糖、咖啡碱和茶黄素外,生茶和熟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20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茶和熟茶的色差差异明显,生茶a*值和b*值分别显着高于和低于熟茶;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生茶汤色与可溶性总糖显着正相关,熟茶汤色与茶多酚显着正相关;生茶滋味与没食子酸显着负相关,熟茶滋味与绿原酸、对羟基肉桂酸和咖啡酸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谌滢,欧行畅,张杨波,刘仲华,黄建安[5](2018)在《不同储藏年份普洱生茶感官品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年份的27个普洱生茶样品按照国家审评标准从外形、内质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并对其汤色的色差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陈化年份的延长,普洱生茶茶饼不同程度地出现疏松,茶叶条索逐渐松散,干茶色泽呈黄绿—褐黄—黄褐—棕褐的变化趋势;茶汤色泽逐渐变深,呈橙黄—黄橙—橙红—棕红的变化趋势;香气中的花香逐渐淡化,由带陈到陈香显露;滋味中的收敛性和粗涩感逐步减弱;色差值a~*值、b~*值增大,茶汤颜色变红变深。普洱生茶感官品质随储藏年份的增加发生一定趋势的变化,但变化的程度及方向受到原料、加工工艺、贮藏环境等影响。试验通过对跨度近20年的不同厂家普洱生茶感官品质进行探讨,为进一步了解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杨晨,戴伟东,吕美玲,李朋亮,刘栩[6](2017)在《基于UHPLC-Q-TOF/MS的不同产地普洱生茶化学成分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地对普洱生茶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来自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叁大产区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对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表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化学成分在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且具有明显的产地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对来自西双版纳自治州(包括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普洱市、临沧市3个地级行政区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也可以对来自普洱茶产区的东南、西南、西北3个区域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进一步鉴定了普洱生茶中79种主要成分,并对其在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中的含量分布,以及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滋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表明,基于UHPLC-Q-TOF/MS的茶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轮廓可以作为普洱生茶产地判别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陈文品[7](2017)在《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绝不是米和饭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高山茶园和古茶园的科学开发利用,规范产品营销行为,而不是打压或否定山头茶和古茶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早该抛开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思维了。研究证明,同一环境的大树茶在风味品质的协调性、饱口感、茶汤细腻质感、香气的愉悦感方面比同等环境等高条栽矮化茶园有一些特点和优势。(本文来源于《普洱》期刊2017年08期)

孙状云[8](2017)在《我们喝普洱生茶,惹了谁?》一文中研究指出按这样的逻辑,生茶的本质是晒青绿茶,既是晒青绿茶,哪怕是压成饼了也不能叫普洱茶了,只有自然仓储存放后转化了以后才可以叫普洱茶,那么还有没有普洱生茶?有人嬉言比喻,按此逻辑由精子转化为胚胎,不能叫人,幼儿未成年前,也不能叫人,只有成年了才能叫人,不是有点搞笑吗?(本文来源于《普洱》期刊2017年08期)

任丽,周红杰,许腾升,任洪涛[9](2016)在《负氧离子在仓储过程中对普洱生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升有益内含香气成分和降低茶叶"烟味"杂异味以及提高生茶整体品质。方法采用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富集其香气物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负氧离子仓储前后普洱生茶进行香气成分对比和分析。结果 2003年的龙记生饼和2005年的古道生饼香气物质含量呈现很大差异。其中正己醛、莰烯、苯甲醛、苯甲醇、α-蒎烯、脱氢芳樟醇、异龙脑、萘、苯乙醛、藏花醛、3-蒈烯、2-甲基萘、吲哚、1-甲基萘、2-乙烯基萘、1,3-二甲基萘、二氢猕猴桃内酯、菲、萘、α-法呢烯、正二十烷、乙酸冰片酯、十四烷、烯萜类等物质存在"烟味",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突出。经过负氧离子仓储后,"烟味"等杂异物质有所下降,整体口感明显提升。结论负氧离子仓储可改善普洱生茶品质。(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陈孝权,吴晓刚,肖海军,刘彬球,孙鲁云[10](2016)在《普洱生茶陈化过程中氨糖比和红外光谱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磨碎茶样的理化指标氨糖比与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研究不同陈化年份的大益普洱[Camellia assamica(Mast.)Chang]生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下,普洱生茶中氨基酸含量随陈化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不明显,可溶性糖含量随陈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特别是陈化5年的变化差异更为明显;普洱生茶的氨糖比随陈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陈化4年之内氨糖比变化不明显,陈化5年之后氨糖比变化明显,陈化9年的氨糖比达5.77;不同陈化年份普洱生茶磨碎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在波数3 409、2 917、2 848、1 635、1 454、1 367、1 238、1 145 cm-1附近均存在强吸收,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红外吸收峰强度逐渐变弱,峰形由起始的尖锐变得平滑,但红外光谱峰的位置未发生移动,这表明茶叶内主体化合物的含量会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化学结构不会因陈化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官能团异构;陈化7年与陈化9年的普洱生茶在波数2 250~950 cm-1范围内的红外吸收峰几乎完全重迭,这表明陈化7年的普洱生茶主体化合物组成及含量已相对稳定;当年生产的普洱生茶(即陈化0年)红外吸收峰的强度最强,陈化1年后红外吸收强度显着减弱,这表明普洱生茶压制成型后,在自然环境、陈化过程中茶叶内主要化合物可能在微生物作用或无氧条件下发生了快速的、复杂的变化。采用磨碎茶样的理化指标氨糖比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相结合,可快速鉴别普洱生茶的陈化年份。(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6期)

普洱生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游离氨基酸是普洱茶中的重要组成物质,对普洱茶的品质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先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下普洱生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得率,再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游离氨基酸的提取工艺条件。根据正交实验所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100。用该提取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普洱生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普洱生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为接近,在2%左右,其中临沧市出产的普洱生茶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占到了干物质含量的2. 3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普洱生茶论文参考文献

[1].田学凤.普洱生茶陈化技术及相关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9

[2].王石磊,雷文波,余佳慧,饶桂维.不同产地普洱生茶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区别研究[J].山东化工.2018

[3].宁井铭,许姗姗,侯智炜,胡欣,张正竹.贮存环境对普洱生茶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

[4].蒋睿,罗理勇,常睿,曾亮.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品质化学成分分析比较[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谌滢,欧行畅,张杨波,刘仲华,黄建安.不同储藏年份普洱生茶感官品质的分析[J].食品科技.2018

[6].杨晨,戴伟东,吕美玲,李朋亮,刘栩.基于UHPLC-Q-TOF/MS的不同产地普洱生茶化学成分差异研究[J].茶叶科学.2017

[7].陈文品.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绝不是米和饭的关系[J].普洱.2017

[8].孙状云.我们喝普洱生茶,惹了谁?[J].普洱.2017

[9].任丽,周红杰,许腾升,任洪涛.负氧离子在仓储过程中对普洱生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

[10].陈孝权,吴晓刚,肖海军,刘彬球,孙鲁云.普洱生茶陈化过程中氨糖比和红外光谱的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6

标签:;  ;  ;  ;  

普洱生茶论文-田学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